我买G3的时候,同价位没几家可选的,前提是SUV哈。

尺寸上,G3不占优势

动力上,G3中等

但是系统上G3是当时可选的几款里实际试驾几次之后感觉较好的。

电池:大家描述都差不多,60-66度电。

品牌:小鹏是已经冲出跑道的新势力三架马车之一,而其他的还在IPO阶段挣扎,弯道超车喊得响,但影响力实际有限。后来一段时间的跟踪关注来看也确实如此。另外几家也暂时没有亮点出现。

我当时还理了清单整理了几家功能上测试的体验感。最后G3较好。

更重要的是在最后一个环节的花钱上:某些家的传统销售模式还要额外收我金融服务费,还没有提供每年3000度电的免费超充。我算了一下,我每个月只要充电超过2次,G3就是花钱最少的车车。

实际开了这么几个月来说,G3的配置和我购车时的预想是没有啥太大差异的,有一些便捷的功能,比如遥控泊车,自动泊车,遥控车辆前进或者后退这些不常用但必要时候很有用的功能,已经全面使用过了,确实能解决问题。只不过个人会更希望在车辆硬体和系统上还可以有升级的空间,比如电池,比如雷达,比如XPiolt3.0。虽然厂家可能更希望我再买个P7就可以拥有这些功能,但是毕竟能买多辆车的人还是没有那么多;老用户也需要更多关怀。


新能源车一年一个样子,考虑当前产品以及技术升级潜力,选择了小鹏p7。

硬需求:不限号,价格低于30。

加分项:辅助驾驶、安全性、续航、自动泊车、颜值。

排除选项:蔚来预算超了,车型老了硬体不足,新款未上市。理想,北京限号。

入围:model3,modely,小鹏p7。

model3:价格便宜,保值率高,辅助驾驶出色,操控好。内饰差、续航差,尤其是磷酸铁锂。

小鹏p7:自动泊车好用,颜值高,辅助驾驶一流,硬体配置好升级空间大,续航好。储物差。

用车感受,ngp不错,自动泊车很省事,停车不用费神,颜值高,智能语音出色,用车感觉非常智能舒服。以前的燃油车像是上个时代的产品了。

未来的汽车关键词:续航、智能化程度、颜值,舒适,感觉和手机选择标准很像了。


The Future You Will See By LiDAR,你将通过激光雷达看见未来,我喜欢这样去「曲解」这句话——未来,尽在掌握。

4月3日,小鹏汽车官方发布一篇关于激光雷达和小鹏P5的预告文章,激光雷达眼中的世界是怎么样的?在这篇文章中的视频上我们看到,最关键的一个元素,即是智能;

4月6日,小鹏汽车官方又发布了「优秀的智能汽车,TA需要满足什么标准」的文章,同样的关键词,也是智能;

4月7日,小鹏P5实车图曝光...

自动驾驶的「身影」

在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竞争越发激烈的情况下,各家门户都在绞尽脑汁地思考如何脱颖而出,就如小鹏、特斯拉、蔚来、广汽埃安等多家新能源车企尤其重视这一切。汽车作为载具的属性一直未曾变过,可想而知汽车自发明以来为人类社会带来多大的进步,而当汽车的属性早已成为定局,这时就需要做出改变,所以想再突破这一局面,靠的即是自动驾驶。

自动驾驶的分级很有意思,看以下这张表:

严格意义上来讲,L3级别以下的自动驾驶不算是自动驾驶,甚至L3级别的自动驾驶本身,也不算真正的自动驾驶,以现有的技术来看,目前可以完完全全做到自动驾驶的车型并不多,或者说还不够成熟。

即使能做到L3级别驾驶以上的车型并非没有,例如谷歌 Waymo、百度 Apollo、小马智行等科技企业为代表的自动驾驶计程车,但真正能普及到各消费人群的自动驾驶技术,目前尚未成火候。截止目前也没有任何一家造车的车企敢宣称自己可以做到百分百的自动驾驶,我们能看到几乎都是自动驾驶辅助。

但从激光雷达开始,自动驾驶的身影才逐渐清晰可见。

激光雷达很「蠢」?

「使用激光雷达很蠢,任何依赖激光雷达的人都注定要失败。」这句经由特斯拉CEO马斯克之口所说出的狂言,至今言犹在耳。

确实,站在美国地广人稀的的角度上来看,马斯克所说的自动驾驶需要更多的适应性是真的,且这也是目前自动驾驶最应该先处理的重点,但FSD所使用的图像识别技术有点类似于特斯拉自己的眼睛,假设在一个乌漆墨黑的场景里,尽管你有十几只眼睛,但你会百分百相信你自己的眼睛吗?如果你说汽车有灯,那看看下面这几张图。

事实上,一个视觉再好的人都避免不了会出现视觉误差这种问题,特斯拉所使用FSD技术理论上是可行的,在成本控制及更新迭代上来看都能实现一个不错的效果,但没有一定的辅佐,单靠FSD的「视觉」,至少在目前看来,还需要再等等,毕竟特斯拉自己表示FSD还未能实现完全的自动驾驶。

对于特斯拉的看法在众多「技术宅」眼里是可行的,让其慢慢学习以达到一个可以完全自主学习和行动的这样一个方式,让机器学习是一个不错的想法,但特斯拉还有那么多时间吗?

2016年,一辆特斯拉Model S使用特斯拉自动驾驶技术在佛罗里达州威利斯顿与一辆大货车发生碰撞,导致驾驶员丧生,这并不是第一起,往后的每一年因自动驾驶导致的事故屡见不鲜;直到2021年3月11日,美国一辆特斯拉Model Y在美国底特律市郊撞上了一辆白色的半挂卡车,两名人员事后被送去医院抢救,事故经调查后结果显示,特斯拉系统将这辆白色卡车识别成了天空,后导致事故发生。

这样看来,消费者给特斯拉的时间理应足够多,但似乎仅凭一双「眼睛」去进行迭代学习,结果并没有想像中那么如意。

在全靠眼睛没有靠高精地图和激光雷达的前提下,成本把控是做到了,但相对于现阶段的自动驾驶技术来看,激光雷达所带来的保障性更大更强。我支持马斯克的想法,站在他的角度上看,未来的车就跟人一样,然后再超越人,这样的「乌托邦」想法非常神奇,以至于我也支持,但先验证再利用经验的做法,要牺牲的可不少。

而被吐槽说很蠢的激光雷达呢?

我不想让业内人贻笑大方,但声称激光雷达很蠢的人,我认为他也好不到哪去。说点通俗易懂的,特斯拉想表达的意思就是让孩子自己学走路,典型的美式家庭更多会让孩子自己学,而却无法避免意外的发生,激光雷达的介入,就相当于加个「学步车」去协助孩子走路才能有更好的保障。

话糙理不糙,对于自动驾驶汽车来说,有多方位保障才能更进一步,自动驾驶也才称得上是真正的自动驾驶,何乐而不为?没有人会想著少一点保障。

雷达与激光雷达很好区分,一个靠声波一个靠激光,就这么简单;不一样的是,使用激光的雷达反馈更快更精准,当然适用的距离也较短,声波就不用多说了吧?不同于特斯拉主要根据摄像头及路况演算法情况做的自动驾驶,小鹏所使用的激光雷达,更多的充当了自动驾驶辅助之眼,根据激光三维扫描生成点云,创建3D地图,也就是更为精准。

我们理应期待一下小鹏P5的上线。在激光雷达方面,小鹏P5采用了双激光雷达,其中单颗雷达的横向视场角达到120度,而两颗雷达则构成了150-180度的横向视场感知能力,刷新率10赫兹,扫描能力达到等效144线点云密度。

也就是说,在满足「视力」正常的情况下,我多加了这样一层保障,以面对可能会出现的众多问题。小鹏所采用的双融合方案正是感知技术的主力,利用智能演算法将摄像头、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以及超声波感测器结合为一体,形成这样一个相辅相成的连带关系。

「智能」触手可及

2021年3月19日,小鹏NGP远征正式启动,直到3月27日圆满收官,这套XPILOT 3.0系统一方面展现了小鹏自身对产品和技术的自信,另一方面也展现了其在自动驾驶领域的硬实力。

就像小鹏汽车官方所阐述的:自动驾驶架构的感知能力、演算法算力以及最终自动驾驶辅助功能所覆盖场景的全面度和具体场景下表现,将成为衡量智能汽车「智能驾驶」属性的最直接标准。所以我们将自动驾驶进行一个升华,变为智能驾驶,在足够满足这样的前提下,方得由始至终地走上新的征途。

前者,我们看到了NGP自动驾驶的成功,后者,携带著激光雷达到来的小鹏P5,不得不让我们再一次为小鹏庆贺。智能时代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但细心发现,只要你肯给中国品牌足够的信心,那么中国品牌也一定会给你最直观的回馈。你也只需相信,The Future You Will See By LiDAR.


提车四个月,里程近7000,后驱超长智尊

坐标深圳,3年摇不到燃油车车,预算30W内的新能源当时可选就只有P7,毛豆3,汉。如果预算够,肯定上蔚来。所以选择并不多,相比毛豆3和汉,选P7可以说是拿二十多万赌。毕竟无论是品牌价值还是公司综合实力都是没办法和比亚迪特斯拉比的。

但最终愿意赌是试驾后P7给我的综合感受更好。简约的内饰,个人觉得既不像特斯拉那么寒碜,也不像汉那么老气。人机互动、智能化、辅助自动驾驶很是满意。总而言之,是一款不能满足你虚荣心,但是能满足你刚需且舒适的城市代步工具。

操控上虽然不如特斯拉灵活,但是胜在滤震比特斯拉感觉「高级」。再加上特斯拉频繁爆出的安全事故和令人不适的售后态度。果断劝退。

一开始我以为P7会是年轻人喜欢,进了车友群发现,30-40的也不少。而且基本都是中配起步。而身边买特斯拉的大多都是20-30这个人群,低配为主。这也能说明很多问题。

人无完人,车无完车。目前P7三个问题:1.空调不定期会酸臭;2.冷车下刹车声巨大;3.标称670km nedc,我实际用车满电也就只能跑500左右。

销售不错,售后不错,社区运营脑子有 。如果满分100分,我愿意打80分。剩下20分,10分运营扣的,5分空调扣的,3分扣续航,2分扣刹车。


选来选去,最后还是选了蔚来


比亚迪,还是感觉传统车,想体验下不同

特斯拉,买的人太多,而且身边有车主,确实相对粗糙点儿

蔚来,买不起,而且家里希望买个轿车,suv有了

其他品牌觉得技术基因不够深

这个时候小鹏出现了,做工看著还不错,辅助驾驶,所以就它了


智能科技的操控体验真的很棒


续航长,开著舒服,好看。


便宜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