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已修改(原问题违反知乎相关条例,已修改)


我有两点要说。

第一,国内有些影迷过于追捧诺兰。诺兰是一个极为出色的导演然而文无第一,诺兰是站在塔尖这一批人中的一个而不是唯一一个。诺兰电影的剧情往往并不复杂但总是使用相对精妙复杂的叙事手法令观众回味。电影的好坏,和艺术性并不仅仅在于叙事方式。国内一些所谓影迷,觉得看懂了诺兰的电影就高人一等。且不说这是否值得骄傲,但从这种想法来说就偏离了电影本身的意义。电影向来以向观众展现或者带入一个故事为核心,而不是一个逻辑测试。说白了,有些人就是借各种机会来炫耀自己智商的优越性。

第二,我觉得诺兰有些走火入魔了。盗梦空间和星际穿越的大获成功,让诺兰有些双脚离地了。诺兰开始刻意的追求复杂的叙事,就像一个歌手专注于炫技而忘记了音乐性才是歌曲最重要的内容。这一点在敦克尔克和信条中展现的很明显。在看过敦克尔克后我的第一反应是,汉斯季默拯救了这部电影。在这部电影中诺兰的交叉叙事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故事的整体性和观赏性。我认为,根据各种题材不同,不是所有的电影都适合创新性的叙事方式,在星际穿越和盗梦空间中,各种复杂的理论和叙事结构就恰到好处。而在敦克尔克和信条中就有些过犹不及。信条这部电影的剧情很简单,甚至就算不理解其中的科学概念也不妨碍对剧情的理解,甚至去掉这些也无妨。但是正因为填入这些概念和正反叙事的加入让人觉得诺兰仿佛不是一个导演而是科学家。让人看完电影之后大喊牛逼但是分散了观众对剧情本身的专注度。我个人是十分喜欢盖里奇的,但是强烈的个人风格导致我在看过几部电影后也有了一种换汤不换药的失望感,我对于诺兰的电影也有同样的感觉,简单剧情加复杂结构,换汤不换药。个人认为诺兰最好的几部是致命魔术,星际穿越和蝙蝠侠三部曲。

最后,烧脑不是电影的诉求,也没有一类电影叫烧脑电影。看懂烧脑电影并不能证明你很牛逼,之前不能证明你对电影的理解很牛逼。而为复杂而复杂的电影结构也不是诺兰走向伟大导演的正途。


每个导演都有失手的时候

事先声明:我是诺兰忠粉。

我认为诺兰、昆丁、大卫芬奇是三位当代最稳定的类型片作者导演,也是当下导演里我最喜欢的三位。一直赞叹,三人每部电影都基本叫好叫座,昆丁和大卫芬奇都只「失手」过一次,而诺兰居然一次都还没有...

...直到《信条》。

先回到失手的话题:昆丁最厉害的地方,是把自己喜欢的B级片透过他独特的滤镜,升华成作者化的类型片。可是,在《金刚不坏》里,他与导演伙伴罗伯特罗德里格兹更像是做了一次复刻B级片的练习。他也公认这是自己最差的作品。

昆丁的《金刚不坏》与罗德里格兹的《恐怖星球》当年是按照double feature(双片公映)的方式公映。Double Feature本身就是往年B级片放映的套路:买一送一!

至于大卫芬奇,虽然从来都不写剧本,但就如希区柯克和斯科塞斯一样,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作者导演。可是,提起《战栗空间》,大卫芬奇在采访中表示他这部电影的拍摄比较痛苦,因为这部电影把他标志性的控制欲发挥到极致,现场拍摄时,纯粹是执行之前设计好的长镜头,没有创作的愉悦。出来的效果也比较公式化,缺乏他一贯的作者风范。

大卫芬奇的「控制欲」是继希区柯克、库布里克后最有名的。《战栗空间》的封闭空间能让他真正的控制100%的元素。可是,按照他自己所说,也给自己挖了一个坑。

诺兰的《失眠》和大卫芬奇的《异形3》都是两人比较弱的作品,但我就不归类在这些失手的作品中,因为那两部属于委托创作,是他们作为青年导演进军好莱坞的第一部商业大片,有很多他们控制不了的因素。

可是,《信条》的失误,却只能怪一个人...

以下是我的一些想法:

1)99%成本过亿美元的商业大片都低估观众的智慧,这是我看过的第一部高估观众智慧的动作大片。

2)电影很大的问题在于exposition(揭示):揭示就是为了让观众理解剧情,不得不给出的信息。《信条》每次的揭示都有如上了一次沉闷物理课...能想像演员面对剧本的时候,感觉不是在念台词,而是在背课本...

3)揭示以外,就是连绵不断的动作大戏。这部电影的动作场面感觉比诺兰过往的都要夸张和 gratuitous(没有必要)。而揭示场景越是沉闷,接下来的动作戏就越是夸张...有一种导演心虚了的感觉...

4)诺兰最常用、最有效的技巧,是把人物情感编织到悬疑故事中。这是他的悬疑动作大片与其他同类电影区别开的重要原因:因为动作场面都是服务情感核心。《信条》里也有一条重要的感情线,可是,和他其他电影的分别是:这条感情线不是发生在男主角身上。因为故事是透过男主的视角去讲述,女主的故事比较难产生共情的作用(试想:《星际穿越》、《盗梦空间》、《记忆碎片》等,所有的主要情感线都落在主角身上)。而且,作为驱动剧情的主要动力,我们对男主一点都不了解:他的背景基本空白,他对于女主的情感也比较牵强。

《信条》最大的价值在于,它在「时空穿越」类型注入了一个真正的原创概念:顺流逆流的时间共存。要知道,在类型片中能有真正的新概念,是可遇不可求的。能理解,诺兰想到这个点后,尝试创作一个能包裹著这个概念的故事。可是,这个包裹的故事比较弱,也就是说,它的「设计原则「(design principle)赶不上它的核心主题(在这里我提到设计原则)。相对来说,诺兰在《记忆碎片》也进行了时间的探索,在那部电影当中,无论是核心主题还是设计原则,都是相辅相成、非常自然有机的。所以,对我来说,《记忆碎片》依然是诺兰最独树一格、原创性最高的电影,是一部近乎完美的作品。

记得《记忆碎片》开场戏的朋友,都会猜测这场戏是不是启发了《信条》:有如《信条》一样,男主也是伸手,然后一把枪逆时间的枪被「吸」到他手上。

这部电影排除掉时间逆流的脑洞。

那么就是一部极其脑残的特工片。

故事真的逻辑都不讲了。

第一,反派极其脸谱化。因为自己命不久矣,就要毁灭世界。

脑洞在于,如果你知道你的老板要毁灭世界,那么你会冒著生命危险去帮助他毁灭世界?就算你是坏B,你也不会闹著生命危险去自杀吧?

第二,推动剧情发展的女主,莫名其妙的吸引力。

黑人同志会闹著生命危险去救一个没什么关系的人妻。。。

老实说,跟她打一炮,再去救,我觉得我都可以接受。然而并没有。

然后反派竟然会拿自己老婆去威胁一个黑人特工,关键是这个黑人也没跟自己老婆有什么事啊。。

我真的不能理解。


我是一个十足的诺兰粉,但我真觉得这部片不咋地。

首先就是这部片150分钟完全塞不进去诺兰想展现出的世界,熟悉诺兰的观众从台词、故事情节的紧凑程度以及镜头速度就能看出来,他太想让观众明白这个故事了,导致一刷的观众完全看不明白是咋回事。

举个例子,像盗梦空间,前期慢慢讲述了盗梦是怎样进行的,团队每个人的职责在哪,种下的idea是否足够成长为现实行动,就连目标的潜意识(皮特叔叔)都推理出来,并利用了这个潜意识的行为进一步将目标带入深处直到种下idea。这些都是一步步在引导观众的,讲的很通俗易懂。

但信条里没有给很多内容去向我这种普通观众仔细描述熵的概念、时间的钳形运动、正逆世界。给我的感觉就是纯粹拍给物理大佬和聪明人看的电影....

台词的仓促性也很强,前后衔接很生硬;剧情也太紧凑了,前一秒说要去哪哪哪,后一秒镜头就切到那边去了,就连怎么来的都不拍了,可能因为时间不允许。

反观盗梦空间里这个拍摄方法的缓冲:

小李子来到他老丈人的课堂,一顿游说

小李子:「我需要一个跟我一样棒的筑梦师。」

老丈人:「我这有一个比你更棒的。」

镜头瞬间切到楼梯口,学生刚下课匆匆跑下来,老丈人招手喊来了一个女生,并说道:「我来给你介绍,这是柯布先生blabla」

镜头瞬间切到某建筑顶上,小李子给女学生一个挑战:「花1分钟时间设计一个需要2分钟才能解的迷宫」。然后观众也开始跟著思考了,这里给了足够的缓冲时间,让观众在一连续的镜头切换下得以放松。

信条里则没有这种缓冲,解释概念的戏份也很生硬,没有盗梦空间那么细腻,本身电影涉及的物理学就很高深,还不铺长篇幅仔细分析,多少观众得懵逼著看完啊。

按我说,信条应该是拍了一个210分钟或以上的版本,按市场要求一步步剪成150分钟的,如果电影再拉长30分钟来细细讲解铺垫,我这种普通观众的观影体验会好很多吧。

并且剧情上也不合理....一个愿意为组织和更大利益牺牲性命的特工,却愿意为了认识不久,电影里也没表现出有摩擦多大火花的反派老婆,放弃掉一个任务相关的重要物件。啥啊

我和我哥们去看的首映,看完出来一致表示:这是一部让人从第一秒懵逼到结束的电影。

下面几张图送给评论区的大佬

一刷就看「明白」,要么是物理大佬要么是很聪明的人。

这时候隔壁家大傻跟我说:「这还有啥看不明白的呀,不就是两个特工拯救世界吗?」我恍然大悟,对哦!这也是一种「明白」呀!


作为诺兰粉,同时也是特德·姜的粉丝,我认为《信条》犯了两个错误,也就是叙事的崩坏和科幻元素的碎片化。

首先是叙事的崩坏的问题:

片中很多人物都是不必要存在的,很多故事可以完全省略,或者进一步细化,例如和迈克尔·克罗斯比爵士聊天里,一下子引入了萨特、凯特这两个主角,和托马斯·埃利珀,戈雅这两个名字,不了解艺术史的人还真不一定知道戈雅是个已经作古的画家,而托马斯·埃利珀只是一个引子,之后的剧情不会出现这个人,和主线剧情无关。重要的是,这几个人都是在餐桌上聊天碎碎念引入的,观众完全没见过这些人,就需要强行记住这些人的关系和恩怨。

同理,故事里开头的剧院混战,也是剧情非常混乱,观众刚开始就需要分辨出这是恐怖分子、中情局和毛子特种部队的三方混战,而中情局的主角人坐著乌克兰人的车,乌克兰人后来又和主角翻脸。总之,不知道诺兰是被剪辑时长所限制,还是他希望用最少的时间去表达一个复杂的背景故事,总之观众在一头雾水中进入了剧情。其中,观众又要分辨这些派别的目的,有劫持人质的,有表面上解救人质实际上想炸死人质的,有抢夺重要价值目标的,有解救外交官的,等等。

为了见萨特一面,男主答应凯特的毁画行动,他的动机也很生硬。只是为了让凯特向萨特引荐自己,但是男主最后没达到目标,没毁掉画,不也见到了萨特吗?这个剧情,到最后只是为了引入了在奥斯陆的时间逆向机的故事。

同样的,电影两大高潮——男主追车和男主时间钳形攻势,虽然有很多小天才第一次观看就能理解其中的剧情走向,很多电影解读也仔细说明了各个时间线,但是大多数观众最初看的时候,还是非常痛苦和费力的吧?这个问题在于,前期很多人物关系的戏,作者喜欢搞面对面聊天碎碎念来进行表现,但到了这种战斗剧情发展的时候,作者却连一点语言阐述也没有,男主和尼尔只是闷头做自己的事情,既不交流也不解释。

如果是其他人的电影里,男主会和同伴商量,宣布自己的目的:「不要拦著我,我要去救这个女人!」「我刚刚发现敌人早有预谋,我要赶紧开车去提示男主!」「我要轰了这个建筑,防止它压制逆时间的同伴!」「虽然发生的已经发生了,但是我要尝试开车追回武器部件!」「我进了逆时间机器,但是没看见自己出来,看来我大限将至,但是这就是命运我必须这样做!」导演似乎害怕男主说的太多,意图表达得太明显,导致观众和逆时间旅行者的剧透,但是一句话也不说,这也不是最吼的吧?

其次是科幻元素的碎片化问题:

最新的一些时间旅行、预言未来、时间循环的科幻作品,是以宿命论为主要潮流的,代表作有特德姜的短片作品集《你一生的故事》,根据特德姜的《你一生的故事》改编的《降临》,罗伯特·海因莱恩的《你们这些回魂尸》,汤姆克鲁斯电影《少数派报道》,甚至屌丝喜剧《夏洛特烦恼》也可以加入在内。

宿命论式的时间旅行的科幻理论认为,世界上只存在唯一的时间线,由于原因决定结果,无论是过去的事情还是未来的事情,都是必然发生的,时间旅行无法改变过去,也就无法影响未来,因此穿越回去杀死祖母这种事情是无法发生的,你到了过去使尽种种手段,无论如何都无法成功杀死她。

因此这种宿命论的时间旅行科幻理论,很容易写出精妙的有伏笔铺垫的小故事:穿越回去阻止敌方大boss,结果发现自己才是那个干出坏事的大boss;某作品的男主穿越回去救女朋友,结果发现无论如何女朋友都会死,最终决定放手。并且,宿命论的时间旅行故事,还能结合历史上传统的宿命论故事。例如,可以写穿越版的想救人自救的哈姆雷特,或者是听了三女巫预言想诛杀弑君者的麦克白,结果发现弑君者就是未来的自己等等。

但是宿命论的时间旅行科幻故事是有缺陷的,也就是主角的动机会有问题,正义男主穿越回去变成大boss,你也得给他找一个黑化的理由才行。问题更大的是,观众会逐渐发现这是个宿命论的故事,就会质疑这些作品的男主种种行为的合理性,因为宿命论相当于承认人是没有自由意志的,过去的男主做蠢事是因为被未来的男主指引了、安排了,未来的男主这么安排是因为他之前就是这样被安排的,这样形成了一个闭环。那么男主真的没有选择吗?

非时间旅行的普通小说、电影,男主因为干蠢事倒了霉,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但是时间旅行的小说男主倒了霉,就会有读者或者观众质疑:为啥未来的自己不去提醒过去的自己?虽然改变历史会导致无法闭环,进一步导致世界毁灭/地球崩溃/男主内伤等等,但是观众实际上看到的是一个活生生的男主,他干任何事情都不是随波漂流,而是由自己的目的、动机去驱动的。当他知道自己现在的选择,会导致未来自己的失败/黑化/女朋友死亡,那么观众就一定会质疑和猜想,如果他不按照宿命去做会怎样。这种疑问积累的多了,会最终导致观众的不满。或者编剧安排的男主,进行了非常不合理的选择,为了达成闭环强行智障,就会最终导致观众的不满。

这就是宿命论的时间旅行故事的先天性缺陷:穿越者一方面在未来事情上是全知的,一方面又要接受自己宿命,这是一对矛盾;观众一方面喜好没有漏洞的闭环故事和伏笔,但是另一方面为了达成闭环,必须强制男主做出认命的决定,这又是一对矛盾,等等。这种文学创作矛盾的解决方法,以我看来,只有按照特德·姜的思路予以解决,也就是:

《你一生的故事》里,女主领悟非线性时间后,发现人生就是走剧本的演戏,于是彻底接受了宿命论,也接受了女儿的早逝。

《商人和炼金术师之门》里,穿越者带来的信息永远是趋利避害的,几个主角都因此得到了圆满的结局,男主最后没有救成老婆也是因为旅途耽误了。

《前路迢迢》里,宿命论的验证导致人们世界观的崩溃。

也就是说,这些设定里把宿命论当成了绝对成立的设定,并且把「认识并接受宿命」这一过程,当成影片阐述的重点。反而是主角们的想法、目的、动机,穿越过程和勾心斗角的谋划过程,不会被详细描述。并且,还经常把男主描绘成无知的状态,例如《少数派报道》里的阿汤哥,只知道自己会犯罪,但是不知道究竟以何种方法犯罪。

这种故事叙述技巧,就是一种古来已有的「奇遇记」式的表现方法,作者不再纠结人的选择和想法,而是关注人的遭遇和感受:男主穿越回去了,觉得能改变历史很开心,做了很多事发现无法改变历史,又很难过,通过自己的测试,发现无法摆脱宿命,因此最终理解并接受了宿命论的设定,并决定不再向年轻时的自己透露穿越的事情和趋利避害之道,最终闭环。

而为何说诺兰的《信条》的科幻元素是碎片化的呢?首先是诺兰想写一个完美闭环的宿命论式的小说,却扭捏作态不肯承认宿命论,也不否认人的自由意志(人可以主动接逆子弹),只在片尾尼尔奔赴自我牺牲之路的时候才凸显了一下宿命元素,也就是未来已经定性、无法逃避。

其次,不像《降临》里翻来覆去反复提及非线性时间和宿命,把简单的概念掰开嚼碎解释给观众,让观众一次一次强化学习这个概念。诺兰把宿命、逆时间的概念都融入了一次次极端复杂的构想和计策,而这些计策都是半遮半掩、难以理解的。计谋本身就已经很复杂了,实践的时候还掺杂了突发情况,再加上两个小高潮里混乱不堪的叙事,最终导致观众只记得繁杂的叙事、逆时间的种种对偶象征,而核心要素宿命和逆时间交互,却完全留不下深刻的印象。

最后,逆时间和时间旅行、时间循环还是不同的,由于逆时间物体、人物的特殊性,稍不注意就会出现bug,例如大家常说的被正逆同时摧毁的大楼,在正常时间下是什么样的,被逆子弹射击出的弹孔,在正常时间内看,是怎么出现的。这种小bug会最终影响观众对科幻核心的理解,最终导致诺兰不得不搬出宿命论强行解释:弹孔在建造建筑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大楼本身就是要被两个方向摧毁,汽车倒车镜刚生产出来就是碎的,整个故事无论从正向还是逆向去看,都是浑然天成完美无缺,因为所有弹孔和逆时间的废墟都早早安排好了,只不过没有人发现而已。这种难以让人信服的解释进一步破碎化了整个科幻核心创意。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