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故乡在蜀地,既然蜀道那么艰难他为什么要出来?他出来之后为什么没有写蜀道难?后来他的好友王炎要入蜀地,他为什么想阻止王炎入蜀呢?一般人都会以家乡为傲吧,他怎么就觉得蜀地如此可怕呢,这说不过去啊!


以下为修改的答案,长篇阅读警告,纯原创,商用用途的转载请私聊。

从《蜀道难》中看不一样的李白

最近听歌,音乐软体总是给我随机到李荣浩的《李白》,其中一句歌词「要是能重来我要选李白,至少我还能写写诗来澎湃 逗逗女孩」让我满是疑惑。毋庸置疑,李白的作品浪漫而豪放,其人更是洒脱独立,但他创作真的只是用来澎湃自己和逗逗女孩吗?我认为不只是,李白进行创作也是有功利性的,尤其是他早年的一些作品,其中以《蜀道难》为典型。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是《蜀道难》中最脍炙人口的一句话了。有了这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后世之人皆知蜀道的惊险奇绝,也皆知《蜀道难》这部读来令人心潮澎湃的作品,于是难免会去猜想李白写这部作品的寓意。

人们对本诗的理解大致可分为两种,第一种观点认为,此诗主旨在于歌咏山水风光,而少其它寓意,这是主流的观点,也是高中教科书中对《蜀道难》寓意的解释;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此诗是李白送友人王炎入蜀之作,主要目的在于规劝友人不要羁留蜀地,以免遭小人之手,蜀地惊险,势力错综复杂,还是早日回长安为好。我认为,以上两种观点皆不可谓错,但绝非李白写下《蜀道难》的真正目的。李白写下《蜀道难》,更多的是为了自己,为了抒发自己的理想和实现自己的抱负,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官路之艰难得感叹。赠予友人和描绘蜀道的惊险奇绝只是一个幌子罢了。

要想解读《蜀道难》,有个很关键的地方,《蜀道难》全篇都在写景,而且这种景描写的是纯粹的山河风光,很难用简单的一句「一切景语皆情语」联系到所谓的情,那究竟是从哪里看出李白的理想和抱负的呢以及所抒发的情感的呢?答案是从创作背景和文中所用的典故。

任何脱离创作背景的作品分析都是臆想,在正式进入《蜀道难》正文分析前,不妨先看看关于它的一些创作背景,这个创作背景包括作者的写作背景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

我们先看看李白与蜀地的关系。李白父亲本是甘肃人,在神龙年间逃到蜀地,(神龙为武则天和唐中宗年号:705年正月—707年九月)李白于701年出生,不难看出他从小在蜀地长大,因此也不难推测他对蜀地非常熟悉。(李白的从叔李阳冰在《草堂集序》中写到:「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其父)神龙之始,逃归于蜀」 )

综上可见蜀地是李白的故乡,因此当其友人——王炎要去蜀地为官的时候,向李白问问蜀地的情况,李白写篇《蜀道难》作为回答和临别的作品赠予友人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但事实真实这样吗?我们暂且先认为李白写《蜀道难》是赠予王炎的。

说到《蜀道难》,除了主角李白以外,也绕不过与此诗相关的另外一个主角——王炎。王炎是李白的好友,关于此人,史书少有记载,但由李白的另一部作品《自溧水道中哭王炎三首》可见两人关系的亲密。这么亲密的好友,要离开身边去一个那么险恶的地方,李白怎么能不担心,因此除了这篇《蜀道难》外,还有另外两篇同一时期的送别王炎的作品,一篇是《剑阁赋》另一篇是《送友人入蜀》。

与《蜀道难》不同的是,这两篇有关蜀地的文章的主旨都非常明确。《剑阁赋》中「送佳人兮此去,复何时兮归来?望夫君兮安极,我沉吟兮叹息。」这几句足以明确说明是送别友人,而《送友人入蜀》则更不用多说,从诗名足可见一般。但《蜀道难》呢?若以仅有的一句「问君西游何时还」就说这是一篇送别诗未免也太苍白无力了,因为熟悉《蜀道难》的人都知道,全文几乎都是写景,有人会写送别信不浓墨写送别的不舍之情,而去写大量风景吗?又有会人说,这三篇都是李白同一时期的作品,又都是关于蜀地的,又都有说蜀地的惊险奇绝,把他们都归为送别诗不是很合理吗?我认为这种想法是对李白的一知半解,更是对创作背景片面的认识。

我们不妨先来看看《蜀道难》的创作时间,搞清楚作品的具体创作时间,才能通过作者当时的背景及社会背景进行精准分析。这篇作品最早见录于唐人殷璠所编的《河岳英灵集》,该书编成于唐玄宗天宝十二年(753年),由此可知李白这首诗的写作年代最迟也应该在《河岳英灵集》编成之前。那《蜀道难》写作的具体时间是什么时候呢?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则绕不开李白的两次入长安。新旧《唐书》李白本传中言及他于天宝元年至天宝三年曾入过一次长安,这时期的李白是四十二岁。在此前的开元十八年(731年),李白也曾入过一次长安。李白的两次入长安,第一次并未得到皇帝召见甚至是得以任用,第二次虽得以供奉翰林,却很快就遭谗言而赐金还山。(注:开元是玄宗统治前期的年号,天宝是玄宗统治后期的年号)

现学术界公认这篇《蜀道难》写于开元十八年,是李白第一次入长安寻求机遇却不得志后在返乡途中途所创作。天宝初年李白再入长安的时候,这部作品与李白一同进入长安而出名。《本事诗.高逸》中有如下记载,「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师,舍于逆旅。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文竟,称叹者数四,号为谪仙,解金龟换酒,与倾尽醉。」 这里贺监知章指的正是贺知章,贺知章与李白初见时已经83岁,是即将告老还乡的年龄了。这里不得不讲讲李白与贺知章之间的忘年之交。

贺知章,那位写下"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诗人,为人旷达不羁,好酒,有清谈风流的美誉。天宝初年告老还乡,唐玄宗曾亲自下诏赐镜湖剡川一曲,御制诗以赠行。 金龟换酒的典故正是出自贺知章与李白之间的相识。李白第二次入长安,83岁的贺知章在长安的紫极宫见到了此时42岁的李白,在览读了一遍《蜀道难》后,夸赞李白:「气子请仙人也。」随后,贺知章解金龟换酒,并与李白饮酒作乐,不醉不归,甚为快活。事后,因为贺知章对李白称赞不已,李白的声誉也随之显赫,就这样,贺知章将李白推荐给了唐玄宗。试想,如果只是单纯的一篇写风景,赠友人的作品,贺知章凭什么就这么赏识他而解金龟换酒呢?唐朝可是集诗歌于大成的朝代,写风景,赠友人的佳作数不胜数。贺知章肯用金龟换酒与李白同饮,那是因为这篇《蜀道难》体现了李白的才能和满腔抱负,贺知章看懂了。

「欲向江东去,定将谁举杯?稽山无贺老,却棹酒船回。」李白与友人之间的羁绊从来不止「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船行江上,欲往江东,目及穷处,思绪万千,稽山贺老已经仙逝,我此去江东,还能再找到谁像懂我的贺知章一同痛饮呢?此路不去也罢,这酒不喝也罢。

李白是诗人,诗人最重情,这情自然少不了友情。两位既为诗坛泰斗,一个被誉为诗仙,一个被誉为诗狂,又同为酒中八仙人,两人之间断然少不了这一段传奇的故事。只可惜相逢之时太晚,对饮之日太少,因此只好作「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一句来表达怀念之情。

回到李白天宝初年的第二次入长安,天宝初年的唐朝已显颓败之势,明面上有杨氏兄妹当权以及随后发生的安史之乱。李白在天宝初年能得到入长安供奉翰林的机会除了贺知章的帮助,还离不开玉真公主等人的引荐。《蜀道难》帮助李白得到贺知章的赏识,但在此之前还得多亏玉真公主等人的帮助,李白才得到了再次进长安的机会。那这个玉真公主又是谁呢?她是唐玄宗的妹妹,深受唐玄宗宠爱。说到玉真公主,又不得不说说她与李白之间的故事,这两人的相见可谓是知己相逢。

玉真公主早年入道教后云游四方,结识了李白,她十分赏识李白并将她推荐给唐玄宗,但李白因傲视权贵遭谗言而赐金还山,玉真公主也郁郁寡欢,愤然上书请求辞去公主称号,后来安史之乱,她又追寻李白隐居敬亭山。李白对玉真公主也是非常感激和怀念,在玉真公主香消玉殒魂葬敬亭山后,他写下了诗《独坐敬亭山》来表达自己对玉真公主的怀念之情,其中一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这个敬亭山自然暗指和自己一起在敬亭山隐居多年的玉真公主。是啊,官场的险恶小人,让我越看越觉得厌恶,只有像玉真公主这样志同道合的人才懂我,令我怎么看都看不厌。

李白是诗人,诗人多浪漫,感情上也不会例外。李白一生好道,玉真公主也修道,两人必定是志同道合,至于是否情投意合则不得而知,根据野史,王维比李白更早与玉真公主相识,李白认识玉真公主的时候正是王维与玉真公主恋爱的甜蜜期。所以,李白很可能是被刷下来的那位。(扯远了嗷!不过鲁迅先生也认为野史也很值得参考。)

上面讲到李白得到了第二次入长安的机会,皇帝也亲笔下了诏书召见李白入京。这对李白来说意味著什么呢?要回答这个问题,还需要了解一下李白早年的志向。李白早年也是一个追求功名利禄的人,虽然李白一生未参与科举,但这并不能说明他不想追求功名,只是因为他很狂,他认为「天生我材必有用」,凭自己的才华和能力,肯定能碰到赏识自己的伯乐从而做上大官,所以不屑于通过科举一步步往上升官。

李白的这种希望伯乐来发现自己这匹千里马的想法也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科举制度起源于隋唐,当时玄宗执政的唐朝还留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的遗风。再加上李白第二次入长安前,唐朝正处于开元盛世,玄宗还算是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也求贤若渴。因此当时还有一个「公荐」制度,即由社会上有名望的人推荐有才能有学识的人来作官,而即使参加科举的人也必须在应试前多方奔走,向名公巨卿呈送自己的得意作品,请求推荐,称为「行卷」,多次投送者称「温卷」,同时,又要向主考机关投送诗文,称为「首卷」,或曰「公卷」。因为这一制度,所以有时考官甚至在考试前就已经预定了及第前几名乃至状元的人员名单。

在第二次入长安之前,李白也多次向名公巨卿引荐过自己。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一文中,李白申述自己的轻财好施、存交重义、养高忘机以及富有才情种种品行,希望裴长史能够重视自己。有趣的地方是,在本文结尾,李白这样说道:"若赫然作威,加以大怒,不许门下,遂之长途,白既膝行于前,再拜而去,西入秦海,一观国风,永辞君侯,黄鹄举矣。何王公大人之门,不可以弹长剑乎?"这句话大意就是:我给你写了推荐信,是因为我确实优秀,你不要不识好歹对我视而不理,要是这样的话,我将会离开你这个小县城,去长安寻求我的大志向了,我这么优秀的人去哪都能受到重用。

李白是诗人,诗人有傲骨,李白傲骨尤甚。可是看到这段话又不免让人有些忍俊不禁,这哪里是傲骨,这分明就是七分傲娇,三分无奈,哪有求人用自己还摆架子的,只不过确实是不得志才只好写下这封自荐信给当地县官的,为了生活,只好稍稍低下自己高贵的头颅,这也是李白真实的一面,只不过还是要给自己留些面子的。

「何王公大人之门,不可以弹长剑乎」,这句话不是说你不用我的话,我就要提剑上门来问候你,真是这个意思的话,李白早就被县官抓起来了,这里引用一个典故:战国时齐相孟尝君养了三千门客,冯谖穷困潦倒,寄居孟尝君门下,因为没有什么才能示人,按照孟尝君的待客惯例,以下等客的待遇招待他,外出自便。冯谖倚柱弹剑三唱,要求改善待遇,孟尝君皆允之,后来,冯谖知恩图报,帮了孟尝君大忙。李白也是想学孟尝君

综上述,李白有不想参加科举却仍想做大官的想法也很正常。也很容易推测《蜀道难》很可能就是李白本次入长安准备的自荐作品,这篇作品不只是要写给临别的朋友,更是要写给朝廷中人看的,他希望能通过一些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满腔抱负,展示自己的才能,从而吸引朝廷的更多注意力,给自己带来更多机会。果然,李白也因为这篇《蜀道难》被当时的朝廷重臣贺知章赏识,才得以被玄宗重用,此前玉真公主的引荐只是让李白得到召见,而贺知章的推荐才是让李白得到重用。

那么李白的抱负究竟是什么呢?换个话来说,他究竟想做什么样的大官呢?答案是宰相,在《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中李白曾这样写道: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意思就是自己要做像管仲晏婴那样有作为的的宰相去辅佐当今皇帝,这足以见李白从政入世的抱负。只可惜李白自诩姜太公,却不能像姜太公一样钓到周文王那样的大鱼。受玉真公主引荐入长安,已是李白第二次入京,所以一向争取政治出路却屡屡失意而归的李白十分兴奋,很想有所作为,还未入长安便「呼童烹鸡酌白酒」般地狂饮庆祝,「我辈岂是蓬蒿人」正是李白此刻心情的真实写照。于是便带著自己写的一些文章赶赴长安。这其中就有《蜀道难》。

以上就是与《蜀道难》相关的所有背景,我们再来看看这篇文章的文体。李白的这篇《蜀道难》,既非律诗也非绝句。属于乐府旧题中的《相和歌. 瑟调曲》,《相和歌. 瑟调曲》是商声,商者,伤也。这也与李白写这篇文章时的心情对应上了,即不得志后默默离开长安的郁闷和对行路之难的感慨。当然这篇文章肯定不全是悲伤和感慨,也能看出李白一如自我的自信,理想还未实现,还是得要在文中展示一下自己的志向和抱负。《蜀道难》是李白早期的作品,由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李白早期的一些自荐信可知,文章是为了展现自己从而得到更多的机会,如果只是单纯抒发感慨和悲伤,那么他怎么会选择第二次入长安?

关于《蜀道难》的文体,虽然说属于乐府体诗,是商乐,但由于其行文辞藻华丽,多用典故修饰,个人感觉更像是与乐府体诗同一时期的汉赋。兴盛于汉代的赋有个特点:因为过分铺排渲染,往往会掩盖作者真正的思想,从而出现「劝百讽一」的效果。李白的这篇《蜀道难》也是这样,原本是为了展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和表达对自己行路之难的感慨。但是,进入创作时,用来表征的蜀道,反而喧宾夺主,仿佛诗人极尽所能,只是为了表现蜀道之难。

总结《蜀道难》的创作背景:可以知道李白写《蜀道难》的主旨绝非是仅仅想要描绘山河风光的惊险奇绝,也不只是想要规劝友人,更多是为了展示自身的抱负和才能,同时抒发自己的不得志后的感慨。那么李白在蜀道难中想要展示的才能是什么?抱负又是什么呢?接下来进入正文分析。


我文学史的教科书提到一嘴蜀道难,记不清了大致意思是,李白的乐府诗基本上是沿用乐府古题,分两种情况:一是用其本意或翻案另出新意,一是用古题写己怀。

蜀道难就属于后一类,全诗可以说是写实,因为蜀道确实是古今天堑,但更重要的是蜀道难的古辞有功业难成之意,这一点触发了李白初入长安追求功业而不得的悲愤,所以他用这一古题抒发自己的感慨,再三嗟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所以李白并不是不爱故乡 渡荆门送别里满是对故乡的眷恋


Emmmm 和 我 到 成 都 的 街 头 走 一 走? ?

谢邀。表现他的才华。百度上说得很清楚,看百度就行了。为什么没人问杜甫的诗,都是邀请我回答李白的问题。然而我真的没看几首李白的诗。


我想大概是借蜀道难来表示自己的官路之难吧!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