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故鄉在蜀地,既然蜀道那麼艱難他為什麼要出來?他出來之後為什麼沒有寫蜀道難?後來他的好友王炎要入蜀地,他為什麼想阻止王炎入蜀呢?一般人都會以家鄉為傲吧,他怎麼就覺得蜀地如此可怕呢,這說不過去啊!


以下為修改的答案,長篇閱讀警告,純原創,商用用途的轉載請私聊。

從《蜀道難》中看不一樣的李白

最近聽歌,音樂軟體總是給我隨機到李榮浩的《李白》,其中一句歌詞「要是能重來我要選李白,至少我還能寫寫詩來澎湃 逗逗女孩」讓我滿是疑惑。毋庸置疑,李白的作品浪漫而豪放,其人更是灑脫獨立,但他創作真的只是用來澎湃自己和逗逗女孩嗎?我認為不只是,李白進行創作也是有功利性的,尤其是他早年的一些作品,其中以《蜀道難》為典型。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這是《蜀道難》中最膾炙人口的一句話了。有了這句「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後世之人皆知蜀道的驚險奇絕,也皆知《蜀道難》這部讀來令人心潮澎湃的作品,於是難免會去猜想李白寫這部作品的寓意。

人們對本詩的理解大致可分為兩種,第一種觀點認為,此詩主旨在於歌詠山水風光,而少其它寓意,這是主流的觀點,也是高中教科書中對《蜀道難》寓意的解釋;另一種觀點則認為,此詩是李白送友人王炎入蜀之作,主要目的在於規勸友人不要羈留蜀地,以免遭小人之手,蜀地驚險,勢力錯綜複雜,還是早日回長安為好。我認為,以上兩種觀點皆不可謂錯,但絕非李白寫下《蜀道難》的真正目的。李白寫下《蜀道難》,更多的是為了自己,為了抒發自己的理想和實現自己的抱負,同時也表達了自己官路之艱難得感嘆。贈予友人和描繪蜀道的驚險奇絕只是一個幌子罷了。

要想解讀《蜀道難》,有個很關鍵的地方,《蜀道難》全篇都在寫景,而且這種景描寫的是純粹的山河風光,很難用簡單的一句「一切景語皆情語」聯繫到所謂的情,那究竟是從哪裡看出李白的理想和抱負的呢以及所抒發的情感的呢?答案是從創作背景和文中所用的典故。

任何脫離創作背景的作品分析都是臆想,在正式進入《蜀道難》正文分析前,不妨先看看關於它的一些創作背景,這個創作背景包括作者的寫作背景以及當時的社會背景。

我們先看看李白與蜀地的關係。李白父親本是甘肅人,在神龍年間逃到蜀地,(神龍為武則天和唐中宗年號:705年正月—707年九月)李白於701年出生,不難看出他從小在蜀地長大,因此也不難推測他對蜀地非常熟悉。(李白的從叔李陽冰在《草堂集序》中寫到:「李白,字太白,隴西成紀人,……(其父)神龍之始,逃歸於蜀」 )

綜上可見蜀地是李白的故鄉,因此當其友人——王炎要去蜀地為官的時候,向李白問問蜀地的情況,李白寫篇《蜀道難》作為回答和臨別的作品贈予友人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但事實真實這樣嗎?我們暫且先認為李白寫《蜀道難》是贈予王炎的。

說到《蜀道難》,除了主角李白以外,也繞不過與此詩相關的另外一個主角——王炎。王炎是李白的好友,關於此人,史書少有記載,但由李白的另一部作品《自溧水道中哭王炎三首》可見兩人關係的親密。這麼親密的好友,要離開身邊去一個那麼險惡的地方,李白怎麼能不擔心,因此除了這篇《蜀道難》外,還有另外兩篇同一時期的送別王炎的作品,一篇是《劍閣賦》另一篇是《送友人入蜀》。

與《蜀道難》不同的是,這兩篇有關蜀地的文章的主旨都非常明確。《劍閣賦》中「送佳人兮此去,復何時兮歸來?望夫君兮安極,我沉吟兮嘆息。」這幾句足以明確說明是送別友人,而《送友人入蜀》則更不用多說,從詩名足可見一般。但《蜀道難》呢?若以僅有的一句「問君西遊何時還」就說這是一篇送別詩未免也太蒼白無力了,因為熟悉《蜀道難》的人都知道,全文幾乎都是寫景,有人會寫送別信不濃墨寫送別的不捨之情,而去寫大量風景嗎?又有會人說,這三篇都是李白同一時期的作品,又都是關於蜀地的,又都有說蜀地的驚險奇絕,把他們都歸為送別詩不是很合理嗎?我認為這種想法是對李白的一知半解,更是對創作背景片面的認識。

我們不妨先來看看《蜀道難》的創作時間,搞清楚作品的具體創作時間,才能通過作者當時的背景及社會背景進行精準分析。這篇作品最早見錄於唐人殷璠所編的《河嶽英靈集》,該書編成於唐玄宗天寶十二年(753年),由此可知李白這首詩的寫作年代最遲也應該在《河嶽英靈集》編成之前。那《蜀道難》寫作的具體時間是什麼時候呢?要想回答這個問題則繞不開李白的兩次入長安。新舊《唐書》李白本傳中言及他於天寶元年至天寶三年曾入過一次長安,這時期的李白是四十二歲。在此前的開元十八年(731年),李白也曾入過一次長安。李白的兩次入長安,第一次並未得到皇帝召見甚至是得以任用,第二次雖得以供奉翰林,卻很快就遭讒言而賜金還山。(註:開元是玄宗統治前期的年號,天寶是玄宗統治後期的年號)

現學術界公認這篇《蜀道難》寫於開元十八年,是李白第一次入長安尋求機遇卻不得志後在返鄉途中途所創作。天寶初年李白再入長安的時候,這部作品與李白一同進入長安而出名。《本事詩.高逸》中有如下記載,「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師,舍於逆旅。賀監知章聞其名,首訪之,既奇其姿,復請所為文。出《蜀道難》以示之。讀文竟,稱嘆者數四,號為謫仙,解金龜換酒,與傾盡醉。」 這裡賀監知章指的正是賀知章,賀知章與李白初見時已經83歲,是即將告老還鄉的年齡了。這裡不得不講講李白與賀知章之間的忘年之交。

賀知章,那位寫下"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的詩人,為人曠達不羈,好酒,有清談風流的美譽。天寶初年告老還鄉,唐玄宗曾親自下詔賜鏡湖剡川一曲,御製詩以贈行。 金龜換酒的典故正是出自賀知章與李白之間的相識。李白第二次入長安,83歲的賀知章在長安的紫極宮見到了此時42歲的李白,在覽讀了一遍《蜀道難》後,誇讚李白:「氣子請仙人也。」隨後,賀知章解金龜換酒,並與李白飲酒作樂,不醉不歸,甚為快活。事後,因為賀知章對李白稱讚不已,李白的聲譽也隨之顯赫,就這樣,賀知章將李白推薦給了唐玄宗。試想,如果只是單純的一篇寫風景,贈友人的作品,賀知章憑什麼就這麼賞識他而解金龜換酒呢?唐朝可是集詩歌於大成的朝代,寫風景,贈友人的佳作數不勝數。賀知章肯用金龜換酒與李白同飲,那是因為這篇《蜀道難》體現了李白的才能和滿腔抱負,賀知章看懂了。

「欲向江東去,定將誰舉杯?稽山無賀老,卻棹酒船回。」李白與友人之間的羈絆從來不止「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贈我情」。船行江上,欲往江東,目及窮處,思緒萬千,稽山賀老已經仙逝,我此去江東,還能再找到誰像懂我的賀知章一同痛飲呢?此路不去也罷,這酒不喝也罷。

李白是詩人,詩人最重情,這情自然少不了友情。兩位既為詩壇泰斗,一個被譽為詩仙,一個被譽為詩狂,又同為酒中八仙人,兩人之間斷然少不了這一段傳奇的故事。只可惜相逢之時太晚,對飲之日太少,因此只好作「金龜換酒處,卻憶淚沾巾」一句來表達懷念之情。

回到李白天寶初年的第二次入長安,天寶初年的唐朝已顯頹敗之勢,明面上有楊氏兄妹當權以及隨後發生的安史之亂。李白在天寶初年能得到入長安供奉翰林的機會除了賀知章的幫助,還離不開玉真公主等人的引薦。《蜀道難》幫助李白得到賀知章的賞識,但在此之前還得多虧玉真公主等人的幫助,李白纔得到了再次進長安的機會。那這個玉真公主又是誰呢?她是唐玄宗的妹妹,深受唐玄宗寵愛。說到玉真公主,又不得不說說她與李白之間的故事,這兩人的相見可謂是知己相逢。

玉真公主早年入道教後雲遊四方,結識了李白,她十分賞識李白並將她推薦給唐玄宗,但李白因傲視權貴遭讒言而賜金還山,玉真公主也鬱鬱寡歡,憤然上書請求辭去公主稱號,後來安史之亂,她又追尋李白隱居敬亭山。李白對玉真公主也是非常感激和懷念,在玉真公主香消玉殞魂葬敬亭山後,他寫下了詩《獨坐敬亭山》來表達自己對玉真公主的懷念之情,其中一句「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這個敬亭山自然暗指和自己一起在敬亭山隱居多年的玉真公主。是啊,官場的險惡小人,讓我越看越覺得厭惡,只有像玉真公主這樣志同道合的人才懂我,令我怎麼看都看不厭。

李白是詩人,詩人多浪漫,感情上也不會例外。李白一生好道,玉真公主也修道,兩人必定是志同道合,至於是否情投意合則不得而知,根據野史,王維比李白更早與玉真公主相識,李白認識玉真公主的時候正是王維與玉真公主戀愛的甜蜜期。所以,李白很可能是被刷下來的那位。(扯遠了嗷!不過魯迅先生也認為野史也很值得參考。)

上面講到李白得到了第二次入長安的機會,皇帝也親筆下了詔書召見李白入京。這對李白來說意味著什麼呢?要回答這個問題,還需要了解一下李白早年的志向。李白早年也是一個追求功名利祿的人,雖然李白一生未參與科舉,但這並不能說明他不想追求功名,只是因為他很狂,他認為「天生我材必有用」,憑自己的才華和能力,肯定能碰到賞識自己的伯樂從而做上大官,所以不屑於通過科舉一步步往上陞官。

李白的這種希望伯樂來發現自己這匹千里馬的想法也與當時的社會背景有關。科舉制度起源於隋唐,當時玄宗執政的唐朝還留有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九品中正制的遺風。再加上李白第二次入長安前,唐朝正處於開元盛世,玄宗還算是一個勵精圖治的皇帝,也求賢若渴。因此當時還有一個「公薦」制度,即由社會上有名望的人推薦有才能有學識的人來作官,而即使參加科舉的人也必須在應試前多方奔走,向名公巨卿呈送自己的得意作品,請求推薦,稱為「行卷」,多次投送者稱「溫卷」,同時,又要向主考機關投送詩文,稱為「首卷」,或曰「公卷」。因為這一制度,所以有時考官甚至在考試前就已經預定了及第前幾名乃至狀元的人員名單。

在第二次入長安之前,李白也多次向名公巨卿引薦過自己。在《上安州裴長史書》一文中,李白申述自己的輕財好施、存交重義、養高忘機以及富有才情種種品行,希望裴長史能夠重視自己。有趣的地方是,在本文結尾,李白這樣說道:"若赫然作威,加以大怒,不許門下,遂之長途,白既膝行於前,再拜而去,西入秦海,一觀國風,永辭君侯,黃鵠舉矣。何王公大人之門,不可以彈長劍乎?"這句話大意就是:我給你寫了推薦信,是因為我確實優秀,你不要不識好歹對我視而不理,要是這樣的話,我將會離開你這個小縣城,去長安尋求我的大志向了,我這麼優秀的人去哪都能受到重用。

李白是詩人,詩人有傲骨,李白傲骨尤甚。可是看到這段話又不免讓人有些忍俊不禁,這哪裡是傲骨,這分明就是七分傲嬌,三分無奈,哪有求人用自己還擺架子的,只不過確實是不得志才只好寫下這封自薦信給當地縣官的,為了生活,只好稍稍低下自己高貴的頭顱,這也是李白真實的一面,只不過還是要給自己留些面子的。

「何王公大人之門,不可以彈長劍乎」,這句話不是說你不用我的話,我就要提劍上門來問候你,真是這個意思的話,李白早就被縣官抓起來了,這裡引用一個典故:戰國時齊相孟嘗君養了三千門客,馮諼窮困潦倒,寄居孟嘗君門下,因為沒有什麼才能示人,按照孟嘗君的待客慣例,以下等客的待遇招待他,外出自便。馮諼倚柱彈劍三唱,要求改善待遇,孟嘗君皆允之,後來,馮諼知恩圖報,幫了孟嘗君大忙。李白也是想學孟嘗君

綜上述,李白有不想參加科舉卻仍想做大官的想法也很正常。也很容易推測《蜀道難》很可能就是李白本次入長安準備的自薦作品,這篇作品不只是要寫給臨別的朋友,更是要寫給朝廷中人看的,他希望能通過一些作品來表達自己的滿腔抱負,展示自己的才能,從而吸引朝廷的更多注意力,給自己帶來更多機會。果然,李白也因為這篇《蜀道難》被當時的朝廷重臣賀知章賞識,才得以被玄宗重用,此前玉真公主的引薦只是讓李白得到召見,而賀知章的推薦纔是讓李白得到重用。

那麼李白的抱負究竟是什麼呢?換個話來說,他究竟想做什麼樣的大官呢?答案是宰相,在《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中李白曾這樣寫道: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奮其智能,願為輔弼。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意思就是自己要做像管仲晏嬰那樣有作為的的宰相去輔佐當今皇帝,這足以見李白從政入世的抱負。只可惜李白自詡姜太公,卻不能像姜太公一樣釣到周文王那樣的大魚。受玉真公主引薦入長安,已是李白第二次入京,所以一向爭取政治出路卻屢屢失意而歸的李白十分興奮,很想有所作為,還未入長安便「呼童烹雞酌白酒」般地狂飲慶祝,「我輩豈是蓬蒿人」正是李白此刻心情的真實寫照。於是便帶著自己寫的一些文章趕赴長安。這其中就有《蜀道難》。

以上就是與《蜀道難》相關的所有背景,我們再來看看這篇文章的文體。李白的這篇《蜀道難》,既非律詩也非絕句。屬於樂府舊題中的《相和歌. 瑟調曲》,《相和歌. 瑟調曲》是商聲,商者,傷也。這也與李白寫這篇文章時的心情對應上了,即不得志後默默離開長安的鬱悶和對行路之難的感慨。當然這篇文章肯定不全是悲傷和感慨,也能看出李白一如自我的自信,理想還未實現,還是得要在文中展示一下自己的志向和抱負。《蜀道難》是李白早期的作品,由當時的社會背景和李白早期的一些自薦信可知,文章是為了展現自己從而得到更多的機會,如果只是單純抒發感慨和悲傷,那麼他怎麼會選擇第二次入長安?

關於《蜀道難》的文體,雖然說屬於樂府體詩,是商樂,但由於其行文辭藻華麗,多用典故修飾,個人感覺更像是與樂府體詩同一時期的漢賦。興盛於漢代的賦有個特點:因為過分鋪排渲染,往往會掩蓋作者真正的思想,從而出現「勸百諷一」的效果。李白的這篇《蜀道難》也是這樣,原本是為了展現自己的抱負和理想,和表達對自己行路之難的感慨。但是,進入創作時,用來表徵的蜀道,反而喧賓奪主,彷彿詩人極盡所能,只是為了表現蜀道之難。

總結《蜀道難》的創作背景:可以知道李白寫《蜀道難》的主旨絕非是僅僅想要描繪山河風光的驚險奇絕,也不只是想要規勸友人,更多是為了展示自身的抱負和才能,同時抒發自己的不得志後的感慨。那麼李白在蜀道難中想要展示的才能是什麼?抱負又是什麼呢?接下來進入正文分析。


我文學史的教科書提到一嘴蜀道難,記不清了大致意思是,李白的樂府詩基本上是沿用樂府古題,分兩種情況:一是用其本意或翻案另出新意,一是用古題寫己懷。

蜀道難就屬於後一類,全詩可以說是寫實,因為蜀道確實是古今天塹,但更重要的是蜀道難的古辭有功業難成之意,這一點觸發了李白初入長安追求功業而不得的悲憤,所以他用這一古題抒發自己的感慨,再三嗟嘆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所以李白並不是不愛故鄉 渡荊門送別裏滿是對故鄉的眷戀


Emmmm 和 我 到 成 都 的 街 頭 走 一 走? ?

謝邀。表現他的才華。百度上說得很清楚,看百度就行了。為什麼沒人問杜甫的詩,都是邀請我回答李白的問題。然而我真的沒看幾首李白的詩。


我想大概是借蜀道難來表示自己的官路之難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