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當我們突然發現自己社交能力「變弱」時,其實只不過是沒有遇到一個真正值得成為朋友的人,以及一個讓我們安心做自己的環境,從而「暫時關閉」了自己的社交能力。

也就是說,我們對此無需害怕。

在心理學中,有個詞叫「重要他人」,是指一個人在人格形成及融入社會的過程中,對自己具有重要影響的人。

一個重要他人的理解、容納、承擔,足以改變你整個人生。但很遺憾的是,就像各種刪好友的汪涵所說的那般:

當朋友圈好友超過100人時,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這意味著你放在每個人身上的精力只有 1 %。

即,每增加一個人,我們與重要他人相遇和溝通的時間機會就會更少一點。

這導致很多人花大量精力時間社交,最後只不過是給他們不值得交往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所以,當我們發現自己「社交不積極」時,請無需過多的擔心。這時候,只要找到你的重要他人建立良好的溝通和連接,便能重新「積極」回來。

但當然了,在此之前,我們首先要學會選擇捨棄。如此一來,你的社交圈子才能有更多知己,而不是尷尬地聊兩句的人。

那,找到了重要他人,但還是積極不起來、難以融入圈子怎麼辦呢?這部韓國電影《sunny》或許能給大家一點啟發:

《sunny》的女主人公娜美因為方言濃重怯於向任何人開口,一直被排擠。直到她遇到同樣特立獨行的六個人,她從每一個人的身上得到認同和力量,開始展現自己真實的一面。美術課時,大姐頭夏春花湊過來表揚娜美畫的自己。她開始變得自信。面對別人欺負時,滿嘴髒話的珍熙讓娜美學會了反抗

當她因外表自卑,哭著向秀智說,我最喜歡你了,因為你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啊。秀智回答,「對不起....我以後不漂亮了,你漂亮吧。」她讓娜美髮泄了很久以來的自卑帶來的強烈痛苦。在這六個人面前,她可以做真實的自己,釋放不安、憤怒、嫉妒和悲傷。最終,她又變回了那個陽光果敢的女孩。

或許你會覺得這不過是電影的描寫手法而不信。然而,根據壹心理在經過大量的數據分析後,得出的結果是:是真的。

很多人認為自己社交能力「低下」,只不過是沒有遇到一個真正值得成為朋友的人,以及一個讓我們安心做自己的環境,從而「暫時關閉」了自己的社交能力。

因此,在認為自己「不懂社交」時,請不必害怕。當你與另一個人或群體之間深刻的、自由的、互相回應的連接時,你的社交能力便會重新打開。

那麼回歸問題的中心,我們該怎麼更好地社交?

正如丹尼爾·戈爾曼曾在他的同名暢銷書中說到:

與人相處,除了要有辨別他人情感(如何和他人相處)的能力之外,最根本的,是要有辨識自身情感(如何和自己相處)的能力

我們不妨按照 林紫 博士提供的建議進行嘗試:

1、從自我暴露開始認識自己,拉近與他人距離

自己知道別人也知道的公開我;自己不知道別人知道的盲目我;自己知道別人不知道的隱藏我;自己和別人都不知道的未知我。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這四個部分的存在,每一部分大小不同,呈現出來的自我認知、行為舉止和他人對自己的看法等也就各不相同。

公開我是人際交往中彼此相互了解和評價的基本依據。這個部分在安全和善意的範圍內,內容越豐富、就越容易消除人與人之間,因為認知的差異帶來的誤解或猜疑。

2、有技巧地自我暴露

自我暴露可以分為描述性暴露和評估性暴露。自我暴露用的好,可以促進關係的發展,用不好則適得其反、讓自己和別人都不舒服。所以,需要注意的是:

(1)表達技巧有講究:把「你句式」變成「我句式」。因為用「你」開頭,容易帶給對方威脅感,而以「我」開頭,表達自己的感受、意見、或是期待的講話方式,可以避免讓對方感覺到被攻擊,從而能夠接收到你真正想要表達的信息。

(2)要根據關係的深淺,循序漸進。初始階段或者比較淺的時候,可使用描述性暴露;而當關係深入的時候,則可以有更多的評估性暴露。

(3)自我暴露不是毫無保留。公開我過大,會讓人感覺到缺乏安全感、可能帶來關係的斷裂。比如網路上的「人肉」搜索,和爸媽跟別人隨意講孩子不願公開的事情。

就如同備受歡迎的日本生活設計師四角大輔所告誡的一樣:締造幸福的關鍵在於30歲之前,你能否剔除生命中的繁雜,讓真正的自我清晰起來。

你需要丟掉生活中的附屬品,用更多的時間關注內在。搞清楚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想和什麼樣的人在一起,想擁有什麼樣的生活。

如此,你才真正學會了怎樣社交,也才能獲得自己想要的生活。

世界和我愛著你


壹心理主筆團

文中關於「如何社交」部分的具體操作方式為 上海心理諮詢行業協會副會長林紫博士 提供,感謝!

更多專業的心理學文章和回答,請關註:壹心理 - 知乎

感恩一路有你,如果喜歡,不敢點贊只收藏也可以哦,對大家有用就行啦(〃▽〃)

編輯於 2020-01-16繼續瀏覽內容知乎發現更大的世界打開Chrome繼續明月乘清風明月乘清風明月乘清風

我也想知道這個怎麼辦,現實中變的很不會說話,怕生。


我也想知道這個怎麼辦,現實中變的很不會說話,怕生。


看了下大家的回答,

發現都是這樣的情況,

我身邊也是,

大多宅在家,大多看著電影,玩著LOL,,或者其他遊戲

打球的也是那幾個人,

除了工作就是家,

少有人出去玩耍,

不去接觸新的社交圈子,

很多時候,很多文字都告訴我獨處能讓你提高,

獨處對你的好處,獨處能讓你更好,

其實不然的,獨處會讓你慢慢的變得不是那麼積極,

變得不那麼熱愛新事物,習慣舊事物,

喜歡一些老東西,(我喜歡舊唱片)

習慣在一些人少的地方呆著,

習慣對待陌生人不那麼熱情,

習慣在家玩著手機也不願出去逛街(反正某寶某東能解決的我絕對不出門,包括買菜)

有時候很喪,這樣我還能找到對象么,

其實不是哦,哈哈哈或許能找到,因為這也是相親軟體和社交軟體留下的主要作用;

不用去想不積極會不會不好,要不要改變,

接納就好,

我的理想生活就是慢慢掙錢,養只貓,一貓一城一雙人;

最近學會一句話::請不要對這個世界失望,

我再發現自己一個人能做的事情,去發現這個世界以前沒看到的,

以往做銷售對啥都熱情,現在年紀上來了(我特么也是90後)

總缺乏那麼一絲熱情,應該是獨處慣了,

最喜歡的就是在行人道路口,帶著耳機,看著人來人往發獃,哈哈哈

題主,不積極,獨處習慣了,就接納她,然後去發現這個世界的美,

現在咱們國家慢慢的也是韓國的情況了,你可以去看看,韓劇:未生,life ,我的大叔,

加油威基基(第一部可以,第二部不談,哈哈)

這些看完都是很喪的劇,卻帶著一些對世界的期望和美,

獨處,真的會生喪。同時去接納自己的一切,去發現美;

說不准你也能遇到一個和你一樣的對象,陪著你獨處哈哈


社交給每個人的需求體驗不同,就像馬斯洛需求層次的:生理需要,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

社交需求中包括歸屬和情感需求。

如果說到積極性,可以從自己需求出發,從小圈子開始。


調整幾個不同模式,日出日落,斗轉星移,都是人生的不同風景,無非是你喜歡清風,我獨愛星辰而已

現如今大部分人做不到經濟與生活完全獨立,人總有自己的舒適生活圈,喜歡自己的模式沒有問題,但要更多的清楚周圍社會是什麼架構,只有深入了解並且熟悉遊戲規則,才能更多的去發展自己的愛好

調整心態,世界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依然熱愛生活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