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先的题目不太好,都在一个星系里,所以改成现在星系之间了。


宇宙在加速膨胀,目前测定的哈勃常数约为69~74千米每秒每百万秒差距。这在极大的尺度上才能产生有意义的影响。

银河系和仙女星系之间的距离约77万秒差距,在这尺度上空间膨胀造成的影响约为53~57千米每秒,而目前银河系和仙女星系之间的相对速度约100~140千米每秒,意味著相对速度仍然可以战胜空间膨胀。

现在我们并不知道仙女星系相对银河系的横向速度,目前最好的估计小于100千米每秒。如果没有横向速度,银河系和仙女星系将会在约30亿年后开始相撞,约45亿年后二者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会合为一体。如果有约100千米每秒的横向速度,则二者只有外部的暗物质晕相撞。


在已经有人回答之后,像这样编辑问题是很不建议的。

事实上,目前我们认为银河系、太阳系这样引力约束的系统并不会受到哈勃定律的影响而膨胀——除非暗能量表现出迅猛的增强、开始分解银河系。

北斗星,无论你选择北斗七星还是北斗七星+死兆星,都是银河系内的天体,它们与地球的相对运动关系不取决于当前阶段的宇宙膨胀。

北斗七星到太阳的大致距离和相对运动:

  • 天枢(贪狼)124光年,以约9千米每秒的速度靠近太阳
  • 天璇(巨门)79光年,以约12千米每秒的速度靠近太阳
  • 天玑(禄存)84光年,以约13千米每秒的速度靠近太阳
  • 天权(文曲)81光年,以约15.3千米每秒的速度靠近太阳
  • 玉衡(廉贞)81光年,以约9.3千米每秒的速度靠近太阳
  • 开阳(武曲)78光年,以约9千米每秒的速度靠近太阳
  • 摇光(破军)101光年,以约11千米每秒的速度靠近太阳

目前阶段,它们到地球的平均距离都在变近。

死兆星:

  • 开阳增一(辅星)81.7光年,以约9.6千米每秒的速度靠近太阳

清代追加的另外三个辅星:

  • 辅增一 520光年,以约18.6千米每秒的速度靠近太阳
  • 辅增二 94.2光年,以约2.4千米每秒的速度靠近太阳
  • 辅增三 150.8光年,以约16千米每秒的速度靠近太阳

在已经有人回答之后,像这样编辑问题是很不建议的。

地球和比邻星之间的距离目前在变近。将太阳作为坐标系原点,比邻星目前在以约20.3千米每秒的速度靠近太阳系。

地球和比邻星之间现存的空间距离只有1.29秒差距,你看看这两个单位就知道,这个阶段的空间膨胀还远远不足以主导地球和比邻星之间的相对运动。

太阳系和比邻星在银河中的位置关系,摘自1959年《太空杂志》第5期


因为星系本身也在运动啊,又不是说星系就固定在宇宙背景上了,只能跟著宇宙一起膨胀。就好比宇宙虽然在膨胀,但也不影响你回家,不会说因为宇宙膨胀你家就越来越远了……


都说全球在变暖,那为什么入冬之后还是会降温?一个道理


宇宙膨胀是大尺度条件下的现象。引力总体上来说会让宇宙在「小尺度」级别上收缩。所谓「小尺度」,实际上,即使在超星系团这个级别上,宇宙也是收缩的。

在距离银河系大约2亿光年的位置,存在一个区域,叫巨引源。巨引源半径3亿光年内的全部星系都被吸引向巨引源。这些星系构成了拉尼亚凯亚超星系团。


我就大白话说吧。

宇宙膨胀是极其广义的空间层面上来说的。

若是物质密集一些的区域,引力的作用很可观,这一片区域会相互吸引越来越近。

只有在超星系团尺度也就是上千万光年甚至上亿光年尺度来看宇宙,宇宙膨胀才很明显。

比如咱们室女座超星系团属于拉尼亚凯亚超星系团,这个超星系团的中心有个地方叫做巨引源,整个超星系团的物质都被拉向这个巨引源,但是,由于银河系所在的星系团距离这个巨引源太过遥远,因此虽然银河系确实是在向著巨引源方向运动,但是这个运动速度却没有空间膨胀速度来的快,因此实际上我们是在远离这个巨引源。

注:图中那个小红点是银河系所在位置,流苏越亮说明物质越密集,可见我们银河系是在一个边缘的乡村地带。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