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那么认为的人恐怕连苏联总参研究都没看过


说过多少次了,不要去某站看军事相关的东西,这个「三倍兵力」估摸著是这位不知名用户看反了吧,毕竟有料可循的兵力对比1:3是德对苏。这地图英文看不懂,按著红蓝色数数总会吧?

普罗霍夫卡SS第2装甲军7月12日态势图

南线德军7月5-10日态势图

这里谈一谈这位用户混淆视听使用的「突破地段」的问题,库战战前沃罗涅日方面军司令瓦图京以为德军的攻击重心放在左翼的48装甲军,因为这里的坦克数量更多,包括了200辆豹D(别问瓦图京怎么知道的),所以苏军把兵力放在48军前边(你看40集后边就站著卡图科夫的坦一集),结果在7月6日的进攻中,右翼的SS第2装甲军突破了苏军构筑的第二道防线到达加里宁南部,突破纵深达25公里,距普村还有17公里,48军却没怎么进展(冲雷区里去了)

德第四装甲集团军司令霍特也就把重心转到了SS2军这边,同时让肯普夫的第3装甲军支援党卫军,战略态势恶化后瓦图京也不是傻子,在7月6日晚动用了所有预备队来攻击SS2军和3军的侧翼迟滞德军前进,包括卡图科夫的坦克第一集团军(坦克第6和31军和机械化第3军),近卫坦克第2和4军所有的独立坦克和突击炮单位。因此,苏联最高统帅部不得不安排草原方面军进场,这里要注意的是:草原方面军原本是用于在防御战结束后发起反击用的,结果坦克第2、10军和近卫坦克第五集团军全被一键带出,这已经清楚说明南线德军已经在战略态势上给苏军造成巨大威胁了,直接造成苏军战略预备队的提前投入。

随后是沃罗涅日所部的近卫第五集团军,第27、53集团军,最后是近卫第四集团军,全部都参与到拦截突破库德军部队的战斗,7月6日瓦图京手上有2924辆坦克和突击炮,其中坦克第一集团军和近卫坦克第五集团军有大约1000辆坦克和突击炮。

然而瓦图京取消了他本来打算在7日发起的反击,他想把坦克分散部署,用于防御,阻击德军,虽然这使得苏军的调动变得自相矛盾,但瓦图京的战略完全适合当时的情况,把1000多辆坦克投入到反击德军装甲师的战斗中,在事后眼光来看,无异于自杀(值得一提的是朱可夫曾反对如此「荒谬地使用」装甲部队,并要求瓦图京立刻进行强有力的反击,然而由于赫鲁晓夫对朱可夫意见的驳斥,斯大林最终允许了瓦图京的战略,如果按照朱可夫的意见,苏军在7日对德军发起反击,曼施坦因和霍特估计会非常感谢朱可夫,按朱可夫这打法,曼施坦因搞不好就打进库尔斯克去了)

但尽管瓦图京按照他的战略来打,接下来四天,苏联坦克部队还是遭受了灾难性的损失。第六和第七集团军的坦克部队截止7日被全部摧毁。到7月10日,卡图科夫的坦克和突击炮从最初的646辆下降到只有100辆可用。截至7月13日,沃罗涅日方面军(连同草原方面军的预备队)总共损失了1223辆坦克和突击炮。这些损失大部分发生在最初几天的战斗。而德南方集团军群只损失了116辆坦克和突击炮。到7月11日,曼施坦因的两支前锋装甲军已经打败了数倍于己的苏军,并打开了普罗霍夫卡的大门。我们得承认,瓦图京整体还是准确判断出德军的主要推进方向,把部队及时往霍特和肯普夫的兵锋SS第2装甲军和第3装甲军上靠,但奈何扛不住,到10-11日沃罗涅日方面军的防线已经被打散了。

7月12日,希特勒的确命令过下辖第24装甲师,第23装甲师和SS第5维京师的第24装甲军向别尔哥罗德部署以便加入库尔斯克战役。但在之后由于托尔布欣在顿河和米乌斯被侦察到的进攻意图,希特勒撤回了第24装甲军加入曼施坦因麾下的命令,命其调头回到原地,却不是直接把他交给正在把守米乌斯的第一装甲集团军,这样浪费时间和动力的举措堪称一绝。第23装甲师的中尉Rainer Mulzer在日记中写道:「[7月15日]我们在漆黑的夜色中开车,沿著来时的原路径直往回走。在据说敌人正在为突围进攻做大量准备。轰炸机编队不断地从哈尔科夫附近飞向附近的机场。」这不是希特勒唯一一次搞出这种滑稽剧,之后在切尔卡瑟他还有类似的毁灭性操作。

7月16日,希特勒迫于西西里局势命令SS第2装甲军从普罗霍夫卡撤退,重新部署在别尔哥罗德西部,但哪怕曼诗婷因为SS第2军(后来只调走了LAH)在普罗霍夫卡一线停止进攻,第48装甲军和第3装甲军都还在对著第40集团军和近卫第7集团军疯狂输出,打的40集找隔壁坦一集卡图科夫要坦克支援,而卡图科夫表示我自个前几天都被高位截瘫,哪来的坦克给你玩?(然后瓦图京过了几天就给卡图科夫补充了1000多辆坦克)

根据沃罗涅日方面军于7月24日发布的报告,方面军共有101000人伤亡,坦克和自行火炮彻底损失达1628辆,算上草原方面军这个数字还会更高。而德军损失为33708人,坦克、突击炮全损为190辆。

下边是战前兵力具体数据

库战苏德两军兵力一览
南线苏军兵力表,沃罗涅日方面军和草原方面军,光看沃罗涅日方面军的体量就已经比整个南线德军要大
南线德军兵力表,第四装甲集团军和肯普夫集群

顺便吐槽这都2020年了,还有人想给库战苏军战损被换了1:6洗地板?你以为下边普村这战损是德佬刷哪家刷出来的?最后,上边的苏方数据出自苏方官宣,要是觉得有问题建议直接去找克某人或苏方材料编撰人的墓碑,指著骂。


这春秋笔法……「主要突破地段上,苏德军力对比为1:3」。

你说错吧,当然没错,正如七年战争中人数常年为1:2劣势的普鲁士军却经常能在敌军某一侧翼集中兵力打出局部优势——这就是斜式战术的本质。所以继承普鲁士运动战传统的德军自然会习惯在关键地段集中兵力以期打出局部优势。类似地,四渡赤水时我军「主要突破地段」上的兵力也是占优的——在主要的局部战场上集中优势兵力同样也是我军的作战原则。

但你要说对吧,只要对军事稍微入门点的人都知道,这种正确的废话又有什么值得「惊诧」的点?更别提截图里的那人也知道防御方同样有「防御决心」——所以苏军真的是沿著库尔斯克前线「不分重点地平均展开」的吗?

什么叫揣著明白装糊涂?局部最优不等于全部最优,局部优势不等于全局优势,这么简单的道理他是真不懂,还是假不懂?

关于全局优势兵力的重要意义可以参见七年战争中的科林战役:此战中奥地利军(64k左右)摆出数道防线,像海绵一般吸干了普鲁士军(35k左右)的冲击力:「(塞德里茨率领的)这支为数仅约四千余的骑兵,从战场中央冲出,锯开了奥地利军第一列28个步兵大队的战线,使得奥军第一列开始发生崩溃与逃窜,在战场中央造成了足以撼动奥地利军平衡的毁灭性损害;之后,塞德利茨的骑兵爬上了这一天以来双方在南翼争夺不休,控制著战场南方制高点的克杰佐丘陵(Krzeczor Berg)——接下来,塞德利兹将军在这里看到几乎完好无缺的一直漫延到地平线的奥地利军第二列与第三列部队。这个无畏的勇将下达了简洁的命令:全队后退,循著原路返回本队。」

所以哪怕德军以局部优势突破了苏军的某些点,但也很难实现面上的突破,因为德军的装甲部队正如科林战役时的精锐骑兵一样,早已被兵力占绝对优势的苏军像海绵一般吸收了冲击力——事实上,如果关注苏粉的言论,你会发现他们在讨论普罗霍夫卡的惨败时是完全明白这种全局兵力优势所带来的收益:战术失败却换来了战略胜利,英勇的苏联坦克兵们用牺牲换来了德军精锐们的被迫修整,从而彻底打乱了曼施坦因们的时刻表。


建议改成如何看待b站德黑发明历史。

再送给诸位德黑一张库战兵力对比图。


毕竟拿著苏吹扯淡的错误数据来问现实问题当然会让人感到匪夷所思,最离谱的就是,整场战役下来,哪怕是局部优势最大的区域,都没有超过2:1的兵力存在,1.几比1罢了,不限制处于该战役内的任何一个时间段,不限制区域划分大小,苏吹都不能拿出来一个兵力3:1的证明,然后这个论点无数次被数据打脸,苏吹还是活在他们自己的世界里


苏联草原方面军完美地诠释了,什么叫做预备队。。。。。。


1. 军事历史数据里面有个统计口径(或者说定义)的问题。比如主要方向上作战人员数量一比三还是总兵力一比三。这个总兵力是仅统计一线战斗人员还是包括了后勤辅助人员,侧翼掩护部队?(类似的还有损失的坦克是计算永久损失还是失去战斗力?火炮数量的统计包不包括迫击炮?失踪算不算不可恢复损失?战伤后在医院中死亡的算不算阵亡?诸如此类)定义不明确的话讨论就容易跑偏,或者得出令人惊异的结论。

2.二战是总体战,是国与国之间军事体系的对抗,也是国力的比拼。结果绝不仅仅是依靠几个「天才的」或是「愚蠢的」将军能够左右的(也不是能靠一两件新式武器左右的)。更不能因为前期顺风仗打赢了就说是「天才的」,后面对手成长了仗打输了就是「愚蠢的」(或者在回忆录里说都是上面蠢,手下无能,同僚笨蛋,敌人人多,就我没错,详见《甩锅的艺术》)。

3.一方面库尔斯克战役由于延期发动,已经失去了战役的突然性,RKKA有著相对充裕的时间进行战役准备。而德方赋予极高期望的「秘密武器」没有达到预期成效(虽然交换比确实比较好看,但最后为什么却是损失惨重的RKKA达成了自己的战役目的?)。另一方面随著时间的推移和经验教训的积累,RKKA的作战体系也在不断成熟和完善,能够逐渐开始适应德军的进攻节奏,比较好的实施防御作战以及更加灵活的运用装甲部队(表现比1941-1942年初好很多),虽然弗里茨在战役的进攻阶段不乏可圈可点的地方,但随著RKKA的成长此消彼长之下胜利的天平已经悄悄开始向RKKA一方倾斜了(为什么在1941-1942年间几乎屡试不爽的进攻方式到1943年库尔斯克战役期间就突然变得不那么有效了?难道真的是因为部分德军将领「突然」变得无能了么?)。

4.在技术装备上,装备著虎式豹式的弗里茨毫无疑问占据著当时性能上的绝对优势,而同期RKKA的装甲部队中还保有大量的t60和 t70这样的轻型坦克,装甲作战中弗里茨打出高交换比也毫不奇怪。但是同将军的个人能力一样,在总体战的前提下,装备性能始终只是影响战役结果的一部分因素(而且还要考虑装备的造价和工时)。

5.评价战役胜败的第一指标是是否达到了战役目的,而不是交换比。德军在战争中后期不乏通过频繁调动精锐装甲部队封堵苏军突破口并造成重大杀伤的战例(比如华沙),但战术上的胜利无法掩盖战役层面的失败,更不能改变战线离柏林(而非莫斯科)越来越近的事实(东线北起极圈南到高加索,后期还有西线副本。在如此漫长的战线上弗里茨到底需要多少救火队才能救的过来?)。弗里茨花费那么大的成本武装了那么几个师,代价是其他战线上的普通师无法获得足够的装甲车辆,要是把虎式豹式虎王突击虎斐迪南这些有的没的看似耀眼实则浪费的产能全部用来生产四号和三号突击炮说不定战争还能多拖几天。。。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