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人压根不知道强迫症为何物 那么他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有奇奇怪怪的想法 并且按照强迫症的模式生搬硬套进去 把自己变成一个模式化的机器吧?一个人也许偶尔会有些奇思妙想 但是不会把想法加到强迫症的定义里面去吧?那么想要走出这种模式化的僵硬 是不是从性格上改变刻板僵硬 转化为自然随意呢?但是刻意要求自己随意 也是一种模式化的想法 那么到底没有强迫症的人 是什么样的呢?


强迫症是慢性病,治愈需要时间,需要耐心,所以不要自我怀疑,根治强迫症就是要重塑自己的性格,患者的痊愈也必将是由患者内向型的敏感,疑病,自我矛盾,转变为以生活为中心,以行动为核心的外部导向性性格,这也是成熟的一个过程。

强迫症的强意味著勉强,患者长期压抑著自我,长期的压抑导致自我缺失,委屈了自己心中真正的需求,也不敢表现内心真实的想法。长此以往,真实的自我需求开始代偿性寻求安慰,表现为完美主义,对确定性的追求,对安全感的渴望等。

迫则意味著被迫,这不是顺其自然的心理发展,患者的成长环境,学习环境充满了压迫,或者是父母给的管控,或是老师给的威严,或者是自己给自己强加的压力,或是为了取悦别人而被动的改变自己。要知道这些都不是正常的心理,长此以往,性格就被不能正常发展了,或唯唯诺诺,胆小如鼠,没有主心骨,自我意识薄弱,或思维混乱,念头纷杂,强迫意识和反强迫意识相互斗争,本质还是一样,就是自己不是自我意识的主人。

患者本身有病吗?强迫症症患者原本无任何心身异常,只是因为他长期存在的疑病素质,对某种原本正常的感觉看成是异常的,并且在意识上聚焦放大那种感觉,并想排斥和控制这种感觉,使注意固著在这种感觉上,从而造成注意和感觉相互加强的作用,即形成精神交互作用。这是一种继发性恶性循环,是形成症状并使之继续的主要原因,也是强迫症患者焦虑和恐惧的根源。

对于头脑中出现的念头,你越压制,它越会频繁出现;对于某种心理状态,你越是追求,它就离你越远。所以想要走出强迫症,首先是要正确的接纳自己,认识自己,承认自己的不完美,甚至是无能为力,最开始接纳症状,接纳自己的强迫,接纳强迫症带来的焦虑感,恐惧感,无力感,失控感,敢于忍受这种感觉是第一步,记住,强迫症就像一个小孩,哭闹完后就会自己离开,不要纠结症状本身,要有长期与症状共存的思维,否则一旦抗拒,他就会像一根弹簧一样,不断蓄能,越弹越高,继续恶化,泛化。同时找到正常的感觉,找到发病前的正常状态,这才是真正的顺其自然!

其次是长期坚持下去,改变自己的性格,敢于为所当为,追求自己内心的声音,想哭就哭,想拒绝就要拒绝,该争取就要争取,多做少空想,敢于试错,敢于尝试,敢于接受不确定性,敢于打破思维的禁锢,灵魂的牢笼,这才是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精髓!

走出强迫的泥潭 森田疗法+白熊实验:如何战胜强迫性思京东¥ 98.80去购买?

正版 焦虑心理学 自愈力减压心理学书籍 抑郁症自我治京东¥ 16.80去购买?

认知心理学京东¥ 39.80去购买?


恰恰相反,事实是需要经历过多年才可能被确诊,可能长达好几年,是先有现象存在,然后才被判「结果」。而不是先知道概念,然后套上去。(随著互联网的发展,也许以后慢慢会改变)互联网上动不动强迫症的都是消遣扯淡居多,如果临床医生肯告诉你真话,你要问医生真正解决过多少,除了SSRIs(喂药),比普通人又多了解多少,能强到哪去?

不怎么需要,千奇百怪,奇形怪状的各种各样的人多了,从文盲到博士,从乞丐到富豪。把强迫症归咎于性格、个人特质只是找借口绕圈子而已,不是重点。

无论什么性格,都一个鸟样,区别只是那些「深入骨髓」有没有发生过而已。

当然,张嘴闭嘴谈完美、恐惧、焦虑、性格之类的才是主力军,所以你可以将此当成笑话。

强迫症是一种神经活动,机体反应,一种应激,就像手被火烫,马上把手缩回来一样。或者病毒入侵,机体免疫系统就会动员起来做出应对。你的膀胱发胀,你让世上意志力最强大的人,看能坚持多久不尿? 几个月? 几年吗?

只要那些「致症状」根源不在,即使你的性格不变,强迫症也不会产生。

不是让你相信一面之词的说法,而是你去想一个问题?

如何判断信息的对错?

有一个超级简单的逻辑、也是事实,就是:假如目前能让你看见的各种雷同套路信息确实真正的真实有效,或者正统主流医学界和观念已经足以解决问题,为什么时至今日为止,依然是世界十大致残疾病之一?

世界卫生组织为什么不到中文互联网的文章中取取经,把这个难题搞定?


是需要完善性格,不然好了还会复发。

形成和维持强迫症的因素,主要有三个:心理压力过大,精神紧张和敏感;自我控制和对立,人际关系恶化;情感压抑和需求不满。接下来我们就通过一个具体案例的11种强迫症状,来看一看强迫症的形成原因和存在原理。

有一位初中生,期待考上重点高中,担心成绩变差,非常焦虑,总是在和周围的同学比,自卑或自负,朋友越来越少,在意别人的看法,精神紧张、敏感、多疑,注意力涣散,容易被周围的风吹草动吸引,无法安心学习。基本上在意和关注什么,就会想要控制什么,就会形成相应的强迫症状,强迫的程度和期望、不满、焦虑成正比。

  1. 口水强迫症:因为精神紧张,出现了吞咽口水的症状,刚开始没太在意,但慢慢的发现,在自己吞咽口水的时候就会感到难受,注意力无法集中,周围同学仿佛也受到了自己的影响,有了各种小动作,比如咳嗽、吐痰或跺脚,就感觉是自己吞咽口水影响了大家,想要控制自己不吞咽口水,但又控制不了,就形成了口水强迫症。
  2. 余光强迫症:因为精神敏感,容易被周围同学发出的声音和小动作吸引,眼睛忍不住的去看,总是这样影响心情和学习,于是就想控制自己的余光,刚开始还能控制得住,但时间长了,越控制越失控,就形成了余光强迫症。还有一种情况是,喜欢或讨厌一个人,总忍不住的想去看他/她,但又觉得不应该,就控制自己的余光。
  3. 声音强迫症:因为精神紧张,对周围的声音敏感,影响自己的心情、学习或工作,就想要消除自己对声音的敏感和关注,也会和声音形成敌对关系,越是回避、控制和抗拒,就越是敏感和在意,就形成了声音强迫症。
  4. 呼吸强迫症:因为紧张,出现了胸闷气短的症状,有时感觉不能呼吸,有时呼吸又很急促,于是就想控制自己的呼吸,陷入了越控制越失控的恶性循环,因为紧张和过度控制导致呼吸功能紊乱,就形成了呼吸强迫症。
  5. 回忆强迫症:因为精神紧张无法专注,但很想取得好成绩,就开始担心自己没听清、没理解或没记住,担心出错,于是就反复回忆,回忆一遍不放心就再回忆一遍,越回忆越不放心,就形成了回忆强迫症。
  6. 阅读强迫症:因为想要学好习,但又因为精神紧张无法专注,就担心自己没看见、没理解或没记住,于是就反复翻看书页或阅读文字,看一了一遍不放心还要再看第二遍,越看越不放心,就形成了阅读强迫症。
  7. 洗手强迫症:因为精神紧张且情感压抑,容易受到周围他人的影响,大家似乎都不喜欢自己,也感觉有的同学在议论自己,非常孤独,容易胡思乱想,还会想到一些肮脏的画面,感觉控制不了自己,就好像受到了某种外力的侵害,似乎是细菌、病毒,于是就想摆脱,开始清洗,最多的就是洗手,就形成了洗手强迫症。还有一种情况是,在人际或亲密关系中,被人误解或欺凌,无法有效的表达、证明和保护自己,情感压抑并抗拒。
  8. 检查强迫症:因为精神紧张,内心不安,就担心忘记锁门、忘了关煤气、丢东西、发生火灾、记错账目……于是就反复检查和确认,生怕一个不小心就会发生意外,造成自己无法承受的后果,就形成了检查强迫症。
  9. 狂犬病强迫症:长期精神紧张、敏感和强迫之后,越来越不相信自己的感知觉,有狗从自己身边经过,就感觉被狗咬了,担心得狂犬病,去医院注射疫苗,又担心交叉感染或疫苗过期之类的,就形成了狂犬病强迫症。
  10. 思维强迫症:因为总是担心出错,动辄得咎,做的越来越少,想的越来越多,就总是在思维中反复思虑、求证和确认,以缓解自己内心的焦虑,获得安全感,但因为脱离现实,思维层面的努力也无法解决实际问题,所以现实问题越积越多,压力越来越大,内心越来越焦虑,更加的担心出错,就形成了思维强迫症。
  11. 迷信强迫症:因为始终得不到控制感,内心焦虑不安,便试图寻求依赖——他体或强者的保护与庇佑,也担心被神灵或更为强大的力量控制和侵害,于是就担心说错话、做错事而受到惩罚或发生灾难,比如担心自己的念头亵渎了神灵、回避数字4和13、担心写错或写不好字、回避负面信息等,就形成了迷信强迫症。

以上11种强迫症状通常单独存在,同一时期只会出现一种,这是因为人的脑容量无限但带宽有限,当一种信息通过的时候,其他信息都得等一等,一心难以二用。还有其他的一些强迫症状,和以上11种的原理类似。强迫症状可以说是千奇百怪,几乎每一个有强迫症的朋友都会觉得别人的症状不算什么,自己的强迫症状才是最难搞的。

其实每个人都有强迫症,只不过在意的内容不一样,如果执著的事情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比如学习或工作、建立和经营关系、搞科研……则会成就一个人。在细节上追求完美,背后是情感需求在驱动著,因为在现实中缺乏有效的途径和方法证明与实现自己,才会著力于细节上的控制。而强迫症的起因通常也是现实生活中的挫败。

以上这位同学,各种强迫症状的形成和维持因素,归纳起来就是:心理压力过大,精神紧张和敏感;自我控制和对立,人际关系恶化;情感压抑和需求不满。对应的解决方向就是:降低自我期待,为自己放松减压;减少自我控制和对立,理解和接纳自己,打破恶性循环;改善外部关系,建立信任,获得人际支持,表达情感和满足需求。


不一定。严重的强迫症往往有强迫完美的性格。但不是很严重的人就不一定。有的强迫症通过几节课也可能改变很大。强迫症总是担心事情的得失。但其实改变事情没有用,而是要改变自己内心担心「这不好」,「那不好」的强迫灾难联想的启动灾难联想的内心程序,对这个内心程序的逻辑和图像、感觉进行破解,遇到事情就不会这样条件反射的担心了。


强迫症在弗洛伊德那个时期,是一种严重阻碍人们日常生活的疾病。

当然现在也是,不同的是时代大背景不同了,强迫症的内涵发生了一些变化。

很重要的一个区别是个体和环境整体的价值观不同了。

在弗洛伊德时期,强迫症被解释为超我和本我的冲突,也就是严厉的超我价值观和本我的快乐原则产生了冲突,造成了把一些心理内容通过变形等方式,压抑到潜意识当中。而潜意识当中的这部分冲突内容则又会用「症状」的方式被表达出来。

在这个过程中,价值冲突是一个凸显的特点。

而现在的大环境,环境的价值多元化、个体的价值感缺失是一个当下突出的特点。

因此,现在的一些「强迫症」背后也带著这种价值缺失的含义。「我到底应该怎么样做才是对的?」、「到底哪一种方法才是正确的?」、「概念」、「定义」、「标准」等等成为了我们这个时代突出的特点。这些背后都是我们对于「价值标准」的需要/抗拒,无人再需要启蒙,而人人都希望被认可。

是否改变,需要怎么改变,改变到什么程度,在现在很多时候变成了一个个人选择问题,这是自由,也是意义。如果说严格的如同1和0一样明确的界限,心理方面的问题目前并没有这样明确的东西。但是可以著重关注自己的社会适应功能和自己内心的主观感受。自己的社会功能(工作、学习、人际等状况)如果明显偏离了自身所处的环境,和自己以往的状态也有很大的不同,整体趋势变得越来越糟糕,那么还是建议前往就医。后者则更多的可以看做自己发展方面的需要,自己内心的困苦这个只有自己才能感觉得到,而如何对待,怎么对待,可以看做是一个个人发展的选择。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