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读三字经的时候思考过这个问题。

三字经前四个句:人之初,性本善,习相近,性相远(不知道最近怎么又变成了性相近,习相远)。

目前我的理解是,人一出生就是善恶兼备的。

善和恶是社会的产物,社会在发展,善恶也在发展。举个例子对于「以德报怨」这个词的理解,不同时代就有不同的理解。善恶本身其实是一种社会选择。对于社会发展有利的,那就是善,反之则是恶。

然而刚出生的婴儿并没有任何社会经验。婴儿的行为并不是社会发展选择的结果,这是当代我们强加在婴儿行为上的判断,所以既善又恶合情合理。

排除个体的差异,那婴儿的行为是哪里来的呢?显然只能是生物的生存选择需要,或者叫本能。

本能对于动物来说,是刻印在基因里的生存经验。举个例子,狼对于老虎的尿液的味道会有抵触,即使这只狼从没有见过老虎。人也一样,婴儿刚出生就有抓握反应是为了抓住乳头这样有奶吃。有些本能会随著人的成长而谈话甚至消失,有些则不会。但有一点就是,本能肯定是有利于生存和种族繁衍的。

因此对于人性本善还是本恶的讨论,其实就是对于人的本能是否符合当代价值观的讨论。

那人有哪些本能呢?

符合善标准的本能,我觉得有一个就是保护同类。保护同类应该是人的共性,因为保护同类也就是保护族群,这对族群的繁衍是有利的。动物群居动物大多会在同类被捕食或者缺少食物的时候伸出援手。有些还会帮助其他生物,比如海豚救人。这个本能符合救死扶伤的道德标准,那就是善的。从这个角度出发,那就是人之初,性本善。

符合恶标准的本能,我也觉得也有,最明显就是自私。人为了生存,首先就是要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在动物界也经常有类似的例子,比如同巢的幼鸟会为了吃到更多的食物,把兄弟推出巢;而雄狮子在取得首领地位的时候,就是把上一任的孩子全部杀死。人的自私也一样,属于天性。在牺牲别人却能满足自己需求的时候,就会选择牺牲别人。这也是生存法则。但这行为在社会道德标准上判断就是恶。

所以,人性本来就有善恶两面。但人在社会中成长,在成长过程中会吸取各种社会经验,然后建立起自己的价值观,最后有了自我的善恶观念。之后,在个人行为中,就会以自己的善恶来处事,而不是通过本能来处事。

社会给与个人正确的价值观,这就是所谓的文明吧。

虽然说有善恶两面,但我个人还是认为人善的一面多余恶的一面。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还是正确的。


人性应该分为两个部分来看,一部分是人的生物属性,它不存在善恶之分,仅仅是作为物种生存需要的一种行为方式;另一部分是人的文化属性,它伴随著人类文化一起演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善」和「恶」是人的价值判断,它是完全依附在人的文化属性之上的,所以,「善」和「恶」只能用作一个阶段性的、主观的、个人的及情绪化的概念来判断人性,而不能形成一种所谓的标准。


在1993年的国际大专辩论会上,复旦及台湾对人性本善恶的问题进行辩论,让我最为印象深刻的是,本次辩论会的高潮(也便是结束了)。复旦的辩论团提到了一个众人皆知的一句话: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而台湾方给出的一句话人所有人哑口无言,那边是:如果人性本善,那最开始为什么要拿起屠刀(大致便就是这个意思,因时间太久也没找到高清版,所以便不是很清楚)。整个辩论会有关人性的话题到此结束。其实我个人更愿意相信人性本善,他最初拿起屠刀一定有自己的原由,没有任何一个人会无所以的去干一件事情,每个人来到这世间时都是带著笑容,洁白的落入人间。所以不论世间怎样看,我仍相信,人性本善。


也许和基因有关系,也许既不善也不恶


我认为人性本善,人一生来就出现了善意的念头,婴儿一开始出现的行为就是微笑。后来是因为社会等因素使人变得没那么单纯善良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