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它的评价是:奥斯曼实在太强大了,存在的时间太久了,在近代之前,它的国势之盛,让人对强权膜拜,从而掩盖了许多东西,而近代它国力的衰败,又让它失去了大多数话语权,而现在人们也只喜欢看到法兰克人和斯拉夫人看到的那些东西。


怎么客观评价呢?

要是能把诸如被宗教裁判所迫害的犹太人在西班牙海岸在看到奥斯曼Piri Reis提督的军舰时的庆幸与狂喜,和塞尔维亚的起义者被枭首筑成京观时的悲愤与不甘,这些所有人生被奥斯曼帝国影响的人的强烈主观情感加总起来,看看得到的值是正数还是负数,恐怕才能客观评价吧……

具有操作性的,只有从「穆斯林」、「罗马人」、「阿拉伯贵族」、「阿拉伯平民」、「苏丹们」、「中国人」… 这些人群的主观视角评价。


神圣罗马帝国:我是罗马正统。

俄国:我是东罗马拜占庭正统。

美国:我是新罗马帝国。

奥斯曼帝国:我灭掉了罗马。还有谁?!


撼动欧亚、终结拜占庭千年统治

无法用「民族国家」观念来理解的庞大帝国――十四世纪初叶,在安纳托利亚边境诞生的小国――奥斯曼公国,发展成覆盖巴尔干、安纳托利亚、阿拉伯世界、北非的大帝国――鄂图曼帝国。至十九世纪为止,鄂图曼帝国在横跨约五百年的时间,管理多民族与多宗教,实现长期的安定,使得东西文明的界限日趋模糊。尔后,鄂图曼帝国又延续了近百年,直到一九二二年方才落幕。无法用现代「民族国家」的观念理解的庞大帝国!

鄂图曼帝国统合了具有多样性的人口,帝国内生活模式的特色就是非常无条理;在「文化马赛克」里生活的人们,保留各自的宗教、法律、传统及语言。这几乎是「民族国家」所无法想像的状态!

若要刻意质问统治阶层的民族归属问题,便只能说鄂图曼帝国是由一群后天取得「奥斯曼人」之自我认同的成员所统治的国家。「奥斯曼人」的圈子里,包含了现今的塞尔维亚人、希腊人、保加利亚人、波士尼亚人、阿尔巴尼亚人、马其顿人、土耳其人、阿拉伯人、库德人、亚美尼亚人、高加索各民族、克里米亚鞑靼人等等,其中也有少数的克罗埃西亚人、匈牙利人。总之,追究帝国是由哪一族人统治,在此不具任何意义。鄂图曼帝国悬挂著伊斯兰的旗帜,但那顶多是他们「向伊斯兰致敬」,用来宣扬正义或公正等普世价值及战场上的胜利。同样的,基督教徒亦曾经打著宗教的旗号四处征战,双方的所作所为如出一辙。在战争中,宗教纵然鼓舞了士气,但这也不过是宗教的「利用方式」之一。

对鄂图曼帝国而言,利用伊斯兰法有多重的意义与优点:第一,伊斯兰法是比鄂图曼帝国更早建立的法制体系,欣然接纳具有威信的制度,有助于统治上的安定。第二,伊斯兰法极具弹性,所以鄂图曼帝国中与伊斯兰法毫无关联的世俗规范,也能被包容在伊斯兰法的体系底下。第三,伊斯兰法揭示了如何统治非穆斯林的原则。

若从这个观点看来,并非不能称其为伊斯兰帝国。但是,我们还是不应忽略鄂图曼帝国是在利用伊斯兰教及该法制体系的事实。帝国大大小小的决策都是以「伊斯兰」为名来执行,重点就在于这「大大小小的决策」究竟所谓何事。恐怕,将鄂图曼帝国称呼为伊斯兰帝国,多半意在模糊这些「大大小小的决策」的内涵。前近代鄂图曼帝国以独特的架构组成统一,在其亡国后,随之诞生了近代鄂图曼帝国、巴尔干诸国及埃及,这便是十九世纪前半叶巴尔干、安那托利亚、中东的概况。当时,希腊、塞尔维亚及罗马尼亚(摩尔多瓦、瓦拉几亚)等地已经根据「民族」理念,达成自治或独立,埃及则是朝向以埃及人为国民的民族国家迈进。

「民族时代」紧跟在鄂图曼帝国这个「不属于任何人的国家」之后到来。从此以后,直到二十一世纪的今日,巴尔干、安那托利亚、中东在追求政治、社会、经济现代化的同时,也在基于以宗教和语言为指标的「民族」原则下,努力完成建国的课题。

此外在「基于民族原则追求国家形成」的过程中,有时会牺牲社会、经济的秩序及发展,甚至赔上人民的性命。结果,自巴尔干民族运动发轫至今的二百年间,这片土地已经流淌过无数的鲜血,然而直到今天仍不见止血的迹象。在这二百年的现代化与民族主义的历史洪流中,一九二二年近代鄂图曼帝国的灭亡,不过是中场休息。若从长远的历史来看,十八世纪末传统鄂图曼秩序的告终可谓正是揭开这场「进步」和「流血」新时代的序幕。一九二二年,凯末尔所领导的土耳其大国民议会决定将苏丹制与哈里发制一分为二,苏丹政权就此崩溃,鄂图曼帝国灭亡,哈里发之位也在一九二四年废除。鄂图曼王室成员遭土耳其共和国政权驱逐海外,分散在欧洲诸国及印度等地;一九七四年以前,土耳其政府甚至不准王室男子入境。一名传闻是阿布杜勒哈密德二世之孙、继承奥斯曼当家之位的人物,后来在巴黎的墓园里工作,而他于一九九四年逝于尼斯的消息,也曾在土耳其报章引来不少讨论。但这些消息的热议,多半不过是现代土耳其人对那些生活在海外的鄂图曼王室末裔心生好奇所产生的现象。如今鄂图曼王室只是一个充满怀旧的话题而已,对土耳其民族主义国家的土耳其人来说,他们的存在显得突兀又奇特。

鄂图曼帝国的过往早已遥不可及,但在政治的各种场面上利用鄂图曼帝国的历史背景来借题发挥的行为却从未停歇。例如,当初土耳其共和国加入欧盟时,在政治家进行评论或发表赞成与否的宣传活动上,将土耳其与曾为欧洲一大威胁的鄂图曼帝国画上等号早已成为惯用手法。同时,不只是土耳其,凡是从鄂图曼帝国诞生的各个国家,现在也仍然活在「民族时代」之下。而且正因为「民族时代」所面临的问题错综复杂,使得鄂图曼帝国至今依旧被迫扮演著始作俑者的角色。

至于以前属于鄂图曼帝国统治的地区,在今天民族纷争依旧层出不穷的情况下,就不用再多做说明了。诸如巴尔干地区旧南斯拉夫各地的纷争(尤其是波士尼亚或科索沃等地的纷争)、土耳其与伊拉克的「库尔德人」问题、黎巴嫩的教派对立等等,都只是问题的冰山一角。如前所述,看不见解决出口的巴勒斯坦问题,也是始于鄂图曼帝国时期。想要在不可能以单一教派或民族构成国家的旧鄂图曼帝国范围内打造一个本质均等的民族国家幻想,时至今日依旧不断散播著不幸的种子。将现在的问题根源,往前追溯到始于十四世纪、终于十八世纪末的鄂图曼帝国的传统体制,然后做出通盘彻底的理解,无疑是重要且不可或缺的工作。毕竟,在人口构成、社会结构、统治传统及文化交流等各面向,过去的种种理当会影响现在的发展。但是,绝不能将之用来当作强化近代各民族立场的道具,因为前近代鄂图曼帝国,是一个与民族概念扯不上关系的国家。正因为鄂图曼帝国的历史长久以来一直被后继诸国的民族国家利用来发展本国的民族主义,所以在这方面我们必须更加小心谨慎——如何使鄂图曼帝国不受近代民族主义所束缚,以其本身的价值寻求历史定位和评论,依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想到奥斯曼,我真心觉得满清算积了德,虽然大家都知道满清奴化了民族的精神,但至少他没消灭这个民族的肉体。。。。。奴化了的精神尚且有觉醒,奋起的一天,但失去的肉体怎么也长不出来。

在法国人口从一千万到四千万的时代,在中国人口从一亿五千万到四亿的时代,在沙俄人口从数千万到上亿的时代,一个人口从三千万变成两千万的国家,就是到现在土耳其依然只能当一个哈士奇的主要原因。

如何评价奥斯曼?缺德冒烟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