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 行 合 一

当一个人知一件事物(本质)时,会劝说自己要去怎么怎去行动吗?不是下意识的去做吗?

由此可见知行合一 这个词是矛盾的并且违心的,

因为当他在一些概念上存有模糊不清时,才需要用行动去佐证他的所谓的知,因为在真知时,他的所行就已经包含了知,但不能排除的是弱智群体的未知先行后的感叹因该先知后行,而强者一般是因知(本质)而行而不是知行合一。因为在知里没有商量的余地,但也不能排除的是他所说的知其实只是认识而不是知,知是智的延伸而行是智的体现,如果知只是认识那所谓的行就是试探,那他的本意就是不断的认识与试探要双管齐下而得它的反应而这反应便是他认为的知,故结论,知行合一为猜想而不是定义(真理),那么,他(王阳明)也只是个小学生,那么来了,大家为什么这么推崇他呢?

我吃饭这个行为 我需要知吗?

我渴了 我需要先知 再去再去找水吗?

望广大群众能知 能行 能生(法) 能死(固守),做自己 ,不被伪书洗脑,不被社会的痴所侵蚀

第一次提问,欢迎指证。


明代哲学家王阳明三大核心观点是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其中,「知行合一」的理念广为流传,深入人心。

公元1509年,龙场悟道的后一年,阳明先生应当时贵州提学副使席书之邀,在贵阳书院讲学。在这一年,阳明先生首倡「知行合一」。

阳明先生为何提出「知行合一」?

为什么「知难行易」?(这一点有悖于我们大多数人所认为的「知易行难」)

「知行合一」的「一」是什么?

关于「知行合一」,我们有三个要点与大家分享:

知行本一

阳明先生原文:

「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功夫,这一个功夫须著此两个字,方说得完全无弊病。」「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

阳明先生说,知行原是一个功夫,即知行本一。有怎样的知,就有怎样的行。

有错知,就有错行。

有浅知,就有浅行。

有深知,就有深行。

有真知,就有真行。

没有真行,则说明也没有真知。通过一个人的行为,反过来可以知道这个人的认知水平。能够行出来的知才是真知,行不出来的都不是真知。

比如,我们普通人都「知道」不应该说谎,知道孝养父母,知道忠诚担当,然而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这些。事实上,这个「知道」只是停留在头脑里的知识,并非自己内心的真知。

先以说谎为例。为什么明明知道不能说谎但仍然会说谎呢?因为,我们觉得与人交流要顾及自己的面子,也要顾及他人的感受,说实话会伤害他人,说假话则你好我好大家好。

因此,我们内心深处的认知并非「不说谎」,而是「说谎挺好,对自己好对他人也好」。既然心里认为「说谎挺好」,外在的行为表现就是撒谎,这即是「知行本一」——有什么样的内心认知,就有什么样的行为。

再如,大家都知道忠诚于家庭,但是有些人仍然会婚内出轨,这是因为他们心底的深层认知是「人生苦短,及早行乐」。

很多人都说这样一句话:「我听过很多大道理,但我仍然过不好这一生。」其实,你之所以过不好这一生,就是因为你没有真正践行这些大道理。之所以未能践行大道理,是因为内心深处并不真正认可这些大道理。我们内心深处的错知错见,主宰我们的思维模式以及行为模式,让我们经常立于危墙之下——「小我」,是错误人生的根源。

因而,任何时刻,我们都是处于知行合一的实践之中:我们内心深处不认同的信念,在行动上就行不出来;我们内心深处存在错知错见,所以才导致了错误行为。

这些内心深处隐藏至深的错知错见、偏知偏见,被不明和贪欲所豢养、被小我所控制。正是这些不当知见,导致我们走上了人生歧途。

所以,知行合一的本质即是知行本一。

明明落地很难,为什么阳明先生却首倡「知行合一」?

错知则错行,浅知则浅行,深知则深行,正知则正行。

中华经典、圣贤思想告诉我们的,是正知正行。

知行合于

「天理良知」

阳明先生年谱原文:

一曰「知行合一」,盖亦《大易》所谓「知至至之,知终终之」。

圣贤告诉我们,生命止于至善。那么,我们终生追寻的至善、天理到底是什么呢?

500年前,阳明先生一语道破天机:良知即天理。

「知行合一」的最高层面是知行合于天理。

最高层面的这个「一」是天理,是良知。我们的知和行应是合于天理,合于良知。

或许,你觉得天理距离我们很远,看不见,抓不著。

但是,良知人人具备。我们都可以听到内心深处的良知声音。

因而,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努力让自己的念头、语言、意识、身行合于良知,合于天理。

1508年,阳明先生「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不觉呼跃而起,从者皆惊。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阳明先生被贬职到龙场,没有政治新星的光环,没有诗歌唱答的浪漫,没有父慈子孝的温情,只有野兽出没的潮湿山洞,生死只在一念间。就是在如此情境下,阳明先生一跃而起,他体悟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自己苦苦追寻的道不在外面,就在自己的心中。原来,良知即是天理,天理即良知。只要遵循自己的良知,一定能够顺从天理,依道而行。

知行合于良知,超越一切荣辱得失,从此阳明先生的内心深处生起了无穷的力量。37岁龙场悟道以后,阳明先生依良知而行,开启了「立德、立功、立言」的波澜壮阔的一生。

依良知而行,即是循天理而动,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这是人生重大真理行为作用与反作用的铁律。

经过8年实践,阳明教育研究院总结出了简而易行、行之有效的明心净心功夫。明心功夫去除不明,净心功夫去除贪欲。8年间,数以万计的人践行明心净心功夫,致自己的良知,突破了事业瓶颈,建设了幸福家庭,生命焕然一新!

知难行易

图片一位母亲资助了两个孤儿,她对两个孩子说:「你们不要因为自己没有爸爸妈妈而觉得可怜,你们可以拥有更多的爱,想不想要?」孩子说想要。

母亲接著说:「如何获得爱呢?你们去爱你们的爷爷,他是当年自卫反击战的英雄,他从小把你们抚养长大。去告诉爷爷,你们将来考上大学报答他。还有,去爱你们的老师、同学……你们心中有无尽的爱,把它用出去。心中的爱不会越用越少,只会越用越多!」

父母亲对孩子最大的爱,就是让孩子去爱更多人,这是通往幸福和成功人生的大道。这样,孩子一点儿都不会感到匮乏,一点儿都不会感到无助。

这就是生命的真相。人生重大秘密是心中拥有无尽宝藏,无尽的爱;人生重大真理是行为作用与反作用,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人生真相,不是人们轻易能够体证的,唯有在心上真正明白了,才能行得出来。否则就会成为无用的大道理。

这就是「知难行易」——获取真知的过程比较难,然而一旦内心深刻认知了本质,行动起来并不难。

圣贤体证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穿越千百年来到我们身边。今天,我们最聪明的做法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明白和体证,边行动边体证,让生命垂直攀登!

最重要的「正知」,就是知道人生重大秘密和人生重大真理。当我们基于这两个重大的底层逻辑,重新认识这个世界,就会豁然开朗、茅塞顿开!

知行合一的本质是知行本一;

知行合一的特质是知难行易;

知行合一的最高层面,是知行合于天理良知


不是,知行本合一。但是你这个知是良知,还是无知无觉,或浑浑噩噩的知,私欲满腔 的知呢?

比如你心生嫉妒,于是出口嘲讽,是私欲之知。故而行嫉妒之事。所以知行合一。

再深入一点,你闻到恶臭,是感知,你生出厌恶的心就已经是行了。再到你捏著鼻子走开那已经是行的末端。是知之成。

至于渴了还要先知吗?你是误解了,也可以说很愚蠢,不愿意踏实用功就出来问。

难道渴,不是知么?不然你怎么知道你渴了?至于行,你想要解渴找水的心就已经是行了。

罚你在读三遍传习录 ,?

看了其他回答始知圣学难继,若不入门寻得明师,你就在外面打滚吧。是明师非名师。


就像我乍一看题主的描述不是很清楚题主对「知」和「行」的定义一样,题主也许没有弄清楚王阳明对「知」和「行」的定义。

或者说,用「定义」这个词描述王阳明对于「知」和「行」两个范畴的运用似乎还并不准确,因为在王阳明这里,「知」和「行」并不存在固「定」的含「义」。在我的理解里,王阳明的「知」和「行」大致有两类意思,一类是王阳明所真正认可的「真知」和「真行」,一类是日常语境中大众对于「知」和「行」的普遍理解。

如果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你会觉得王阳明的很多表述都是逻辑不自洽的。比如,「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这句。

而事实上,要理解王阳明的思想,就不能陷入到文字的纠结当中,王阳明说:「用功到精处,愈著不得言语,说理愈难。若著意在精微上,全体功夫反蔽泥了。」相信对于那些深刻体会过语言的局限性的朋友来说,应该很能理解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这里我只简单举一个例子,王阳明教学生就好比我在教人打三国杀,教人打三国杀最好上手的方式就是让人在实际游戏中边玩边解说,这个时候你如果把我教人过程中的解说记录下来,并要据此去回溯我当时的意思,当然不能将我这种在特定场景下教人的话当作一份严谨详细的游戏说明书去解读。

所以王阳明说:「知行本体,原是如此。今若知得宗旨时,即说两个亦不妨。亦只是一个。若不会宗旨,便说一个,亦济得甚事?只是闲说话。」翻译成大白话,就是你只要知道了我讲知行合一是为了什么,那你说知行合一还是知行为二都无所谓。

大致讲到这里,其实也没有讲什么新的内容,甚至没有回应到问题本身,但我想也大致从根源上澄清了一些东西。如果题主愿意接纳这种说法,或许能够对知行合一有新的看法。

最后,老子说,下士闻道,大笑之。共勉。


乍一看标题问得挺好,再一看具体问题突然不想回答了怎么办


乐答此荐问:知行合一,并不是矛盾相攻、矛盾互击的「自相矛盾认知」,而是矛盾两手齐执、矛盾一致对外的「兼用矛盾认识」!


不能算是,你还得继续了解这个是真正的大能,惠能祖师和王先生是真正的思想同道者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