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


紫式部在石山寺,土佐光起绘

紫式部原姓藤原,父亲藤原为时曾经就任式部大丞,而《源氏物语》里面的女主紫姬芳华绝代,读者无不心生怜爱,所以人们就把作者称为「紫式部」。紫式部出身于中层贵族家庭,世代书香,文人辈出。受此熏陶,她从小便酷爱文学,熟读《白氏文集》、《毛诗》、《史记》等众多汉书典籍。21岁时紫式部嫁给了年长自己20多岁的藤原宣孝,两年后丈夫因病去世,紫式部带著年幼的女儿寡居终身。

公元1005年紫式部入宫侍奉一条天皇的中宫藤原彰子,负责为彰子讲解《日本书纪》和白乐天诗集,深受天皇和彰子父亲藤原道长的赏识。

一条天皇的中宫原本是前任关白藤原道隆的女儿定子。藤原道隆死后,弟弟藤原道长接替他成为关白。道隆之子藤原伊周和藤原隆家大为不满,屡次挑战叔父道长的权威,被藤原道长寻机治罪,流放到西国去了。此后藤原道长更是将长女彰子送入皇宫,住进了大内藤壶院,称藤壶女御。

紫式部在石山寺,三代目歌川広重绘,1880年

彰子入宫第二年册立为中宫皇后,这样一条天皇就有了定子和彰子两位并立的皇后。然而不久定子因为分娩而去世,藤原彰子成为皇宫大内里面的唯一正妻。

紫式部便是在这样的情景下度过了她的宫廷生活,见惯糜烂奢华的生活与背后的权力倾轧,她就此开始了《源氏物语》的写作。

创作中的紫式部,17世纪扇面绘画

《源氏物语》是一部反映平安时代贵族生活的百科全书式的煌煌巨著,上下八十年,历经四位帝王,涉及四百多人物的描摹。文章以光源氏为代表的皇室和弘徽殿女御为代表的外戚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为背景,描写了光源氏的仕途和爱情生活,从而揭示了王朝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其风格温婉,语言典雅,极富民族特色,全文贯穿了「物哀」的审美情调。

江户时代的文学家本居宣长说过:「此物语写尽天下物哀,令读者无不感喟至深。」《源氏物语》文字底下流淌的是「幽情」的河流,在人的种种情感之中,唯有苦闷、忧愁、哀伤这些不如意的事,才会深刻刻画人心。所谓「哀」的表现,是以「真实」作为根底,以悲哀和同情为主体。「物哀」的「物」指的是社会世相和自然风物,「哀」指的是触物以后的感动之心,至臻之情。「物」是客观的存在,「哀」是主观的感情,物心交融,乃有「山鹰在寂寞两条鱼上飞,两条鱼儿穿过海一样咸的河水」的万物生长。

紫式部的《源氏物语》写尽了男女的欢爱,写罢了世态的炎薄,以及对诸行无常、因果轮回的感动。这种物哀之美,来源于白乐天《长恨歌》的「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来源于日本民族自身纤细温柔的情感体验,最终也来源于神道儒佛诸家的影响,使其上升到了对人、对社会和自然万物的终极关怀。

一部《源氏物语》,千年高山仰止。

参见:

重舟:彼岸花开:物哀之美,平安王朝那些美腻的小姐姐们?

zhuanlan.zhihu.com图标
能干的女人。日本平安时代比较耳熟能详的女性作者可能就是紫式部和清少纳言。最初看《源氏物语》和《枕草子》的时候,更喜欢《枕草子》些,里面的一些看法,例如自爱、独立,很符合自己的心境。反而觉得紫式部文字更软弱些。其后了解了相关背景,可能也是心境的变化,反而更喜欢紫式部些,这是一位遭遇不幸后仍旧对生活充满希望并且能够果敢承担生活重担的女性。她看似软弱的文字,看似幻想是记叙其实的阅尽风帆后仍旧纯净的内心,是母亲般的宽容。
泻药,不过我还是个初出茅庐的孩子。。。。是写源氏物语的吗?据说她是个女官之类的吧,不太了解,之前没太留意过


有才华的女人
题主已经看了源氏物语了吗,紫式部是平安时期的贵族家庭成员,懂汉诗会汉字。详细的我也不清楚,不过推荐题主google一下或者搜几篇论文看一下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