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举几个国内的应用案例供题主参考:

一、中国河口国际会展中心项目

项目概况:

中国河口国际会展中心项目位于云南省红河州河口瑶族自治县,与越南隔河相对,是「一带一路」战略走向东南亚地区的重点工程,项目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属于大型公共展馆,由三个展馆组成,主体为钢框架结构,钢构总量1.1万吨。

项目采用集团管控、分公司监督策划、项目实施的三级组织模式,成立包括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生、建造师在内的15人BIM团队,综合应用Tekla、Revit、Midas、PMS品茗BIM等BIM软体,以BIM为核心促进项目信息化与精细化管理。

主要应用场景:

1.BIM平面管理:

工程施工准备阶段,利用三维施工策划软体创建地下钢结构安装、机电装饰等阶段场地布置模型,结合主体结构施工模拟合理安排工作面,排除大型机械潜在的空间冲突,并按区域、类型分阶段统计临建工程实物量、临建工程量,必须在施工前报公司审批,审批成果必须同步提交模型布置图、临建工程量清单,临建模型审批合格后发布到现场,各项节点施工前,组织主要责任人及作业人员先进行模拟体验,后组织施工。

2.各专业协调:

本项目土建、钢结构、机电、幕墙等专业交叉密集,采用BIM的碰撞检测功能将各专业模型综合协同检查,提前发现各专业间碰撞问题,通过结构模型综合解决建筑、结构碰撞问题48处,通过管线综合解决管线与结构碰撞问题126处。

3.BIM辅助大跨度桁架安装:

本项目1、3号馆屋面为跨度54米钢桁架,单榀重40吨,每榀桁架分两段吊装,中间搭设临时支架,将模型导入Midas中进行受力分析,通过定义构件单元参数,确定支架界面模拟施工过程,对每个安装步骤进行受力载入,生成受力分析报表,分析各安装步骤下支架的受力状态,辅助支架设计并输出临时支架布置与加工图。本项目在确保吊装安全的前提下,对比投标预算节省临时钢支撑16吨。

4.BIM模型轻量化应用:

项目实施过程中,将模型导入手机管理平台,现场人员通过手机端三维模型与现场实际对比,针对发现的问题,利用手机在模型中标注并发布,其他人员通过手机端及时查看解决,提高信息传递效率,优化管理。

5.BIM4D进度管理:

安装阶段采用Tekla4D模拟技术,将构件计划、安装时间输入模型,展示每月、每周、每天的安装进度,输入任意时间模型,可显示当天计划安装的状态,可同步输出报表,确定当天需安装构件,对比现场安装进度用于钢结构安装管理。会展中心中部岛四棱锥屋面钢结构安装使是进度主控节点,结构体系长64米,宽64米,高25米,重420吨。2号馆下部为地下室,不适合采用大型吊机分块吊装,原计划采用高空散装法,项目部通过模型倒排计划模拟,发现散装法安装效率低、进度不可控,难以保证十个月工期且高空作业危险性大,通过BIM多次模拟分析将倒四棱锥分成四角部,中部上、下提升段及嵌补梁中四部分,利用主体结构安装提升支架及液压提升器,地面组装上提升段提升至25米标高临时固定,完成下提升段,拼装后整体提升至设计高度,焊接嵌补梁完成安装,优化后方案吊装工期节省12天,减少机械费约80万元。

二、成都地铁17号线机电项目

项目概况:

成都轨道交通17号线一期工程机电项目实行机电全专业、施工全过程应用BIM技术,包括管综深化设计、供电系统优化、弱电系统优化、风/水管预制加工、接触网预配、孔洞预留、三维激光扫描、定位放样等。同时,开发运用BIM协同施工管理平台,对项目进度、安全、质量、物资、人员、竣工资料、管理驾驶舱等多方面进行BIM深度应用,指导机电施工。

主要应用场景:

1、管综优化设计

通过BIM管综深化设计,获得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以及可进行施工指导的管综模型和二维图纸,避免返工,减少材料废弃,提升施工质量和效率。

2、孔洞预留

管综深化后,进行BIM孔洞预留并将各专业孔洞出图,保证砌筑预留孔洞准确性,避免返工。

3、激光扫描及定位放样

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核查BIM模型误差,采用放样机器人现场定位放样,准确定位支吊架等安装位置,实现模型指导现场精准施工。

4、模型分段预制指导预制加工

创建风/水管件等分段预制模型(尤其是异形管件),生成加工图纸,导入设备进行数字化加工,实现模型指导预制加工。

5、综合支吊架优化预制,指导安装

对管综深化完成的模型进行支吊架模拟安装和受力计算,精确建立支吊架的模型并确定安装的精准位置,预制加工,配合现场定位放样,指导现场支吊架安装。

6、模块化预配组装

重点设备机房模块化的预配优化生产,提高安装集成度,优化设备安装、运维空间,整体提升机电安装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

三、上海沿江通道越江隧道工程

项目概况:

上海市沿江通道越江隧道(江杨北路~牡丹江路)工程是沿江通道越江隧道工程的浦西接线段,位于宝山区中部,呈东西走向,东接G1501越江隧道江,向西延伸至江杨北路接现状G1501,全长约3.9km。

该项目的建设,不仅使郊环线闭合,增加了越江通道,完善了上海市高速公路路网,而且使沿江沿海大通道的重要一环得以实施,对于宝山区,使同济路快速路释放,得以为宝山区区域出行服务。

主要应用场景:

1、设计优化-交通模拟-总体方案的优化

交通流量的合理预测和模拟决定了采取何种系统交通方案。通过交织段断面的交织区服务水平的分析,采用「合并」的方案在交织区内交通效率低下。而采用系统分离方案是否会带来交通压力的缓解仍需要通过Vissim精细化的模拟。

2、设计深化-钢结构设计深化

交付途径1:钢筋三维标注

交付给施工单位带属性的钢筋模型, 同时通过三维钢筋生成带三维标注的模型,方便施工单位采购和下料。

交付途径2:钢筋工程量

通过BIM模型统计钢筋工程量,作为施工单位下料的参考。

3、BIM模型二维出图

构造图纸交付

  • 图纸与构件模型联动,方便于设计变更;
  • 同时内嵌在模型构件中,方便后期施工方在管理平台中进行浏览查看。

4、专业协同性应用-协同性检查

专业内的协同性检查,排除错误,提高效率。

5、形象进度,4D虚拟,提质增效

利用Delmia进行关键节点的施工工期模拟。

6、工序模拟,把握难点,指导施工

利用3d Composer进行关键节点的施工工序模拟 。

7、统一平台,共享数据,强化管理

(内容参考BIM智库,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经典的百度一下一堆出来,但是我个人觉得最普遍的是管综、钢构和造价算量


钢结构的深化设计和加工就是应用的BIM,那软体叫Tekal。

装配式建筑PC构件的深化加工也是用的它

鸟巢就是用BIM整的


雄安新区用的不就是bim技术嘛


用tekal 我们现在深化设计做的就是对设计院给的蓝图进行建模再调图,就是把蓝图放到一个3D的效果,再对3D中每一个零件每一个构件进行出图,会达到更加详细的定位和尺寸等效果,当然只涉及钢结构的建筑。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