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浪微博「菲林公路」

【领克03 Cyan Concept刷新纽北四门车型圈速纪录!】刚刚,领克03 Cyan Concept在纽博格林北环赛道跑出了新的圈速纪录。驾驶该车的是WCTR Lynk&Co Cyan Racing车手Thed Bj?rk,他以7分20秒143的成绩完成了总共20.8公里(12.9英里)的北环赛道,平均时速为170.4km/h。领克03 Cyan Concept采用前置前驱布局,这也意味著它打破了此前雷诺梅甘娜RS Trophy-R保持的7分40秒1的最速前驱车纪录。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领克03 Cyan Concept在其他厂商惯用总里程较短的20.6公里(12.8英里)赛道上也创造了纪录,时间为7分15秒1,比此前最快的捷豹XE SV Project 8的7分21秒23快出了3秒多!领克03 Cyan Concept搭载的是四缸2.0T涡轮增压发动机,匹配6速序列式变速箱,最大马力528匹,峰值扭矩504牛·米,零百加速仅需4.4秒。0-200km/h加速能在10秒内完成,极速成绩310km/h。


谢邀,由于在米国出差,网惨不忍睹,而且还要花时间体验手动+5.0这样扯蛋的邪恶动力组合,所以这篇答案就用纯文本了。

早上看了一眼@苏黎世贝勒爷都回答,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2338090/answer/805592361?hb_wx_block=0

认真,细致,专业,有理有据,大部分我都表示赞同,已执行点赞感谢收藏套餐,建议大家照此操作送他上热搜!

这里我就是说几个和他观点略有不同看法的point。

l.首先是那个无比变态的横向g值,最大1.99g,这也是这个问题下诸多讨论中被讨论最多的一个点。普遍的观点是这车应该用了纯光头胎才能获得那么高的横向g值,换一句说肯定作弊啊。

后来贝勒爷说他通过可信渠道了解到轮胎其实是米其林最新款刷圈专用作弊胎cup2 r。不过我觉得同样关键的是它都尺寸——285/20R20!

这个尺寸看著就相当变态!我喜欢!!这胎是不是某个车型的后胎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一定可以给一台1.3吨重的准赛车带来非常可观的弯速提升和减速能力。毕竟800马力不到的法拉利f12 tdf前胎才275。

然后我和贝勒爷观点不太一致的地方在于我对这个g力数值没有什么异议。我觉得这车就算能做到横向瞬值2g也很正常,但我要强调这是瞬值,瞬值和恒值的概念是很不一样的。而这么打的横向G力和空气动力学的关系应该不大,仪器读到1.99g的时候是个中低速弯,贝勒爷的截屏显示当时的车速才76kph,这种速度空力能产生的影响是很有限的。

2.另一个分歧点是我倾向于相信这个车的前轮负倾角很大。这是毕竟是一个无规则刷眼球专供概念车,只不过说了一句可以上路而已,又没量产计划,既然要刷圈,为什么悬挂要用倾向于兼顾街道的设定?图什么呀?贝勒爷明显太年轻了,所以才能码完那么多字和图之后赶早去赛道刷圈。young and simple,真好!

那么为什么我觉得前胎的倾角设定应该很大?

因为这车摆明了入弯弯速很高,弯中速度也很高,但是全程不怎么响胎,说明胎肩压力并不大。麦弗逊前悬,负倾角不大做不到这样。

也因为车手在开的时候手部动作其实很多,这说明前轮倾角大,转向变迟钝,前驱赛车其实大部分都这样。

对比一下之前那个售价8w5欧元的雷诺megane rs trophy-r,车手的手部动作稳如狗,入弯轮胎常规响,那才是一个正常的FF街道车应该有的表现。而且那个车为了刷圈前轮的负倾角绝对已经调过了,但是了不起也就是-2度~-2.5度。因为如果角度再加大,舒适性会极严重的下降,湿地的操控稳定性会极严重恶化,转向本身的feedback会几近于无,所以没有真的会上市销售的街道车敢那么去调。街道车操控的线形感,可预知性还是远比圈速重要的。

而相比之下这台概念03的「追求」其实显而易见。

3.关于这款车的表现我还注意到一点就是这车3-6档的齿比应该比绝大部分街道跑车,比如991.2 GT3 RS这种还要密一点,以至于我觉得车手在进入大直道之前最后一段略显拧巴,有不少弯中换挡的情况。

而在直道上这台车一口气从200干到265/266kph极速的速度实在太快了,它在大约266kph这个速度上保持了大约20秒,一直到下坡极速又上去了一点。所以尽管这个极速并不算很高,但这台车在这条直线上实在是赚到了不少时间。

总而言之,我觉得这其实就是一台赛车。

我的看法:

我是这么觉得的,其实我对这个成绩没什么感觉。当然了、中国品牌的0突破,是值得庆贺和自豪,但这玩意和未来的民用高性能之间能有的关联我觉得是很薄弱的。

如果是一台WTCR spec的2.0T,不管多少马力那发动机内部的东西也都是纯原厂的。但528马力的魔改版这耐用,这排放,这油耗和lag就没什么合理性可以探讨了。

然后这个底盘,按照我的观点,民用绝对不可能这样调,所以未来的产品和它之间就应该没有太多可以借鉴的东西。

所以,

所以我想说,领克赢wtcr也好,刷新北环圈速也好,我关注,我高兴,我叫好。

但我想要的是未来领克能造一台让我这种喜欢性能车,喜欢开车的消费者能关注能想开能想买的民用产品。

20w 30w 40w甚至60w我觉得都不是问题,问题是表现要和价格匹配,让我觉得它是还真的有足够的魅力,有其他产品所无法提供的差异化乐趣,而不是简单的有足够的性价比而已。因为我作为一个喜欢玩车的消费者,我觉得是否有产品我真的想拥有,是一个品牌能否在我心中有足够地位的唯一衡量标准。其他都不重要。


马克一下,给我点时间搞清楚这台车。

——————————————————————

看了下这台车的车载,对比了一下17年Nicky开沃尔沃TC1(WTCC赛车),以及Gebhardt开991.2 GT3,以及思域王当时创纪录的车载,非常有意思。又综合了很多目前可以得到的基本保真的信息,可以下笔的地方非常多啊。但是好像目前这个问题怎么写答案涉及到一些屁股怎么坐的问题,好难啊。能不能给我一首歌的时间?


从我的角度提供一些内容,希望对感兴趣的朋友有帮助。

先说明一点,下面的分析都会比较重度地依赖我自己首创的纽北圈速分析模板,以及基本的车辆工程常识,前者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考回答影响汽车赛道圈速的广义因素都有哪些?,事实证明这套系统从不同角度cross-check后都是基本正确的。

翻译成人话就是,之前通过这套系统来预测的纽北圈速都是准确的,具体可以参考两个例子,

对LMP1圈速的预测及分析,

如何评价保时捷919 Hybrid Evo打破纽北尘封35年的圈速纪录??

www.zhihu.com图标保时捷的勒芒原型车(LMP1)919 Hybrid Evo能在纽北跑进5分吗?会不会比F1还快呢??

www.zhihu.com图标

以对EP9圈速的预测及分析,

EP9很快,但是这个时间应该并不让人感觉…?

www.zhihu.com图标

---------------------------------------------------------------

03 Cyan Concept的圈速最有意思的一点是,7分20的圈速乍一看上去真的很慢,但仔细想一下又很好理解为什么会是这样。

1. 为什么看上去很慢?

很简单,因为目前业界公认的一个车重正常(1.3吨上下),使用最高性能街胎(CUP2 R)的500匹马力高性能跑车,搭配有限的空力,其纽北圈速水平就是7分整。具体可以参考18年991.2的GT3 RS(520马力/1.35吨),圈速为6分57秒(注1)。

03 Cyan Concept可比较的圈速其实是7分15秒(20.6km赛道),考虑使用同样的CUP2 R(注2)和更轻的车身(1276kg),这个圈速并不是很快。

(注1:除了GT3RS,也可以参考7分04秒的AMG GT R Pro,585马力/1.62吨。和.2GT3RS基本一样的马力质量比故直线基本一样,但更大的总重使得弯道稍慢)

(注2:这点媒体都没有报道,但目前可以确认的是,03 Cyan Concept前后均为285的CUP2 R。并且,我猜这个前轴的胎应该是某个后驱车的后胎直接怼到前轮上的,而经常看我想法的朋友应该知道这意味著什么)

2. 视频的证明及一个bug

看到视频之后,基本上完全证实了我的直观感觉。

首先先看下轮胎G值。考虑到这车中高速还是有一定空力的(0-20%的绝对抓地力提升看具体速度,但在空力领域,这确实只能算「有限」的空力),所以要看二档低速弯。一上来第一个弯就是1.7g,这显然至少是CUP2 R的级别甚至更高。。。

然后基本都是偏高速了,直到整个北环速度最低的地方,一个六十多公里的2档左弯。截图不太好截,这个最大G值在这个弯道其实是1.99g而不是下图中的1.98g,最低速度为76kph。

一个bug

其实看到这里,正常人看到1.99g(包括开始那的个1.7g)肯定都怀疑这车是用了全热熔的赛胎。。。要不是先有可信的渠道告诉我的确是用的285的CUP2 R,我也说是赛胎。。。

所以问题出在了哪儿?毕竟这个弯道只有70公里左右的速度,空力带来的额外抓地力基本可以忽略。

好在作为键盘车神,我详细看过的纽北官方刷圈视频也有上百辆车了(当然还有模拟器里跑过的大几千圈儿),对不同车在这个弯道的速度比较了解。一般我会重点关注这个弯道因为它是整圈里速度最慢的,能较好地体现车辆机械抓地力。

一般来说正常跑车在这里都是60多kph,然后轮胎好一些的能接近70kph。最逆天的就是18年用了CUP2 R的GT3RS,有74kph,但显然GT3RS的过弯G值并没有2个g,1.6g是符合正常人基本物理常识的。。。

可惜的是鸡贼如保时捷,官方车载并没有公布刷圈时候的G值,只有速度。好在我们还有类似的AMG GT R Pro,可是。。官方测试一样鸡贼(非常德国),也没有G值。。。

幸好还有Sport Auto的supertest,GT R Pro圈速跑出来和官方基本一样。由于截图的原因,下面这个不够准确(79kph和1.5g),实际最低速度和G值分别为75kph和1.6g。。。

这才是符合逻辑的嘛!

03 Cyan Concept的最低通过速度是76kph,两者基本一样,也就是说领克的最大G值在1.6g左右,而这是使用CUP R搭配有限空力后符合常识的性能表现。

所以,通过1.99g这个令人匪夷所思的细节,我们发现了领克03 Cyan Concept纽北刷圈数据的一个bug,即视频里显示的G值至少比真实的多了0.3-0.4个g。

but any way,速度的数据应该是没有错的。并且如果你对比这两辆车整圈的视频,可以发现基本上低速弯(80kph以下)里两者速度基本一样。但高速弯里,03每次都被GT3 RS落下10kph-20kph,并且速度越快这个差距越大。

【我就不截图逐一对比了,两个视频我都放一下,感兴趣的可以自行对比】

03 Cyan Concept纽北圈速7分15秒991.2 GT3 RS纽北圈速6分57秒

所以到这里做个总结,

  • 根据抓地力表现和其他渠道可以证实,03 Cyan Concept使用的是最高级别的街胎CUP2 R
  • 03 Cyan Concept在高速弯里车速偏慢
  • 03刷圈视频里显示的G值比真实值高出0.3-0.4个g

3. 为什么会是这样?

个人认为这很好理解,就是前置前驱的限制问题。因为随著车速升高重心其实是后移的(阻力的受力中心一般都在重心之上),加上高速下有一部分纵向的抓地力必须要用于保持车辆行驶,所以前轴转向的能力自然会降低。相反,后驱车尤其是重心偏后的后驱车则是越快越稳。

还有一点03 Cyan Concept的问题在于空力。这个空力数值虽然从宏观角度(对比其他赛车/方程式)看不是很夸张,但是对于这辆车(就其定位而言)并不算小。经过和 @Next 确认,目测应该可以达到时速200kph有接近200kg的水平(和GT3RS类似),这也就意味著drag并不小。考虑比较高的放置位置,这会进一步加剧车辆的转向不足特性。

最后 @纽北-狐狸洞酒店 还提到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他应该会再展开。简单来讲就是对于纽北这条赛道,前驱车的camber设定需要比较激进,考虑到这辆概念车说了是可以上路的,这方面可能对圈速也有一定制约。

4. 如何评价?

我觉得第一点就是对于这个车的spec,它这个圈速是完全「正常」的,并不「快」。因为你没有一个可以用来参照的圈速,来说明同样条件约束下其他厂商做出来的车是多快。而且基于我的圈速理论,7分10多秒这个时间是完全可以分析出来的(注3),你要说一秒不差这不可能,但是要差出十秒开外也是很难的。

(注3:除了GT3 RS,还有很多其他出发点可以作为reference得到类似的结果,比如从WTCR圈速(7分出头)出发,从991.2的GT3圈速(7分12秒)出发,从梅甘娜RS Trophy-R圈速(7分40秒)出发等)

其次和大家一样,对于国产厂商能去纽北刷圈这件事情,我们肯定都是喜闻乐见的,不过如何宣传这件事情其实也很重要。对我来说,每次这种能让更多人关注纽北圈速的事情,其实都是一次让更多人了解汽车了解纽北的机会,可惜目前来看,我觉得媒体和厂家做得并不够好。

目前的主流观点是,快就得了,牛逼就可以,你废那么多话干什么。更有甚者,已经到了对任何想要把圈速和事实分析一下的人就都划归为键盘车神进行人身攻击的程度,这种吃相是非常难看的。

事实是,03 Cyan Concept的这次纽北圈速,和传统意义上的刷圈根本不是一回事儿。传统意义上的刷圈是指对上市售卖的量产车,做一些小手脚(比如换好一些的轮胎/偷轻/打防滚架),跑一个还不错的成绩,然后告诉公众来买我的车吧,因为它能在纽北跑到blabla圈速。这里有一个基本的假设前提,那就是所有人都按照同一个规则来玩儿,都量产都做同基本样幅度内的改动。比如虽然有换轮胎这样的「作弊」操作,但相比之下还是非常「收敛」的,不会直接换发动机/换变速箱/换好得多的轮胎/换夸张到在路上根本用不到的空力,然后在宣传时「暗示」给公众,我其实是在相同的规则下做出了比他们好得多的成绩。

一个比较典型的混淆视听的观点是,既然欧洲日本车厂刷圈换轮胎作弊,为什么领克不可以?你们这些唱衰的人都是跪著的,都是键盘车神。

区别就是,你破坏了规则。

原来大家的情况是,说好了最多只能在规则约定的基础上往外走个一步两步,反正就这么个范围不能超出去。这时候中国人来了,说,啊哈,既然你们都没有老老实实在原地待著,那我不妨往外走十步吧,反正也没人遵守规则,然后拿著优异的成绩一通自嗨。

你觉得你这么做,理由充分吗?值得尊敬吗?

知道这样的结果是什么呢?就是当别人也往外走十步的时候,03 Cyan Concept可能被打得连牙都找不到(参考大众ID. R之于蔚来EP9),更别说,可能人家还可以选择往外多走二十步。说实话,很多时候这种记录没人打破只是没人闲得去打破。

ID.R纽北圈速超过EP9达40秒。。。

我并不是说领克拿03 Cyan Concept去刷圈有问题。作为一个新的品牌,刷圈是好事,问题出在了宣传。目前来看,意见领袖们的表现也印证了多数人根本不关心这辆车到底怎么样这件事儿,既然大家要的是面子,那就一起想办法把它最大化。

本质上看,03 Cyan Concept做的事情和EP9是一模一样,从使用的手段到达到的效果,当然还有一如既往地好煽动并且容易上纲上线到中国强大了的受众。对我来说,只有领克能把那台350匹的高性能钢炮拿到纽北刷个最快圈速,才能在我心目中真正证明他的实力。


首先,无论如何国内有一个品牌肯这么下力地在赛车上花钱,并以此标榜自己,我们先不谈过程如何,尽管这个圈区刷出来官方老是拿原厂车来对标,但是最起码这在方向上都是好事。

对了,关于最快四门车,我觉得还是不能忘了扫把佬的STi type RA Nur,虽然人家后排打了防滚架不能坐人了,但好歹四个门对吧。

然后,强烈推荐关注 @纽北-狐狸洞酒店 大神回头更新的答案。

这里也有请大神 @苏黎世贝勒爷 聊聊吧。


看了03的视频,觉得本田真的挺屌,虽然很多人都知道跑圈的那台是「作弊车」,细节我也不太清楚,但至少那不是Concept对吧。

首先聊聊争议最大的轮胎,从视频上看,03在通过计时区后的第一个弯横向G值直接飙到了1.76个G,直逼光头胎房车的水平,但是它实际的通过速度只比思域王快了两公里,并且往后很多弯道的通过速度都比一些用CUP 2的顶级跑车慢。这很有意思啊,记录设备度数不准?

我的理解是它应该用的是CUP 2没错,不然很多弯道不该那么怂啊,虽然很顺,但是感觉比约克对轮胎抓地力还是没多大信心。

但好歹人家五百多马力,好歹人家直齿序列波,好歹人家欧老师避震呢。

说到底,03作为Cyan搞出来的车子,我们确实不该拿它和原厂组比,但是厂商既然非要揪原厂那我们就原厂吧。

然后我们来看几个点。

首先是Flugplaz路段,几乎原厂的思域王的通过时速(弯中最低速)只比03慢了6公里,有人爆料03用了光头胎,我不明真伪,如果是,那说明03的下压力是个短板。

并且,它们在这里的时间差不到1.7秒,不过03的计时点比思域王更靠前,03跑到思域王计时点的位置用了4.6秒左右,所以03的圈速需要减去4.6秒来对比。

那么这里的差距就变成了03领先2.9秒

也就是说在这之前长达三公里的Hocheichen路段,03其实比思域王快了2.9秒左右。这段路多弯,但在Flugplaz之前有一段可以用马力拉开差距的直路。

那直路之前呢?

果然,在前面多弯路段的差距大概是1.7秒,也就是说03在进入具有压倒性优势的直路之前,将差距拉开了1.7秒左右,如果都是用Cup2,倒还属于概念车和量产车差距的范畴,毕竟03马力大了那么多,北环T1到T4其实还是有比较大的马力发挥空间的,实际在弯道极限上的差距还没这么多。

那不难算出单是后面的直路,03将领先优势拉开了1.2秒,700米的直路拉开这么多,思域王的心理阴影还是蛮大的。

但是03是TCR规格的底盘吧,是500多匹的引擎吧,是直尺序列波吧,而思域王只是个手搓档。

接下我们看看Schwedenkreuz后面的下坡右弯。

在通过Schwedenkreuz前,赛道是一段吃马力的伪长直路,03的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达到了4.5秒。不过对于超过500匹的03来说,这段路的极速只比思域王高了20,说明它的直齿波箱的齿比其实相当密,基本快到头了。

但是它们到这个右弯时的弯速差并不大哦,只有4公里,这里时速较低,更多考验机械抓地力,03那「只有」99的弯速基本可以排除用光头胎的嫌疑了,毕竟这个速度已经比AMG GT R慢太多了。

接下来是狐狸洞,也就是 @纽北-狐狸洞酒店 得名的地方,朋友们去北环一定住那里,可以让你在北环玩得很明白。

思域王在狐狸洞路段的最低点没有刹车,但03从250+刹到了236,所以这里03反而比思域王弯慢些!

看完了第一感觉是思域王真特么变态,哈哈哈,别喷,毕竟人家只是一个三百多匹的准原厂车吧,和五百多马力、直齿序列波、大宽体的03差了一大截呢。

03的抓地力和下压力可能真的让比约克有点痛苦吧,下回换个虎一点的样式再来咯。

顺便安利一下我对保时捷Taycan刷北环的看法吧:

如何评价保时捷Taycan在纽伯格林北环跑出742.34的圈速记录??

www.zhihu.com图标

最后,为了证明自己是个键盘车手,趴一个日常翻车的视频出来,怄死人了。

功亏一篑的北环

首先,中国的车企能够在纽北创造如此的圈速成绩,值得为其鼓掌称赞;但是我们也要理性的看待这个成绩;

梅甘娜RS的7分40秒算得上合规的量产车圈速,领克03这个成绩确实吓人7分20秒,但看看这个车的参数,恐怕不是量产车能实现的吧

看看整车参数:

看看领克03和梅甘娜RS的整车参数对比:

发动机:528匹!! 宾士A45的发动机是381匹,目前量产功率最大的2.0T,领克的528匹发动机量产车型应用可能性不大;

变速箱:序列式变速箱,换挡速度60ms,量产车用序列式变速箱的基本没有;而梅甘娜RS,思域TYPE R等一众前驱钢炮在纽北刷圈速,全都是H型6速手动变速箱,也就是量产车型上的箱子,换挡速度0.3-0.5s;所以序列式变速箱量产车上使用的可能性也不大;

百公里加速:4.4s百公里加速,我相信528匹的动力绝对足够,问题在于轮胎的抓地力,简单计算下:

平均加速度 a=100/3.6/4.4/9.8=0.64g,也就是要达到4.4秒加速需要平均0.64g的加速度;

紧靠前轮驱动获得如此大的加速度,一般的胎恐怕无法实现,估计为赛用的半热熔胎之类;

极速:310KPH,什么概念,这么说吧纽北目前最快量产车(6分47秒),保时捷911 GT2 RS用的是3.8T双涡轮增压机,700匹,纽北最高时速313-315kph,下图:

所以,这个数据和圈速在赛车上完全可以实现,但是最好不要与别人的量产车对比吧,不是一个标准下的对比没有意义,也有失公平。

当然,还是希望越来越多的自主品牌挑战国外对于性能车的垄断,也希望中国车企能够更多真正量产诸如梅甘娜RS,思域TYPE R,福克斯RS。。。之类的性能车,给中国性能车爱好者有国产的选择,当然目前领克已经迈出了这一步,无论从赛车WTCR,还是领克03+量产车,都是自主品牌中首当其冲的,值得敬重!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