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脑对震动比较敏感,经常打车。感觉坐同价位的合资车(比如锋范),比自主品牌的车(比如帝豪)要舒服。普遍感觉自主品牌的车比较容易晕。是不是你们漏了什么指标?安静就是NVH好吗?我记得以前老师好像说过要做滤波的。要把让人不舒适的波长过滤掉,保留让人容易接受的波长不是吗?实现滤波能不能像电路一样方便?


很多人都提到了相同价位自主品牌NVH水平是高于合资的,这点我也是赞同的,并且想稍微展开一下

提到NVH,我觉得不能不谈的就是车型的售价区间。自主品牌目前热销的还是十万到十五万元档次,在这个目标价位上大家追求的还是日常的实用属性。驱动一般都是两驱,发动机的动力也不会超过200马力。平时大家在市区中开的典型工况也是80码以下的。在这个前提下,自主品牌的NVH表现确实优秀,合资车表现是一般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自主品牌的做法是堆料。看帝豪拆车视频可以发现大量使用隔音棉,隔振泡沫以及各种隔音材料。而在我上述的情景下,nvh感受主要由噪音主导,大量的隔音材料确实能解决这个问题。这点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我们曾经邀请过德国某司工程师试驾某国产热门suv,他最深一点的印象就是降噪效果。

但是,应该看到,在高动力(200马力以上)高速(我国由于限速实际上没有高速状态)机械结构复杂(四驱,高级悬架,多档位变速器,以及一系列附加结构)的情况下,NVH的主题将不仅仅只是N,三个方面都要兼顾,这时堆料只能解决一小部分问题,更多的还需要一个系统层面上的匹配。目前自主品牌在这个领域首先产品就很少了,更谈不上表现有多好。不过不管未来汽车发展成什么样,舒适性都是永恒的追求目标,按照国产品牌的发展速度,我还是很有信心的。


首先,我要回答题主的是:主流自主品牌的NVH水平,最起码不像大家想的那么差,与同级别或类似价位的合资车对比的话也是出处于相当水平的,甚至由于自主品牌的高性价比,一些车型的NVH水平甚至远超同价位的合资车的,下面我详细介绍一下:

1.什么是NVH

汽车NVH是指汽车驾驶过程中的杂讯(Noise),振动(Vibration),声振粗糙度或不舒适(Harshness),因为它们在NVH问题中相互联系,所以通常把它们进行一起研究。NVH也是整车性能中最重要部分之一,因为他直接影响著汽车的舒适性和声品质。

2.NVH的评价方法

既然说NVH是驾驶人和乘坐人对舒适性和声音的感知,那么整车NVH性能的评价方法就有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两方面。

客观的评价,就是用汽车NVH试验技术或者CAE相关分析技术获得汽车杂讯和振动的参数或者系统的动态特性或响应参数来评价NVH性能。

汽车杂讯和振动的参数主要有加速度、汽车室内声压等。系统的动态特性或响应参数主要有模态频率和振型、传递函数、动刚度等。最终会得出一系列的数据,当然这对于我们广大用户来说并不直观,我们也不理解各种加速度、频率等指标数值的水平,这里就不再具体介绍了。但是题主提出的自主品牌的NVH漏了什么指标的情况肯定是不存在的。NVH的理论、评价方法、评价指标都是一样的。

主观的NVH评价,就是客户直接乘坐汽车体验感受汽车的振动、噪音、舒适性,一般就是专业的NVH测试人员依据具体的评价方法,在不同的路况和工况条件下,从客户的角度来感知车辆的声音和振动水平,至于题主说的比较容易晕,这个概念还是比较模糊的,下面的图表是对NVH主观评价的一个参考标准,你可以对应这个标准去感知一下。但是说安静就是NVH好,如果在同等工况、同等测试条件下,这个理解是没问题的。

3.人对杂讯和振动的感知

再来说说题主提到的长波和滤波的问题。振动和杂讯在本质上是相同的,杂讯是空气的振动(压力波动)并且振动和杂讯都用波来描述。他们用频率,每秒的波形数量来表示。由于频率不同,波有时被感知为振动,而在其他情况下则是杂讯。振动和声音是怎样被感知的取决于频率。

20Hz或20Hz以下——仅仅振动

20Hz至200Hz——振动和声音

200Hz到20kHz——可听范围

超过20kHz——超声波(人耳听不到的高频声音)

所以,的确和题主说的一样,有一些波长在人的可听范围内,更容易让人感到不适,需要设计人员进行处理。但是至于你说的滤波能不能像电路一样,那肯定是不一样的,最起码难度是不一样的,汽车上的这种振动是机械上的振动,所以不像电路上增加一个电容、电感那么容易,在汽车上机械的振动控制一般会采取通过更改材料和结构改变固有频率、增加吸振、隔音材料来实现。

对于杂讯的感受也是一样,人耳的可听范围受声音频率的影响,即使dB值相同,不同频率的声音就他们的响度而言听上去也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频率较低或较高的声音可听度差。尤其是较低的频率更是这样。例如,500Hz的声音可在A点被听到。但100Hz的声音则在B点听到,而50Hz的声音只在C点听到。

4.自主品牌的NVH发展

随著自主品牌汽车技术的发展和提高,国内NVH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并取得了成就。很多自主品牌在NVH的设备资源上的投资?都超过数亿元,而一些研究NVH的专业人才在行业内的待遇都非常可观,这也体现了各个自主品牌对于NVH的重视以及对于设计制造高端、舒适汽车的迫切愿望。同时,随著新能源汽车的热门和逐渐推广,在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这些方面因为和传统燃油汽车在动力、传动、结构等方面有著差别,在NVH控制的某些方面自主品牌甚至处于领先水平。

5.NVH不错的自主车型

去年试驾过一个自主品牌长城汽车的VV7,个人认为这个车的NVH水平是非常好的,当然网路上看到一些评价也是不错的。直观的说VV7噪音水平绝对优于合资甚至品牌同级别车型,这个车特别是在高速上行驶时的舒适性感受非常好,单从NVH上对比基本和宝马X3、奥迪Q5,甚至宾士E级处于同一水平。 所以说20万以内的自主品牌也是可以和40万左右的合资对比的,因此不能认同自主比合资的NVH差这个观点的,至于其他NVH做得不错的车型还希望大家补充。

6.写在最后

中国的汽车起步慢,和国外品牌存在差距是不争的事实,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合资和进口就是「高大上」,自主就是「矮穷矬」,这种观点也很普遍。但是也希望大家看到自主品牌的努力和进步,比如咱们讨论的这个NVH的问题,你可以多去试驾和感受,也许会发现大部分自主品牌的很多车型,特别是近几年新推出的车型,在很多方面还是能看到巨大的进步。期望所有自主品牌努力努力再努力,不断减小与外国品牌的差距,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自主品牌,在贸易战的大背景下支持国产、支持自主。


十年的老司机了,没有想那么多。现在我坐车也晕,只是懂得自我调节。说起敏感我也算是吧。不过你说的汽车舒适度,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现在差距应该没那么大。尤其是十万以下的车。直观一些的感受就是内饰,国产车内饰高档一些,但是有些材质不太好,加上空间的密闭可能会引起不适,但是有PM2.5过滤的,空气系统会提升舒适度啊。晕车跟体质有关,也跟司机的驾驶习惯有直接关系,其他的都是次要的。


国产车的nvh水平 在同价位肯定是秒杀合资品牌的,现在各主机厂都开始注重NVH性能并且主观评价也在性能范围内,导致国产车的NVH性能在最近的五六年有著长足的进步。上次试驾捷豹xf 还真的不如国产的帝豪长安等车,也可能是因为试验车的原因。


相同价位秒杀合资。


自主品牌的强项。一般好于同级合资!二鬼子就不能算了!类似启辰这种!


先掉个书袋子。NVH即Noise(杂讯)、Vibration(振动)及Harshness(声振粗糙度),是衡量汽车制造质量的一个综合性标准。NVH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车厢内噪音、震动的综合反馈,带给普通驾驶者的感受甚至比底盘以及转向系统更加直接。因此静音是NVH评价的一个方面,所以安静是NVH好的一个体现,但除了安静之外,还有针对振动的评价也是NVH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从题主的提问中不难看出,就噪音的过滤来说,自主品牌相对合资品牌已经不相上下,甚至部分国产品牌已经超过合资品牌。究其原因,噪音是人体最容易感知的一项内容,汽车厂家从噪音著手优化能够取得最具性价比的NVH感知提升。因此,很多国产品牌在噪音方面投入较多资源,也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但直接说国产品牌的舒适性比合资品牌差,有失偏颇,打击范围太大,确实有部分厂商限于技术或经济实力的条件不足,舒适性调教不好,但对主流自主品牌来说舒适性也是其投入大量资源提升的重要指标,客观来讲自主品牌早期的弱势地位是技术上的落后,但近10年来自主品牌市场份额的不断提升,主流自主品牌在获得市场生存空间之后就开始提升舒适性,安全性等各项汽车指标。

有幸参观过上汽乘用车技术中心的NVH试验室,很震撼,15年刚建成的实验室也还挺新的。 试验室主要包括四转鼓半消声室、二转鼓半消声室、变速箱NVH实验室、全消-混响室、整车振动异响试验室、零部件振动异响试验室、声音工作室、整车密封性能试验室、零部件惯量试验室和结构动力学实验室,都用于整车和子系统NVH性能的开发和优化。这些试验室无论是投资、规模还是技术标准,都拥有国际领先水平,可以为NVH测试提供精准数据和技术支撑

自主品牌对于NVH提升是有点不计成本了,在噪音降低过滤来说,很多自主品牌的中档车型就开始堆料了,比如最近刚刚上市的荣威RX5 PLUS每一处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地方都经过精心设计,吸音材料覆盖范围超过50个关键区域,四门还采用2道密封条。并且,荣威RX5 PLUS前挡风玻璃还采用夹层声学隔音玻璃,进一步提升吸音效果。

另外从舒适性上面,有实力的自主品牌也是花了很大的心思,但舒适性相对来说不是一个容易感知评价的指标,可能消费者局限于固有印象还会认为舒适性差。其实为了提升各系统NVH性能,自主品牌也做了很多努力。

比如荣威RX5 PLUS为了提升动力总成NVH性能,采用轻量化、低摩擦技术的发动机和液力自动变速箱,配合液压悬置的隔震效果,使整车加速声音更加流畅,为用户营造舒适平顺的乘坐感受。从车身结构动力学特性方面:工程师对荣威RX5 PLUS每一块车身结构进行反复的NVH性能验证,严格控制车身传递特性指标。从底盘结构动力学特性方面,采用全新调校底盘和多级减震设计,不仅在一般路面的杂讯水平良好,同时还增强了车辆经过颠簸路面时的减震效果。试驾过RX5 PLUS之后感觉不错,就是不大喜欢主打的灰色,蓝色的倒是对眼的。

中国的汽车工业起步说中国的现代工业起步慢,但几十年来,我们的祖国飞速发展,如今自主品牌也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轻工业方面,中国杀入市场后都能逼退外国资本,汽车制造业这个现代民用工业的明珠,必然能让中国自主品牌占有一席之地。如今的汽车市场就像十年前的手机市场,群雄混战,吉利、长城、长安、荣威、名爵等等,谁能笑到最后,谁是汽车行业的华为,小米,让我们拭目以待。


客观讲,目前还有差距,不过追赶的速度变快了,NVH现在在各个主机厂都受到了重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