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号玩家看的人很是鸡冻,真希望有生之年啊


谢邀!

关于这个电影,作为一个VR从业者和铁粉,对这部电影已经说得有点多,但系统的探讨里面的技术优势、特点,还真没有,毕竟,电影再火爆,VR在整个圈里现在算冷门了。但是,我相信所有从事虚拟现实或者被这个技术吸引的人,都相信有一天,《头号玩家》的一切将成为事实。

问题在于,大概什么时候可以实现?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觉得有必要先回到电影里,感受一下电影里的故事逻辑:

背景:高度发达,也变得资源枯竭的地球;

人物:平民窟男孩和一个高度分层的世界,富者越富,穷者越穷;时间:不久的将来。技术使用场景:屌丝男孩通过一个VR头盔和整套装备,进入一个虚拟的游戏世界,这个世界所经历的一切是虚假但又充满现实,比如皮肤解除,声音交流等,同时打通与现实的购物体验,在逛VR世界的时候,看到什么想买,手指头动一下就下单,很快无人机就把货物送到你家的窗台或者门口。

这个使用场景相信大家并不陌生,通过小说或者网上各种文章,都能脑补出来,在没看这部电影之前,我会以为VR世界里的人物特征,会跟现实的人物一模一样,但这部电影里的游戏采用的ID设定,也就是说游戏中的人物是动漫化了,这样就有点像今天的网路ID,看上去一个林志玲的头像,背后可能是抠脚大汉。

当然,这是游戏本身的设定,这种方式其实更加容易实现,因为现在游戏已经高度发达,比如《魔兽世界》,就比较容易VR化,通过人物转换,改编成一部VR游戏。但是,如果你想里面的画面,跟现实的画面一模一样的话,难度会大很多,毕竟都是虚构出来的,要考虑把现实的各种因素复刻出来,太费功夫了。

这里就不谈那种与现实一模一样的画面,而是谈下动漫化的画面,这是目前理论上已经是可以实现的板块,而且从操作上,并不难,现在很多的VR游戏,都有类似的画面,只是《头号玩家》里那个绿洲,太过庞大了而已,需要的实际更多。

另外有两个硬体是现在也有的,第一个是VR头盔,这是是进入绿洲的关键,因为虚拟现实的基础是视觉,通过VR头盔的交互,到目前已经实现了视觉的交互,也就是说,只要内容能支撑得起,电影里的那种视觉感觉,现在也是可以实现的。

另外一个,就是动态的问题,就是你置身于VR的世界里,你需要走路,需要打滚,需要各种各样的动作问题,在这个阶段,其实也有相关的产品,比如VR跑步机。

但是,目前的跑步机也缺乏一些特点,就是你在VR的世界里,不只是要跑步啊,还要打空翻,还要各种跳,躺、卧、侧等,怎么办?我想到了最近热播的电影《环太平洋2》,其实,驾驶机甲的那套设备,就是一套很完美的VR配套设备,因为对于人类来说,机甲就是一个扩大的VR世界里的ID。但这套设备,目前是远远实现不了的,这是目前我们做VR遇到的第一个难题点。

再说说另外一个难题点,就是网路传输。我们知道,即使是普通的游戏,网速是个大关键,速度跟不上,就无法玩,在电影里面,那是一个比现在普通游戏大成千上万倍的内容,所以,如果放在现实中的环境,估计运行不起来。

因此,这个问题可能要寄托给5G时代,甚至6G时代,到了这个时代,无人机、人工智慧也非常成熟,VR购物,送货也非常便捷,到了这个时候,整个电影里面的操作场景基本都能实现了。

最后,回到题主的疑问上来,大概需要多久能实现,这个很难确定,但上面提到的几个技术如果能突破的话,一切就迎刃而解了。


《头号玩家》中的「绿洲」里所有的体验,是不是都能发生在不久后的未来呢?答案显而易见地摆在眼前,因为虚拟现实的技术现在时刻在进步。「绿洲」这样的虚拟世界离我们到底有多远?

其实早在十多年前,我们已经有了一个虚拟世界,Second Life。Second Life是2003年推出的一个网路虚拟平台,在美国非常受欢迎。 在这个平台中,玩家可以在做许多现实生活中的事情,比如吃饭、跳舞、购物、卡拉OK、开车、旅游等等。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全世界各地的玩家可以相互交流。在2007年Second Life最火的时候,这个虚拟世界有500万用户的注册。一个设计师单靠为平台中的化身设计衣服、售卖衣服,一年的收入就达7万美元。

然而现在Second Life已经式微。有些人说它发展得太早,当时的互联网还没有SNS化,社交无法发展;有些人认为那个没有云计算的年代,伺服器的维护基本缺失。而更重要的原因是人机交互和各方面的感知技术没有跟上,在这个虚拟世界的雏形里,只有视觉和听觉的感知。如果没有意识的完全进入,Second Life也就仅仅是个游戏而已,总会有它过气的一天。

即使科技发展到现在,各方面的感知技术与《头号玩家》主角韦德的设备还有一大截的差距。不管是电影,还是原著小说里,体感衣布满了精细的感受器,能够感知并传输韦德的动作,同时还能向皮肤传输电讯号,让韦德随时感受到「绿洲」里发生的事情。体感手套能够让人感觉并操作那些不存在的东西,跟虚拟世界进行自由的交互。关于气味的模拟,小说里描绘了一台气味制造机,可以模拟出两千多种不同的味道,还有气体净化器和空调的作用。

图片来自预告片截图

而目前我们的VR设备还是以一体式头显和搭配智能手机的分体式头显为主。就更专业的一体式头显来说,它被广为诟病的一点,就是与高昂的设备价格不匹配的画面晕眩感,而晕眩感来自于虚拟现实中的感知与现实世界中的真实感知还存在较大误差。

尽管如此,不久前调查机构IDC预测,未来5年VR/AR头显销量年均增长率将达52.5%,这意味著在2022年,头显的销量将达到6890万部。一体机头显的市场份额将从2018年的14.1%增至2022年的50%。其中,VR一体机头显的份额为29.8%。销量和市场份额未来剧增的理由是什么?这背后至少有一大部分原因是技术短期内的飞速进步。

必须承认的是,VR/AR行业现在仍在发展的萌芽期,但技术的问题仅仅是短期的障碍,随著5G等技术的成熟推广,作为未来内容和智能硬体升级的必然方向,这个行业将迎来大爆发。

虚拟世界的建立除了需要技术的支持,还需要社会对虚拟现实观念的转变。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无论遇到什么挫折困境,都要面对现实。但有时候现实残酷到人类无法承担,但这条从小就被灌输的信念在虚拟世界时代,将不再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电影里的现实世界残破不堪,战争四起,环境污染严重,人们在现实中无路可走,只有在「绿洲」才能看到自己希望看到的世界。即使周遭的环境并没有被破坏,现实中总有一些限制导致人们无法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想法或者梦想。比如,因伤病无法继续坚持自己舞蹈梦的小孩,就可以在虚拟世界中继续跳舞,甚至可以通过虚拟世界消除重力的影响,编排出更优美的舞步。在虚拟世界里,因为经常出差而疲惫不堪的上班族,终于可以实现「翻一个跟斗就十万八千里」的想法,再也不用浪费大把时间和精力在路途上。

总有人会想,现实中有些让人避之不及的事情,如果能验证它的发生,又不用承担它的后果就好了。幸运的是,很多这样的事情已经能够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去完成。军事领域是虚拟现实技术目前运用最成熟的一块。运用VR技术进行军事训练,能节约下不少成本。比如训练一个飞行员,用VR技术就能让他熟悉飞机的所有结构和操作系统,即使在联系中出现重大失误,也不用担心飞机的损毁(几百万的金钱损失)和飞行员的牺牲(难以衡量的人才成本)。在一些昂贵且危险的战争演习中,VR也能帮助军队大大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军事的成本和它产生的后果并不是一般人能够承担的。上面这些技术应用都是确确实实已经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

前段时间我看到虚拟现实一个很有意思的应用。3月1日,北京市一中院在审理「张某故意杀害女友案」的举证环节,目击证人在VR眼镜帮助下,带领法庭全体人员回到模拟的案发现场。目击证人用手操作手柄控制方向和位置,一五一十还原案件经过,有利于法官定罪量刑。如果是过去的口述方式,并不会如此直接形象地展示案发经过。当然,更不可能通过在现实世界中过一遍犯罪嫌疑人的作案经过来还原现场,这完全是有违道德伦理和法律的。

电影中我认为最巧妙的改编就是韦德获得第一个钥匙的赛车情节。这个改编加强了电影的视觉效果,在剧情节奏上也更加紧凑,各种汽车在街道的碰撞让人肾上腺素不断上涌。赛车的环境设置在纽约,上百辆各种型号的汽车在狭窄的街区飞奔。一路上车手们遇到各种障碍,大锤、金刚,还有IOI公司的不正当竞争……每一次的比赛都让街道全毁,不少玩家在虚拟世界中「车毁人亡」。如果这些情节发生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的破坏后果难以想像。即使是《速度与激情》的编剧,也不敢写出这样疯狂的情节。然而,这就是「绿洲」,这就是虚拟世界,一切的后果现实不用去承担。

图片来自预告片截图

所以「绿洲」这样的虚拟世界离我们到底有多远?我倾向于拿移动互联网和虚拟现实作比较,它们都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产生的,并成为移动互联网世界/虚拟世界的平台。第一款智能手机是IBM公司1993年推出的Simon。第一代iPhone在2007年发布,它开启了智能手机发展的新时代,iPhone也成为了行业的标杆产品。这期间经过了14年。4G在2014年开始投入商用,移动互联网产业从此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飞跃。这距离第一款智能手机的诞生过去了21年。现在,我们工作、聊天、支付、购物、出行各方面,都离不开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

就允许我想当然地认为虚拟现实比移动互联网技术更加复杂。科技界有「摩尔定律」一说,信息技术进步的速度几乎是翻倍的。请允许我再想当然地把上面两个因素相抵消。如果把Facebook收购Oculus的2014年当作是虚拟现实硬体起始的元年,那么14年后的2028年,我们将迎来VR头显的标杆产品;21年后的2035年,也许虚拟世界就将建立!这比《玩家一号》的发生背景2045年足足早了十年。但是,科技进步的速度总是超乎人类想像,我们可以大胆地预测,虚拟世界或许来得比2035年更早!


这都是这种同类问题,参考我旧的回答吧。

头号玩家电影中的游戏在可遇见的未来能实现吗??

www.zhihu.com图标如何评价电影《头号玩家》(Ready Player One)??

www.zhihu.com图标

转载一篇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峰的新鲜文章《玩家一号》离我们的现实究竟有多远》。

(没错,他是中文系教授,但是确实一个极端VR吹)

看了《玩家一号》,这是迄今为止影像文化最令人叹为观止的集大成之作:电影、动漫、游戏……而所有这些视觉元素都统一于未来的真命天子:VR

老斯对VR,一边批判,一边沉迷,一边警惕,一边夸耀。事实上,正是VR开拓的新的维度,赋予了老斯新的美学空间和创造的自由,让他把最潮的流行文化与传统的怀旧进行奇妙的整合。《玩家一号》是对VR最强烈的一次宣传,对VR走向公众意义重大,也因此会成为VR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VR不是昙花一现的时尚泡沫,它植根于我们最深层的天性,也必然随著科技的发展而喷薄而出。面对VR,无视、蔑视、逃避、打压都是徒劳的,而无条件的跟风和投降也是愚蠢和危险的。

人类究竟何去何从?面对我收藏的部分VR设备,我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与黑客帝国那种近乎玄幻的意识上传不同,《玩家一号》里面的VR一点都不超现实,与今天的VR很接近,从技术到外形。这恰恰是这部电影最厉害最有意义的地方,让人更有代入感,也更惊悚。那么,《玩家一号》究竟与今天的VR怎么个接近法?我们来看看。

视觉

这是虚拟现实的关键。解析度低下,这是目前人们对VR最大的批评之一,画面粗糙。其实主流VR已经达到2K,这对于普通屏幕来说已经相当不错。但对于VR来说等于要把这块2K屏幕放大很多倍,这样粗糙的晶格就很明显了,形成所谓的「窗帘效应」,很倒胃口。

但是这个情况正在飞速发生改变。谷歌今年3月刚刚发布了超高解析度的VR专用屏幕,预计5月推出,其规格为18 Mpixel,4.3英寸,1443-ppi,120Hz刷新率,OLED。

https://www.roadtovr.com/google-feature-wide-fov-high-resolution-vr-oled-display-sid-2018/

国内这方面也好不落后。小派研发中的Pimax 8K头盔,解析度达到8K,4月份将推出M1内测版,本人很荣幸地将参加这一测试活动,不过,这个VR的外型,恐怕也只有我这种骨灰级的VR死忠才能接受吧:

微软研究院在今年2月发布了一项研究成果:

Creating the Perfect Illusion : What will it take to Create Life-Like Virtual Reality Headsets

其内容是探讨我们何时会有可以乱真的虚拟现实设备。

论文在线地址:

https://www.microsoft.com/en-us/research/uploads/prod/2018/02/perfectillusion.pdf

这个论文很长很专业,不耐烦看的人听一下我总结的他们的结论就好。简而言之,要达到乱真的VR视觉,视场需要达到210°×135°,角分辨60像素/度,刷新率1800 Hz。按照他们的推算,这个目标可以在2025-2028实现。

眼球跟踪

等一下,这是说的显示解析度。问题是这么高的数据量,CPU和显卡能带动吗?没有关系,眼球跟踪技术在很大程度上能解决这一问题。当人眼在看东西的时候,虽然整个视野很大,但只有中央一小块是清晰的, 边缘成像模糊,因此在画面渲染过程中只需要渲染中央凹视野很小的范围,对周边视野区域进行模糊渲染。眼球转动,高清渲染区域随著注视点的变化而变化,这样既可以得到高清的视觉体验,又可降低GPU负荷,从而可以大幅的降低VR设备对硬体的要求。这个问题现在也基本上攻克了:

http://mt.sohu.com/20160129/n436307032.shtml

无线传输

目前画质最好的VR设备都是有线的,让人很不爽。你看到Wade脑袋后面拖著根丑陋的辫子吗?不要说VR了,未来的一切都将走向无线,从显示、音响、到充电。但是,这个问题很快就会解决。VR的无线适配器去年就已经商业化,各家都在猛攻这块肥肉:

https://www.reddit.com/r/Vive/wiki/list_and_comparison_of_wireless_vr_adapters

轻便化

看到Wade的头戴设备同今天的一个最惹眼的差别吗?是的,它更轻便更酷炫。

假如VR设备是今天的形状,那我也认为它永远也走不进主流的家庭,因为看上去实在是太怪胎了。我认为VR要主流化,必须最起码要做到目前普通近视眼镜的大小。这确实不容易,但也已经有厂家接近这个目标了。就在上个月,我收到了DloDlo公司给我寄来的他们开发中的V1工程样机。请欣赏一下:

看到没有,这个已经比Wade的头盔更迷你了。当然解析度还差了一点:2400x1200,视场角105度,刷新率90Hz,但这已经达到目前主流的Oculus和Vive的规格了,还兼容Steam和Oculus平台。这就是我心目中未来VR的模样。

你也许会好奇,严老师怎么能老是收到这些秘密研发中的大杀器。道理很简单,严老师是国内最早关注VR,对VR爱得最深,也是看得最透的……好吧勉强加个之一。所以,VR业内也很想听听严老师的意见啦。

触觉反馈

《玩家一号》里的玩家戴著特制的VR手套和制服,能让人与虚拟世界的物品发生互动,并且获得各种感觉。这些技术其实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始在实验室里出现,在今天已经获得很大进展。如AxonVR,其核心是一套全身的衣服,衣服里布满几千个类似像素那样的感应点,让人身体的各个部位都能感应虚拟环境,包括冷、热、材质等等,并与之互动。你在沙漠上走,就有脚陷在沙子里的感觉,并且越来越热:

http://axonvr.com/#virtual-reality-you-can-feel

微软这方面也一直在捣鼓,有兴趣也可以他们实验室里的一些黑道具:

https://www.microsoft.com/en-us/research/blog/touching-virtual-microsoft-research-making-virtual-reality-tangible/

这些都不是远景,而是十年,甚至更短时间内能够实现的目标。从IT产业自身现实的情况来说,也需要VR为整个产业输血打气。目前手机和电脑发展明显进入平台期:需求饱和,功能过剩,设计趋同,创意耗竭。总之就是该有的已经都有了,足够用了,看不到新的发展空间。只有一个异数,那就是虚拟现实。VR对CPU、GPU、电池、屏幕都提出比目前手机高得多而且难以穷尽的要求,可以长时间内刺激整个产业。这是个充满希望,深不见底的方向。

更关键的一点,我看好VR是从人性的角度,认为只要是满足人的欲望和需求的技术,就一定会得到发展,而迄今没有一种技术能像VR那样满足多种从前难以实现的欲望:

上天入地

穿越时光

成为他者

无限创造

上帝视角

这无法抗拒。

某些砖家看到VR现在佩戴不适,销量有限就断言VR是泡沫,热潮已过。他们不懂历史,不懂人性的方向,看不到更大的图景。再说了,红军长征到延安才多少人?

最后,我预测一下20年后虚拟现实的发展

我认为到那时虚拟现实会成为核心设备,就像今天的手机,其他设备和应用都会从这个核心设备派生出来。20年后,整个VR设备可以缩小到隐形眼镜的大小,解析度达到16K以上,这样虚拟和现实就难以分别了。那么以后人阅读、图像、视频、游戏、资料搜索、远程通讯等等今天所有要通过二维屏幕的事情,都会统一在这个微缩的VR平台上,人和人的关系会更加方便,更丰富密切,人也会更加孤独。

这是一个比《玩家一号》更为乐观,也更为悲观的远景。


给个20年,应该没问题。

1.面部表情。虚幻引擎4的合作伙伴faceware已经无标记点可以实时将玩家的面部表情转换成虚拟角色的了。那么成本降低到每人的HMD上都有一个识别摄像头能实现此功能的阶段也不会远。

2.移动方式。现在的虚拟现实移动方式的确很挡路,不过有人已经从人的生理方面去找解决方案,每次玩游戏时吃一粒镇定药,就跟坐车吃晕车药一样,或者还有一劳永逸的药物比如疫苗之类的。到时候你想体验的虚拟身体移动方式跑走跳飞都能实现同时你还不晕。

当然也有将万向跑步机给平民化了的,就跟手机和充电宝配套一样。跑步机也是到时候头显的标配。

引用一句:我们往往高估一年的世界变化,而小瞧十年的变化。


我们离《头号玩家》的世界只有这么远!

《头号玩家》可以说是近年最热的一部科幻片。在主角拿起那个熟悉的VR眼镜进入到游戏世界后,每个人都被其中无比真实的虚拟世界所震撼。

图片来源于网路

影片的背景设定在2045年,但其实,VR的时代会比2045年要来得更快。

目前很多关于VR技术的研发已经逐步得到了突破,就我所知,男主身上的那套衣服,已经有类似的设备基本可以实现。

图片来源于网路

甚至有团队研发出了可以真实触摸到虚拟世界的VR手套。

带上它你就可以感受到雨点落在手上的感觉,甚至还会觉得手好像也被打湿了。

图片来源于网路

所以,《头号玩家》的世界并没有你所想像中的那么远。

那么,就让我来告诉你,它距离我们还有多远?

1

VR的孪生兄弟

VR设备的笨重和昂贵,让它直到现在都无法成为人人都能够使用的消费品。

而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VR的孪生兄弟——AR,比VR更快地进入到了普通人的世界。

只需要有一个带著摄像头的设备,任何人都可以使用AR。

尤其是2016年的现象级AR游戏——Pokemon Go,更是将AR彻底带入了大家的视线。

图片来源于网路

相对于VR直接模拟出一个完整的虚拟世界任由你操作,AR则是在真实世界的基础上创造出虚拟物体。

如果说VR看到的都是假的,那么AR就是半真半假。

当你喜欢的角色,动物,恐龙出现在真实的世界,甚至还能够和它互动,想想还有点小激动。

图片来源于网路

2

与AR相关的黑科技

因为只需要依托简单的手机或者平板,安装相关的AR软体就可以进行玩耍。

AR受到了更多人的青睐,而与之相匹配的黑科技逐渐冲击著人们的生活。

▲AR家居

网上买家具,最怕的就是买错尺寸,买了以后还和家里不搭,退货又麻烦。

宜家就开发了一款AR软体,可以360°查看房间和家居摆放,随意布置自己的家。

再也不用各种量尺寸,纠结怎么买家具的问题了!

图片来源于网路

▲AR导航

像我天生路痴,分不清东南西北,第一次去北方问路,路人说朝北走,那时的我完全是蒙的!

好了,现在有了AR导航,拿著手机自动在马路上给你标记出路线。

日本还推出企鹅导航,跟著企鹅走路,遇到红绿灯还会停下来,再也不怕迷路了!

图片来源于网路

▲AR地球仪

学生总是抱怨天天看课本学习好枯燥,内容无聊,看著没劲,好了,现在这个问题解决了!

欧西亚推出一款智能AR地球仪,除了中英双语点读,只要你安装他的APP扫描地球仪。

分分钟带你真实领略地球上的万千世界,点击还有科普介绍,简直是学习神器!

▲其它

除了上面那些,还有很多很多的AR应用,

比如AR尺子,AR衣服,AR相机,AR解剖等等,篇幅有限就不多介绍了。

3

VR和AR的未来

也许你会很疑惑,为什么我花了那么大篇幅来讲AR。

那是因为从大的角度来说,VR和AR都是在创造虚拟的事物,只不过依托的设备有所不同罢了。

AR虽然依靠著简单的设备实现抢先了一步,但是有了AR在前面的开路,VR会走得更顺畅。

最终,VR会和AR融合在一起,那个时候无需再去区分他们。

个人认为,目前制约著VR发展的并不是技术,而是网速。

当网速变得足够快,快到能够把一些需要设备本身处理的数据放到云端。

那么VR就可以抛弃这些零件,变得越来越轻,很有可能就是一幅眼镜也说不定。

图片来源于网路

而你要知道5G时代即将到来,能够带来更快的网速,据说一秒就可以下载一部电影。

那个时候不止VR,很多领域会百花齐放,挣脱限制。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商家都在谈论著它,有人预测,2020年也许就能成功进入5G时代。

那时,你还会认为《头号玩家》里的世界离我们还远吗?


是可以实现的,但是在vr技术刚刚开始发展的今日无法实现,即便是在电影中,实现「绿洲」游戏也是距今十几年之后的事情,对于绿洲需要巨大的计算机容量与计算机速度,而且按照科技发展的速度,我相信是可以的


楼上几位大哥说的太轻松了,AMD说过单眼16K 144HZ刷新率可以获得完美体验了,一帧16K的图像大概800M左右,1秒144帧,也就是1秒光传输就要120G的数据,这只是1个用户1秒的数据计算和传输量,大家想想看电影里绿洲里的用户数量、场景细节复杂程度,这计算量这数据传输压力是现在的硬体水平远远达不到其万一的


可能在几十年后会出现 而且没有电影中功能强大 电影中的功能已经算是把生活可以在游戏中度过了 而且对我我们国家来说 不可能普及到像每个人都去玩 毕竟在中国打游戏从来都是被家长所厌恶的

很久很久。。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