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力问题在现在核裂变技术成熟的情况下应该不难解决吧?

造成圆形好调头,相同材质面积还大。


船舶航行的时间肯定比调头长多了,不管什么工程都要考虑经济性嘛。

非自航钻井平台倒是有圆形的。


1、阻力关核裂变技术什么事儿??

「阻力问题在现在核裂变技术成熟的情况下应该不难解决」这是什么神奇的理论??船舶的航行阻力主要来源于水流阻力与兴波阻力,而水流阻力中的一个重要因子就是浸湿面积,浸湿面积越大,阻力就越大。

2、圆形战舰已经有过了。

老毛子的诺夫哥罗德号装甲舰,1871年开工,1873年完工,满排2671吨,配备8台锅炉、8台蒸汽机、6具螺旋桨,武备是2门11英寸主炮、4门小口径炮、12发撞杆鱼雷。

杯具的是,最高航速只有悲剧的7.5节。

更杯具的是,浪高超过1米就无法保证稳定。

更更杯具的是,一开炮就会在水上打转还停不下来。更更更杯具的是,正常航行时根本就无法让航向保持稳定。

最后一个问题其实不难理解:狭长的船型,船头方向阻力最小,在静水中航行时,如果航行中出现偏航,船身指向与航向出现夹角,迎水面就会产生额外阻力,能够自动扶正保持航向。但是圆形的船只就不可能自动扶正,只会乱转。


俄土战争期间,「诺夫哥罗德」号和「海军中将波波夫」号主要担任敖得萨、塞瓦斯托波尔和刻赤等港口、水道的防卫工作。而这正是当初建造两艘圆形军舰的目的所在。但是由于船底圆平,只要海浪高过1米便开始上下颠簸、左右摇晃,非常不稳,影响射击精度,并为此获得了「狂醉之船」的绰号。同时,圆形军舰的航行性能极差,不易操纵,不适合在海上使用。即使在河中行驶,逆水上行时倒还凑合,顺流而下就显得不易控制了。「诺」号曾经有过在时速仅3海里的第聂伯河中被冲得滴溜溜转圈的记录。

尽管波波夫的两艘圆形军舰服役后其缺点日益明显,但由于其符合海军部提出的「建造原则」,又维护了达官贵人的尊严,故仍旧平安服役到了20世纪初。但是经过实际使用后俄海军部高官也深知这种军舰是无用的鸡肋,因此终止了头两艘之后的建造计划。波波夫的圆盘战舰遂成为世界海军史上的绝唱。「海军中将波波夫」号于1903年6月4日退役,其姐妹舰在17天后退役。1911年12月,二舰被出售解体。两舰的服役生涯中并没有参加过真正的交战。


一开开3个月的船要那么好调头干什么


做成圆形的无法保持航向


老祖宗留下的东西,证明是实用的效率高的。


船不仅仅是飘著 还需要航行 在航行中 瘦长的船身有利于航向的稳定性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