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贝·加缪认为,人作为一个存在,用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来说服自己「人的存在不是荒诞的」。

但是,既然你已经活到2020年10月7日了,你自己掂量一下,人的存在还不够荒诞吗?

生命没有先验的「绝对的」意义。所谓意义只是人们赋予的模糊概念。

即便模糊地寻找,生命也缺乏「活著」之外的任何意义。

活著的目的是永远活著[1]

「生命终会逝去」只是经验

在物理规律上,没有「生命一定要死」的理由。人类目前的生物学身体和人类文明掌握的力量还不能够克服死亡,说白了就是。不止在电子竞技里菜是原罪,在现实世界有什么事想做却做不到、不想做却被迫要做的话,菜也一样是原罪。

对此不满的话,科学就是要在现实中亲手创造出谁也没见过的事物,包括克服死亡的技术在内。

不过,我们可以提前搞明白这件事:永恒不灭的生命也不会有特别的意义

你可以先考虑一下,「意义」有意义么。

中文维基百科有名为「生命的意义」的页面,而没有名为「意义」的页面。将这个当做行为艺术,我觉得还是不错的。

你可以参照:

有什么和「生命都会死亡」一样的基础规则,可以帮助我们对生命意义进行思考??

www.zhihu.com图标


将「人类生命的最终意义」这种上不著天下不著地的表述换成「人类追求的是什么」的话:

人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和自己的精神世界的一切需求与愿景,包括解答「我是谁,我从哪来,我到哪去,为什么要去」之类问题和其它一切问题在内,都需要一定的力量来实现。这力量包括而不限于人力、物力、科学技术、精神思想。人类因为自己的脆弱、短暂、无能为力,而不断追求著更加强大的力量、想要成为更好的自己[2]

这是在人类的层面上才显著化的东西,任何个体在这之中所占的份额都接近于零。作为个体,你并不必须给自己活著找个特别的意义。在过去和现在的历史阶段,给事物找个意义本来就是人们出于脆弱而做的事情。人生的一切痛苦都是来自本身的无能为力。

无论如何,你不需要特意去「想」活著,因为你根本就无法彻底死去。人类还没有足够的力量让你从永恒之中逃出去。

M理论允许宇宙从虚无之中自发诞生,这个过程可以进行任意次,不需要任何创世者。 按照全息原理,指定范围的时空所包含的信息量是有限的,正比于其表面积。也就是说,一定体积的时空之中的物质、能量、信息的排布方式是有限的。 在任意多个宇宙、任意长远的时间之中,无论什么样的物质、能量、信息排布方式都可以被任意多次地重现。 这是经过现代理论强化的庞加莱回归,搬出「宇宙毁灭」都无法抵抗它。 因而,在这样的回归支持下,即使我们、我们周围的事物和我们所在的这个宇宙在未来都会毁灭,这一切还会在某些宇宙中被忠实地重现出来,此过程可以发生任意多次。这相当于宇宙及其包含的一切都是在变动之中永恒的,宇宙是永恒的,人类是永恒的,你也是永恒的。

也许有一天,人类会掌握可以随心所欲地存在并实现一切愿望的力量,那时候自然可以实现「给人生找到意义」「解答为什么要活著」之类愿望。

参考

  1. ^Google设计的人工智慧从巨大的资料库和媒体里寻找问题的答案。2015年6月,人们向计算机提出了「我们为什么活著」的问题,得到的回答正是:The purpose of living is to live forever. 相比计算机下围棋时的招式,这个答案更容易被人们理解。
  2. ^在打算教给人工智慧来防止它们将来毁灭人类的各种概念里,人类的追求被Elierzer Yudkowsky表述为连贯的外推意志,其内容是这样的: 我们的连贯外推意志是我们想要知道更多,思考得更快,变成比我们所希望的更好之人,能一起更远地成长。外推是汇集的而不是发散的,我们的愿望是连贯的而不是被干扰的;我们想要外推的被外推,我们想要解读的被解读。


平时大家一听到哲学就感觉很烦,一见到哲学爱好者如丧考妣。大家印象里哲学爱好者嘴里就没好听的话,张嘴就是:

人生是虚无的,是没有意义的。你连真实都不敢面对。你天天都在自我欺骗,你只不过因为软弱而苟活在安全区。你的人性其实叔本华早就说过什么什么,鲁迅早就说过什么什么。你最终会因巧合而死亡。你早晚会看见人生的真面目。在孤独的瞬息中度过一生!

这样的话大家听著就难受,避之不及。恨不得还要骂你几句。

但是如果你是一个情感大师,找机会写一些:

你们之间的关系是虚假的,他没有那么喜欢你。他连钱都舍不得给你花。你天天在自我欺骗,在渣男哄骗中寻找安全感。其实你内心是什么样的人(巴纳姆效应)。你有什么样的心理问题(地摊心理学)。早晚有一天你会因为巧合而看穿渣男,谁的人没经历过几个人渣!你早晚会收获幸福的人生!看清世界的真面目依然热爱它!

这样的话,人见人爱。坚持写个一年半载,知乎50万关注起步,上不封顶。微博翻十倍。

笑。

杂交的理性变成了实践的工具,大街上,遍地是千奇百怪的幸福妙方。哪里有灵魂不迷失?在哪?让我给它发一张证明,让科学和喜剧接管它。

欧美的电影总是在讲,只要信上帝你就不会迷茫。依我看,把上帝丢到深圳街头,祂也晕头转向。

哲学家最喜欢玩文字的游。我不是专家,也不是说他们不智慧不有趣,而是在浅读了几十本哲学著作之后,我隐隐预料到自己走在一条死胡同里——一路上学到很多——到最后却又什么都没学会。

其实生活和死亡的态度,一共也就那几种,但哲学家总是可以发明各种各样新的辞汇和概念,然后又因为不被群众重视,而被丢在角落里。

面对战栗的冲击,普遍懦弱的人们根本无法抵抗,只能溃不成军。生命是一种慢性疾病,无处不在,无药可治,无处可逃。

面对更新鲜的神和更野蛮的世界,智慧只是四处升起的末日挽歌中一段于事无补的旋律。

你可以轻轻的吹口哨,我没意见。

你看,那些哲学家,智者,圣人,他们几乎都过著同一种生活,清心寡欲,思想卓越,离群索居。他们找到了少数几种可以逃跑的方法,他们解开了生命的难题。但在所有人类之中,他们是极少数,是个别极端案例。

所有智者说的都是同样的话,重复一遍又一遍。但所有的愚人也从来都不听,只是依旧过著一样的庸俗生活。——伏尔泰

以前,我看到叔本华的书下评论,很多人把如此智慧的书骂到一文不值,说叔本华骗了自己,什么狗屁要么孤独要么庸俗,害惨了他。我看见后心里一阵鄙夷,心想明明是他们不够境界俗人一群,却说叔本华骗他们。

后来我又仔细想想,我觉得他们说的对,叔本华确实骗了他们。叔本华二十多岁能写出那样的书,引得无数天才把他当偶像,叔本华毋庸置疑是天才里的天才——所以,绝世天才的经验,原本就不适用绝大多数普通人。叔本华不仅天赋异禀而且还出身富贵之家,简直天选之人,从一开始就是和世俗格格不入的,他的书晚年开始畅销,原本就是一场没什么道理的喜剧。

过去,我觉得对理性的羞辱,是无法忍受的。

后来,我觉得羞辱的好,因为无论是康德还是叔本华还是黑格尔,谁也帮不了我们过好这一生。所有的事实都在反对我们,我们却继续活著,丝毫没有顾及。到底做过什么样的噩梦,才会如此醒来?

有时候我觉得梦境才是生命的主题,而白天我们只是在四处收集做梦的素材。

说来非常有趣。认识一些真top5精英,也认识几个神豪,认识一出场每个女生都会脸红议论的帅哥,真的无往不利令人羡慕,也认识又高又润的大美女让人看著都忘记眨眼。可我跟这些朋友聊天时都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一样的等待著计划著将来,甚至人到中年备受敬重的学者也一样。

不论现在拥有了什么,每个人都觉得将来会有更重要的事发生,未来可期,心怀希望。没有人愿意承认未来的人生毫无意义,所以未来一定有重要的事情发生,每个人都无一例外的骗自己。

有时候我觉得也许他们是对的,未来确实有一件大事会发生,就是死亡。无论你在追寻什么,死亡都在背后追逐你。

期待将来,只是逃避死亡。而最讽刺的是,一个人得到的越多,死亡时失去的也就越多,失望不舍也就越大。人生就好像捉迷藏,最终被死亡捉住时,难免会失望,而所有的追寻和得到,不过就是拚命想要减缓这个结局。

我已经很久没有遇到一个足够有趣热情的活在当下的人了。而当你读到这句话时,你也正在死亡。

万物都会消散,唯有死神永生。一个孤独的人和一个孤独的世界,还没有来得及相爱便注定会分离。面对清晰明确骄傲并且肯定的绝望,解药在哪里呢?

有人为了逃避,一次又一次的自我摧毁;有人为了逃避,贪婪的上下索求,吞噬一切。

但很少有人,把痛苦和死亡,当做是宇宙的一场恩惠和奇迹。

认识到一切都无所谓,生命压根没有意义,所以开始痛苦并且冷漠的自暴自弃,虽然这是真理,但这对你没有好处。

所有事,所有人,整个时代和社会,一切都在合力害你。那你是不是就要远离一切呢?

既然一切的存在都是不幸而且没有意义的,如此的理性可以帮你承受更多真理,那么你大可以一条路走到黑。当你学会把悲伤渗透进几何里,你就无敌了。然而,你以为只有你一个人知道这个秘密吗?

宇宙大到超乎你的想像,所以发生什么事也不要意外,你只是个人,你不是神灵也不是野兽。在你伤心的时候,无所谓的态度可以可以帮助你。但在你爱的时候,当你聚焦到某一个点某一个人的时候,你还是可以体验到幸福的幻觉的。

我爱我的狗,它只是一条普通的狗,但我驯养了它,它也驯养了我。一旦学会了这一点,任何地方都是宇宙的中心,任何人都是最爱之人,任何时间都是宝贵的时刻,任何事都是人生的意义。

之前在网上看到说:周末刷一天手机是非常容易无聊的。但只要你给自己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比如维护一个模型或者看两篇报告,这一天的手机就会刷得紧张刺激而有趣。

我马上回复道:人生是完全无意义的,但是只要你给自己加个目标,比如一定要拿到「年度最糟糕性描写」文学评论奖,或者第一百三十一届「在浴缸里放屁气泡直径最长」评委奖,并以自己未能夺冠而哭泣几次,整个旅程似乎就会变得很励志呢。

就好比说,读那么多书干嘛,读得多想得多,烦恼就多。这不能说没道理,但我总觉得哪不对劲,直到后来读到法国诗人勒内.夏尔一席话方才释然,他说:「理解得越多就越痛苦。知道得越多就越撕裂。但他有著同痛苦相对称的清澈,与绝望相均衡的坚韧。

你拥有青春的时候,就要感受它。不要虚掷你的黄金时代,不要去倾听枯燥乏味的东西,不要设法挽留无望的失败,不要把你的生命献给无知、平庸和低俗。

得了抑郁症之后,我经常会有一种疏离感,感觉不到真实和情绪。麻木,疲倦,累,暴食或者即使很饿也没能力吃饭,只能一动不动的躺尸。我不觉得自己是个人,反而可以抽身观察审视自己。感觉自己是异类,是怪物,感觉自己在不属于自己的空间,随时会窒息溺死。

而在严重的时候吃药,药效有了作用,有时候会短暂的让自己突然恢复正常,过往那些被压抑的情绪像排山倒海一样袭来,达到一个临界点,突然因为一件小事或者哪怕只是走著路,骑著车,就哭了,泪流满面五味杂陈,酸的苦的咸的辣的,各种各样的声音、细节,好像我是一个回收室。

时而像是被全世界抛弃,时而立在情感泄洪的顶峰,同时还要在别人面前像个正常人一样。现在偶尔翻看几年前的聊天记录,也会感慨当时的我真的好古怪,而不自知,想和当时无意冒犯困惑的朋友说声抱歉,也不知要如何开口。

那段时间想死的念头从来没有一刻离开过我,死了就可以一了百了。但还好没有真的死,毕竟后来又看到几部心水的电影,读了几本好书,见到了更大的世界,有了更好的进步,和短暂的幸福时光——曾经,我以为这些都不会发生了。

这几年也会安慰自己,写出一些句子,比如

【你不是异类,无论你觉得自己有多格格不入,你的行为和心理都是自然的一部分,你有权得到属于人类的幸福。】

【喂,你呀!不要再把世界的琐碎扛在自己肩膀上,不要为了别人的错误攻击你自己。你理想的那个世界不存在,野蛮必定战胜崇高。不要关心那些神明应该关心的事了,你只是个人。你的愿望无法实现,你要从悲观绝望里解放出来。累了就睡,死不了就行。

去读黑塞,读一切你喜欢的,把目光收回自己。关心自己的指甲,保护牙齿,保养皮肤,去游泳,去看雪,去恋爱,好好吃饭,去写去画,再写再画,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去冒险,去赌博,去和解,去热爱。

去做一名僧侣,在雨里种下郁金香。

别指望有人看见你的痛苦。

别写诗。】

写这样的东西,不知道有没有帮助到别人,但真的治愈了我自己。慢慢的,我找回了自己的节奏,很慢很慢的节奏。慢慢的从最深的绝望里走出来。

或者说,我从一个人格解体的状态下重组了。我不知道新的我是不是好的我,但我愿意改变并且可以改变,这挺好的。

抑郁症是一件大事,也许它没有走远,还在继续影响我,突然好几天,又开始难受。

但作为幸存者,虽然我的心肺灵魂都被烧过,然而可以流淌在时光里,酸甜苦辣都试一试,又有什么不好呢?

2020.1.7写给3年前的自己。


推动宇宙内卷,跳脱热寂命运 (? ??o??)?


不是答案无解,是问题出了问题.

追求生命的意义,就好比问一条线段的压强是多少,你回答没有压强 或者 有压强都怪怪的.

意义,是指一个"存在" 对于 一个"目的" 的帮助作用. 比如冰天雪地里面,我们说火对人有意义,大概是指火这个存在,对于 人保持温暖 这个目的的帮助作用.

你要问生命的意义,也首先要明确 生命这个存在 对于什么目的的帮助作用? 如果你说不出来,不是说生命就没有意义,而是意义不能衡量生命,就好比压强不能衡量线段

再念一遍,线段没有压强可言,这不代表线段的压强是0.


我上初中的时候,有天晚上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突然对于「我」产生了一点异样的想法。

我想像著意识离体,以第三人称角度看著自己在街上走路的样子,这样的感觉陌生又熟悉。

那晚我就在思考:我存在是因为我的意识存在,但是如果我的意识脱离了我的身体,那么我又是谁呢?还是说我的身体就是我吗?我又为什么会存在?

随即我想到了在我死亡以后,在几百年后出生了一个我,但是不是现在的我,是另一个我。他看现在的我,就像你我看几百年前的人一样。

比如我现在叫张三,张三是我,我是张三的自我意识。几百年后有个人叫李四,我是李四,李四也自称我,我是李四的自我意识。

我和李四的存在对彼此意味著什么?前世今生又真的存在吗?

再以后,我了解到了宇宙热寂。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作为一个「孤立」的系统,宇宙的熵会随著时间的流异而增加,由有序向无序,当宇宙的熵达到最大值时,宇宙中的其他有效能量已经全数转化为热能,所有物质温度达到热平衡。这种状态称为热寂。这样的宇宙中再也没有任何可以维持运动或是生命的能量存在。热寂理论最早由威廉·汤姆森(英语:William Thomson)于1850年根据自然界中机械能损失的热力学原理推导出的。

引用百度百科」

我就在想,现在作为张三的我,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我会被人遗忘,所有的一切痕迹都会消失。我为什么存在过呢。

不仅仅是我,地球都会被太阳毁灭,地球上曾经存在的一切又有什么意义呢?

后来,我知道了宇宙决定论。

什么是宇宙决定论呢?

打个比方。你扔出你的手机,如果得知了你出手的角度,力度,方向等等条件,就可以算出手机落在哪---在手机没有落地之前。

这个猜想认为宇宙也是一样。

把宇宙大爆炸比作手机扔出去那一刻。

如果得知宇宙大爆炸那一刻所有的状态,就可以用一台超级计算机推算下去,一直算到宇宙热寂,也就是手机落地,过程都是注定的。

再退一步从量子力学来讲,在亚原子层次上,自然界高度遵循著随机与概率原则。

比方说有一个具有放射性的原子,例如铀原子。这个铀原子会自行分裂并且释放一个阿尔法粒子。不仅我们无法预测某一个铀原子是否会分裂,而且就连铀原子自身也尚未决定什么时候分裂。

当整个宇宙体积非常小、温度非常高的时候,量子力学就是主管一切的法则。随著宇宙的膨胀,量子不确定性也随之膨胀,嵌入了最大尺度的空间当中。

尽管量子力学意味著非决定性与概率,但是从统计学上来说,量子力学的效果会自我抵消,因此宏观世界并不存在非决定性。我们的宇宙依然是牛顿与爱因斯坦的宇宙。量子力学伴随著的概率与随机性与宇宙是否遵从决定论并没有关系。

所以我认为。

虽然很难承认,但确实是这样的。

我们的存在对于宇宙来说毫无意义。

如果把宇宙从爆炸到现在的时间对比成地球一年的时间,24:59:53秒,人类出现,我们人类文明从诞生到现在只有7秒时间。

你所知道的一切人或事,包括我们地球文明,只是在宇宙的诞生与热寂的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

还记得我举的例子,那个被扔出的手机吗?

我们就像是住在手机上的微生物,在手机落地的过程中度过一生,你会在意你手机上的微生物吗?

所以。

无论是张三是我也好,张三是你也好,对于宇宙来说。

都无关紧要。

宇宙不在乎。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