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貝·加繆認為,人作為一個存在,用生命的價值和意義來說服自己「人的存在不是荒誕的」。

但是,既然你已經活到2020年10月7日了,你自己掂量一下,人的存在還不夠荒誕嗎?

生命沒有先驗的「絕對的」意義。所謂意義只是人們賦予的模糊概念。

即便模糊地尋找,生命也缺乏「活著」之外的任何意義。

活著的目的是永遠活著[1]

「生命終會逝去」只是經驗

在物理規律上,沒有「生命一定要死」的理由。人類目前的生物學身體和人類文明掌握的力量還不能夠克服死亡,說白了就是。不止在電子競技裏菜是原罪,在現實世界有什麼事想做卻做不到、不想做卻被迫要做的話,菜也一樣是原罪。

對此不滿的話,科學就是要在現實中親手創造出誰也沒見過的事物,包括克服死亡的技術在內。

不過,我們可以提前搞明白這件事:永恆不滅的生命也不會有特別的意義

你可以先考慮一下,「意義」有意義麼。

中文維基百科有名為「生命的意義」的頁面,而沒有名為「意義」的頁面。將這個當做行為藝術,我覺得還是不錯的。

你可以參照:

有什麼和「生命都會死亡」一樣的基礎規則,可以幫助我們對生命意義進行思考??

www.zhihu.com圖標


將「人類生命的最終意義」這種上不著天下不著地的表述換成「人類追求的是什麼」的話:

人對自然界、人類社會和自己的精神世界的一切需求與願景,包括解答「我是誰,我從哪來,我到哪去,為什麼要去」之類問題和其它一切問題在內,都需要一定的力量來實現。這力量包括而不限於人力、物力、科學技術、精神思想。人類因為自己的脆弱、短暫、無能為力,而不斷追求著更加強大的力量、想要成為更好的自己[2]

這是在人類的層面上才顯著化的東西,任何個體在這之中所佔的份額都接近於零。作為個體,你並不必須給自己活著找個特別的意義。在過去和現在的歷史階段,給事物找個意義本來就是人們出於脆弱而做的事情。人生的一切痛苦都是來自本身的無能為力。

無論如何,你不需要特意去「想」活著,因為你根本就無法徹底死去。人類還沒有足夠的力量讓你從永恆之中逃出去。

M理論允許宇宙從虛無之中自發誕生,這個過程可以進行任意次,不需要任何創世者。 按照全息原理,指定範圍的時空所包含的信息量是有限的,正比於其表面積。也就是說,一定體積的時空之中的物質、能量、信息的排布方式是有限的。 在任意多個宇宙、任意長遠的時間之中,無論什麼樣的物質、能量、信息排布方式都可以被任意多次地重現。 這是經過現代理論強化的龐加萊回歸,搬出「宇宙毀滅」都無法抵抗它。 因而,在這樣的回歸支持下,即使我們、我們周圍的事物和我們所在的這個宇宙在未來都會毀滅,這一切還會在某些宇宙中被忠實地重現出來,此過程可以發生任意多次。這相當於宇宙及其包含的一切都是在變動之中永恆的,宇宙是永恆的,人類是永恆的,你也是永恆的。

也許有一天,人類會掌握可以隨心所欲地存在並實現一切願望的力量,那時候自然可以實現「給人生找到意義」「解答為什麼要活著」之類願望。

參考

  1. ^Google設計的人工智慧從巨大的資料庫和媒體裏尋找問題的答案。2015年6月,人們向計算機提出了「我們為什麼活著」的問題,得到的回答正是:The purpose of living is to live forever. 相比計算機下圍棋時的招式,這個答案更容易被人們理解。
  2. ^在打算教給人工智慧來防止它們將來毀滅人類的各種概念裏,人類的追求被Elierzer Yudkowsky表述為連貫的外推意志,其內容是這樣的: 我們的連貫外推意志是我們想要知道更多,思考得更快,變成比我們所希望的更好之人,能一起更遠地成長。外推是彙集的而不是發散的,我們的願望是連貫的而不是被幹擾的;我們想要外推的被外推,我們想要解讀的被解讀。


平時大家一聽到哲學就感覺很煩,一見到哲學愛好者如喪考妣。大家印象裏哲學愛好者嘴裡就沒好聽的話,張嘴就是:

人生是虛無的,是沒有意義的。你連真實都不敢面對。你天天都在自我欺騙,你只不過因為軟弱而苟活在安全區。你的人性其實叔本華早就說過什麼什麼,魯迅早就說過什麼什麼。你最終會因巧合而死亡。你早晚會看見人生的真面目。在孤獨的瞬息中度過一生!

這樣的話大家聽著就難受,避之不及。恨不得還要罵你幾句。

但是如果你是一個情感大師,找機會寫一些:

你們之間的關係是虛假的,他沒有那麼喜歡你。他連錢都捨不得給你花。你天天在自我欺騙,在渣男哄騙中尋找安全感。其實你內心是什麼樣的人(巴納姆效應)。你有什麼樣的心理問題(地攤心理學)。早晚有一天你會因為巧合而看穿渣男,誰的人沒經歷過幾個人渣!你早晚會收穫幸福的人生!看清世界的真面目依然熱愛它!

這樣的話,人見人愛。堅持寫個一年半載,知乎50萬關注起步,上不封頂。微博翻十倍。

笑。

雜交的理性變成了實踐的工具,大街上,遍地是千奇百怪的幸福妙方。哪裡有靈魂不迷失?在哪?讓我給它發一張證明,讓科學和喜劇接管它。

歐美的電影總是在講,只要信上帝你就不會迷茫。依我看,把上帝丟到深圳街頭,祂也暈頭轉向。

哲學家最喜歡玩文字的遊。我不是專家,也不是說他們不智慧不有趣,而是在淺讀了幾十本哲學著作之後,我隱隱預料到自己走在一條死衚衕裏——一路上學到很多——到最後卻又什麼都沒學會。

其實生活和死亡的態度,一共也就那幾種,但哲學家總是可以發明各種各樣新的辭彙和概念,然後又因為不被羣眾重視,而被丟在角落裡。

面對戰慄的衝擊,普遍懦弱的人們根本無法抵抗,只能潰不成軍。生命是一種慢性疾病,無處不在,無葯可治,無處可逃。

面對更新鮮的神和更野蠻的世界,智慧只是四處升起的末日輓歌中一段於事無補的旋律。

你可以輕輕的吹口哨,我沒意見。

你看,那些哲學家,智者,聖人,他們幾乎都過著同一種生活,清心寡慾,思想卓越,離羣索居。他們找到了少數幾種可以逃跑的方法,他們解開了生命的難題。但在所有人類之中,他們是極少數,是個別極端案例。

所有智者說的都是同樣的話,重複一遍又一遍。但所有的愚人也從來都不聽,只是依舊過著一樣的庸俗生活。——伏爾泰

以前,我看到叔本華的書下評論,很多人把如此智慧的書罵到一文不值,說叔本華騙了自己,什麼狗屁要麼孤獨要麼庸俗,害慘了他。我看見後心裡一陣鄙夷,心想明明是他們不夠境界俗人一羣,卻說叔本華騙他們。

後來我又仔細想想,我覺得他們說的對,叔本華確實騙了他們。叔本華二十多歲能寫出那樣的書,引得無數天才把他當偶像,叔本華毋庸置疑是天才裏的天才——所以,絕世天才的經驗,原本就不適用絕大多數普通人。叔本華不僅天賦異稟而且還出身富貴之家,簡直天選之人,從一開始就是和世俗格格不入的,他的書晚年開始暢銷,原本就是一場沒什麼道理的喜劇。

過去,我覺得對理性的羞辱,是無法忍受的。

後來,我覺得羞辱的好,因為無論是康德還是叔本華還是黑格爾,誰也幫不了我們過好這一生。所有的事實都在反對我們,我們卻繼續活著,絲毫沒有顧及。到底做過什麼樣的噩夢,才會如此醒來?

有時候我覺得夢境纔是生命的主題,而白天我們只是在四處收集做夢的素材。

說來非常有趣。認識一些真top5精英,也認識幾個神豪,認識一出場每個女生都會臉紅議論的帥哥,真的無往不利令人羨慕,也認識又高又潤的大美女讓人看著都忘記眨眼。可我跟這些朋友聊天時都和普通人沒什麼兩樣,一樣的等待著計劃著將來,甚至人到中年備受敬重的學者也一樣。

不論現在擁有了什麼,每個人都覺得將來會有更重要的事發生,未來可期,心懷希望。沒有人願意承認未來的人生毫無意義,所以未來一定有重要的事情發生,每個人都無一例外的騙自己。

有時候我覺得也許他們是對的,未來確實有一件大事會發生,就是死亡。無論你在追尋什麼,死亡都在背後追逐你。

期待將來,只是逃避死亡。而最諷刺的是,一個人得到的越多,死亡時失去的也就越多,失望不捨也就越大。人生就好像捉迷藏,最終被死亡捉住時,難免會失望,而所有的追尋和得到,不過就是拚命想要減緩這個結局。

我已經很久沒有遇到一個足夠有趣熱情的活在當下的人了。而當你讀到這句話時,你也正在死亡。

萬物都會消散,唯有死神永生。一個孤獨的人和一個孤獨的世界,還沒有來得及相愛便註定會分離。面對清晰明確驕傲並且肯定的絕望,解藥在哪裡呢?

有人為了逃避,一次又一次的自我摧毀;有人為了逃避,貪婪的上下索求,吞噬一切。

但很少有人,把痛苦和死亡,當做是宇宙的一場恩惠和奇蹟。

認識到一切都無所謂,生命壓根沒有意義,所以開始痛苦並且冷漠的自暴自棄,雖然這是真理,但這對你沒有好處。

所有事,所有人,整個時代和社會,一切都在合力害你。那你是不是就要遠離一切呢?

既然一切的存在都是不幸而且沒有意義的,如此的理性可以幫你承受更多真理,那麼你大可以一條路走到黑。當你學會把悲傷滲透進幾何裏,你就無敵了。然而,你以為只有你一個人知道這個祕密嗎?

宇宙大到超乎你的想像,所以發生什麼事也不要意外,你只是個人,你不是神靈也不是野獸。在你傷心的時候,無所謂的態度可以可以幫助你。但在你愛的時候,當你聚焦到某一個點某一個人的時候,你還是可以體驗到幸福的幻覺的。

我愛我的狗,它只是一條普通的狗,但我馴養了它,它也馴養了我。一旦學會了這一點,任何地方都是宇宙的中心,任何人都是最愛之人,任何時間都是寶貴的時刻,任何事都是人生的意義。

之前在網上看到說:週末刷一天手機是非常容易無聊的。但只要你給自己定一個切實可行的目標,比如維護一個模型或者看兩篇報告,這一天的手機就會刷得緊張刺激而有趣。

我馬上回復道:人生是完全無意義的,但是隻要你給自己加個目標,比如一定要拿到「年度最糟糕性描寫」文學評論獎,或者第一百三十一屆「在浴缸裏放屁氣泡直徑最長」評委獎,並以自己未能奪冠而哭泣幾次,整個旅程似乎就會變得很勵志呢。

就好比說,讀那麼多書幹嘛,讀得多想得多,煩惱就多。這不能說沒道理,但我總覺得哪不對勁,直到後來讀到法國詩人勒內.夏爾一席話方纔釋然,他說:「理解得越多就越痛苦。知道得越多就越撕裂。但他有著同痛苦相對稱的清澈,與絕望相均衡的堅韌。

你擁有青春的時候,就要感受它。不要虛擲你的黃金時代,不要去傾聽枯燥乏味的東西,不要設法挽留無望的失敗,不要把你的生命獻給無知、平庸和低俗。

得了抑鬱症之後,我經常會有一種疏離感,感覺不到真實和情緒。麻木,疲倦,累,暴食或者即使很餓也沒能力喫飯,只能一動不動的躺屍。我不覺得自己是個人,反而可以抽身觀察審視自己。感覺自己是異類,是怪物,感覺自己在不屬於自己的空間,隨時會窒息溺死。

而在嚴重的時候喫藥,藥效有了作用,有時候會短暫的讓自己突然恢復正常,過往那些被壓抑的情緒像排山倒海一樣襲來,達到一個臨界點,突然因為一件小事或者哪怕只是走著路,騎著車,就哭了,淚流滿面五味雜陳,酸的苦的鹹的辣的,各種各樣的聲音、細節,好像我是一個回收室。

時而像是被全世界拋棄,時而立在情感泄洪的頂峯,同時還要在別人面前像個正常人一樣。現在偶爾翻看幾年前的聊天記錄,也會感慨當時的我真的好古怪,而不自知,想和當時無意冒犯困惑的朋友說聲抱歉,也不知要如何開口。

那段時間想死的念頭從來沒有一刻離開過我,死了就可以一了百了。但還好沒有真的死,畢竟後來又看到幾部心水的電影,讀了幾本好書,見到了更大的世界,有了更好的進步,和短暫的幸福時光——曾經,我以為這些都不會發生了。

這幾年也會安慰自己,寫出一些句子,比如

【你不是異類,無論你覺得自己有多格格不入,你的行為和心理都是自然的一部分,你有權得到屬於人類的幸福。】

【喂,你呀!不要再把世界的瑣碎扛在自己肩膀上,不要為了別人的錯誤攻擊你自己。你理想的那個世界不存在,野蠻必定戰勝崇高。不要關心那些神明應該關心的事了,你只是個人。你的願望無法實現,你要從悲觀絕望裏解放出來。累了就睡,死不了就行。

去讀黑塞,讀一切你喜歡的,把目光收回自己。關心自己的指甲,保護牙齒,保養皮膚,去游泳,去看雪,去戀愛,好好喫飯,去寫去畫,再寫再畫,去做自己喜歡的事,去冒險,去賭博,去和解,去熱愛。

去做一名僧侶,在雨裏種下鬱金香。

別指望有人看見你的痛苦。

別寫詩。】

寫這樣的東西,不知道有沒有幫助到別人,但真的治癒了我自己。慢慢的,我找回了自己的節奏,很慢很慢的節奏。慢慢的從最深的絕望裏走出來。

或者說,我從一個人格解體的狀態下重組了。我不知道新的我是不是好的我,但我願意改變並且可以改變,這挺好的。

抑鬱症是一件大事,也許它沒有走遠,還在繼續影響我,突然好幾天,又開始難受。

但作為倖存者,雖然我的心肺靈魂都被燒過,然而可以流淌在時光裏,酸甜苦辣都試一試,又有什麼不好呢?

2020.1.7寫給3年前的自己。


推動宇宙內卷,跳脫熱寂命運 (? ??o??)?


不是答案無解,是問題出了問題.

追求生命的意義,就好比問一條線段的壓強是多少,你回答沒有壓強 或者 有壓強都怪怪的.

意義,是指一個"存在" 對於 一個"目的" 的幫助作用. 比如冰天雪地裡面,我們說火對人有意義,大概是指火這個存在,對於 人保持溫暖 這個目的的幫助作用.

你要問生命的意義,也首先要明確 生命這個存在 對於什麼目的的幫助作用? 如果你說不出來,不是說生命就沒有意義,而是意義不能衡量生命,就好比壓強不能衡量線段

再念一遍,線段沒有壓強可言,這不代表線段的壓強是0.


我上初中的時候,有天晚上在放學回家的路上,突然對於「我」產生了一點異樣的想法。

我想像著意識離體,以第三人稱角度看著自己在街上走路的樣子,這樣的感覺陌生又熟悉。

那晚我就在思考:我存在是因為我的意識存在,但是如果我的意識脫離了我的身體,那麼我又是誰呢?還是說我的身體就是我嗎?我又為什麼會存在?

隨即我想到了在我死亡以後,在幾百年後出生了一個我,但是不是現在的我,是另一個我。他看現在的我,就像你我看幾百年前的人一樣。

比如我現在叫張三,張三是我,我是張三的自我意識。幾百年後有個人叫李四,我是李四,李四也自稱我,我是李四的自我意識。

我和李四的存在對彼此意味著什麼?前世今生又真的存在嗎?

再以後,我瞭解到了宇宙熱寂。

「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作為一個「孤立」的系統,宇宙的熵會隨著時間的流異而增加,由有序向無序,當宇宙的熵達到最大值時,宇宙中的其他有效能量已經全數轉化為熱能,所有物質溫度達到熱平衡。這種狀態稱為熱寂。這樣的宇宙中再也沒有任何可以維持運動或是生命的能量存在。熱寂理論最早由威廉·湯姆森(英語:William Thomson)於1850年根據自然界中機械能損失的熱力學原理推導出的。

引用百度百科」

我就在想,現在作為張三的我,存在的意義是什麼。我會被人遺忘,所有的一切痕跡都會消失。我為什麼存在過呢。

不僅僅是我,地球都會被太陽毀滅,地球上曾經存在的一切又有什麼意義呢?

後來,我知道了宇宙決定論。

什麼是宇宙決定論呢?

打個比方。你扔出你的手機,如果得知了你出手的角度,力度,方向等等條件,就可以算出手機落在哪---在手機沒有落地之前。

這個猜想認為宇宙也是一樣。

把宇宙大爆炸比作手機扔出去那一刻。

如果得知宇宙大爆炸那一刻所有的狀態,就可以用一臺超級計算機推算下去,一直算到宇宙熱寂,也就是手機落地,過程都是註定的。

再退一步從量子力學來講,在亞原子層次上,自然界高度遵循著隨機與概率原則。

比方說有一個具有放射性的原子,例如鈾原子。這個鈾原子會自行分裂並且釋放一個阿爾法粒子。不僅我們無法預測某一個鈾原子是否會分裂,而且就連鈾原子自身也尚未決定什麼時候分裂。

當整個宇宙體積非常小、溫度非常高的時候,量子力學就是主管一切的法則。隨著宇宙的膨脹,量子不確定性也隨之膨脹,嵌入了最大尺度的空間當中。

儘管量子力學意味著非決定性與概率,但是從統計學上來說,量子力學的效果會自我抵消,因此宏觀世界並不存在非決定性。我們的宇宙依然是牛頓與愛因斯坦的宇宙。量子力學伴隨著的概率與隨機性與宇宙是否遵從決定論並沒有關係。

所以我認為。

雖然很難承認,但確實是這樣的。

我們的存在對於宇宙來說毫無意義。

如果把宇宙從爆炸到現在的時間對比成地球一年的時間,24:59:53秒,人類出現,我們人類文明從誕生到現在只有7秒時間。

你所知道的一切人或事,包括我們地球文明,只是在宇宙的誕生與熱寂的過程中產生的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

還記得我舉的例子,那個被扔出的手機嗎?

我們就像是住在手機上的微生物,在手機落地的過程中度過一生,你會在意你手機上的微生物嗎?

所以。

無論是張三是我也好,張三是你也好,對於宇宙來說。

都無關緊要。

宇宙不在乎。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