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学作品最注重的就是文化,或者说人性。

写作技法、体裁、题材都会过时,但是能够流传下去,让后世的人有兴趣拾起来翻阅的一定是对于文化传承或者对于人性洞达的作品。当然也会有一些特定时代的技法、体裁被划入经典,可是真的不是大众想要的作品。比如楚辞、比如汉赋,不是狂热文学爱好者或者研究者根本不会深入去读,因为隔阂太深了。

而我们称之为经典并且经常拿出来翻阅的却是一些很浅显的作品,比如论语、孟子、老子、古诗十九首、小说、唐诗宋词。不要说这些很高深,起码这些读的时候基本不需要翻字典。

能够让后人容易理解,有兴趣翻阅,还能产生共鸣,对读者有收益的作品才是经典作品。至于研究者划出来的经典,只能束之高阁,不敢染指。


1,思考,扩大阅读,再思考。

我记得《战争与和平》里有这么一个片段。皮埃尔跟他老婆闹翻后,独自一人从莫斯科赶往圣彼得堡。在途中下榻的一家酒店里,他邂逅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共济会老人。老人是认识皮埃尔的,也耳闻过他的故事,当时的皮埃尔正处在善恶冲突的困境当中,老人明镜似的向他剖析他的灵魂,并宣传自己组织的信仰。我模糊地记得当时两人交谈内容是围绕皮埃尔与其妻子以及妻子的情夫交恶的事情,并由此引出了很多道德问题。最终皮埃尔受到震动,认定了信仰,决心加入共济会。

看完这个片段,不由得使我想到了当下。(顺便说一下,我觉得那些能够称得上是经典的作品,都有这种穿越时空,来到读者当下的神奇能力。)我曾跟国内家庭教会有过接触,也多次见过教徒(大多是大妈)在图书馆或广场缠著人们(尤其是落单的人)传教,我自己也被宣传过。他们传教的内容也是一些关涉幸福、道德、快乐、心灵拯救之类的(有一些听上去像心灵鸡汤)。被传教的人,当然少数会乐意聆听,并与传教徒交谈(多为独自一人),但是大部分人都有抗拒心理,并对传教者所说的东西,嗤之以鼻,排斥的并不仅仅信仰上的上帝,还有那些幸福、道德上的话题。絮絮叨叨的会令人厌烦,就像逆反在学校里接受的所有可归在「德育」名下的东西一样。如果这时候有人把皮埃尔那段经历拿来告诉大家,估计会引起嘲笑的。

我想,阅读前人留下的、能反映彼时时代精神的经典作品,很容易会拿来与我们自身所处的时代作比较,这种穿越时间与空间的比较会引发思考,提出问题。我自己的情况是,在我阅读时,我很难感受到共济会成员和皮埃尔在谈论那些关乎心灵、关乎信仰的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崇高感,很难相信那些耳熟能详的、高高在上但被异质化的、作为人类对善的追求目标的东西会切身地发生在普通大众身上,会使人遭受痛苦的折磨。我从皮埃尔和自身所见情况相比,想问道这一两百年间人类的精神世界发生了什么,才导致今天对崇高道德的追求慢慢消磨殆尽?以前人们的道德感真的特别强烈?托尔斯泰时代的人们是一种什么境况呢?或者,作为一位能够提升人类精神水准的领袖人物,心灵的磨难与救赎只是托尔斯泰一个人承担的先天使命,而其他大众,无论是彼时还是此时,可以不用为此劳神费力?比较一下传教者,一方为有学识的老贵族,一方为国内中年妇女,结合我的经验,我甚至可以问,为什么国内的传教人士多为中年妇女,即大妈(当然也有年轻的传教者,但据我所见,很少)?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否与大妈爱跳广场舞的原因是同一个?传教者喜欢捕捉独自行动的人作为对象,这样似乎可以提高入伙的成功率,这里面有什么心理学上的讲究呢?

想解决这些问题,我觉得只好进一步、更深入的去阅读。要了解托尔斯泰这个人的精神世界,就得继续阅读他的作品以及人物传记;要了解皮埃尔时代人们的精神世界和道德状况,就得去阅读历史的、文学的、社会学的著作;要了解大妈,就得努力观察,就得研究中国的社会现状,等等。这些都要求我去做进一步的探索,不断扩大知识的镜面。如果我当初没有阅读经典,或者只是读了一些可以提供短暂快感、左耳进右耳出的快餐型书籍,那么,我就没有思考,也不会引发下一步的阅读。

这是个人认为经典作品能带给人们的第一点,改天再补充别的吧。本人在知乎刚刚开始答题写东西,有不好的地方万望包涵,能收到您的批评更是我的万幸。

今天补充一点

2,学到新知识

读经典可以学到知识,这好像是顺理成章的事,但凡阅读总会有输入吧。我今天早上上班的路上,想起了《骆驼祥子》里一个有趣的小段子,先粘贴过来给大家看一下:

「高妈知道他是红著心想买车,又给他出了主意:『祥子,我知道你不肯放账,为是好早早买上自己的车,也是个主意!我要是个男的,要是也拉车,我就得拉自己的车;自拉自唱,万事不求人!能这么著,给我个知县我也不换!拉车是苦事,可是我要是男的,有把子力气,我楞拉车也不去当巡警;冬夏常青,老在街上站著,一月才挣那俩钱,没个外钱,没个自由;一留胡子还是就吹,简直的没一点起色。我是说,对了,你要是想快快买上车的话,我给你个好主意:起上一只会,十来个人,至多二十个人,一月每人两块钱,你使头一会;这不是马上就有四十来的块?你横是多少也有个积蓄,凑吧凑吧就弄辆车拉拉,干脆大局!车到了手,你干上一只黑签儿会,又不出利,又是体面事,准得对你的心路!你真要请会的话,我来一只,决不含忽!怎样?』

」这真让祥子的心跳得快了些!真要凑上三四十块,再加上刘四爷手里那三十多,和自己现在有的那几块,岂不就是八十来的?虽然不够买十成新的车,八成新的总可以办到了!况且这么一来论命题,认为一支飞箭在每一瞬间必须要占据与它自身相等,他就可以去向刘四爷把钱要回,省得老这么搁著,不象回事儿。八成新就八成新吧,好歹的拉著,等有了富余再换。

」可是,上哪里找这么二十位人去呢?即使能凑上,这是个面子事,自己等钱用么就请会,赶明儿人家也约自己来呢?起会,在这个穷年月,常有哗啦了的时候!好汉不求人;干脆,自己有命买得上车,买;不求人!「

祥子想买黄包车,但是钱不够,曹先生家的高妈就给他出了这么一个主意,让他组织起一票人,融资。看完这一段,我感觉跟今天的众筹有点像啊。我不懂众筹的操作与原理,了解的人可以看看是不是有相似的地方。另外,在《骆驼祥子》里还有不少理财的点子或者教训。经典再现的也是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人世间,其中不乏与我们相似的经历,会提供给我们一些有用的生活小知识或者反面教材。

?C?


我不是一个迷信经典的人,也一直认为经典都是人定的。

上大学之后养成了一个习惯,每读完一本书都会写个读后感,内容形式都不限定。

由于读完一本书的时间长短不定,读后感却是读完就即写的,所以有时候过段时间再读的时候,翻翻自己的读后感,再添一些,也很有趣。

看多了之后,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些经典的书,回去翻读的次数和欲望会比其他书多,添写的读后感也更多层次,最大的亮点是可能时隔多年再读再翻的时候,仍然能有感有悟。

经典不必去迷信,经典也不是每本必读。

自然读书就好,鸡汤,散文,随便,人生攻略,小说,经典,什么心情读什么书。

但是经典(我认为的那些)确实会更值得回味一些。

临近毕业,最近看围城(第一次看完。。。以前看过一点不喜欢)才看懂了里面说的那些想法。


我看过能算经典的书大概有歌德的《浮士德》,阿格农的《塔木德》,雨果的《九三年》,还有一点点《不能承受生命之轻》。在我看来,经典和现在的青春文学对比,会更难读,但是却更有益,我看了《谁的xxxx不迷茫》感觉就是四流作家的东西,所以我还是回归了经典的行列。按我理解,我认为经典是被筛选出来的作品,至少受到了认可,所以经典会比现在一些二三流作家做的更好,当然大作家发挥也不会很稳定,也会有一些二三四流的作品,但是在被归为经典的作品里面就不是,我觉得得经典可以算是种品牌认证吧。再说经典里面有什么,其实很多经典真的很平铺直叙,或者很无聊,但是之所以没有看出那背后的东西,可以说是你知识面不够广了,建议阅读前先预习一番。总而言之,因为你读书不够多,所以你读不下书。

谢邀。经典文学,经典两字就能说明很多。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必然有其独到之处。从中可以读出对人性的拷问,对生活的理解,对生命的解读等等。即使是同一本书各人也有不同的理解。细心品味,才能更好的理解。


谢瑶。

经典文学作品看得很少,因为他们故事性太弱。倒是古典的笔记小说看了不少。你可以发现我们今人的套路,古人早就发现了,而且文笔牛的一批。几千年的文化,底蕴很深。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