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

最早是看教科书《高邮的鸭蛋》知道了汪曾祺,后来看《四方食事》、《人间草木》一类的汪氏散文,后来读到了《受戒》,汪氏的文章自然带著一种美感,而且带著一种真诚,无论是写西南联大还是十年的特殊时期,汪曾祺的笔下都是一股淡然,哪怕是一段艰苦岁月,而且文字还有幽默感,个人感觉值得一读。


最爱汪曾祺。因为他的句子,是活的。

现在我们写文章,总说金句是一篇好文章必不可少的因素。这个金句,要么是观点鲜明,且又掷地有声,要么是语句惊警,发人深省,要么是巧妙诙谐,过目不忘,总之,我们不可能每句话都闪闪发光,但是如果在铺陈的写法中突然出现一个金句,让人精神为之一振,兴致盎然,立刻又把情绪和注意力调动起来,起到了一个提升阅读体验、提升阅读节奏的的效果,所以无金句,不新媒体。

很多人觉得,所谓的金句,就一定要语不惊人死不休,要惊天地泣鬼神,其实,汪曾祺的很多金句,反而是朴素的,淡而有味的,甚至看起来不太像金句。

1.一定要爱著点什么,恰似草木对光阴的钟情。

--汪曾祺2.家人闲坐,灯火可亲。--汪曾祺 《冬天》3.有人说故事像说著自己,有人说著自己像故事。--汪曾祺《我们都是世间小儿女》4.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的世界很平常。--汪曾祺《一辈古人》5.愿少年,乘风破浪,他日毋忘化雨功。

--汪曾祺《徙》

6.活在世上,你好像随时都在期待著,期待著有什么可以看一看的故事。--汪曾祺《邂逅》7.人生如梦,我投入了的却是真情,世界先爱了我,我不能不爱它。--汪曾祺8.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它们很温暖,我注视它们很多很多日子了。--汪曾祺9.黄油饼是甜的,混著的眼泪是咸的,就像人生,交杂著各种复杂而美好的味道。--汪曾祺《食事》10.都到岁数了,心里不是没有,只是像一片薄薄的云,飘过来,飘过去,下不成雨。

--汪曾祺

11.美,多少要包含一点偶然。--汪曾祺 《人间草木》12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汪曾祺《四方食事》13.红黄蓝白黑,酸甜苦辣咸,每个人都带著一生的历史,半个月的哀乐,在街上走。--汪曾祺《钓人的孩子》14.一个人要兴旺发达,得有那么一点精气神。--汪曾祺《水蛇腰》15.在黑白里温柔的爱彩色,在色彩里朝圣黑白。

--汪曾祺《人间草木》

来源:知乎作者小样Oak

最近迷上汪曾祺,今天去了一趟书店,总共拿过来三四本书,汪曾祺,《华为传》,吴军的《格局》,还有李娟,最后发现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读汪曾祺。

读著读著就发现,他的句子无一字不平常,就像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乡下老农,在跟你平平常常地唠著家常,跟你唠的时候你还不知不觉,就是觉得听著舒服,但是唠完之后,你回到家里,把所有的话凑在一起,立马就有画面了,就突然代入到一种情绪里了,整个人就「呆立半晌,不觉莞尔「。

不是因为其中的某一句话某一个字,而是它平平常常的句子,凑在一起就活了,就有了意境,有了味道,有了灵魂。

所以所谓的金句,是在我们文字还不够成熟的时候,刻意为之,其实是文字还不够圆融的体现。有点像小孩子打架,一惊一乍,虚张声势。等真正写出风格来,其实就不在乎局部的一两个句子,而在乎整体的意境了。

今日读汪曾祺,越读越不敢下笔,于是摘录一二,供有心人咀嚼。

她问了我一些问题。其中一个是,为什么我的小说里总有水?即使没有水,也有水的感觉。——汪曾祺

汪曾祺写了很多书,他一辈子都在写,他的文字比沈从文多。沈从文曾经有那么几十年的沉默,而汪曾祺没有,他一直在写,从一个矫揉的、华丽的、虚幻的文艺青年,写成一个乐天的、通透的、嘻嘻哈哈的老头子。

我初学写小说时喜欢把人物的对话写得很漂亮,有诗意,有哲理,有时甚至很「玄」。沈从文先生对我说:「你这是两个聪明的脑壳打架!」他的意思是说著不像真人说的话。托尔斯泰说过:「人是不能用警句交谈的。」——汪曾祺

很多人刚写时很惊艳,写著写著就没东西了,他是刚开始很浮夸,写著写著就安静了。很多人说,如果你觉得活著没意思,就读一读汪曾祺。就好比一个厌食很久的人,突然闻到了食物本身的香味,突然回忆起自己小时候吃东西的状态。他的笔下是活色生香的,是最新鲜的食材,是水,缓缓地灌注于你,让你在月光中浮动起来。

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著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汪曾祺《端午的鸭蛋》

1946 年的秋天,西南联大毕业生汪曾祺毕业即失业,在上海找不到工作,他急怒攻心,烧毁了写了一半的手稿和书,然后给远在北京的沈从文先生写了一封诀别信。信邮走后,他拎著一瓶老酒来到大街上。他边迷迷糊糊地喝酒,边思考著一种最佳的自杀方式。如果不是朋友寻来,我们怕是再也读不到他的文字了。

之后老师沈从文给汪曾祺回信:

「你手里有一支笔,怕什么!」

每次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的胆气就壮了几分,仿佛自己就是汪曾祺一样。沈老师啊,你可曾想过,你除了安慰了你的弟子,也安慰了我这个漂泊在异乡的隔代人。我假装自己,是你们的传承人,从这句话里得到温暖,走到哪里,都不曾把自己这支秃笔丢掉。

此后的汪曾祺,再也不曾提自杀。不久,在沈先生的推荐下,《文艺复兴》 杂志发表了汪曾祺的两篇小说。后来,汪曾祺进了上海一家民办学校,当上了一名中学教师。

世界先爱了我,我不能不爱它。——汪曾祺

他变得越来越温暖,越来越通透。再之后,汪曾祺就慢慢成为我们所熟知的大作家汪曾祺了。

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它们很温暖,我注视它们很多很多日子了。

它们开得不茂盛,想起来什么说什么,没有话说时,尽管长著碧叶。你说我在做梦吗?人生如梦,我投入的却是真情。

人生如梦,我也希望自己,投入的都是真情。


我喜欢沈从文先生的作品,大部分中国年轻人都没听过他的名字,更不要提读过他的作品。

当代文学第一人,诺贝尔文学奖评委实证一定能拿诺贝尔文学奖的人,可惜没等到公布。


我——嗯,我肯定算中国当代,网文那也是文学(应该是吧?),不过我一直自认为是作者算不上作家。

虽然这个答案有点开玩笑和不要脸,但是我书中人物、情节、主旨,包括吐槽都是我自己最喜欢的。而题目问的就是「喜欢」。

我觉得大家应该懂这种「哎呀,这个作家写到我的心里去了」的这种感觉吧,我回过头看我的书时时刻刻有这种感觉。

没错,那些大作家天赋、水平和技法不知道比我高到哪里去,但是他们的趣味、想法和三观不可能和我一模一样,他们也不会为我一个人写作啊——而我的书就是用我的趣味、想法和三观写给我自己看的!

至于我的书为什么还会有些读者——我说过无数次了,中国那么大,总归有一些和我一样有病的病友。


只能一位的话,还是汪曾祺。

但王小波阎连科老舍鲁迅苏童沈从文等等我都喜欢。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