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说谭咏麟,70岁能拿出这么好的形象和声音状态,而且非常有梗(比如说宅男穿睡衣哈哈哈哈)。有生之年他居然上内地综艺了,有生之年有人给他买热搜了。太让人感动了。

感谢节目组完全没有聊那些不相关的人和事,聊的都是谭咏麟喜欢的,运动、乐队、唱歌。最让人感动的是这个节目组终于没有拿谭咏麟五六十岁的照片当作他年轻的时候的照片黑他的颜值。

伦迷心满意足。

后期肯定会改赛制,我伦应该不会参加排名,不然其他歌手玩什么。就像1987年谭咏麟宣布不再领奖时一样,如果他还角逐奖项,其他歌手玩什么。

有一点点期待,第一期唱陈百强+许冠杰的歌,立意非常好,一生何求呢?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这是我偶像的人生态度。他从零到红到现在70岁,从来没改变过他的性格。做音乐的热忱和四十多年前的新人没有差别。但是陈百强和许冠杰的歌对伦伦来说太简单了。希望以后的节目里多唱些自己的有难度的歌,多唱些他擅长的英文歌和摇滚,拿出绝美和音出来。可能路人都知道谭咏麟是一个很牛逼很牛逼的远古天尊级大神,但是很少人知道他到底有多牛逼。

追更追更。。。。。。。。。。。。。。。。。。

想到一个小彩蛋,谭咏麟给自己取名金牌销售,因为他当年真的是金牌销售。他真25岁的时候在香港销售打字机,别的同事拿出七张订单,他能拿出70张。这就是真正的他,一般的歌手发三十张五十张专辑就相当优秀了,他目前已经发了超过一百五十张专辑。一般的歌手开一百场两百场演唱会已经相当了不起,他已经开了九百多场。

他是新生歌手,真的不是倚老卖老,他甚至不怀旧不搞情怀,就是不断前进不断创新。甚至节目里李健老师提到的他的经典老歌,他都要想一下才能想起来。他在节目里说他每十年就重新出道一次,也是真的。70年代温拿乐队。80年代他个人出道和平均年龄比他小十岁的陈百强张国荣梅艳芳吕方陈慧娴同期做小鲜肉,却遥遥领先。90年代,他和平均年龄比他小十五岁的四大天王同时代,依旧是演唱会号召力最强的那个。新世纪,他和比他小十七岁的李克勤组左麟右李,和比他小二三十岁的陈奕迅谢霆锋他们同时代,依然能拿销量冠军,依然成为红馆开的最频繁的人。在国内,他那首披著羊皮的狼和新时代网路歌手竞争,还能当彩铃榜首。新世纪10年代,他还搞了samtam到处巡演。

看到弹幕说,谭咏麟出道的时间比容祖儿年纪都大,何止,比李健年纪都大,差不多是张信哲的年纪。他比新生歌手差不多大半个世纪。可是,那又怎么样呢


健哥的接梗速度,绝了。谭咏麟说他和李健是新的「左麟右李」,健哥一向谦逊,觉得把自己和校长列为左右,平起平坐,有些不妥。但是在舞台上直接拒绝这个新名字也不合适,毕竟校长已经说出来了。且看健哥怎么接- 左麟=校长,右李=李健=校长助。简直是天衣无缝,绝了。


1

作为一个谭咏麟粉丝,待过一段时间港乐圈,基本上猜到李健的粤语会被挑刺,但《一生何求》表演那么出色,应该很少人会去挑了吧,毕竟歌曲演绎实在是太出色了。结果啊,还是有很多人挑。

怎么说呢,谭咏麟国语还不如李健的粤语呢。23333

下次要是唱国语《水中传奇》,我都要为谭咏麟捏把汗。

而且,我也没听出李健的粤语有多差。23333

说一下心路:谭咏麟曾在97年的一张翻唱专辑中翻唱过《一生何求》,那个版本,比较轻快,好听是好听,总不是那个感觉,直到听到现在的版本,真是圆梦了。

另外:《浪子心声》是许冠杰的歌曲,许冠杰也是谭咏麟的偶像。

2

钟镇涛的声音还是牛逼。为爱痴狂不适合搞太多花样的技巧,真诚就对了。钟镇涛的层层推进,听著可是太动人。

3

只有我一个人感觉容祖儿和太一的声音很搭么,可惜没有牵手成功。

4

张信哲还是那个情歌王子,唱情歌真是天生的能力,一张口,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以上,全部都是实红过,超高国民度。阵容太牛了。

——————

我知道现在很多歌手很不屑于情歌演绎,但是击穿人心,大多数都是被人看不上的情歌…………特别希望年轻歌手追求个性化的时候,也能稍微学学情感表达和释放。

爱情的,友情的,亲情的

毫无感情犹如唱歌机器真的很…不太好听


youtube上只传了前半部分,歌的部分只有李健+校长的合唱。暂时未能看出爆款潜质。

(发现已经有网站有了,不过大概率是盗版,感觉笑点还不错,但舞台没有很impressive。)

一方面对后面的也不太期待,另一方面这部分的效果对我来说也够了。

回想一下第一季里,导师挨个进门之后的寒暄还蛮有意思的,一墙的唱片封面也很有心(知道这一期歌手之后我真的超级期待这个环节的),新生歌手挨个进房间之后也有一些笑点,这一期节目结构上不知为何就没了这些组成,不知道是不是油管有删减。总之就是效果上差了一些。而且校长作为新生歌手这一点其实肯定可以搞得更有趣更精彩的,总感觉没有很好地利用这个噱头。

感觉上不够搞笑不知道是不是后期的锅,好的后期真的能加分很多。

但是李健真的太优秀了,综艺效果就很好,而且跟谭校长在一起的表现跟平时风格就很有反差萌。我心满意足,愿意为此刷完全集。

导师部分我觉得步子太大了,一期里三个香港人,其中校长国语相当吃力,祖儿国语一般,我觉得香港文化、语言、习惯上都跟大陆差异太大,最好不要扎堆出现,否则效果可能会跑偏。当然这可能是我的偏见,搞不好能调节得不错。第一季A组里罗琦我不了解,但另外三个人都很有梗,李克勤国语其实非常限制综艺效果但好在话多爱讲,周深又很好地弥补了普通话的问题,跟周深搭档之后除了周深自身有梗之外李克勤的笑点也比较能被get了。小哥跟许魏洲之间其实我觉得不是很放得开,但总体还行,而且小哥自带笑点。而任贤齐就相当靠谱了,反应快、能接梗、语言好,绝对的优质嘉宾。这一季开头的话暂时还没有感受到这种氛围。

真正的新生歌手三个人我都没听说过……对不起……但是看发布会的时候感觉太一的存在感太弱了,站的时候都隔得有点远,还好是分组,所以后续肯定会有存在感,其实呆萌宅男啥的也很容易有萌点,说到底还是看节目的把控吧,

很多人期待李克勤,我也期待。发布会里林海说可能会出现,有的人觉得cue了就是可能性大,我倒觉得正相反。肯定各方面都是乐意促成这个合作的,没来只能是因为疫情问题。如果确定了要来,消息发出来对于收视率啊赞助商啊又没啥坏处,只能是因为问题还没解决了。

然后就是希望网传某明星会返场不要是真的吧。我觉得第一季最可贵的就是平和的合家欢氛围了,在第一季的氛围之中我觉得网红还行流量OK假唱也不追究,(导致后来冲浪看到部分人的黑料之后也只觉得不想再看而已),但如果某明星露面的话平和就没有了。林海对此明星印象挺好我能理解,他也许觉得网友是乌合之众我也能理解,但是一个合家欢的节目如果制作者态度过于傲慢,恐怕很难做好。

最后还是要说回谭咏麟李健。我从小学听水木年华的时候开始第一次听李健,到后来听他个人的歌,到《传奇》和《风吹麦浪》被人熟知,《我是歌手》的大火,一直都在听。但很奇怪的是,对于他虽然我一直都喜欢,但却不太会去看他的节目、访谈,也不太会去关注他的现状,很早就知道他的成长过程、和妻子的故事、喜欢谭咏麟(并且很早就看过他们一起吃过饭之后的那篇博文),但是也一直就只知道这些。而对于谭咏麟我的喜欢一直比较割裂,看他年轻时期的舞台就会觉得「我的天好帅好帅好帅」「感染力绝了」「歌太好听了」,看现状又是另一种喜欢。

总之,能看到他们一起唱歌真是太幸福了。而且我一直都觉得谭咏麟的性格和心态与他的音乐风格有种内在的自洽,非常迷人,但很少见到对于此的表述。老实说,对于谭咏麟的访谈经常做得很无趣,因为谭咏麟本来就国语不好,然后访谈有时候也太正经,失去了魅力。现在他和李健这样一个知道如何欣赏他的人一起合作,同时李健的表达能力也是一流的,同时我还喜欢李健!不知道怎么形容,但是真的太期待了。

想听《一首歌一个故事》。

冷静了一下还是想再加几句,其实谭咏麟肯定对李健是不太了解的,有些东西本身以校长老香港人的文化背景也确实很陌生,未必能有共鸣,何况还有语言差异。希望通过这个节目阿伦能更多了解李健,我太期待他们产生真正的碰撞了。

《一生何求》是好听的,编配也是十分用心的,是优秀的作品。但第一季中,勤深深有几首歌给我的感觉是震撼,虽然有的歌编配上倒没有很好。这可能是因为男声女声的差异更抓耳,也可能是因为《一生何求》相对有点平。

这两个人合唱一定都会唱得很好,但他们各自的代表作实在太多又太好了,我期待的是更胜于此的东西。究竟如何配合才能1+1&>2呢,这是很挑战想像力的事情。且盲目相信他们能探索出来吧。

又:谭咏麟学学李健穿衣服!学不来的话让他陪你回忆一下你穿啥好看也行!

又:有没有人能告诉我李健《音乐傲骨》的名字到底跟谭咏麟有关系没,我知道有点牵强了,毕竟是常用词,只是好奇而已。

又:校长本人出过集邮专辑《欣赏》,健哥本人有足够强的合作意愿又是我超爱超爱的唱作人,开头还cue了这一点,所以说……健哥努把力搞个原创曲出来啊!校长大胆开口约歌啊!

《一生何求》反复循环,真太好听了。不禁开始反思我期待所谓的更为震撼是否只是被饭圈风气感染从而对喜欢的歌手产生的虚荣心。

第二喜欢张信哲那一组的合唱,声音蛮好听的,和声也不错,只有有些时候觉得妹子的断句我不太喜欢,也可能是我的问题。不过最后俩人又没配对,所以也说不好了。

又,《一生何求》循环之后又想起我最喜欢的之一《谁可改变》,真是太想听他俩一起唱了,唯一的问题是感觉在比赛or节目中唱有点可惜,所以说还是一起办演唱会吧。

看到有回答说《RB all night》又没版权,这还只是作者维权的,其它歌有没有买版权也难讲,这破节目这一点啥时候能改。第一季黄凯芹跟李紫婷唱歌都很好听,结果节目蹭热度选了《芒种》,蹭就蹭,还不买版权,后续不知道怎么解决的。新一季怎么还这样。

看第一季的时候觉得节目组本身优点很明显,不拉踩不引战足以盖过所有(拉踩芒果),部分选曲很好,但爱蹭热度选曲也是真的。幸好我最喜欢的是谭咏麟跟李健,一个咖够大,一个比较自我,节目祸祸不著。


第一期总体上不功不过,看观众是以什么要求来看节目了,如果说希望他一上来就是爆款,恐怕第一期还是没那个效果,但若是放松点看,第一期的整体进程其实完整度和有趣度都算是挺不错的,几个表演虽然可能都有进步的空间,但水准也都过得去。

其实这个节目能请到这批嘉宾也不容易,尤其李健和谭咏麟一上来就在健身房演了一段中二无比的无间道,这两人这么玩得开倒还真是少见,而两人的合作也是情怀拉满,表演水准很高。看得出李健真的是谭咏麟铁粉,难得见他话那么多自己cue自己的连主持人都没插话空间,难怪愿意在节目开头配合尬演那一段健身房无间道哈哈。

第二个表演时冯提莫和钟镇涛,我个人认为是一组反差相当大的表演,也正是由于反差大,所以有些人觉得不合适,觉得两个人都在自己的风格内发挥得很好,只是有些不搭。不过我个人是比较喜欢放松听歌的,在我看来这场合作挺不错的,一加一虽然没大于二但也不至于说变成负数,是一个合格以上的表演。很多人都对于冯提莫网路歌手的出身有些抵触,其实我个人是觉得大可不必揪著别人的艺术源头不放,冯提莫也是一步一步走到今天成为各类节目座上宾的,就这首歌来说,已经唱得挺好的了,而且他们最后也是完成配对,慢慢磨合呗。

第三场表演是太一和容祖儿,我个人是觉得这首歌选得有些不适合他们,容祖儿可能是想求变,但太一这场却不够怪,要知道怪才是太一的特色,这一场个人感觉是两人都没有在特色区里,又有点都不在自己舒适区的感觉,就是说突破算不上,说保守又不至于的感觉。当然整个表演的完成度还是有的,刚来嘛大家都要找找感觉。

第四场希林娜依高和张信哲的表演其实和前面的一样,也存在一些进步空间,这里的问题主要还是希林太年轻了,毕竟是A组忙内,一个大学在读生对于歌曲的理解还是有些局限,在尽力理解的情况下还是会存在一部分的共情精准度的问题,表现出来的大概也就是她这个年纪的阅历的人所理解的一种状态,所以能get到的和get不到的都大有人在。同时由于希林的背景,人们对她的判断标准也比较复杂,所以会影响一些人对这首歌里她表演的看法,作为一个实际主攻创作结果以唱功出名并且在女团出道的人来说,难免不知道该以什么标准来评价她合适,仅就这一场和张信哲的合作来说,若是按照秀人的标准看,她完成得是相当不错,但的确没有达到她所能达到的上限,这只能靠她自己慢慢找感觉或者找理解了,这场表演的可听性还是有的,至于有多喜爱就是个人口味问题了。

总体来说,第一期的表演水准都是在线的,大家也都是互相试探,我个人是觉得相当不错,因为我一直心态比较平和,所以对于所有人的表现我都是比较满意的,虽然都感觉有进步的空间但也不强求,不会强求节目组场场出爆款,听歌嘛,开心就好。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