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获得一致好评。能否引领红旗品牌走向复兴?


红旗H9灯光秀

来来来,先赞一波H9的灯光秀!


我是觉得,红旗H9最大的争议点不在于产品力,而是红旗如何把握好官与民之间的平衡。

看过发布会,有一个铁打不变的规律,全程无论主持人还是表演者,但凡说话的、PPT上打出来的,都是红旗。5年前的红旗有多惨不忍赌?要产品没产品,要受众没受众,要口碑没口碑。新红旗的目标是摆脱以前的官车形象,让这个品牌不再是车界的笑料,更多去完成一些车企该做的事情。

有效果吗?有,2018年8月H5上市,标志著该品牌正式打入20万以内国产B级车市场;2019年5月HS5上市,红旗打入中型SUV市场;同年7月HS7上市,打入中大型SUV市场;8月份E-HS3上市,红旗有了新能源车。在大家还沉醉于红旗的种种不堪时,它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入老百姓的消费区间。

不管是发布会还是红旗的营销调性,这个品牌是不可能脱离历史、脱离政治的。索性,我们看到红旗干脆把产品线分成几个阵营——完成上层目标的L系、塑造新品牌的H系,以及还不知道咋样的Q系(事实上我认为L系和H系就够了)。两条产品线之间几乎没什么共同的特质,但这次的H9绝对是个例外。

我觉得H9最大的风险因素,就是它虽为H系产品,奔老百姓去的,可H系旗舰的身份又让它不得不背负上层赋予的隐形设定。

聊H9就得先说说H7,你会发现这款车属于红旗还没明白过事儿时候的产物。H7的设计非常保守,一看就是设计师拿出N版方案,然后大领导拍桌敲定的。之后的H系车型,红旗将更多的决策权给了市场反馈,给了设计团队,别笑,对于红旗这个品牌,能让新东西、新元素出现在产品上那可是开天辟地的大变革了。H7遭遇市场尴尬的同期,红旗拿出过一台概念车:

但当时的舆论,普遍偏向于红旗在没话找话,这种设计怎么可能量产?怎么可能由红旗量产?可没想到3、4年后,H9就来了:

比之H7的保守,H9首先的进步在于红旗真敢把概念车的元素付诸量产,注意是「敢」,而不是「能」。有人说H9出自劳斯设计师泰勒之手,此言待定,因为那台绿色的概念车亮相车展的时候,劳斯设计师屁股还没坐热呢。

车长5.2米,轴距超过3米,这是标准的C级车水准,内饰用料、配置自不必说。H9既背著上面的压力,又要开拓消费者市场。我比较担心的是H9的气场是不是太强了……

和红旗H9一比,同定位的奥迪A6L、宾士E级简直就是小弟弟。红旗永远甩不掉61年前作者赋予它的设定,H9这样的外观走到大街上……我在想,国内绝不缺少35~60岁之间喜欢自主品牌喜欢沉稳大气的潜在人群,可他们真的能Hold住H9的气场吗?这里不妨大胆猜测:未来单色版本的销量肯定远远超过双色车身,双色车身极有可能作为2.0T和3.0T顶配/次顶配出现,或者干脆选装。

我三年前曾开H7超过半个月,能切身体会到「红旗」两个字对路权的加持,没错开H7并线、路边停车的时候,周围对你的容忍度要比奥迪A6L明显高。进公司大院,门卫说话音调都低了半个八度,这对品牌来讲不算好事。随著红旗H系的亲民化,这种情况会愈发改善。可H9的出现,会不会让红旗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再次模糊?30万的小号劳斯莱斯,最终会不会成为婚庆车队追捧的对象?

还是那句话,红旗H9的产品力没有问题,我最想知道的是,H9上市后买它的车主,当时内心的活动是怎样的。


两年前的2017年,在徐留平刚刚从长安调任一汽时,我就意识到,红旗这个中国汽车史上最重要的品牌,有可能迎来复兴。

当时,我还对红旗复兴的战略做过一些研究和探讨。

https://zhuanlan.zhihu.com/p/29477435?

zhuanlan.zhihu.com图标

那一年,红旗的销量仅有4600多辆,在国内汽车市场中还是一个无足轻重的角色。

那一年,红旗在中端价位仅有H7一款产品,销量十分惨淡,大家对红旗的前途都十分不乐观。

在我当时的推测中,经过徐总的改革,红旗的年销量能够达到2万辆以上,已经算是很成功的结果了。

但经过2018,2019这两年的发展,红旗的崛起速度让所有轻视它的人始料未及:

2018 年,红旗销售31000多辆,

2019年,红旗销售达100166辆!

红旗,再一次向我们展示了中国效率!


为什么中国需要复兴红旗品牌?

从根本上讲,红旗汽车的复兴是国家战略需要。

崛起的大国,需要有一个与国家形象相匹配的高档车。

这个高档车必须足够有分量,能够代表国家形象,比如:

美国元首座驾是凯迪拉克、林肯,而不会是雪佛兰、福特、特斯拉;

德国元首座驾是宾士、奥迪,而不会是大众;

日本元首座驾是丰田、日产,而不会是本田、铃木、马自达。

代表国家形象的豪华车,这个担子长安扛不起来,长城扛不起来,吉利奇瑞比亚迪也扛不起来,必须红旗来扛。

所以中国本土高端汽车品牌,以后或许会有好几个,但目前,红旗是唯一可能的品牌。

红旗的产品序列

红旗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产品序列,不再是当初一款H7打天下的格局了。

轿车方面,已经有H5,H7两款主力产品,H9的发布,将会构成3款完整的轿车产品矩阵;

SUV方面,已经有HS5,HS7两款主力产品,未来可能还会有HS9;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为红旗的产品序列做了一些规划:

为了统一品牌形象,同时降低研发成本,采取类似于大众的平台化、家族化应该是个很好的策略。

红旗可以考虑研发一套类似于大众MLB evo的纵置发动机平台,全系以后驱为主,并可以在部分车型上增加四驱系统。在这套平台基础上,推出B级,C级,D级三个级别的豪华轿车。

其中B级轿车的最低价格应该能下探到20万以内,借助红旗品牌和后驱平台性能优势跟普通合资B级车竞争;C级车定位跟目前的H7类似,起步在23-25万左右,面向主流豪华车市场与奥迪A6L、宝马5系中的入门车型竞争,主要突出价格和配置优势;D级车定位可以在40-50万,配备V6及以上的发动机,与奥迪A6L宝马5系等中高配车型竞争,形成差异化。同时,在上述平台基础上还可以推出衍生的SUV型号,进一步瓜分豪华SUV市场的蛋糕,轿车和SUV关系类似于宾士C级和GLC或者宾士E级和GLE。

与我当初设想略有不同的是,红旗在入门级产品上,并未采取纵置发动机平台、后驱的策略,而是采用了务实的横置、前驱平台,基于马自达的技术开发了H5和HS5两款入门级产品。这个策略相对来说,更加务实有效,成本和售价都更有竞争力。

按照当前的规划,红旗的产品序列如下:

入门级:轿车H5,SUV HS5;

中端:轿车H7,SUV HS7;

高端:轿车H9,SUV HS9;

红旗H9的产品意义

H9是红旗旗下的旗舰级轿车,无论尺寸还是产品配置都是豪华车的标准水平:接近5.2米的车长,纵置后驱布局,最高3.0T机械增压发动机。

H9的设计、动力、综合产品力完全担得起红旗主流价位旗舰的身份(不考虑L5等百万级别的超豪华车),既能够走量,也能够作为品牌形象担当。


颜值爆表,特别是中网和扁平化红旗标志。

内饰到时候去看看真车了再评论,内饰图片看不出质感。

裸车35左右买得到的话必买。

更新两张单色版图片。

在汽车之家又白嫖到几张图片


新红旗H9在设计层面上真的做到了主流豪华车的优秀层次,大气自信,又有一定的经典传承。

原以为会是红旗H7,结果可能是成车气场太强大,一汽集团层面觉得不如就让它承担H级的旗舰角色。新款的H7肯定也在紧张推进,设计语言可能走运动大气的方向,庄重大气就由H级的旗舰H9来承担了。

从发布会的现场PPT和宣传的样车来看,H9刻意选择了双色车身,并且是在这一级别上非常少见的蓝白,紫白,紫金的配色,正是因为这台车的庄重气场太强烈,如果配全深色的车身,又成了一台领导干部的公务用车,会吓退一些年轻群体的选择。而采用了双色车身后,整个车的庄重感减弱,增加了灵动和变化,目标群体覆盖年龄会更大一些。

在细节上,红旗H9也是近几年国内设计的优秀之作。灯光的运用,曲面的变化,不刻意做特征线,而是由舒展的曲面构成饱满的形体,控制多个曲面的变化形成自然的交接与过渡,整车设计语言充满自信。

红旗H9的灯光设计,在红旗2018年1月8日的发布会上,那台概念车上包括后续推出的E·境概念车已经有了预演。而这套设计语言其实在泰勒总监到来之前就已经选定,整套设计语言是红旗的国内设计团队独立创作并被选中的。

红旗的国内造型设计团队,这次真的展现了相当高的设计实力。

而到内饰上,虽谈不上惊艳,但胜在协调,胜在舒展,而用料上,则做到了旗舰级该有的丰富与精良。真皮的大面积使用,注重后排的功能设计,是在努力对标更高一级的大型车。

虽然发布现场并没有展示一台实车,但这台车的基本特点和卖点,已经由徐留平董事长讲了出来。

作为红旗H系列的旗舰,动力与配置极尽高端也符合旗舰的定位。预计后续的五座版本,同排量的低功率版本或者低排量的版本,会逐步推出。毕竟,作为2020年红旗品牌主推的车型,它要承担形象更要承担销量。

红旗H9作为新红旗新设计语言的第一个产品,红旗设计团队确实交出了一个优秀的作品。它给新红旗定下了一个豪华品牌该有的基调,两年前确定的「尚、致、意」设计语言,在这台车上确实用自信的形体语言表达了出来。新时期的红旗,需要一个这样的旗舰(民用市场),国内汽车品牌也需要这样一个标杆。

新红旗用这样一款旗舰产品,支撑起了自己作为中国第一豪华品牌的底气。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