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介紹一下數據產品經理和產品經理的區別:

1. 需求關注點不一樣

產品經理:承接的是需求方的頁面/功能設計需求,關注的是產品前端體驗是否良好、頁面/業務邏輯是否合理或無誤;最終產品經理交付的是需求文檔(PRD),對版本的跟蹤、迭代、維護;

數據產品經理:承接的是需求方的數據獲取的需求,關注的是採取何種方式獲取所需數據、不同數據在數據倉庫的管理方式、結合業務給出合理的數據分析、以最佳的圖表可視化出來;最終數據產品經理交付的是最新版本的指標字典,對數據指標的定義、管理、優化;

2. 工作流程不一樣

產品經理:面向的是一個個頁面開發和功能實現的工作任務,開發任務是確定的,產出的頁面可量化,工作量會由實現方式和邏輯有個增減變化;

數據產品經理:面向的是一項數據開發的工作任務,由「是否為新數據需求」來判斷是否需要開始一項數據開發的工作任務,因為獲取數據的難易程度不同,尤其是涉及到演算法類的,所以工作量不容易被量化,工作流如下圖:

3. 具備知識/技能不一樣

產品經理:所需技能:

除了上述知識/技能,

數據產品經理:更為側重以下知識/技能點:

a. 計算機語言層面:熟練使用MySQL,SQL、Hive等語言;

b. 熟悉數據生產加工流程:數據採集,數據預處理,數據存儲,數據分析,數據挖掘,數據可視化,數據服務產品化;c. 需要了解的各類技術理論及發展趨勢
  • 瞭解主流大數據產品及分散式大數據技術,如Hadoop(HDFS和MapReduce),Hive等;
  • 瞭解主流大數據編程語言,如phthon、R、MongoDB等;
  • 瞭解主流BI產品,如Tableau、saiku、kylin、BDP、growingIO、神策等;
  • 瞭解數據倉庫技術及理論,並對其發展趨勢有深入瞭解;
  • 瞭解數據分析,數據建模和數據挖掘技術及理論。

大部分公司採取現有產品經理兼顧數據產品應用化的工作,轉崗的節奏大致是:數據可視化&>數據指標&>指標字典&>埋點設計管理&>數據分析&>數據倉庫&>數據採集/清洗(掌握PythonSQL等技能 )&>演算法推薦(當然也被延伸出來演算法/推薦產品經理)。到數據倉庫這個層面,纔算初步完成了數據產品經理的轉崗。到了演算法和推薦層面,是目前數據產品經理的最高級。能夠精進數據、優化演算法、精準推薦,把握並實現前端業務場景的商業價值最大化。

數據產品經理知識框架,瞭解工作內容、工作職責:

希望對你有幫助,可以先從數據可視化和埋點做起~~(以下三本書數據產品經理必修課~)

電子書數據產品經理修鍊手冊——從零基礎到大數據產品實踐作者 大鵬¥ 47.40去查看?

電子書產品經理數據修鍊 30 問作者 R.D.¥ 48.30去查看?

數據產品經理必修課:從零經驗到令人驚艷京東¥ 34.99去購買?


對於入門數據產品經理,可以先了解下數據產品設計要點,從工作內容中找自己要彌補的技能。

更多歡迎關註:產品經理成長專欄每週定期更新數篇產品工作思考。

01 首先,產品經理要定義最核心關注的指標有哪些

選取哪些指標來度量效果,是一件看似細小卻最為關鍵,需要產品經理專業判斷的點。比如,同樣是電商賣家,對於新入局的商家來說,獲得足夠規模的流量是最關鍵的,那麼訪客數這個指標就是最重要的點;對於非常成熟的品牌,市場份額佔比、特定增量市場開拓更重要,那麼市場排名、特定市場銷售增速是最需要關注的指標。而這都取決於產品經理對於業務場景的深入理解。

當然,更常見的是,產品經理會用羅列十幾個指標去替代以上判斷,動輒羅列10+甚至幾十個指標,其實是把複雜留給用戶簡單留給自己的表現。個人認為,數據產品真不在於指標夠多,而在於能用最少的數字最高效地刻畫現實。

02 另外,指標的時間範圍要多久,要結合用戶場景和指標特點來看

在設計數據產品中,常見的指標時間範圍有 實時、近1天、近7天、近30天、自然周、自然月、季度、自然年等。用戶可以查看這段時間內的指標表現。但和之前提到的問題一樣,許多產品設計認為給用戶提供越多範圍越好。

但是,產品經理是要[在有限資源下,創造更多有利可圖的用戶價值]。指標的計算、長時間存儲、維護都需消耗成本。在這裡,我的建議是 1. 本身變化越小的指標,適合長週期更新。例如電商商家的客戶畫像,在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會太大變化,那麼1個月甚至1個季度更新一次就可以;2. 回到用戶實際場景,究竟多高頻率用這個功能?如果1個月1次的復盤,大可不必計算1天、7天、30天的數據。

03 其次,要設計benchmark對比,發現指標數據背後代表的信息

在工作的第一年,一位浸潤數據分析10+年的老大曾和我說「沒有對比的數據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孤立的數據不能說明任何問題,典型的benchmark有三類:① 自己和自己比,如環比昨天/上週,同比去年,或較過去一段日常水平比較;②自己和目標對比,如當前數據與目標進度比較;③自己和外部對象對比,比如自己增速和競爭對手比,市場份額佔比比較等等。

04 要將指標進行拆解或下鑽,幫助用戶找到最需要關注的因素。

再複雜的事情,只要掰開揉碎都會變得簡單。世間豐富多彩的萬物,拆到最細粒度也就是結構固定的細胞結構、化學元素。

數據分析也是這個道理。通常有兩類細分方式,指標本身的拆解,例如銷售金額=購買人數*客單價=新買家*客單價+老買家*客單價,當你發現銷售金額不及同行增長快,通過拆解可能就發現是新買家乏力是主要原因。另一類方式是指標的下鑽,還是以銷售金額為例,下鑽到不同省份/城市、不同商品、不同銷售人員,同樣能看到原因。

而同樣一塊蛋糕,到底怎麼切分才能找到關鍵問題,考驗的卻是產品經理的商業理解和洞察力。在這篇文章裏先不詳述了。

05 如果你能再多做一步,應該幫助用戶去行動,真正優化指標數據

前面的設計,都是在幫用戶解決 what(在發生什麼)、why(為什麼),而基於洞察的優化策略才能真正解決how的問題(如何去改善)。一旦發現銷售增長較同行乏力是由特定品類帶來,進一步分析是單價相對偏低?商品庫存缺貨明顯?用戶可以做A/B/C去改善這個指標,甚至你的產品能和操作類產品打通,形成系統上的行動閉環。


有幸在互聯網大廠做數據產品經理的實習,leader深耕數據產品十年,跟著學習到了很多。所以鬥膽來分享一下數據產品經理的入門和學習路徑。

數據產品經理核心,理解起來就是數據分析+產品經理。主要的能力是結合具體的行業和業務場景進行數據分析,並且把數據分析產品化。

結合具體業務場景進行數據分析,使得數據產品具有商業價值(順便提一句,數據產品大部分是to b的,例如智能營銷、輿情監控等),而把數據分析進行產品化,則完成了數據分析過程的標準化和流程化,降低了門檻和使用成本,從而可以實現面向企業的批量售賣。

理解清楚數據產品經理的本質之後,想入門數據產品其實也可以分成兩個方面進行,一方面就是數據分析的核心技能,例如Python, R, SQL, Tableau,掌握常用的ML模型,紮實的統計知識,商業分析的思維,有商業價值導向的數據分析經歷。同時也需要具備產品經理的能力,競品調研,項目管理,產品設計,核心指標數據字典定義等等。

掌握數據分析和產品經理的skillset和mindset,已經可以算入門了,如果想要精進的話,則需要去通過實習和工作,切入具體的領域,去積累更多的行業insight和方法論,逐漸形成在數據產品行業自己的競爭壁壘。


數據平臺/BI產品經理:設計對內、或對外的數據平臺產品。

演算法/策略產品經理:通過數據的計算、驗證、假設,直接設計用戶使用的產品流程。比如個性化推薦、搜索推薦、用戶畫像、程序化購買等。業務/數據可視化產品經理:通過數據提取、計算、展現,幫助業務方向分析、決策產品流程。比如流量漏斗分析、銷售分析、或某些特定的業務(客服)分析等。

數據提取能力:基本技能。產品數據經理一定要先會取數據,需要使用基本的數據分析工具,SQL、EXCEL、Python等。每種工具要掌握到什麼樣的程度,常用的語法和庫有哪些,以後的文章再介紹。

數據分析能力:基本技能。遵循一個標準的流程:監測數據----發現問題----分析原因----提出解決方案----跟進驗證。業務理解能力:核心能力。這個能力也決定了個人以後在數據這條路上能走多遠。鍛煉這個能力的方法就是多看多學多練,一定要提高自己的業務敏感度。產品經理通用技能:基本技能。需求分析、調研、交互工具的使用,基本溝通技能等等。數據可視化能力:基本能力。你的工作成果最終是要產出給老闆或業務需求方查看的,通過數據可視化,可以更好的形成彙報或溝通。

數據產品經理,主要任務是:數據挖掘完成關鍵?標,負責實現數據產品工具,並用它去滿足特定數據使用需求。

這是一個技術型綜合崗位,需要懂程序、又要懂產品,還要懂數據,基於跨界融合能力,這樣的工作一般是同等級產品經理中薪酬最高的。

掌握的技能有:

(1)數據生產,例如寫一些數據生產腳本,產出數據表,甚至維護數據生產流程;

(2)數據提取,例如負責對業務提出的數據需求提取數據,交付準確可靠的數據;

(3)數據分析報告,例如分析日常業務,產出分析報表,形成業務結論;

(4)數據運營,例如建設指標字典,運營指標字典和數據產品,運營數據,排查數據問題等。


先明確你準備做數據產品的產品經理,還是用數據的產品經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