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同感的朋友?阿拉的情况是 文科博士 高校教师 二线城市 不惑之年才存下三四十万 迷茫中有了以上关于以上问题的感想。每个人的一生大约都至少有一段以上的积极奋发期。有的人通过这样的拼搏到达了成功的彼岸 但大多数人可能最终都被生活的洪流也或细雨导入到柴米油盐的常规生活。思年少时的梦幻离自己越来越远 迷茫前方的路该怎么走下去 在无所事事中慢性自杀?继续拼搏下去还有希望实现自己的梦想吗?蹉跎 彷徨中看岁月溜走 自信心就像剩余的生命历程一样越来越短。空虚中越来越觉得自己这一生可能终将一无所成 面对这样的想法 内心由最初的颤抖而逐渐变得麻木接受


泻药

坦白说,我的年纪不如你大,但我从更早的时候,就在意识的深处,感觉到自己可能很难取得世俗上的成功。

我觉得这才是正常人。因为取得不俗的成就,应该是小概率事件。大多数人,至少在物质生活上,都显得没有太大建树。而且一切成功,在更大的时间尺度上,都是偶然和短暂的。

秦始皇统一六国,厉害吧。二代就嗝屁了。就算留下个伟大的长城,也没成功阻止过蒙古和满清。现在不过是个旅游景点。

再厉害的个人,最后也是个死。

当然,凡事都需要有个度。老是像我这么想,也会钻牛角尖,会消极避世。会感觉人生的一切,都很虚幻。

但人最后还是要走上一个相对合理,甚至折中的道路。这样的道路,可以大幅度提高你生命体验的深度,同时增加某种意义。这样意义至少对你有用,甚至也对你周围的人有用。

如何在逼仄的现实中,实现理想。如何在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能如此的人,能在矛盾中,寻求到高度的自洽,以及合理的分寸。

人还是不要太多愁善感了,把心思放办成自己的事情上,或者事情的某个部分上。这样的目标可能庸俗,但能防止意义感的完全丧失。

曾国藩说: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接


牛逼了。你是想成为不朽的那类人吗?

我接触过两三个人,他们都想成为文学史、艺术史上的不朽人物。

还有,你这标点符号都时有时无的句子,让我怀疑你是不是文科出身的。

当然,我也经常写病句,言辞毫无逻辑,想到哪写到哪。

2、

「奋斗」是一种「后天」的东西,就像是别人灌输给你的,或者,你灌输给自己的。

一般人奋斗,可能是想考出优异成绩,取悦父母。还有的人奋斗,是意识到在宇宙中,自己的生命是不值一提的,要通过奋斗来抵抗虚无。

「奋斗」是对抗死亡的手段。

死亡就意味著,自己没价值。

比如现在,你就认为自己没什么价值,一事无成,这是一种对「死亡」的抗拒。

3、

有时候,倒过来,也是一种成功。

追求自我实现、社会扩张失败以后,对抗死亡和虚无失败以后,塑造自我价值失败以后,不再逃避虚无,朝著虚无走去,接受死亡,未必不是一种成功。

这条路,可能和许多人的方向相反。因为,大家都忙著奋斗。都像鱼群一样恐惧地流动。

这会让你活得真实、平凡,就像死亡考验过一次一样。

你不再逃避虚无,而是虚无的。但这虚无非常真实,没有主观的因素,因此是朴素的。

……

总之,即便意识到自己一事无成,也并不是不可以。因为,你活出的,不再是你这一个人怎样怎样,而是生命本身。


20岁吧 一切都是运气 运气好投个好胎生下来什么都有 运气不好奋斗一生也没用 像舔狗一样 舔一辈子也没用


当我看到马云的视频以后


那你算好的啦,最起码有工作,住房,存款等;虽然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吧;把你所现在拥有的,继续保持,那些暂时没有拥有的就继续寻找,只是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生活毕竟是自己的,自己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一切负责,也就是自己说的算就好了;别攀比,别人的生活那是别人的;别人不代表你自己的


24岁,本命年还在读书,却并不喜欢不被看好的专业。仍然是家徒四壁,家中长子,却给不了家人想要的生活,想要改变家庭命运,却终日焦虑。

前阵子过年聚会与一远房阿嫂聊天,她也算是家里人所说的「成功」吧。上次见面是十年前婚礼,我是高一,在这边陪新娘的。现在她32岁,大专学历,做了生意,我们县城里已经买车买房,事业小成,热爱的行业;自由恋爱,老公疼爱;家庭美满,儿子帅气可爱。她说「年轻人都是奋斗过来的,年轻时候不干什么时候干呢?一步一个脚印,不留神回头看就这么过来了。」爸爸说他们家最苦的时候是蹬著三轮车送货的……

曾经自己心高气傲,要有高学历,要去大城市,要去拼事业,要远离家乡。现在觉得我所期盼的日子如这般就好,一份稳定还不错的工作,合适美满的爱情家庭,家人身体健康……我觉得这种就是人生赢家啊!而我却难以企及。

想著早点毕业,我可以吃苦的,却害怕连工作也找不到能养活自己。我不要什么有成,甚至觉得不结婚又怎样,我只想家里更好一点。再给我几年吧……


25岁。一事无成,也请过好自己的生活,活出自己的精彩。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