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學習

netkiller:碎片化學習?

zhuanlan.zhihu.com圖標

學習應以碎片化學習為主,系統學習為輔。我為什麼會提出這個理論呢? 原因如下,首先時代變了,我們必須順應時代背景。

netkiller:Kindle 我該選擇那款??

zhuanlan.zhihu.com圖標

學習方式 彼得·德魯克:你必須成為自己的首席執行官 許多一流的作家學習成績都不太好,我們熟知的溫斯頓·丘吉爾就是其中一個例子。他們在回憶上學的經歷時,往往覺得那純粹是折磨,然而他們的同班同學卻很少有這樣的記憶。這些作家或許不是很喜歡學校,但最讓他們感到痛苦的是無聊。原來,作家們通常不是通過傾聽和閱讀來學習,而是通過寫作來學習的。由於學校不允許他們以寫作的方式來學習,因此他們的成績很糟糕。 縱觀世界各地的學校,它們在辦學時都遵循這樣一種思路:只存在一種正確的學習方式,而且這種方式適用於所有人。但是,對於學習方式跟別人不太一樣的學生而言,被迫按照學校所教的方式學習簡直就像下地獄。事實上,學習方式很可能有六七種之多。 有的人,如丘吉爾,通過寫作來學習。有些人則通過做大量的筆記來學習,比如貝多芬。他留下了大量手稿,但他說自己作曲時其實從不翻看那些手稿記錄。有人問他為何要保留手稿,據說他的回答是:「如果我不馬上把靈感記下來,我很快就會忘掉。一旦我把靈感記下來了,我就永遠不會忘記,但也永遠不需要再翻看那些記錄。」有些人在實幹中學習,而另外一些人則通過聽自己說話來學習。 在一切有關自我認識的重要因素中,了解自己的學習方式是最容易的。如果我問別人:「你是怎樣學習的?」多數人都知道答案。如果我又問:「你有沒有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學習?」很少有人給出肯定的回答。然而,按照合適自己的方式學習是發揮才幹的關鍵,否則你就會陷入無所作為的困境。 值得一再強調的是:別試圖改變你自己——你不可能做到。但你得努力去改進你的做事方式。還有,不要嘗試那些你做不了或做不好的工作。

netkiller:推薦給重度「碼字者」的鍵盤?

zhuanlan.zhihu.com圖標

系統化學習 系統學習就是讀書,早期寫一本書可能耗費作者半生,出版的門檻也非常高,所以那時的每一本書都是作者畢生心血,書的質量是相當高的,書籍開本通常是32開。 如今是個人就能寫書,隨便一本書都超過300頁,開本絕大多數是16開,撈乾貨不到兩頁紙,這種書籍充斥著圖書市場。你會發現很多書中提出的觀點當時感覺好高大上,隨著閱讀量的增加,你發現這個觀點 50 年前就有人提出了。例如管理學很多體系/模型等等上個世紀就已經很成熟了。 讀書是有方法,技巧的,如果你不懂,每頁逐字閱讀,就跟看肥皂劇一樣浪費時間。我記得早期的電視劇多是一集,上下兩集或上中下三集,後來就有四級到十二集,現在的電視劇普遍是30~80級,基本沒法看。常有網友將一部80集電視劇剪輯製作成40分鐘的精剪版,圖書就沒有這麼幸運了,你需要自己去篩出裡面的精華。 我覺的經典書籍和 90年代之前的書,尤其是32 開本的書籍,可以逐字閱讀。

netkiller:索尼 WH-1000XM3 藍牙降噪耳機,使用心得分享。?

zhuanlan.zhihu.com圖標

碎片化學習 這時碎片學歷顯得效率更高,必須要說明什麼是「碎片化「,碎片化是指:

  1. 時間碎片化,隨時隨地學習
  2. 內容碎片化,內容豐富,來源豐富

碎片化學習必須遵循:「先結構化,後碎片化」否則碎片化學習弊端大於優點。 舉個例子,早期建高樓大廈方式,是從打地基開始,然後一層一層的建,最後封頂,這種方式就是系統學習。 而現代建築完全不同,打地基採用深井方式,然後樁上面澆築混凝土框架,一旦主題框架完成,接下來的施工自由度非常高,不必逐層施工。甚至可能將各種工種同時開進去施工,這就是碎片化學習,前提是你先結構化,然後碎片化。 似乎最近幾年開始流行鋼結構主體了,早期的逐層施工一個大樓需要幾年,混凝土框架方法可以縮短到一年,而鋼結構框架這種建築可以縮短到半年。這種方式是模塊結構化。 碎片化會終完成知識體系的拼圖。


缺乏連接性連貫性,當然會很突兀遂之 反正就是可能接受不了了


移動互聯網最大的屬性就是「碎片化」。於是也有很多說法,如何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如何利用碎片化時間提高效率……與此同時,碎片化也成了很多人的幻覺。


其中最大的一個幻覺就是,我利用好了碎片化的時間,就能好好學習了,就能學好一個東西了。


這句話太好反駁了,你想想在所謂的碎片化時代沒有來的時候,你在完整的時間學好什麼東西了嗎?那現在時代一變,一個小時被打散,你的學習效率就能突然提高了?


學習可能離不開碎片,但是學習是反碎片化的。

進入一個領域,不管是一本入門導論還是一組教學視頻,初接觸時的信息接收率通常是比較低的。那些攝入的信息,就是碎片化的。即使面對一個體系,由於你的水平有限,無法吸收所有要點。一輪下來,腦子裡面仍然會是七零八落的,要點分散在各處,無法看到全貌。


注意,這時的碎片來自消化不良。你看到了體系,但是吸收進來的是碎片。這是最艱難的過程,因為你會進入一種什麼都搞不清的恐慌階段,於是期待有人手把手地教,期待有人可以傾訴,以釋放焦慮不安。但是如果你在這個階段停下來,換一個新的領域,然後騙自己說,對原來那個沒興趣,那就一直入不了門。


這些七零八落是你學進來的碎片。學習就是把這些碎片拼接成體系的過程,這個過程只能由自己來做,任何人都幫不了你。

最低 0.3 元/天開通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購買該電子書查看完整內容

電子書

刻意學習

Scalers

磨鐵出版社

¥15.92 會員免費


寫這一篇文章,也是想給自己的2019學習生活定個基調。

「碎片化學習」的概念過去幾年頗為流行。不少人實踐後,對於碎片化的學習方式是否有效,也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觀點。過去幾年我也因為知識焦慮,使用過自認為屬於「碎片化學習」的方式來緩解這種情緒。但是2019,我希望徹底告別過去那種碎片化的學習方式,從以下的幾個方面做出改變。

1.設立明確的學習目標。過去幾年我的學習目標很泛泛,甚至可以說,我只是為了學習而學習,以便麻痹自己,緩解知識焦慮。例如我一直知道學好英語很重要,因此我每天都會花10分鐘的時間看看英語背背單詞。幾年下來去跟native speaker對話,發現也沒啥進步。首先目標不明確,學習過程就沒有針對性,每天的內容全看心情。第二缺乏評估體系,有沒有進步也是自己說了算,重要場合表現不好就足以讓自己否決掉學習成果。因此在2019年,我會給自己設定一些可檢測、可評估的明確的學習目標。

2.不讓碎片時間更破碎。時間碎片化是當前社會多條任務線並行造成的結果。我現在對於碎片化學習的理解是,在碎片化的現實生活中進行的學習。相對於學生生涯中每天8小時的學習時間來說,現在午休的2小時、早起的1小時已經是碎片化的時間了,我認為這些時間是需要被整塊的拿出來,用於吸納新知的。而不是把1小時再拆成5分鐘、10分鐘,分別用於學習不同領域的知識。每天5分鐘,學習真的沒有這麼輕鬆。

3. 不讓知識點碎片化。錯誤的碎片化學習方式會把每段碎片時間用於吸納一個新的知識點,卻不把知識點串聯成體系。對於學習某個新領域的知識來說,這樣是無法幫助我們形成對該領域的系統化的深入了解的,更不用說觸類旁通舉一反三了。因此,也需要注重建立知識脈絡,在核心概念之間形成框架體系。

2019,不要照舊。


知識系統,知識系統,知識系統。

碎片化學習沒有毛病,碎片學習能不能組合成知識系統很重要。


因為碎片化學習無法系統性的學習東西,很多文章都是很是片面的分析問題,形成誤導,但是生活經驗發現不是那樣,所以後面就慢慢對碎片化學習失去了興趣。


知識的系統性

一些知識是偏整體,基礎原理,挖掘事物的根本規矩。一些是操作性知識,不是有很多書,什麼24小時約會什麼,,,,系統性的知識我個人覺得最有用的地方是,能帶你思考的方向,特別是在碰到新的困難的時候。其本質是魚跟漁的關係。系統性的知識是需要你自己靜心去思考作者的一些觀點,看法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