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我現在開始醒過來了。

當我放下已經發燙的手機,閉上疲憊的雙眼的時候,我會發現雖然我花半天看了那麼多東西,但是好像一無所獲。

我現在處在既捨不得放下手機,又會因浪費時間看無用信息而自責的窘境中。

今日頭條的標語是「信息創造價值」

可是,我不知道什麼樣的信息能創造價值,不知道怎麼用信息創造價值。

我只是一個被動的信息接受者,不但沒有創造價值,而且在被信息剝削著!

又有多少自制力不足、三觀未成形、判斷力不強的青少年,正在被信息剝削著呢?

我慶幸我開始醒過來,但是又有多少祖國的希望還沒有醒過來呢?

我到底該如何篩選互聯網信息?

如何戒掉膚淺空洞視頻的誘惑?如何,才能不讓自己被信息操控?

希望大家能認真回答一下以上問題,也許多一個人看到就少一個碌碌無為的網癮少年/女,多一個明白人。


最主要的原因我感覺還是現在互聯網信息爆炸多,並且很多內容可能沒有很高的質量就發了出來來賺取流量,並且很容易被人們輕信。

當你瀏覽這些大量的信息時,如果不認真思考而潛意識中默認它是正確的,這時候你的腦子可能就無法承受這樣的信息差。

所以最重要做的是養成良好的思考能力,不跟風,不盲目相信網路上傳播的知識。當你瀏覽某一方面內容時,最好查找一些有根據有來源的權威信息或者官方信息,再去結合這些進行思考並作出判斷,慢慢的自己的思考能力就會提升,當你再遇到大量的信息時相信你就會有自己的判斷了。


萬字長文預警!萬字長文預警!

沒耐心不想思考可以撤退了!

本文13000多字,看完你後你的思維會上去一個層次,搞清楚你日常接收的信息是些什麼牛鬼蛇神。

文章首發公眾號【一隻窗子】,要看排版更好看的請移步公眾號,知乎的排版我真的是無能為力。

正文開始,腦子動起來啦:

說到網路信息,我想起了我最近遇到的一件讓我吃啞巴虧的事。

我叫窗子,我之前完全不覺得我是一個容易輕信的人,自認為腦袋靈光,閱歷頗豐,可以一眼分辨誘導信息和虛假信息。

直到我在上周的辯論比賽中丟了臉,我才意識到我被某自媒體言論坑慘了。

事情是這樣的,前些天我在某『熱點直通車』看到一個有意思的數據:

「據斯坦福大學利奇教授發布的數據顯示,84.3%的年輕人在30歲前不想要小孩。據分析,其原因是一線二線城市房價過高,年輕人薪資負擔了房租或貸款後所剩無幾……」

我當時深表認同,房價過高確實是當代年輕人的一大痛處,作者用數據說話、理性分析,是篇好文章!果斷點贊、關注!

上周在辯論比賽上,我便引用該數據,作為支撐我觀點的論據,然而對方辯友有一個同類型的數據:

「據中國統計網2019年9月27日發表的數據顯示,年齡在20~30歲的年輕人中,已婚育人口的佔56.3%。」

對方辯友底氣十足地質疑了我的數據準確性和相關性。

而我當然只能憋紅了臉不敢回答,畢竟我的數據只是從網上看到的一篇自媒體文章中的來的,沒有去權威平台查證。

事後我氣急敗壞的去查證,如我所料,斯坦福大學沒有發表過這方面的調查,而且在學校官網根本就沒有找到「利奇」這個教授!

我相信胖友們應該能分辨標題黨、言之無物、言之無理、言之無據等類型的虛假信息。

隨便欣賞幾個標題黨:

《李湘在大街上被人強行拖行》

《偷雞不成反被偷拍》

《鬧市區驚現懸掛於車外的luo屍》

這些文章很吸引眼球,大家應該也清楚這是假的、編的,我們點進去看了看,退出來,只要沒有相信,就對我們的損失不大,不用怕,標題黨用的只是最笨的方法。

「聰明」的辦法,才需要我們害怕,有三類:

1. 看起來有理有據的糖衣炮彈(虛假論據型)

有了一堆所謂數據、實驗、專家觀點、個人經歷、真實案例的「支撐」,整篇文章看起來像模像樣,有理有據。

再加上一個戳中我們痛處的「觀點」,看完想不點贊都難。

但如果數據是亂寫的、專家查無此人、個人經歷是臨時發揮的呢?都是為了說服我們而有心杜撰的呢?

(窗子不是陰謀論者,只是此種現象確實存在,待會胖友們會明白的)

Kevin有一個有趣的視頻:

自媒體可信度一隻窗子的視頻 · 415 播放

視頻來源:Kevin英語情報局

看到這個視頻剛開始我也相信了……頓感自己面對信息操控時的無力,這也是我想寫這篇文章的靈感來源,不僅想提醒我們朋友們,也是為了警醒自己。

2. 情感先於事實,立場決定真相的情感雞湯(煽動情緒型)

此類文章主要靠朋友abcd完成論證。我們不說可能存在「無中生友」這個編造論據的行為,剛剛已經分析過了。

單純就「舉例子」而言,我希望我的朋友們仔細理解下面一句話:

『舉例子』,主要用於『證偽』和『闡釋』,用於『證明』的話,說服力不夠強。

朋友們高中數學應該學過「抽樣檢測」吧?你還記得取樣中,最重要的幾點是什麼呢?

  1. 量大
  2. 隨機
  3. 全面

而舉例子,只是單純的舉出了「部分」符合結論的樣本,剩下所有的樣本直接被忽略了,這便是典型的倖存者偏差

窗子之前有寫過一篇文章介紹生活中常見的邏輯謬誤類型,有很多例子挺有趣的,看完之後離明白人又近了一步:

部分自媒體文章的邏輯:

我做了這件事,然後怎樣怎樣了

他做了這件事,也怎樣怎樣了所以,每個人做這件事,都會怎樣怎樣

不管是洗腦文還是毒雞湯文,典型問題就是「拿例子當論證」,自以為點破了驚天的道理。通過描述不全的事實(或根本沒有事實),得出不靠譜的結論,最後給人虛假的希望,由此得到認同感和利益。

最著名的是:「我有一個朋友」系列。

通過舉這個朋友的例子,然後得出:

這才是成功人士/現代女性/非直男/高端/不low/職場精英……的選擇!

要想幸福/被愛/暴富/活得精彩/月入***/有氣質……就要這麼做!

要用數據論證,就要依據『保質保量』的樣本,通過相關性分析,得出結果

舉例子在文章中應該是一種「闡釋說明」的手段,通過將普遍化的理論特殊化,主要作用是:方便讀者理解,而不是去證明一個結論。

比如,我現在舉個例子來闡釋舉例子的闡釋作用(禁止套娃.jpg):

這是理論:(不容易理解)

舉例子:(容易理解)

公眾號【一隻窗子】文章截圖

舉例子雖然不能證明一個結論,但是可以通過「反例」,證偽一個確定性的結論。(即:舉例子不一定能證明是真的,但能證明是假的

小王:「所有天鵝都是白的」。

小李:「我在市動物園見過一隻黑的天鵝,所以你錯了,不是所有天鵝都是白的」。

就算我們是寫情感文,隨心說說而已,不需要多嚴密的論證,那也不能只靠「一個朋友」或「幾個朋友」撐起一片天啊。

3. 只有一面的故事(片面陳述型)

不知你有沒有發現吃瓜時遇到的反轉故事特別多?

其實仔細想想很容易就可以找到主要原因:

快信息時代,自媒體新聞要想獲得更多點擊量,抓住更多眼球,就必須在熱點出來的時候迅速編輯成文、發布個大平台。

部分做新聞的自媒體,都是在進行二次或N次「創作」:

消息哪兒來的?

——一傳十十傳百,從別的平台來的圖片素材哪兒來的?——網圖,一個「侵刪」保命

觀點結論怎麼來的?

——也沒什麼觀點就湊湊字數;結論就怎麼吸引人就怎麼說有調查、採訪過事件當事人嗎?——調查就在網上看別人怎麼說的唄;採訪是不可能採訪的,我又不是記者有論證過程嗎?——論證什麼呀憑感覺說就是了呀,這不常識嗎?

上面對話有所誇張,但確實是痛點。

因此部分自媒體新聞為了「快」,放棄了「全」。

某明星發了一條有話題的微博,趕快截圖,拿到就說;

網上出現某個具有爭議的視頻,保存下來,嚴加批判……

更可怕的是,媒體知道事件的全貌,但是為了某些目的,卻只給我們看一面,如圖:

媒體可能選擇只給我們看什麼

我們也可能只選擇自己想看到的

人真的太容易被信息操控了!

而且新聞和社論不是一回事。我說部分自媒體新聞發布者,你要發新聞就發全面真實的新聞,你要發社論就提出像樣的觀點,拿出靠譜的論證。就算我們不搞嚴肅新聞,我們至少靠譜點吧!胡謅一通帶節奏真真對不起賬號名稱裡面「新聞」兩個字。

窗子個人對新聞的理解:新聞不僅應該讓我們看到更多,更應該讓我們看得更深。

試問:

這種只有一面的故事如何能讓我們看得更深?

如何看到背後的故事?如何發掘出問題真正的根源?如何為我們解決相應的社會矛盾提供借鑒?

新聞不僅僅是看個稀奇,往大了說,真正的新聞的地位,應該與歷史的地位持平,都是為往後的社會生活做借鑒。(窗子個人觀點)

培根在《論讀書》中說道:「學史使人明智」。簡單地說,多看過去發生的事情,知道以後該怎麼做。

鋪天蓋地的所謂「新聞」,已經讓我們看得頭昏眼花,我們真真不需要那麼多憑感覺的「新聞」,我們需要好新聞,全面的新聞,使人辯證思考的新聞……

新聞內容我們有可能會忘,但由新聞得到的經驗應該不會忘,甚至還會為以後的生活做指導。(好啰嗦呀我……)

行吧,窗子知道自己說這麼多也沒人會改,畢竟有需求就會有供給。

自媒體時代人人都可以發聲。

但不是每個聲音都有被聽到的價值。

自媒體的門檻實在太低,部分想靠這個賺快錢的人伸長了脖子,張大了嘴巴,希望喊聲更遠更響亮,不管自己說的是不是p話,也不管自己的喊聲是否震聾了別人的耳朵

震聾發聵的,不一定得大聲喊;喧囂吵嚷的,也可能空洞無味。

相信希望獨立思考的你,同我一樣也不想被信息操控。

既然我們志同道合,你可以關注我呀 @一隻窗子 。我公眾號【一隻窗子】還有更多讓你忍不住想思考的東西給你。

窗子總結了三個對策:

1.辨別信息的可信度——來源、標題、利益、論證

2.辯證看待主流觀點——打破沉默的螺旋

3.主動接收不同信息——避免信息偏食

這三條都是極有深度的策略,輔以傳媒學理論支撐。

窗子爆肝不知道幾天,寫出13000字的深度長文,避免你陷入信息操控,還不值得你給一個贊嗎?

下面我們一個一個地說:

一、辨別信息的可信度:

1. 來源――針對虛假信息

信息來源選好了接受虛假信息的可能性就會降低很多。

窗子自己的辦法是:看文章之前先看發布人,關注靠譜的平台和個人。

①新聞:關注官方新聞發布平台,而不是直接點進熱點話題看。有的時候排在第一個的爆文爆貼說的並不那麼真實全面,而只是因為抓住了多數人的獵奇心理或痛處所以「爆」了。

②科普:同樣也是關注幾個靠譜的科普平台。科普傳播的是知識,我們特別容易信以為真,所以對於科普平台的選擇一定要謹慎。可以稍加查證,找到靠譜的科普平台。對於來源不明的「科普」,不要輕信。

對這兩類信息我們容易輕信,要重視來源篩選。其他的娛樂、生活資訊,朋友們想看啥就看啥咯。

2. 標題――針對標題黨

把好這一關可以將大部分標題黨拒之門外。大家應該都挺容易就能夠分辨,各種故弄玄虛,濫用懸念、神秘誇張……

但是我們就是控制不住想點進去看看的手怎麼辦?畢竟人家可是充分利用了人性的弱點,不點進去看看好像不給面子。那我們就點進去看唄,但是記住一點:千萬別信!

窗子不太相信一個標題黨的內容能有多實在(應該不會被噴吧)。

3. 利益――針對誘導信息

說來慚愧,我也被割過韭菜,但我是長了教訓的呀!

在各種兼職問題下面,此類誘導信息是數不勝數。

無論發布者說能賺××、×天回本、月入××……

我們都要冷靜下來想想:

我加入了的話最大的受益者是誰?

真有這種好事你為什麼告訴我?你廣告發那麼多、說那麼細,怕不就是靠拉人頭賺錢?就算別人真的能賺,我是否能賺?這個是否真的適合我?這個是靠時間、靠人脈,還是靠才能?我能不能通過這個得到物質和精神上的提升?

再說窗子自己,我做自媒體的定位是學習方法思維提升乾貨,我在這裡義正辭嚴地批判標題黨、雞湯派,是為了給胖友們提供乾貨,也是為了讓你們少看他們多看窗子呀(不要臉.jpg)。

如果我的定位同他們一樣,我就絕對不會寫這篇文章,動自己的飯碗。

所以,說得絕對點,不是為了情懷,就是為了利益。

因此,理性分析信息背後的利益成分是避免被操控的重要步驟。

發布者當然要通過文章獲益,畢竟合理恰飯才能活下去,而讀者從文章獲得的利大於弊就行,不能盲信被割韭菜,也不用過度抵制發布者獲益,人,是要恰飯的。(為自己以後能恰到飯打好鋪墊。呵,女人!)

4. 論證――針對情緒煽動信息(這個要細說,因為這是最能不知不覺誤導人的文章類型)

胖友們覺得我以上的論證有沒有道理?

「窗子說得很有道理,我感覺醍醐灌頂……」(假裝有人贊同……)

但其實我開頭那個辯論的案例是我編的,到現在為止都沒開學呢,怎麼可能參加辯論比賽?

「什麼?我又被騙了一次?!!!」

消消氣,這是為了讓我的朋友們記憶深刻嘛~是窗子的良苦用心呀~

剛剛我們明白了例子的合理用法,知道了不應該一味拿例子證明,那應該怎麼論證?怎麼判斷論證是否有效?

其實我不是學習新聞傳媒、歷史學、邏輯學、法學、哲學的學生,以上的知識都是通過查閱大量資料知道的,關於例子的用法,我也昨天才學習到。

(為了給你光,窗子要不停充電呀~要不然怎麼對得起你關注我時,我給你的承諾)

論證是門複雜學問,我用自己的話簡單說說:

(別不想看!把論證搞清楚,不只可以辨別信息,主要是能離「明白人」更近一步!)

在邏輯中,論證是基於叫做前提的一組斷言,證明叫做結論的斷言的真實性的嘗試。演繹和歸納推理的證明過程形成了論證。

論證真的很複雜,有多複雜呢?看吧:

……我看到這個我是崩潰的……

這還只是演繹推理中的一部分,還有歸納推理……

我們作為非專業人員,了解一下三段論增強邏輯性。

三段論由三個部分組成:大前提、小前提和結論。邏輯上,結論是於小前提之上應用大前提得到的。大前提是一般性的原則,小前提是一個特殊陳述。

例如:亞里士多德給出的經典的「Barbara」三段論:

大前提:如果所有人(M)都是必死的(P),

小前提:並且所有希臘人(S)都是人(M),結論:那麼所有希臘人(S)是必死的(P)。

大前提:所有人都是必死的。(普遍原理)

小前提:蘇格拉底是人。(特殊陳述)結論:蘇格拉底是必死的。[把特殊(小)代換入一般(大)]

很多時候,文章論證是有效的,但是寫文章或說話人把大前提隱藏起來了,如果隱藏起來的大前提有錯,那論證結論也不是對的。而且隱藏的大前提讓我們更不容易發現問題。

比如:

挑什麼毛病,你行你上啊!

是不是有時候被這句話懟得啞口無言?

其實,用三段論將這句話的大前提還原出來:

大前提:人不能評論自己做不到的事情,

小前提:這件事你做不到,結論:你不能批評這件事。

還原出大前提,我們就很容易發現問題所在:人不是不可以評論自己做不到的事的,所以「你行你上啊!」站不住腳。

類似言論還有:

你先看看你自己什麼樣?有什麼資格說別人?

再如:

有些大山裡的孩子連飯都吃不飽,你天天有肉吃還不夠,還想買玩具?

大前提:只要世界上還存在飢餓的問題,人就不能提出其他訴求

小前提:大山裡還有孩子吃不飽

結論:你不能買玩具

沒有富人思維,難怪你依舊一事無成!

大前提:沒有富人思維就不能成功

小前提:你沒有富人思維

結論:你不能成功

這些論證過程是有效的,但是大前提是站不住腳的,因此結論不可靠。

我想朋友們應該能識出簡單的邏輯錯誤了,總結一下:

1. 看文章是否只通過舉例證明

2. 還原出隱藏大前提,看其是否錯誤

3. 了解更多常見邏輯謬誤,利於發現論證的問題

常見邏輯謬誤見窗子以前的文章 @一隻窗子 ,24種常見謬誤,有很多有趣例子

二、辯證看待主流觀點

為什麼窗子要提出這個對策呢?

不知朋友們有沒有看過一部電影叫《V字仇殺隊》?

如果看過的同學應該會理解這部電影與我文章的關係了:核心都是關於信息操控,只是電影裡面表現得更極端、更絕對。

先給朋友們出個問題:

什麼東西可以讓一群人的思想容易被一個人所控制?

答案我先不說,我只給一些提示:

通過這個東西,你想讓別人看到什麼就是什麼,能產生巨大的思想誘導,讓看到的人被不知不覺帶入其中,失去自我思考。

聽起來有點可怕、有點玄乎對不對?

可能聰明的你現在已經猜出來了。

答案是大眾傳媒特別是電視機、視頻等視覺具象傳媒工具。

可能朋友們會覺得我剛剛給的提示有點誇張,有點失實了,那——

你是不是容易不知不覺相信電視上說的東西?

(除了天氣預報……狗頭∪?ω?∪)

我們在心裡,會把電視和視頻裡面的那個人,作為權威的發言人。

我們相信權威,容易從眾,不敢和大多數人對抗,這是我們作為社會性動物的天性。

這個天性,使得我們極易陷入沉默的螺旋——一個難以避免的信息旋渦。

我用簡單的話來解釋一下沉默的螺旋: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但是每個人的想法都不太一樣。

當我們發現自己的觀點與大部分人觀點不同的時候,我們會傾向於沉默而不是大聲把自己的觀點說出來。

因為我們擔心說出來過後,會被持主流觀點的人圍攻、孤立。

而如果我們覺得自己的看法與多數人一致,就會勇敢的說出來。

而且媒體通常會關注多數派的觀點,輕視少數派的觀點,於是少數派的聲音越來越小,多數派的聲音越來越大。形成一種螺旋式上升的模式。

因此,主流觀點不一定就是真相。

舉個栗子:

比如有人說:「窗子的文章真是太有深度了!」

這個時候你其實是不贊同的,你覺得窗子就只會討好讀者,尋求認同。

但是你往底下翻到評論區,發現有100個評論都在說:「我也覺得!窗子寫的太好了!每篇文章都讓我有在思考!」(真不害臊啊……)

這時你就不敢將你自己的觀點說出來(杠精除外,他們是勇敢的物種),因為你害怕說出來過後會被這100個人懟。

哪怕有另外的幾千個人都和你有一樣的觀點,你不知道他們的存在,他們也不知道你的存在,你們就只能各自選擇沉默。(其實根本沒那麼多人看我的文章……)

因為你覺得這100個評論就是代表了大部分的民意。你覺得你如果評論了你自己的觀點就會不合群。

但是你不知道這100條評論有可能都是窗子專門找人發的……

我完全可以通過這種方法,利用沉默螺旋理論,來把自己美化成深度好文創作者。

當主流觀點每天宣傳,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沉默,反對的聲音就越來越少……形成沉默的螺旋,緩緩上升。

所以朋友們看出沉默的螺旋理論給我們的啟示了嗎?

作為輿論操縱者,我可以通過搶先表態,利用大量粉絲、水軍點贊,讓主流輿論向支持我這邊傾斜,對反對者加以辱罵和人身攻擊,讓他們不敢發聲。

把我自己的觀點包裝成是人心所向的主流輿論。

後面的人,支持我的就敢大聲地說「窗子真好!」;不支持我的,就保持沉默。

如此,支持我的觀點便取得霸主地位。(沒錯,窗子就是終極大反派哈哈)

作為旁觀者的你們,如果不想摻和任何一方,僅僅是想看一看大眾對我的看法,那麼一定要記住:你看到的只是你看到的,並不能代表大眾的真實想法。

你看到的不僅是你想看到的,還有別人想讓你看到的。

當人長久處在媒體訊息之下,久而久之會具備一種准統計官能,也就是感知外在氛圍的能力,能夠察覺媒體所呈現的主流意見,並且將這些意見轉化為個人對於社會的主要價值的認知。

不過前提是這個人必須處在長時間的媒體滲透,也就是媒體訊息的暴露下,且個體間缺乏有效溝通,才會影響到態度層次,進而改變行為。

說人話就是,我們在網上的輿論漩渦中泡得越久,與周圍個體的有效交流越少,對某個問題的認識就會越加片面,因為主流輿論會越來越強勢,對我們的影響會越來越大。

這是一個言論自由的時代,彈幕和評論區,讓我們可以自由討論,發表觀點,這是它的優點。

但是我們要對它的缺點保持警惕――主流觀點對自己思想和觀點的壓制與默化。

那我們要如何才能打破沉默的螺旋、保持獨立思考呢?

在《V字仇殺隊》中,V將艾薇關在牢房中,不讓她接收外界信息,用法西斯獨裁的方式對待她,剃光頭、給狗食……

看起來確實殘忍,但卻正是這種斷絕接受外界信息的方式讓艾薇獨立思考起來,意識到政府和人民的問題。

回歸到我們自己身上,要想減少群體觀念對我們獨立思考的影響,我們就要:

①少看視頻

②多看書

(是不是被逗笑了?但是窗子的建議絕對不糊弄!)

為什麼我說要少看電視(以及視頻等具象化傳媒工具)?

因為視覺具象對我們的說服力真的是太強了!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用Kevin的視頻告訴了我的朋友們:

視頻裡面那個正在說話的人,對我們思想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不管他說的是不是有心杜撰的,我們都不知不覺的相信了他。

所以,打破沉默的螺旋的第一步,就是不要看(或不那麼偏激的講,要有選擇地看)。

看什麼?

有的時候寧願相信電影裡面虛構的情節,也不要盲目相信電視或視頻裡面說的東西。

為什麼?

因為我們看電影的時候我們知道電影故事是假的,但是我們看電視或視頻的時候,很容易就覺得裡面講的東西是真的。

不管裡面的人是否只給我們看了故事的一面、是否根本就是編造的故事,我們都很容易相信他,相信我們看到的(應了「眼見為實」的巨大說服力)。

所以,如果朋友們想保持獨立思考的能力,真的要好好過濾一下我們平時要看的視頻了,多看好電影,玩個好遊戲都行,這樣我們至少有自己的思考。

窗子不是建議朋友們都變成懷疑論者,而是希望大家,以及我自己,能提升自己的批判性思維(如果大家感興趣,窗子後面出文細講批判性思維)

另外一個是多讀書。

為什麼要讀書?這個被說爛了的雞湯話題為什麼我還在提?

第一,書籍是文字的形式,相比於具象化的視頻來講沒有那麼強大的說服力,給我們獨立思考留有一定空間。

看書時,我們在有疑問的地方可以暫停閱讀,想一想;

在看視頻時,裡面的人噼里啪啦的向我們輸出,我們有疑慮也會一聽而過,不會專門暫停下來思考。

第二,讀書的時候我們面對的是一個作者,作者表達他的思想,和我們一對一地對話,就像我們和一個朋友對話一樣,我們可以很有勇氣的質疑他所說的話。

就沒有一個人面對一個群體時那樣害怕被孤立、被攻擊的顧慮了。

思考催生質疑,質疑促進思考。

只要開始想,你就在獨立思考了。

第三,讀書越多我們就會有越來越多知識儲備,能夠從原理上去看待問題。這時候,我們能自己分析本質,還怕主流輿論的操控嗎?

(窗子提建議,永遠會把原理說清楚!傲嬌.jpg)

以前窗子也提過,「多做長閱讀,少看短視頻」。

視頻越短,其內容

越傾向於展示,而不是論證;越傾向於只展示部分故事,而不是全貌;越傾向於讓我們看到,而不是引起我們思考。越傾向於讓我們看到信息,而不是學到知識和智慧。

打開今日頭條,屏幕上就會出現其標語:信息創造價值。

信息確實創造價值,但是沒有知識,我們根本不會用信息來創造價值。

很多APP,都在爭先恐後地向我們展示信息,因為信息,吸引人。

但有多少,在向我們傳遞知識?沒有幾個!因為知識,枯燥乏味。

更何況,信息良莠不齊,而知識不會騙你,與其苦苦掙扎在信息旋渦中,為何,不能勻點時間看本一書或一篇好文章多學點知識

(因為學不進去唄……)

本末倒置已是常態,但是你關注了窗子,窗子就儘力給你想辦法:學不進去是因為不夠自律,關於自律,窗子以前寫過文章

但是,少看視頻多讀書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視頻還是多多少少要看,書讀起來也很慢,那怎麼辦?

那就回到 「辯證看待主流觀點。」

我們要接收主流觀點,但是我們不要盲目信之。

總是從主流的反面來想一想,多想,往深了想,往根源上想,只要在想,我們就在獨立思考。

大家都說好的東西,是否真的那麼好?

大家都說不好的東西,是否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大家都在從表面上批評現象,那該現象的存在是否有深層次無奈的悲哀?

比如,某視頻揭露了某農村彩禮高昂,

底下熱評:

「天天喊著要民主自由,這種跟錢有關的封建習氣怎麼還在死守?」

朋友,你看到這個會不點贊嗎?說得太解氣了吧!

但是朋友,你點了贊之後呢?

你知道了這農村彩禮高、彩禮高很封建、很功利、與民主自由很違和、知道了大家對彩禮的態度都不太好。

但是,想要自我提升的我們,不應該止步於此

我們接收了主流觀點,但不要讓主流觀點禁錮我們。

對於這種社會問題,我們有意識地多想,會對我們批判性思維的提升大有裨益。

對比來想:為什麼是農村彩禮高而不是城市?

往廣了想:除了彩禮高,農村或社會上還有哪些不良封建習氣?往深了想:彩禮高的根本原因?怎麼才能改掉這個習氣?從反面想:沒有彩禮,女方父母的生活會怎麼樣?質疑地想:熱評是否過於情緒化?「天天高喊自由民主」是否失實?

注意:質疑主流觀點,也要依據邏輯思維來想,而不是為了反對而反對,那樣就變成杠精了。

善於給自己提問題,有意識地多想,想清楚了,可以發表觀點,和別人切磋借鑒;也可以不發表,自己悄悄做個明白人,也不是一件壞事。

多數時候,我們過於重視知道「是什麼,花大把時間知道了「是什麼」又不去想「為什麼」或「怎麼辦」,這便是我們的腦子越來越銹的主要原因。

三、主動接收不同信息——避免信息偏食

不知你有沒有聽過:

「大數據演算法將我們困於信息繭房,我們喜歡看什麼,演算法就給我們推薦什麼。」

反正當初的我一聽,深感被害之痛:原來我一直被當猴耍啊!

信息繭房由哈佛大學教授凱斯·桑斯坦(Cass Sunstein)在其2006年出版的著作《信息烏托邦——眾人如何生產知識》中提出的。

桑斯坦指出,在信息傳播中,因公眾自身的信息需求並非全方位的,公眾只注意自己選擇的東西和使自己愉悅的通訊領域,久而久之,會將自身桎梏於像蠶繭一般的「繭房」中,而長期的信息偏食等同於作繭自縛,使人變得偏執和自負。

很多人都拿演算法開刀,「你喜歡看什麼演算法就只給你推薦什麼」。

但是,演算法雖然可以捕捉到我們的興趣,卻無法知道我們的意見和態度。

比如我們在網上經常搜索瀏覽有關轉基因的內容,演算法可以知道我們對轉基因感興趣,但是卻不知道我們是支持還是反對轉基因。因此,會把兩方的觀點都推薦給我們看,避免偏信偏聽。

事實上,演算法推薦員不只是給我們推薦我們喜歡的東西那麼簡單,他們都不希望自己的用戶興趣窄化

就好像一個商場的經理不會希望你每一次來商場都只關注同一類別的商品,反而希望你可以關注更多的產品品類。

演算法觀察到你的興趣點,並以此為圓心,逐漸往四周輻射,按一定比例推薦新內容和你原來感興趣的內容,一圈一圈把這個興趣範圍擴大。

這就是你刷視頻時從美妝——穿搭——零食——旅行——拍照技巧的原因,演算法分析出你是一個年輕女孩子,於是慢慢推薦與年輕女孩子相關的一切給你。

演算法希望知道你更多的興趣,這樣它才能夠針對性地推薦更多更豐富的內容,由此你就會更加的喜歡這個平台。相反,如果一直推同一類型的給你,你可能會膩。

我們只看到了演算法的精準但忽視了演算法的多樣化,演算法通過挖掘和拓展用戶更多的興趣,可以增加用戶對平台的好感度,提升用戶留存,同時也能了解用戶更多的需求,針對性的投放廣告。

演算法之所以會出現是因為網路上的信息實在是太多了,演算法的推薦可以讓我們更精準更快地了解到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提高每個人獲取信息的效率。所以對於各大互聯網平台,演算法都是必不可少的。

機器根據人類的愛好匹配需求可能帶來效率的提升。如果進行毫無規律的推薦,那帶來的信息冗餘和信息繁雜會更讓人不知道看什麼,眼花繚亂,在每個領域都淺嘗輒止。

所以演算法不應該為我們的信息偏食背鍋。

那朋友會問:「誰將我困在信息繭房中讓我逐漸片面偏執?」

其實,人從來就喜歡看自己喜歡看的,聽自己喜歡聽的,人性使然。互聯網,只是加重了這種偏向,而不是其產生原因。

看看身邊的長輩對接受新信息和不同信息的態度,你就會知道信息偏食不是近年來由互聯網產生的現象。

不知何處看到兩個小朋友的對話:

「家長都說我們挑食,為什麼挑食的都是孩子,家長怎麼都不挑食呢?」「他們買的都是自己愛吃的還挑什麼食?」

對話可能是杜撰的,存疑

對於食物,我們挑;對於信息,我們也有自己的偏好;人人都有自己的興趣,這沒問題。

問題在於長期偏食某一方觀點導致觀念固化。

這個過程大概是這樣:

①我喜歡聽別人誇我,不管別人是否是在討好奉承拍馬屁,我都喜歡聽。

②別人越誇,我越喜歡他,越想和他一起玩耍。③玩久了聽多了,我越來越覺得自己優秀無比美貌至極,並將此奉為「真理」。④於是只要後來有人不認同這條「真理」,我就生氣:「我本來就很美,你就是胡說!怕不是嫉妒我喲~」不斷辯駁想爭個輸贏。⑤最後不僅讓自己囿於固有認知而且會逼走身邊的明白人,而自己在這個糊塗圈裡繼續糊塗下去。

窗子犧牲個人形象,就是希望你明白:

偏愛某一領域沒問題,偏食某種觀點,有大問題。

看個栗子吧:

領域:健身

觀點:

「不健身的胖子人生沒有意義。」

或許你沒有健身需求,第一眼看到這觀點,可能會嗤之以鼻。

那如果你是一個想要健身改變自己的人,加之因為外形求職被拒絕,看到這個觀點,可能會覺得他有點偏激,但是還是有點說服力。

那如果我換個說法:

「沒有平坦的肚子,就沒有平坦的人生。」

不用偏激的詞語,再用類比來包裝一下,製造出看似絕妙且朗朗上的口健身金句,是不是受眾就變廣了一些?

或許你不喜歡此類「沒有……就沒有……」的絕對說法,那我走情感路線:

「體重不過百,女人最好的狀態。」

不出現「……是……」、「沒有……就沒有……」等下定義字眼,讓你覺得這個說法自然而然就成立,腦海中浮現出一個纖瘦的「完美女人」形象,立馬你就想奔向健身房了。

總有一個將這垃圾觀點包裝起來的委婉說法,能夠戳中你的痛處,讓你喜歡、接受、實行。

對於健身,我們實行了沒有壞處,但是如果我將這個固化的觀點灌輸給他人、將我信奉的「真理」發揚光大、甚至用於評價他人,那是害人不淺呀!

窗子如此苦口婆心,要個贊可以么,花你1秒鐘,但對我很重要!

從嗤之以鼻到慢慢接受這些花樣百出說法,這些受眾的個人觀念就形成了:「身材好就是完美的人」或反過來說「沒有好身材就是loser」。

在他們看來,就算你年入百萬,也就是一個有錢的油膩胖子;就算你學富五車,也就是一個胖書獃子。

只要你胖,你的所有優點都不再發光,反而襯得你油膩。

由此,身材,就成了判斷一個人的標準。成不成功,善不善良,聰不聰明,都由身材來判定。

可怕的是,我們甚至意識不到自己慢慢變得偏執,因為這整個觀念成形的過程是循序漸進的,而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

就像火車軌道,一開始只是偏離小小的角度,時間越長,兩條軌道距離越來越遠,在另外一條軌道的人看這條軌道的人,就會越來越覺得不可思議。

這便是你吃驚於「年輕人就必須給老年人讓座啊!」等言論的原因。

在你看來這不可思議,怎麼會有人如此蠻不講理道德綁架?

現在你應該知道,這種固化觀念是長期的觀點偏食導致的:

①先是天天在網上看年輕人給老人讓座的視頻,可能此時還感於此類年輕人的善良和美德。

②看讓座視頻會讓他獲得心理上的滿足感和被特殊對待的獨特感,因為這類視頻符合自己的利益,所以會越來越偏向看讓座視頻。而對於不讓座的視頻如「一年輕人拒不給撒潑老人讓座,一番理論引眾人好評」,當然沒有說到自己的心裡去,就不喜歡看。③時間久了,讓座視頻看多了,心裡有了「年輕人給老人讓座是好的」的觀念雛形,就不僅僅覺得讓座是年輕人的美德了,而認為是年輕人的義務,不管該年輕人是否身體不適、情況不便,都該給老人讓座。④進而,慢慢形成評價人的標準:「讓座的是履行義務的好人,不讓座的沒素質,是壞人。」

(這個例子沒有針對老人的意思,只是正常的推理過程。)

這樣,出現此類地鐵公交道德綁架言論就很正常了。

推斷過程可能存在滑坡謬誤的嫌疑,有可能觀點偏食不會造成最後那麼嚴重的後果,但確實會讓我們離成為「明白人」更遠一步。

當然年輕人也有,幾乎各類人都會有固化觀念

「不給我買包的男人就是不愛我!」

「孩子就應該聽話!」「人生要有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所有不考慮具體情況的絕對論斷都應該辯證看待。

所以,對單方面觀點的偏食是讓我們陷入偏執的直接原因。

而根本原因,是因為我們沒有辯證意識和批判性思維。

相信你也經常聽到「辯證看待」和「批判性思維」兩個詞。

那到底如何才能辯證看待某一觀點,如何培養批判性思維?

這是大問題,窗子後面出文章細講,我們現在專註於觀點偏食問題的解決。

窗子把我常用的技巧分享給你:

1. 有意識地看另外一方的觀點

之所以強調「有意識」,是因為我們經常陷於無意識地接受,人的本性是懶惰的。

看一些栗子吧:

「女朋友是用來疼的」

還有以此為核心論點的視頻、文章、表情包,如「你還不道歉,信不信我撒手沒啊?」、「今天要做的三件事:想老婆,愛老婆,為老婆做飯。」

如果你經常看這同類信息,不知你是否會慢慢被洗腦?

窗子應該會,這句話完全符合我的利益,讓我有一種高高在上的特殊感和滿足感,我會慢慢形成「我男朋友要把我當寶一樣捧著」的潛意識。

就算我覺得我自己很理性,但到遇到矛盾時,我可能覺得自己高高在上的寶貝地位受到威脅,於是就用「我都生氣了你還不哄我嗎?」等言論來捍衛。

無理取鬧,就是這麼來的。

不管誰對誰錯,女朋友生氣了,男友都該哄著她。但是,能哄多久呢?

如果,一開始,在我看到「女朋友就是用來疼的」這一觀點的時候,就從反面來思考一下:

男朋友就不是用來疼的了嗎?

或許我就不會覺得自己有多寶貝了。

戀愛里需要包容和關愛,但是是互相包容和相互關愛。

而「女朋友是用來疼的」這一觀點,用義務和命令的口吻將女友一方的地位拔高,導致情侶雙方地位不對等,長久下去,問題自然爆發。

(沒錯,窗子還把戀愛關係給你理順了)可能會拯救好多對情侶hhh……

2. 警惕那些一句話抓住自己的心的觀點

有的觀點,根本就是片面的,看似有道理,是因為它符合了自己的利益,看著讓自己爽呀。如果我從另一方的利益角度去看,是否還是那麼「有道理」?

對於片面觀點,我們還不停地吸收,那當然會讓我們越來越偏執。

一句話就說到心坎上的人,確實把心理學運用的很好,但至於是否把邏輯學用好了,要存疑。

人是趨利避害的動物,這是天性決定的,符合自己的利益,我當然愛看。

但是正是這種自私本性讓我們偏食一方觀點甚至陷入偏執呀!

互聯網會加重這種偏食現象,但決定權一直都在我們自己手中呀!我們有意識地控制自己點進去看的手,也不是特別難。

點進去看了也沒關係,我們警惕,我們分析,我們站在另一方的利益立場思考一下,也許後來就會少一次不必要的爭吵、少了一個不可理喻的人。

警惕呀,害我們的,真的可能就是那些讓我們欲罷不能的東西。

-End-

擺脫信息操控系列3篇文章總字數在13000左右,窗子下筆萬言,嘔心瀝血,還不值得你的贊和關注嗎? @一隻窗子

那好吧,再上個大綱:

這總能要到一個贊了吧?(眼巴巴……)

窗子再多嘴幾句:

我的公眾號【一隻窗子】

日常更新:【學習方法】+【思維提升】+【個人成長】深度乾貨文

是一個給迷茫年輕人指路的地方。

如果你有『一顆上進的心』『一具懶惰的身體』,【一隻窗子】再適合你不過了hhh


人們的反應都是差不多的,而差異巨大的原因是有些人看到了一些特別的角度,能引起熱議。但實際上,問題挺複雜,大部分網上內容都無助於理解現實或解決問題。

人們看到了一出大戲,認為木偶是活的。顯然,這是錯覺,演的再真實的木偶也是你看到的那一面(傳播出來的信息)。從另一個角度講,都是木偶演出,為什麼不能選合適的演?(輿論管控)

實際上,這本該是信息傳播的渠道,傳達問題,解決問題的方式之一。但顯然,很多轉變成了鬧大了,壓制不了,於是想辦法解決。

在這裡,你不會變得更有人情味,更懂其他人。何不食肉糜,站隊都是最好的安排。一般站隊之類的都有兩條。一個利益相關,訴諸利益。一個道德相關,訴諸道德。

對正常人來說,這個還用外人說道?既然不用,那你能獲得什麼?被輿論改變和影響咯。

矛盾總是有的,但面對矛盾其實有很多選擇的。但並不是所有選擇都是最好的安排。比如這個

即使,給個誅心之問。為什麼有時候熱情解決問題(邀請擺地攤),有時候冷眼相待?這個矛盾就沒了?

有人講城市乾淨,法規。其實應當考慮到,這個規則根本就沒考慮過,人們的需要。這是城市的需要,看到這個矛盾,也就那樣,不是城市勝利了,也就城市讓步了。講人性,人性能比的過法規?比得過,人性的弱點如何?

要是總是非黑即白,這個誰勝利都是最好的安排。法規勝了,你就老老實實的執行。人性勝了,你就會說,執法不行,疏於管理。或者某人得了大利益,有關係。

開心就好,這爭來爭去,不就是爭誰該來割這個韭菜。

以上,做好自己。


你看到的只是信息,信息多了,也就是見多識廣。但是信息本身不是知識,知識是你需要你消化吸收,經過思考、邏輯推理,學會一些方法等,才能成為知識,或者是經過實踐鍛煉成為一種技能,這些東西才是有用的。

除非這個信息是 彩票號碼或者是造原子彈的方法,不然的話肯定沒有什麼大的用處。


一是我們認識到了,這可能是一個騙局套路,但我們仍懷著一個希望,自己不會損失什麼。

二是我們認識到了,兼聽則明。但仍會欣喜地查閱人工智慧根據自己喜好推送來的信息。

三是我們認識到了,要學習新的東西,接受新的理念。但我們只不過在已經成形的框架上修修補補。

四是我們認識到了,營銷能力很重要。但我們卻只願意說服別人,而不願意讓別人選擇。

五是我們認識到了,人是社會關係的總和。並沒有認識到,人是創新的源頭。

六是我們認識到了,獨立思考很重要。但我們卻只願意相信我們願意相信的。

七是我們認識到了,勞動生產財富。並沒有認識到,靈感才是最寶貴的財富。

八是我們認識到了,人是平等的,人與人需要合作。並沒有認識到,競爭才是合作實現的路徑。抑制競爭的環境,必定導致不平等的發生。

九是我們認識到了,社會需要秩序。並沒有認識到,思想更需要秩序,思想的秩序就是語言的秩序,就是邏輯和語法。

十是我們認識到了,組織能力很重要。但我們一直被組織,從來沒有組織過別人。


確實很多信息是無用的。

有用的基本上只有專業書。

還有個別經驗傳授的針對性的方法論。

其他的雞湯,道德經,什麼亂七八糟的都是片面和模稜兩可的。有那個時間,不如自己思考自己的經歷來的更有用。

少有人真的願意寫有用的東西,又能寫出有用的東西。


因為上網有的時候是獲取信息 有的時候就是單純娛樂

工作學習沒樂趣 也沒啥愛好 那隻能上網了 要不然睡覺?


因為你接受的信息不是你需要和能消化並且為你所用的信息數據 接受的越多 越增加損耗


接受有用的信息才有收穫,無用的信息就是浪費時間

因此我們要對信息進行篩選,挑選自己需要的看,不需要的,也可以當擴充知識面,但不要花費太多時間

比如早晨,午休,可以利用這些時間看看新聞,八卦,增加談資。通勤時間我們可以看看平時有點興趣,但對自己不是特別重要的信息,或者看一些最近比較需要但對長遠規劃而言不是特別重要的信息

那重要的信息什麼時候收集呢?個人感覺必須是整塊的時間段,效率最高。比如工作中遇到的難題,職業或學習規劃中的目標,都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去搜集信息,解答自己的困惑,而且重要的信息還可以整理總結。

另外最近比較流行大咖替你來總結,得到,喜馬拉雅等APP上各種聽書,課程。我覺得別太當真,看個大概,如果真的覺得很有興趣,對自己很有幫助,務必買書自己看,然後總結。畢竟自己猜知道自己最要什麼,而且這樣才能增加經驗值,聽過的,泛泛看過的很快就會忘記了

信息的獲取現在很方便,但是要總結才能真正有收穫!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