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写关于心理学类科普文章,但是感觉太枯燥了,写出来自己都不想看,该用什么方法,把文章写的让非心理学专业的人也愿意看呢?


讲一点自己的写作体会吧,抛砖引玉。

我理解的「有趣」并非以滑稽逗乐为目标,而是在要能把科学研究讲清楚,讲到人心里。

所以,自己能不能被打动就很关键。

首先,自己要非常熟悉科普的内容。放在知乎上讲叫做,不要强答。

比如,如果我们要写文章介绍某个知识点。至少我要对这个部分比较熟悉才好。这样无论是写出的答案还是一些文章不会是很机械地复述或者翻译一些论文。当你熟悉了之后,文字能够更加流畅地表达出信息,也就是所谓地娓娓道来。

我们看到那些大牛的科普作品,都是自己深耕领域的集大成之作。

比如西奥迪尼的《影响力》一书是一本畅销三十余年的介绍社会影响力的科普书。全书没有什么俏皮的辞汇,但是流畅的文笔让人不忍卒读。作者自己就是这一领域的领军人物,介绍起这些研究及应用场景自然如数家珍。

自我感觉写得比较好的一篇文章是介绍颜色心理学一个回答。今天看来,仍觉亲切。就是因为我比较熟悉这个领域,对材料可以信手拈来,下笔也更加流畅。

颜色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人的判断和决策??

www.zhihu.com图标

其次,不必刻意追求时髦的表达。网路语言层出不穷,不断更新。谁能想到今天火的词句明天是否凉凉。一段时间过后,回过头来看自己写的东西都有点尴尬。所以,能把文章轻松自如地写好就是已经是上乘之作了。

最后,可以不断去探索尝试不同的表达风格,最后形成自己的特点。当年明月写《明朝那些事儿》,一度开创明月体。可是后面的人再怎么模仿都觉得不够内味儿。这就是首因效应已经形成。在模仿学习融合的基础上,有了自己的表达习惯,也就拥有了文字的辨识度。

除了阅读一些前辈的作品之外,比如上文讲到的《影响力》,还可以阅读一些知友的文字,互相学习借鉴。推荐阅读 @熊希灵 @曾旻Zeng Min 的回答和文章。我非常喜欢两位的科普文章。

多写,push自己去写。不要等灵感,灵感是等不来的,都是写出来的。


谢谢邀请。

这个题目让我想到了以前的一些经历。

很久以前,我跟一个同学聊天,我问他「你们课题组在做社会决策,都在研究些什么啊?」

他回答:「我们在研究信息不对称环境中多方交互博弈。」

听名字就觉得好厉害,然后我只是点点头,没有再问。

后来,我遇到他们课题组的另一个人,寒暄了上面同一个问题,他给我的回复是:「也没什么,我们研究怎么斗地主和打麻将。

我立刻回答「那太好了,我对这个领域也有非常多的研究,以后我们多切磋,哦不,多交流啊!」

我的这段经历,其实已经部分解释了一个让人感兴趣的科普有哪些要素。回到问题,怎样才能够把心理学科普的文章写得有趣一些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这几个方面入手。

1.提高内容的实用价值

一个事物一般具有认知价值和实用价值,但是高认知价值的事物,往往低实用价值比较低,而高实用价值的事物,一般认知价值也不高。

认知价值-实用价值曲线

举个例子,一个遥控器的制作过程很复杂,它可能涉及到遥感技术和各种电工学知识,这是它的认知价值。而我们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只要按一个按键。背后的原理都被隐藏在这个按键后面,不需要我们知道什么也可以会操作,这是实用价值。

而一个好的科普,一定要有较高的实用性。为什么呢?

科研语言是针对同行进行沟通,侧重于认知价值。所以针对同行,我们会用非常多的术语,构建出一个专业体系。大家也都懂这些晦涩的术语。

但是科普不一样,科普的对象是公众。他们缺乏足够的专业背景知识,没办法理解什么是「信息不对称环境中多方交互博弈」。他们也不以这个领域为工作,不需要这么专业的知识。他们感兴趣的是,如何提高斗地主打麻将的胜率。

所以,我们在科普过程中,我们应该侧重强调文章的实用价值,而非认知价值。比如说,我们在起题目的时候,可以思考这篇文章如何应用到生活中去。同时,多强调「如何做」,而不是「为什么」。

2. SQCA模型

SCQA模型是一种较好的表达模型。SCQA分别是背景(situation)、冲突(conflict)、问题(question)和答案(answer)的英文缩写。

这也是一个非常高效的写作模式。我们在写作过程中,可以先提出一个生活场景,然后指出其中的冲突,再进一步提出问题和给出答案。

比如,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为什么学习好的人往往更谦虚?,它就是按照这个模式进行的。

背景:我玩王者荣耀

冲突:厉害的人互相配合,菜的人互相贬低问题: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答案:达克效应

提供一个有趣场景,可以引起大家的兴趣。故事和生活化的场景的阅读门槛比较低,可以避免读者产生畏难心理。毕竟一上来就是术语,会让大家读起来很累,很容易放弃继续阅读。而提出冲突是为了引发读者好奇心,让大家发现其中的不合理或者值得思考的成分,让大家带著好奇心继续往下看。人都有知道答案的需求,有了好奇心就更想继续了解。

我另一篇文章:你为什么讨厌抖音?,也是用这个模式

背景:我看过一个视频

冲突:换了背景音乐,人的感受变了问题:为什么会这样?答案:声音和画面对人的自动化影响

这种模式相对来说,故事性强,逻辑性强,而且也不突兀。是新人学习比较容易入手的模式。

3. 降低内容的抽象梯度

抽象梯度是语言学家塞缪尔·早川提出的一个概念。就是我们的表达过程中,有不同的抽象程度的表达,并且根据表达的抽象层度划分为不同的抽象梯度。那么表达都有哪些抽象梯度呢?

抽象梯度有,画面、描述性语言、论断、有程度词的论断、数据和公式,这大致五个梯度度。

这五个梯度也有点像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的不同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最低的抽象梯度表达,它需要依靠具体的场景和动作我们才能,这就像感知运动阶段。

但是慢慢地,我们可以将动作和场景抽象出一些表象,建立一些简单的符号联系,比如孩子他们会一些实词,但是对虚词的理解还不够好,他们学会了描述,学会了虚词和句子,能够组织简单的语言和判断。再后面就发展出最高级的逻辑推理能力,可以对未来进行预测和符号思考。

举一个例子,我们想要告诉大家为什么要坚持?有以下几种方式:

画面:挖井(借助具体画面说明)

描述性语言:我的一个朋友,靠著坚持不懈,在自己的领域深耕了10年,最后身价千万。(借助例子说明)论断:坚持就是胜利(从正面事实中抽象出结论)

有程度词的论断:坚持的人更容易成功(从正面和反面事实中抽象出结论)

数据:P小于0.05时,你的坚持会有95%的成功概率。(用统计的方式来说明)

我们也可以发现一个很明显的特点:抽象梯度低的表述,往往科学性很低,但是指导性很强。而抽象梯度高的表述,科学性高,但是指导性会低很多。而科普需要兼顾实用性和科学性。所以最好的策略是在写作过程中,用「有程度词的论断和叙述性描述」。

如果我们用最高的抽象梯度,开口傅立叶转换、闭口P值统计论,那么这样的内容很难得到传播,因为大众看不懂。这也不利于科学内容的传播。正如物理学家霍金所说「每多一道公式,我的书的销量就会减半」。所以科普必须适当降低科学性,为中低认知人群做一个妥协。

而有程度词的论断是为了照顾科学性,描述性画面是为了实现实用性。这样的方式是最好的。比如你说到一个术语时,不要通过定义去解释,而是用比喻和举例说明的方式。

你要讲控制感,我不会说这是指人们对周围环境的信念控制能力。而是会问「你跟朋友约好一起出去玩,但是你妈妈不让你出去,你会开心吗?这件事情你无法在掌控之中,你就会失去控制感。」

所以,如果以后想要写更有传播度的科普文章,可以适当降低科学性,不用上升到太多的术语和数据,多用一些程度词论断就可以了。

其实还有很多关于写好科普的方法,我就来抛砖引玉,期待大家更多的分享,一起进步!


首先,你可以去网上搜搜我的文章,看看我有没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如果觉得有,请务必重视我的建议,如果觉得没有,就可以跳过了——因为已经到达的人才最适合帮你指路。

1、尝试尽量不要使用心理学术语。

不使用专业术语而把自己的专业讲清楚——这是所有专业学习里的最高境界,在我看来。

那要怎样描述呢?

使用贴近生活的比喻。

想想为什么《时间简史》这种书讲世界上本来没几个人懂的理论,却能畅销?也许你会发现还有别的原因,但生动的比喻肯定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然而贴近生活的比喻是最难的——这需要你真正、真正地理解自己想说的事情,同时也理解日常生活,就是说,没有脱离大部分人的生活体验。

怎样提高这种能力呢?——试著先讲给你爸妈听吧,他们可能是你眼中最固执最油盐不进的人,还有代沟。如果他们能听懂,你就可以放开来写了。

2、一些关于写作本身的小技巧

这部分,可以去请教写作老师,他们能教给你的,比心理学工作者多得多。

3、明确你想要什么样的读者

——你想要谁觉得有趣?你希望被谁看到?关注明星八卦的人会希望你多剖析他们的内心,鲁系家长会希望你把传统文化弟子规什么的跟心理学融合起来,公众号读者希望你多煽情多灌鸡汤,知乎er们希望你多点干货别整那些没用的……

而10年20年后的读者(如果你在乎他们的话),大概不会再关心我们这个时代的红人是谁,热点是什么。

所以一开始就要想好:你想说给什么样的人听?——然后再尝试用语言去接近他们。


不请自来?写心理学公众号才一年有余的科普小白希望得到游刃有余的同好们的指导!

  1. 写些什么比较好?
  • topic非常有趣,足够唤起自己的好奇心。
    • 这应该是最主要的素材来源。以我自己为例,研究的方向是决策领域,所以尽管也会写一些其它领域好玩的内容,但日常寻觅素材的来源主要还是决策领域的各大期刊以及综合性期刊中与决策有关的研究。强烈推荐Researchgate,在preprint越来越流行的今天,多看researchgate,关注积极发动态的各位业内大佬,这比看期刊更新要方便、迅速得多。比如决策领域Busemeyer和Hertwig一众大佬发动态挺及时频繁的,我暑假看他们的动态还催生了一波新的实验设计,扯远了......
  • 最近的某些热点事件或话题可以放到心理学的这类研究、理论、实验......通俗一点讲,想靠心理学蹭热点(朋友圈里的热点再小那也算是热点)。
    • 这也算是重要的素材来源。我们在挑选自己感兴趣的topic的时候,角度其实是有偏的,比如我们对某个实验范式感兴趣,但这对于其他非专业的受众而言,理解实验范式以及搞懂你讲的这个特定的实验范式,是一件认知负荷很高从而容易让人放弃的事情。当然,如果你写科普文的初衷和动力就纯粹只是想自己爽就完事儿了,那对于受众的想法可以稍微轻视一点。
    • 记得年初吴秀波出轨那阵,我就找了一些针对出轨问题的研究,科普了一下不同性别人群对于不同类型出轨(身体or情感,同性or异性)的态度。令我吃惊的是,我分享到朋友圈之后,导师点了赞还在底下评论认真探讨了一下这个学术问题,而平常大多数时候导师都不会对我写的推文作何冒泡。
    • 其实,热点可以放到一个更宽泛的范围,可能是一些具体的此时此刻身边人都在关注的社会事件,比如以最近为例,香港事件无疑是一个热点,其中可能涉及到的心理学话题不在少数。当然,热点也可以是一些与常识或世俗智慧有关的问题,虽然这类问题可能都被提过很多次,但它们总能在人们心里保持一定热度,你我都不例外。

2. 怎么写比较好?

  • 举例子,越贴近受众生活的例子越好。
    • 举个例子,去年11月的时候,本科专业课+毕设+研究生课作业日常叠加,有一天我就吃了一顿中饭,晚饭只啃了两口面包,课程论文的ddl还有8个小时,打开朋友圈看到了朋友们分享的美食(也不知道为什么那天看到了那么多......),没过几分钟我就再也写不动了,一心只想著赶紧交了明天去吃火锅。后来,在写一篇关于food cravings的科普文时,我就拿自己的那次经历举了例子,解释了EI理论(the Elaborated Intrusion Theory of Desire),如下图。那篇推文写好之后,我又挑了一个深夜分享到朋友圈,又让我发现原来有这么多朋友会看我的推文、积极点赞?

  • 精简要点,一篇科普文能把一两点核心内容讲得清楚就很不错了。
    • 文章开头可以加一点summary,比如「太长不看版」。受众本身对心理学了解有限,推文长度也有限,所以,一个比较友好的方式是,让受众在阅读刚开始时就对于文章的核心内容有一个模糊的印象。这就好比上课前先预习,可以设身处地地思考一下,一种情况是什么也看不懂,另一种情况是,虽然有些地方不太懂,但至少「太长不看版」里的那一两句人话看得懂、能理解,这两种情况下哪一种更容易让人感受到其中乐趣?答案应该是后者吧?
    • 增加一个「太长不看版」还有一点好处,那就是制造悬念和一本正经讲废话。把最核心的问题用一两句大白话、大俗话讲在文章的最前面,先把受众逗乐了、吸引住了,文章的趣味性也能增加了吧?

3. 最后,我觉得可能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讲人话!讲人话!讲人话!

  • 写科普的人和看科普的人没有本质区别,尽管大家感兴趣的点不尽相同,但你不说人话人家一定很难体会到你的笑点在哪。
  • 有时候为了阅读体验,舍弃一些科学的、具体的、准确的描述也是必要的,毕竟对于实验、结果、统计分析,看科普的人们并不会和你一样那么关心。
    •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一项采用问卷或量表的研究,当你讲了一长串该研究是如何如何开展调查的,实际上对于受众而言,和看到「研究者们用问卷的方式测量了人们对于blabla的态度」最后没有太多体验上的差别。换言之,细节,对于文章的易读性和趣味性而言,并不是一个加分项。

大概就想到这么多,借机推销一波自己的公众号?:PsychFun


作为一只一边刚开始科研挖坑、一边刚开始尝试科普写作的萌新,我将科普作为一种「输出」。输出倒逼输入嘛,让自己看文献想问题也更有干劲一些。但我也想让自己的科普有趣一点啊,至少自己先码得饶有兴趣。

故本回答针对的是,那些业余写写科普,以充(娱)实(乐)自己科研生活的人。

科普的第一位读者是自己,先让自己看(写)得痛快再说。要看懂心理学领域的东西,需要有点心理学基础知识,故至少再让心理学专业的小伙伴看得有点意思。心理学分支这么多,也不图其他分支的人能get到自己的乐趣,但如果你对我的分支表示出点兴趣,我或许一高兴将它的前生今世、专宠术语细致入微地讲给你听,说不定还有兴致开个专栏由浅入深介绍一番。

如果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对自己写的科普感兴趣了(当心!你也在不知不觉中「受众导向」了),再次问问自己写科普的动机,你还开不开心,觉得值不值得。毕竟,如果想让科普可持续地充实自己的科研生活,自己要写得开心如果要让读者对你的科普有所兴趣与赞赏,你要先对自己的文字保持较高的兴趣与欣赏。

对于那些想要圈粉、引爆浏览数据的,出门左转 如何运营好一个心理学科普平台?以KnowYourself为例?

就本人浅薄的观察,有趣的科普来自有趣的科研(快问问你对自己的科研领域是否很感兴趣!),如果你对数学心理学很感兴趣,照样可以写出一篇眉飞色舞的(镜像例子:吴军的《数学之美》),如果你对社会心理学没什么感觉的话,写完后会觉得「啥,我是在写翻译吗?中文期刊的文献综述?」(忍不住想吐槽,一些英文表达很优美直观的术语,中文翻译过来简直不忍直视)。而如果你对某一领域超感兴趣,你会想方设法让读者领会到你所兴奋的,就像你在学术报告会议上想让评委信服「its an interesting idea」一样。


好啦,接下来说正题。如何将你的领域有趣地科普出来呢?

  • 强调你与这个领域的「私人关联」(personal connection)。即,「讲故事」!

想想为什么这个领域令你兴奋。为什么你喜欢这个理论,这套逻辑,这个关键词?然后你就可以开始「讲一个故事」了!

心理学科普之所以更容易让大家著迷(相对于物理学、航天工程学等来说),是因为它和我们的生活很相关。比方说你做决策心理学,对人们的日常行为决策很感兴趣,你可以从周围的例子出发(如食堂过道健康食物和油炸甜品的摆放,如网易云音乐自动续费的默认「我同意」),给大家科普生活环境中无处不在的助推(nudge)。

一般来说,一篇引人入胜的科普,是从一个生活现象说起的。

如果你有感兴趣的科研问题(e.g. 「亲密他人对个体的目标追求过程有何影响」),那挺好,用人话将它好好地阐述出来(e.g. 我们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目标,如想变成学神学霸,想练出理想身材,想和爸妈更亲密一点……而你的亲密关系是如何影响这些目标的呢?为什么有一段良好亲密关系的时候,追求这些目标会更有动力?然后就可以开始扯一堆「unconscious goals」「relationally-autonomous reasons」「social support」「Michelangelo phenomenon」了)。

如果你一头扎进文献,对某个新挖到的理论、构念感兴趣(e.g. regulatory focus theory),你也可以「讲一个故事」啊。有次和友人探讨问题,突然激发起了我的科普欲,于是开始瞎BB一通:

某友:能否发明一种人类情感体验机,使得情绪可以记录,让他人体验?比如我吃了蛋糕后感觉真的好难吃,简直要吐了,而我的伙伴觉得可能只是难吃或者不好吃而已,如果当作干粮,还是可以将就一下的。其它例子包括对人或对事的感受与情绪。

我:在我的领域里,比较关注个体差异的「动机取向」,如 regulatory focus theory(调节定向理论)讨论了 promotion-focus(促进定向)和 prevention-focus(预防定向)这两类倾向。持有 promotion-focus 取向的人,更关注进步、成长与达成成就,追求「+1」,不满足于「0」;持有 prevention-focus 取向的人,更关注安全感、保护、防止坏结果的发生,满足于「0」,对「-1」更敏感。比方说一个新式糕点品尝宴会,提供各种各样的光明料理、人间料理与黑暗料理,而它们长得一模一样。promotion-focus 取向的人更在意能品尝到何种神仙级别的光明料理,而对碰到多么难吃的黑暗料理并不是特别在意;相反,prevention-focus 取向的人对于黑暗料理非常之敏感,他们宁愿不吃,也不愿冒险去探索光明料理会有多么好吃(对他们来说,光明料理的奖赏价值小于同一级别的黑暗料理带来的损害)以上讨论的是「特质」(trait),即一个人长期的普遍倾向。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有 promotion-focus / prevention-focus 的时候,只是某种取向会更加明显。(这里我们不讨论这两种动机取向的褒贬,它们各有利弊面)如果要改变他人的「体验」的话,我们可以 manipulate,如让某人阅读一段情景文字,唤起ta的某种动机取向(如让ta想想自己的梦想,写它个10分钟,唤起promotion-focus;如让ta想想自己不想失去的东西,写10分钟,唤起prevention-focus)。这时,你拥有了某种短期的「状态」(state)。假设你是一个非常 promotion-focus 取向的人,你的伴侣是个非常 prevention-focus 取向的人,你俩一起去了这个奇怪的糕点品尝会,一起吃到了黑暗料理,你觉得是一件小事,并期待著下一块会是什么神仙料理,你的伴侣却感觉糟糕得要死,表示再也不吃了。你想知道,如何让他体验到自己的感受呢,首先要意识到你们目前的动机取向不同。一个小技巧可以是,用你高超的BB技巧唤醒他心中对于勇攀高峰的向往(唤起他的 state promotion-focus),让他更愿意和你一起去「冒险」。情绪认知理论认为,情绪的产生来自于个体对于刺激情景的「评估」(刺激情景→评估→情绪)。比方说坐过山车,你心跳加速起鸡皮疙瘩,你的大脑认为你在坐过山车,故你的情绪体验是兴奋。而如果你在森林里,看到一只狗熊,你同样心跳加速起鸡皮疙瘩,但你的大脑认为你遇到生命危险了,故你的情绪体验是害怕。为了改变「情绪」体验,我们可以从改变「评估」入手,而临时改变「动机取向」有助于改变「评估」。故当你的伴侣和你一起抱著进取的心态一起逛糕点品尝会时,你俩更容易共享同一种情绪。

我发现,一些学者在「介绍他们的新理论」时,也「讲了一个丰富的故事」

当我们这些科研百姓想要给圈外人「科普」我们的前沿成果时,学界大佬也在给同行「科普」他们的新脑洞啊。

让我们来看看一些大佬是怎么做的。

在目标管理(self-regulation)领域,有个交互目标动态理论(transactive goal dynamics theory),是由 Fitzsimons, Finkel, Vandellen[1] 这帮人在2015年提出来的。它不得了的地方在于,将self-regulation 的研究对象从「个人」拓展为「多人」。难以想像吧,目标管理领域大量的研究都集中于「如何如何」,我们所能见到的这方面的科普也多是「要如何律」。然而现实是,我们的目标是嵌在社会背景中的,为何不将「」拓展为「我们」来研究研究呢?

于是,大佬们用了一个非常漂亮的模型向学界提出了倡导:

这啥图啊?

别急,Finkel Fitzsimons (2019)[2]两个死党大佬的故事为我们演绎了一个交互目标系统的形成到死亡(呈现了一场伟大的友谊):

19世纪60年代,作为一个漫无目的的青年,丹尼尔·伯恩罕 (Daniel H. Burnham;男主一) 没有通过大学入学考试。他在芝加哥找到一份推销员的工作,但四个月后就辞职了。短暂的反省之后,他给母亲写信说,他找到了自己的激情:「我要努力成为这个国家最伟大的建筑师!」他的策略很粗略:「只需要一件事——坚定而持久的努力」。

尽管他有著相当高的自我效能感和目标承诺,他仍然没有行动起来。立志完后不久,他就去内华达州竞选政治职位去了。同样悲催地,他在西方金融和政治上的追求最终以失败告终。经过此番磨练,1872年,他回到芝加哥,在父亲的帮助下,入职了彼得·怀特的建筑事务所。在怀特的指导下,他重新找回了对建筑的热情。更重要的是,他遇到了年轻的 约翰·鲁特 (John Root;男主二),他们最终一起建立起了19世纪末最有影响力的建筑公司。后来,他被授予了哈佛和耶鲁的荣誉学位,此时他已经取得了他的目标——「成为这个国家最伟大的建筑师」。尽管像他年轻时所认为的那样,「坚定的决心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是实现目标的必要条件,但还有其他因素。他的成功,与其说是来自他的决心,不如说是受益于协作。他的处境很独特,但「人类成就与社会关系密不可分」这一事实却是普遍的。

好了,背景介绍结束。重点在于男主一和男主二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但在继续讲述下之前,让我们看看 Finkel Fitzsimons (2019) 是怎么引出他们的核心构念「交互浓度」(Transactive Density)的。

如果用「目标」(goal)来看待我们的日常生活,不如说我们在追求著各种各样的目标,如吃饭为了饱腹(或享受美食),学习为了取得好成绩(或享受知识的愉悦),码科普为了倒逼输入(说是消遣也没错)。而对于两个好基友来说,他俩的目标是交织著的,就像两个绕在一起的毛球一样的。

为了更好地看清这俩毛球是如何绕在一起的,让我们来灵魂三问:

  • Who has the goal? (这个目标是谁设置的?)
  • Who is the Target? (它是针对谁的?)
  • Who is the pursuer? (谁来实现它?)

于是出现了 2×2×2 共八种情况(就以下八个方格):

根据这个配置,有七种口味的目标:

  • One person』s goals(一个人的目标):
    • Self-oriented goal(自我导向):伯恩罕给自己定了个精进绘画技能的目标。
    • Partner-oriented goal(针对搭档):伯恩罕给鲁特定了个目标,要他拿建筑奖。
    • System-oriented goal(系统导向):伯恩罕希望他们的「伯恩罕—鲁特」公司能成为世界一流。
  • Parallel self-oriented goal(平行的目标):
    • Parallel self-oriented goal(双方给自己设相同的目标,而互不为扰):伯恩罕和鲁特都自己设了一个目标,要锻炼身体。
    • Parallel partner-oriented goal(双方对彼此有所期待):伯恩罕和鲁特都希望对方能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一些冒险气息。
  • Shared goal(共同的目标):
    • Shared target-oriented goal(共同针对其中一个人):他们都想让鲁特从肺炎中康复。
    • Shared target-oriented goal(共同针对整个系统):他们想让两个人都争取到参与世界博览会的资格。

故在几十年的共同协作之后,伯恩罕和鲁特的交互浓度越来越高了。在他们的交往中,他们逐渐从一个人为自己定的目标交织出了以上七种目标,愈发浓厚:

(然后是六个tenets,等我有空了再写。预告一下最后一个tenet是整个交互系统解体后的恢复过程,因为鲁特得肺炎死了,而伯恩罕之后再也没能超越他们协作时的巅峰)


「科普」是给读者带来新的东西,帮助他打开思维的疆界。学者们引入一个新的理论、构念,先联系已有的科研,再提出新的东西(当然还有「讲一个故事」):

介绍交互目标动态理论的时候,Finkel, Fitzsimons, VanDellen (2016) 写下了如是的后记,我觉得挺有诗情画意:

首先,评论了一番以「延迟满足」(delay gratification)为代表的研究强调了太多太多「自我的目标追求」,忽视了目标是个「复杂而动态的系统」。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most well-known and well-established models in the psychological literature, people either succeed or fail at self-regulation as individuals, toiling in isolation toward goal achievement. From the four year-olds in the famous delay of gratification studies (Mischel, 1974) who sit by themselves trying not to eat a marshmallow to the hungry participants in the seminal study of self-regulatory depletion who sit by themselves eating radishes instead of cookies (Baumeister, Bratslavsky, Muraven, Tice, 1998), psychological studies of self-regulation, and the theories that have inspired those studies, have predominantly focused on individuals pursing their goals alone. Although studies of goal pursuit that ignore the complex and dynamic web of transactive sinews are tidier than studies of goal pursuit that examine that web, such studies neglect a great deal about how goal dynamics play out in people』s everyday life.

再举了个他自己的例子。「当第一位作者在码这篇后记的时候,在他的妻子和女儿在买东西,他的儿子在楼下睡觉。如果他的妻子今天出了趟城,那么这些文字也码不了了,生活用品也没人去买了。此时此刻,一雌一雄两只知更鸟在窗外筑巢。它俩搜集著树枝、草与泥,雌鸟负责著搭建。一切都顺利进行的话,巢筑好后,雌鸟便会在其中下蛋,在雄鸟的保护下孵化出它们的孩子来。那之后,鸟爸爸和鸟妈妈便会忙著照顾著它们的小宝贝咯。」

As the first author of this chapter is writing this concluding text, his wife and daughter are at the grocery store while his son naps upstairs. If his wife had been out of town instead, this text would have remained unwritten and the groceries would have remained unpurchased. At this moment, two American robins are building a nest outside the window. Both of them—the male and the female—are gathering twigs, grass, and mud, and the female is doing the construction. If all goes well, the female will lay her eggs as soon as the nest is ready, and, with protective help from the male, she will hatch new chicks in about a fortnight. At that point, both parents will spend several days feeding and tending to the chicks.

最后,总结了下「目标动态」在人类与动物中是很常见的。我们不是一个个孤岛,而是一个交互著的系统,我们的目标像毛球一样紧密缠绕著。这是学术论文诞生的秘密(科研是一个团队工作),是抚育后代的关键(父母一起抚养小孩),是几乎所有社会生物追求目标的机制。

This is how goal dynamics work in people and most animals—not as individuals who set and pursue goals in isolation, but rather as members of transactive systems whose goal dynamics are inextricably linked. This is how scholarly papers get written and how offspring get raised—indeed, how virtually all social species set, pursue, and achieve virtually all goals. For this reason, we believe that it is time for scholars to consider a new unit of analysis for understanding goal dynamics—the interdependent social unit rather than the individual.

真是个漂亮的「introduction」。


除了提出一个新理论需要好好自我宣传一番,投一篇好论文也是。你总要让 reviewer 对快速你产生兴趣吧?其实不少好的论文,标题、前言,那写得可真叫一个妙啊。好多时候,我真恨不得把他们的文采就这么搬过来,让大家感受下这帮学者的中二与情怀。

第一个:"Your Love Lifts Me Higher! The Energizing Quality of Secure Relationships"[3]

首先,要赞一下这个标题。本文介绍安全型依恋关系给人带来活力,从而实现「安全基地」的「探索助力」;重点是开头的情诗,闪瞎眼……

第二个:"The Manhattan Effect: When Relationship Commitment Fails to Promote Support for Partners Interests"[4]

这篇真是令人大开眼界,让我们看清关系中的双方并不完全利他。

「曼哈顿效应」——《曼哈顿》是伍迪·艾伦的一个老电影,讲少女Tracy和老男人Isaac的恋情。Tracy很崇拜伊萨克,也许真爱他,但Isaac始终不相信这是爱,因为两人差了25岁。在Tracy收到名校留学邀请后,Isaac祝她前程似锦(然后出轨去了)。然后Isaac突然反悔了,想要和Tracy长长久久,但当他意识到这点时Tracy已经要出发去伦敦……于是他「威胁」她说:「我不相信你会去伦敦。」

「I dont think you oughta go to London」

—Isaac to Tracy in ManhattanIn Manhattan (Joffe Allen, 1979), the famed film director Woody Allen cast himself as Isaac, a 42-year-old writer dating an earnest and adoring high school senior named Tracy. Isaac takes their relationship lightly due to their 25-year age gap; he is consistently frank with her that the two of them lack a future. Indeed, when she tells him that she was admitted to a prestigious school in London and explains that she is reluctant to go because she dreads the thought of being away from him, he effuses about the marvelous opportunity and dismisses her relationship worries. After breaking up with Tracy for another woman, however, Isaac has a change of heart and decides to commit to a real relationship with Tracy. He runs to her apartment to rekindle the relationship, only to learn that she is heading to the airport for her trip to London. Now that he wants a serious relationship with her, the prospect of her departure distresses him, and he begs her not to go. He expresses concern that the two of them will never be able to rebuild their relationship because she will become a different person. That is, as a result of Isaac』s change in commitment to Tracy, he no longer sees her semester abroad as a marvelous opportunity for growth. Instead, he focuses on the potential threat to the relationship. We suggest that the Manhattan example illustrates an important relationship phenomenon, one in which the robust positive association of relationship commitment with willingness to support the partner』s interests) becomes weaker as relationship threat increases— even becoming negative in situations of extreme relationship threat.

当「恋人的利益」与「这段关系的利益」相冲突时……人们往往会维护后者。也可解读为另一种形式的利己?有时甚至以爱对方(维护关系)的名义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曼哈顿效应」便是——人们对一段关系的承诺度越大(目标是维持关系),当关系威胁越大(如女朋友出国导致的艰苦异地),人们越不愿意支持恋人的利益(劝她留在自己身边);而若不威胁到关系本身(如女友想发展她自己的新爱好,养花),人们当然会大力支持咯。

第三个:Kama Muta Lab

ref="https://www.baidu.com/link?url=GslXA9Dt2OGLl0i7lH_RHmiQ8Mk034_lPhUSNARl4ujIbYit6AUkz3fNz62LEh_Ewd=eqid=dc3d73330029c3ac000000045e85cb32">Kama Muta Lab – research on being moved and touched

他们的实验室网站其实已经「科普」得很好了,有视频有段子诠释得淋漓尽致。

kama muta 作为一个新发明的情绪概念,它是感觉怎样的,人们什么时候会体验到kama muta,以及……看看Youtube亲身体会一下吧。

(脑洞:嘿,我想知道科普「情绪」的时候,如果让观众读者直观地感受到它呢? )

第四个:"Safely testing the alarm: close others responses to personal positive events"[5]

当我们说支持他人的时候,坏事情好事情下的社会支持是不一样的……(雪中送炭 VS 锦上添花)

But friendship is precious, not only in the shade, but in the sunshine of life, and thanks to a benevolent arrangement, the greater part of life is sunshine.

—Thomas Jefferson

这个研究发现,我们会认为「同甘」过的人比「共苦」过的人更会在「苦」时支持我们。

然后作者确实从「In the Shade of Life」与「In the Sunshine of Life」两大 part 分析了一下这个讽刺的事实——雪中送好炭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e.g. 合适地安慰一位朋友,将他从低谷拉上来),而锦上添花并不需要那么considerate(e.g. 祝贺朋友收到美满offer,他本身就在高峰状态,你的恭词再怎么不走心,也不会让他掉回基线吧)。

因为能送好炭的人并不多,所以……当我们想起自己在低谷时期受到的帮助,印象可能并不是很好,于是谈到「送炭」这件事情的时候,那些送炭者很可能被我们纳入「黑名单」……反倒是,我们对锦上添花的人抱有更多信心(实际上是幻想),毕竟他们与我们共享过开心。

………


综上所述:强烈建议看看优秀的论文是怎么写的,论文太学术了可以去看看书本章节。尝试将作者的逻辑信达雅地翻译过来。像各种 handbook 就编很好,让人快速浏览一个领域的最新进展,如《The Oxford handbook of human motivation》《Handbook of Theories of Social Psychology》《Handbook of Self-regulation: Research, Theory, and Applications》等等。

不过这也和领域有关,以上我观察到的很多来自动机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会更贴近我们的日常生活一些,也有不少文学、哲学方面的人会研究这些现象,故学者们可以用一些生活场景来举举例子,在前言部分来一句名言或诗歌也是很常见的操作。像认知心理学的文献,应该很难一开头引用一首情歌吧


实操性的问题:如果觉得写文章工程太大,可以先从写卡片练起啊。(如果作者想要保持一颗有趣的心,最好要「最小成本」地「随手灵感」!不要让「写一篇有趣的科普文」成了自己的负担,这很重要!)

喔不,或许卡片能成为你的最小写作单位。

p.s. 关于卡片,我自己还在探索,故不好言述过多。但你会发现很多guidelines都会建议「note ideas, facts, quotes, on separate cards」,很多作家也很喜欢卡片写作:

像纳博科夫一样写作:卡片创作法?

mp.weixin.qq.com图标

我著手写小说不是从头往下写的,……不是依序一页一页往下写的。我是这儿一点那儿一点地下手,直到纸上的空处都填完。

如此操作的背后是有认知科学原理的:

  • 必要难度(desirable difficulty):人类记忆的存储与提取负相关,故花点时间写卡片、做笨笨的笔记……存储困难,而提取容易,下次写东西时也好信手拈来。
  • 最小努力(principle of least effort):「我要写一篇文章」与「我要写一张卡片」,它们带来的认知负荷是不一样的,前者更容易让人行动瘫痪,写作拖延……
  • 远距联想(associative creativity):嗯,分散的卡片有助于激发我们的远距离联想能力,也是创造性思维的一部分啦。

卡片,其实就是「组块」啦

参考

  1. ^Finkel, E. J., Fitzsimons, G. M., VanDellen, M. R. (2016). Self-regulation as a transactive process: Reconceptualizing the unit of analysis for goal setting, pursuit, and outcomes. Handbook of self-regulation: Research,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264-282.
  2. ^Finkel, E. J., Fitzsimons, G. M. (2019). Goal transactivity. Social psychology: Handbook of basic principles,3.
  3. ^Luke, M. A., Sedikides, C., Carnelley, K. (2012). Your love lifts me higher! the energizing quality of secure relationship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8(6), 721-733.
  4. ^Hui, C. M., Finkel, E. J., Gráinne, M. F., Kumashiro, M., Hofmann, W. (2014). The manhattan effect: When relationship commitment fails to promote support for partners interest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06(4), 546-570.
  5. ^Gable, S. L., Gosnell, C. L., Maisel, N. C., Strachman, A. (2012). Safely testing the alarm: Close others responses to personal positive event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03(6), 963-981.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