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如何做到的?怎麼學習的?


打敗了不記就可以了。

你看商鞅、張儀、樗里疾、司馬錯、甘茂、魏冉、向壽、五大夫賁誰明記了有敗仗。

(經評論區提醒,商鞅造反那回明確記了打輸了)

這麼一比王齕、張唐委實苦逼。

打個岔,白起也就是在列傳里沒記,林中之敗挺明白的了,不知道有些朋友反覆維護「白起一生未敗」這個歷史發明是圖個啥。

傳說中的「白起一生未敗」之說,具體出處不詳,但多和「殺神」這類神奇的稱號同時出現。

有時候也會伴隨神奇的歷史發明。

比如:

再比如:


《戰國策-中山策-昭王既息民繕兵》:【 責之曰:「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萬。君前率數萬之眾入楚,拔鄢郢,焚其廟,東至境陵,楚人震恐,東徙而不敢西向。韓、魏相率興兵甚眾,君所將之不能半之,而與戰之於伊闕,大破二國之軍,流血漂鹵,斬首二十四萬,韓、魏以故至今稱東藩。此君之功,天下莫不聞。今趙卒之死於長平者已十七八,其國虛弱,是以寡人大發軍,人數倍於趙國之眾,願使君將,必欲滅之矣。君嘗以寡擊眾,取勝如神,況以強擊弱,以眾擊寡乎?」

武安君曰:「是時楚王恃其國大,不恤其政,而群臣相妒以功,諂諛用事,良臣斥疏,百姓心離,城池不修,既無良臣,又無守備。故起所以得引兵深入,多倍城邑,發梁焚舟以專民以,掠於郊野以足軍食。當此之時,秦中士卒以軍中為家,將帥為父母,不約而親,不謀而信,一心同功,死不旋踵。楚人自戰其地。

咸顧其家,各有散心,莫有鬥志,是以能有功也。伊闕之戰,韓孤顧魏,不欲先用其眾;魏恃韓之銳,欲推以為鋒。二軍爭便之力不同,是臣得設疑兵以待韓陣,專軍並銳,觸魏之不意。魏軍既敗,韓軍自潰,乘勝逐北,以是之故能立功。皆計利形勢,自然之理,何神之有哉!今秦破趙軍於長平,不遂以時乘其振懼而滅之,畏而釋之,使得耕稼以益蓄積,養孤長幼以益其眾,繕治兵甲以益其強,增城浚池以益其固;主折節以下其臣,臣推體以下死士。

至於平原君之屬,皆令妻妾補縫於行伍之間。臣人一心,上下同力,猶勾踐困於會稽之時也。以合伐之,趙必固守,挑其軍戰,必不肯出;圍其國都,必不可克;攻其列城,必未可拔;掠其郊野,必無所得。兵出無功,諸侯生心,外救必至。臣見其害,未睹其利。又病,未能行。」】

這是一段文言文,先來解析一下內容是什麼。首先背景是長平之戰後,秦昭襄王派五大夫王陵為將進攻趙國。王陵作戰失利,連軍營都丟了。秦王想派武安君出戰,武安君稱病不出。秦王就派應侯去探望武安君,順便責備他

秦王提出的意思就是,楚國土地方圓五千里,持戟的士卒上百萬,白起從前率幾萬人的軍隊攻入楚國,攻克鄢、郢兩地,焚毀楚王的宗廟,東面攻到競陵,楚國人感到震驚恐慌,向東遷徒,不敢向西進犯。

韓、魏兩國相繼發兵,動用的軍隊很多,您所率領的軍隊,不到韓、魏兩國軍隊的一半,而您卻同它們在伊闕大戰,大敗了這兩個國家的軍隊,死亡者的血能漂起作戰的大盾,斬下敵人二十四萬首級,韓、魏兩國因為這個緣故至今自稱是秦國東面的藩國。

現在趙國土卒在長平之戰中死去的,已有十之七、八,他們的國家很虛弱,因此寡人大舉發兵,人數超過趙國軍隊的一倍,希望您能為將,一定能夠滅掉趙國。您曾以少擊眾,取得勝利像神兵一樣,何況現在是以強擊弱。

但是白起作為沙場老將,提出了反對的聲音,他的大意就是:楚王依仗國家強大,不體察朝政,群臣因為爭功互相嫉妒,阿諛奉迎者受到重用,好的大臣遭到排斥疏遠,百姓離心離德,城牆和護城河不加修治,由於楚國已經沒有好的大臣執掌朝政,又沒有常備不懈的守軍,所以能夠領兵深入楚國,佔領很多城邑,我又下令折斷橋樑,焚毀木船使士卒專心作戰,並在城邑的郊外掠得糧食補足軍糧。

正在這個時候,秦軍中的士卒以軍隊為家,把將帥當作父母,不用約束彼此就相互親近,不用商量彼此就相互信任,一心想著同獲戰功,奮勇向前死不退避。楚國人在自己的土地上作戰,都顧念自己的家室,各自都有不同的想法,毫無鬥志,因此我能取得戰功。

伊闕之戰,韓國力單勢孤,只考慮利用魏國,不想先使用自己的軍隊。魏國依賴韓軍訓練有素,想把韓國軍隊推到前面做先鋒。兩國軍隊爭奪方便力量不均衡,因此臣下才能設下疑兵與韓軍對陣,另派精銳軍隊,衝擊魏軍出其不意。魏軍已經失敗,韓軍自然也就潰退了,乘勝追擊敗北的軍隊,臣下因為這個緣故才能立下戰功。這都是因為考慮了地形是否有利、軍隊的形勢如何,順理成章,哪有什麼神兵啊!

如今秦軍在長平擊敗趙軍,不趕快抓緊時機趁著趙國恐懼萬分的時候滅亡趙國,看到趙國畏懼屈服就放棄滅趙,使趙國能夠抓緊耕種增加儲備,撫養遺孤,讓幼兒長大以擴充軍隊,加高城牆,疏浚護城河使城邑更加堅固,國君委屈自己親近大臣,大臣不惜生命親近效死力的士兵。至於平原君那樣的人,都讓自己的妻妾到軍隊中為將士們縫縫補補。

臣民一心,上下共同努力,如同勾踐被困在會稽出上的時候,趁現在去攻打趙國,趙國一定會固守城邑。向趙軍挑戰,趙軍一定不肯出城。圍困國都,一定不能攻克。攻打其它城邑,也一定不能攻下。在城邑的郊外搶掠,一定會一無所獲。出兵不能獲得戰動,諸侯們產生異心,趙國的救兵必然會趕來。臣下只見到攻趙的害處,沒看到好處。

但是秦王不高興,又增派軍隊,另派王齕代替王陵進攻趙國,秦軍圍困邯鄲八、九個月,死傷眾多,卻沒有攻下邯鄲。趙王派出輕銳的小股軍隊騷擾秦軍後方,秦軍出戰多次不利。

然後白起在秦王再次要求出戰的時候提出了自己的意見,放棄趙國,讓百姓得到休養生息,以應付諸侯之間出現的變故,不要只想著在趙國得到心理上的滿足,這一塊內容,其實對白起的軍事思想就描述得很好。

第一,考慮如何最大限度的利用戰場上的地形。孫武講過【夫地形者,兵之助也。】,關於地形孫武專門寫了一章的內容。

第二,分析對手的弱點是什麼,然後針對弱點進行打擊。【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孫武就說得很明白了,取得勝利的機會是你的敵人給你的,要打勝仗就是從敵人的問題下手,怎麼不被敵人打敗,就得儘可能不犯錯誤。

第三,不打無準備之戰,絕不隨隨便便的就參戰,一定要到有機會,做足了準備工作,或者是說在打贏了以後有利可圖的時候才會膽大包天,不符合這個條件的情況下就謹小慎微。正如孫武所說【非利不動,非得不用,非危不戰。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

還有一個上文沒有提到的第四,絕不一次性投入全部兵力,雖然把兵力集中於一塊戰場,避免力量分散,但是絕不採取一擁而上的做法,留足戰略預備隊,這方面在長平之戰玩得非常好,這個問題白起和孫臏在兵法裡面說的堪稱英雄所見略同。【用陣三分,誨陣有鋒,誨鋒有後,皆侍令而動。斗一,守二。以一侵敵,以二收。敵弱以亂,先其選卒以乘之。敵強以治,先其下卒以誘之。車騎與戰者,分以為三,一在於右,一在於左,一在於後。】

每一個行業做到了頂端的人物,都不是一般人,學習的來源可能也沒有太神奇,但是人家適合干這個,也願意下苦功夫去琢磨。


本來我就是看看沒想答,但是看到個別回答把我整笑了。

「白起從小兵做起」和「白起70餘仗未嘗一敗」這些高論是從哪兒蹦出來的。。。

然後就是,為啥還有人贊他們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看回答左右互搏真有意思,網路人均史學家,兩邊都好好笑


01

不請自來。白起是打過敗仗的,林下之圍了解一下,白起都差點喪命。後來白起打死不去指揮邯鄲之戰,就是因為林下之圍給他留下的心理陰影太重了。

兩場戰役很像。

林下之圍,秦軍進攻魏國都城大梁,趙國和燕國派兵反包圍秦軍。

邯鄲之戰,秦軍進攻趙國都城邯鄲,魏國和楚國派兵反包圍秦軍。

02

林下之圍是楊寬的觀點,不過,楊寬是個嚴謹的學者,他不會毫無根據的編造史實,林下之圍是有歷史根據的。

「秦欲攻魏重楚,則以南陽委於楚。曰:『寡人固與韓且絕矣。殘均陵,塞鄳戹,苟利於楚,寡人如自有之。』魏棄與國而合於秦,因以塞鄳戹為楚罪。

「兵困於林中,重燕、趙,以膠東委於燕,以濟西委於趙。已得講於魏,至公子延,因犀首屬行而攻趙。(史記*蘇秦列傳)

這個和戰國策*燕策2 的內容是一致的。

「秦欲攻魏,重楚,則以南陽委於楚曰:『寡人固與韓且絕矣!殘均陵,塞鄳隘,苟利於楚,寡人如自有之。』魏棄與國而合於秦,因以塞鄳隘為楚罪。

  「兵困於林中,重燕、趙,以膠東委於燕,以濟西委於趙。趙得講於魏,至公子延,因犀首屬行而攻趙。兵傷於離石,遇敗於馬陵,而重魏,則以葉、蔡委於魏。已得講於趙,則劫魏,魏不為割。

史記*周本紀,戰國策*西周策中都有以下一段史料:

(周赧王)三十四年(前281年),蘇厲謂周君曰:「秦破韓、魏,撲師武,北取趙藺、離石者,皆白起也。是善用兵,又有天命。今又將兵出塞攻梁,梁破則周危矣。君何不令人說白起乎?曰:『楚有養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葉百步而射之,百發而百中之。左右觀者數千人,皆曰善射。有一夫立其旁,曰「善,可教射矣」。養由基怒,釋弓搤劍,曰「客安能教我射乎」?客曰「非吾能教子支左詘右也。夫去柳葉百步而射之,百發而百中之,不以善息,少焉氣衰力倦,弓撥矢鉤,一發不中者,百發盡息」。今破韓、魏,撲師武,北取趙藺、離石者,公之功多矣。今又將兵出塞,過兩周,倍韓,攻梁,一舉不得,前功盡棄。公不如稱病而無出』。」

這段史料中明確說明,白起在攻取趙國藺、離石兩城之後,接下來出函谷關進攻大梁。秦史中只記載了前半部分(白起攻藺、離石),故意漏掉了後半部分(白起攻大梁),應該是因為攻大梁的時候白起戰敗。

戰國策的記載當然不能完全當真,不過,其中不靠譜的部分多半是為了吹噓遊說之士有多厲害,憑空編造一次白起的敗仗不能起到吹噓作用,而且這段話描述的秦軍行軍路線完全符合事實,秦軍的確是先經過周國和韓國,然後再去攻打大梁,紮實的史料提高了它的可信度。

還有,史記*魏世家有一封信陵君給魏王上書的記載,可做印證。

異日者,秦在河西晉,國去魏國三千里,有河山以闌之,有周韓以閑之。從林鄉軍以至於今,秦七攻魏,五入囿中,邊城盡拔,文台墮,垂都焚,林木伐,麋鹿盡,而國繼以圍。又長驅梁北,東至陶衛之郊,北至平監。

這段話說,五國伐齊之後,秦軍曾經五次圍攻大梁(五入囿中)。必須把前281年林下之圍這一次算上,才能湊齊五次進攻大梁的次數。(林下就在大梁附近,是秦軍進攻大梁的駐軍基地)

(秦軍進攻大梁路線圖)

(出函谷關後,白起指揮秦國大軍先從周國領土經過,自從韓國倒向秦國,周國的四面八方都被秦國勢力包圍,它也不得不倒向秦國,秦軍可以直接從它的領土過境。接下來,秦軍繼續往東,途經韓國的滎陽,成皋一帶到達韓魏邊界線(圖中長城沿線),再往東進入魏國領土,不久就到達了林地。

到達林地後秦軍轉向東南方,很快就能望見大梁城。在大梁城的西北角有個梁囿,梁囿是供魏王和貴族們平時遊玩,射獵的大型苑囿,秦軍從西北方向來,它每次都要經過梁囿,把這裡踐踏的一片狼藉,然後才包圍大梁城,所以信陵君說它是「五入囿中」。)

03

最後,把林下之圍看做一塊拼圖,那段歷史才能拼接起來,合乎邏輯。否則那段歷史就是斷裂的。

五國伐齊以後形成的新國際格局是這樣的:韓國倒向秦國,趙魏燕三國結盟。魏冉制定了一個把六國各個擊破,以統一天下為最終目標的戰略計劃,六國當中,他想滅掉的第一個國家是魏國,所以,此後秦軍總共七次攻魏,五次圍攻大梁。

魏冉的如意算盤是瞄準大梁,一舉消滅魏國的中央政府,把魏國陷於癱瘓之中,再趁機滅掉魏國,

剛開始的時候,魏冉不知道三國結盟的事,三國當然不會好心的通知敵人,前283年,秦軍第一次攻大梁,趙燕派兵救魏,魏冉這才驚覺過來。

聽聞趙燕參戰,秦軍趕緊撤退,第一次攻大梁失敗,魏冉從此知道了三國結盟的事,他也知道了,攻魏不能硬來,必須想辦法先把三國聯盟拆開。

經過一番仔細研討,秦國領導層精心制定了一個新的作戰計劃。前282-281年,魏冉安排白起先攻趙,就是為了迷惑,誤導三國聯盟,給接下來攻破大梁爭取時間和空間。

秦軍按照新的計劃開始攻擊趙國,三國聯盟中,秦國打不著燕國,它想先消滅趙國的主力部隊,削弱援助魏國的力量,便於它下一步去進攻魏國。

前282年,秦軍對趙國攻勢取得的戰果是,它佔領了晉陽地區南邊的茲氏和祁兩個縣城。到了下一年,前281年,秦軍又佔領了更西邊一些的藺和離石兩個縣城。

然而,趙軍沉著應對,它的主力部隊沒有被秦軍調動,它始終以我為主,耐心的守城,不和白起在野外交戰,不給白起發揮他特長的機會。

攻城戰消耗比較多,這樣下去對攻打魏國沒有多大幫助,秦軍開始實施它的第二套行動方案。從它的作戰地點可以看出,它在故意的把戰線逐漸向西移動,抵達黃河岸邊,這時,秦軍開始增建營壘,多樹旗幟,偽裝出一副主力仍然在當地的假象。實際上,白起率領秦軍主力西渡黃河,回到了本土,然後貼著黃河西岸向南到達函谷關,再向東沿著上一次的路線直撲大梁,一路上它都以最快速度行軍。

魏冉的意圖是,從上一年到現在,秦軍在趙國領土作戰長達一年,三國聯盟習慣成自然,應該會認為這場戰役秦軍的攻擊目標就是趙國,它們沒想到秦軍會突然間改變攻擊目標。趙國主力沒有被消滅,但是它被吸引到了偏遠的西北方,離大梁之間還有太行山脈和黃河這些天險,等它搞明白秦軍在攻魏,再回援魏國為時已晚。

(林下之圍秦軍主力,趙軍主力行動路線圖)

現在只有一個燕國來得及出兵,而且部分燕軍還被殘齊勢力牽制著,援助魏國的風險提高了很多,它未必敢來,即使它來了秦軍也能對付。

這一次,秦軍沒有分頭出擊,為了抓緊時間,它集中力量,不顧人員傷亡地開始猛攻大梁城。

對魏冉的心思,孟嘗君是洞若觀火,他沒有懈怠,一直都在抓緊時間整軍備戰,預先做好了所有準備,秦軍一頭撞到鐵板上,傷亡慘重也沒能撼動大梁城。

趙燕聯軍的抵達速度也比魏冉的估計快許多,三國軍隊看準時機同時出擊,秦軍被打的大敗,白起撤退途中被包圍在林鄉,差點就此喪命,幸虧林鄉離韓國很近,魏冉專門派出一隻軍隊從韓國出來把他救走。

第二次攻大梁戰役就是傳聞中的林下之圍,白起非常驚險逃得一命,這場失敗給他留下了濃重的心理陰影。

林下之圍是秦軍第二次攻大梁的時候發生的,秦軍和趙魏燕三國聯軍交戰,毫無疑問,這是一場重大戰役。秦史卻只記載了這場戰役用來做準備的前半部分,把這場戰役的決戰階段給漏掉了,這是不是很奇怪呢?

秦史向來諱言失敗,對於一場重大戰役,它越是想隱瞞,我們就越懷疑秦國的失敗是比較慘重的。

楚懷王死在秦國後,楚國和秦國可謂仇深似海,楚國很想報仇,但是,它一直都沒有採取行動,因為這段時間它非常衰弱,伊闕之戰後,秦國對楚國發出一封恐嚇信,楚國被嚇得只好妥協,它和秦國恢復了友好邦交,甚至還繼續通婚,好像兩國之間什麼事都沒有發生過一樣。

六年,秦使白起伐韓於伊闕,大勝,斬首二十四萬。秦乃遺楚王書曰:「楚倍秦,秦且率諸侯伐楚,爭一旦之命。願王之飭士卒,得一樂戰。」楚頃襄王患之,乃謀復與秦平。七年,楚迎婦於秦,秦楚復平。(史記*楚世家)

到了前281年,楚國突然不再忍讓了,它的脾氣突然發泄出來,高調的,公開的和秦國決裂,它還派使者去北方各國活動,聲稱要加入反秦的合縱聯盟。如果不是前281年秦國遭遇重創,楚國認為秦國的當前形勢很不利,未來的前景也不看好,它怎麼會在這時候來一個180度的對外政策大轉彎呢?

十八年,楚人有好以弱弓微繳加歸鴈之上者,頃襄王聞,召而問之。對曰:「.........」於是頃襄王遣使於諸侯,復為從,欲以伐秦。秦聞之,發兵來伐楚。(史記*楚世家)

同樣是在前281年之後,魏冉放棄了他的基本戰略,他轉過頭,連續四年猛攻楚國(前280年-277年),直到前276年,他才回來攻魏。(當時趙魏燕聯盟已經不復存在。)

如果不是由於前281年在大梁城下遭到重創,秦國認為原戰略實施難度太高,實在看不到成功的希望,它不可能輕易改變它的既定戰略方向,主攻目標和行動步驟。

林下之圍對國際形勢造成的衝擊,對白起的個人心理造成的影響都清晰可見,一場小失敗會造成這麼大的衝擊和影響嗎?秦國可以在史書中把它的失敗隱瞞下來,但它不能把各方面對於這場失敗的反應也隱瞞下來。只有把林下之圍的慘敗作為一塊拼圖鑲嵌進去,那段歷史才能講的通。


似乎說服力不夠完整,我再舉兩個秦史諱言的事例來做比對吧。

五國伐齊之後,白起曾經五次攻大梁,前283年第一次,魏冉這個人性格比較謹慎小心,從來不打無準備之仗,不打風險過大之仗,趙燕的參戰完全出乎他的預料,一聽說消息他就趕緊下令撤軍,所以這一次秦軍的損失不是非常慘重。

前275年第三次,當時鄢郢之戰結束不久,秦國佔領楚國整個西部地區,韓國被楚國的遭遇嚇壞,提高了對秦國的警惕和防備,它開始首鼠兩端,兩面下注,一方面,它遵守雙方協議,仍然允許秦軍通過韓國領土攻魏,另一方面,它又派出一隻部隊幫魏國防守。

韓國是魏冉戰略計劃的基石,如果它繼續朝著魏國一方搖擺,會嚴重破壞魏冉的原有戰略。所以,戰後的魏冉開始考慮,必須用某種辦法去挑撥離間韓魏關係,把韓魏分拆開。

前274年第四次,這一次,白起對大梁的進攻只是假動作,是佯攻,目的是吸引魏國注意力,秦軍的主攻部隊位於另一條戰線,由白起副將胡陽指揮。

三十三年,客卿胡陽攻魏卷、蔡陽、長社,取之。(史記*秦本紀)

三年,秦拔我四城,斬首四萬。(史記*魏世家)

然後呢?秦國說,新佔領的這塊魏國土地和秦國本土之間隔著韓國,秦國統治起來很不方便,我們願意把它送給你韓國。

五國伐齊之後,為了抵禦秦國的重點進攻,魏國開始在大梁西邊修築中原長城,這條長城的位置是緊靠著韓魏邊界線的。

因此,從地理上看,韓國必須越過長城,才能接收秦國給它的四個魏國城池,這就意味著,到時候將有一截長城被韓國控制住,魏國的長城防線被撕開一個大口子。秦軍可以通過這個口子進攻魏國,等於整條長城都白修了,沒用了。

魏冉估摸著,這塊地方是魏國的必爭之地,如果韓國接手,魏國肯定不會對它善罷甘休。

貪小便宜的韓國按照魏冉的意願做出決定,收下來這塊地方。果然,魏國怒了,現在連韓國都敢欺負魏國?第二年,前273年,魏國拉攏趙國一起進攻韓國,逼迫韓國把這塊土地吐出來,這就是華陽之戰的起因。

韓國抵擋不住向秦國求援,秦國扭扭捏捏的,遲遲不肯答應。華陽之戰實際上是秦國預謀挑起,韓魏敵對正中它下懷,它卻裝出一副和它無關的樣子,撇清自己的干係。等到戰爭焦灼,韓魏矛盾已經很激化的時候,它才突然派遣白起出動,在華陽擊敗了趙魏聯軍,接著白起乘勝追擊,進圍大梁,這就是第五次攻大梁。

這一次的戰局對秦軍非常有利,但它還是不能把大梁順利拿下來。戰後,魏冉終於泄氣,放棄了他的戰略目標,他開始另外尋找途徑打破僵局。

從前283年到前273年,滿打滿算11年,再刨去攻楚的四年,在秦國能夠騰出手來的七年時間裡,它五次攻大梁,平均1.4年一次,也就是說,不到一年半,大梁就會被秦軍包圍一次,可以想見秦軍攻勢之猛烈。

這麼猛烈的攻勢卻最終無功而返,白起五攻大梁而不克,魏冉的戰略遭到挫折,這件事還成了范雎大肆抨擊他的借口。

兩個原因造成了這個結果:一,魏國的防禦工事修的很完善,即使沒有盟友的幫助,它也能獨自堅守相當長一段時間。

二,魏冉一直都在外交領域千方百計地孤立魏國,只有魏國被徹底孤立,才方便他攻破魏國,但是他一直都沒能做到。第一次和第二次攻大梁,魏國有趙燕兩個盟友,第三次,韓國偷偷地派人去援助魏國。第四,第五次,他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分裂了韓魏,卻又發現,魏國已經和趙國勾搭在一起。

五攻大梁,其中第一,三,五次秦史中有記載,第二,第四次沒有記載,為什麼第二和第四次它要區別對待,故意省略?

第四次攻大梁,白起毫無戰績可言,胡陽則佔領四個城池,斬首四萬。

這不是白起的問題,白起的任務本來就是給胡陽打掩護,但是史官不知道具體作戰意圖,秦國的作戰會議,無論高層會議還是低層會議,都不會邀請一個史官參加。史官只負責記載戰爭的結果,假設他如實記載結果,那麼,相比之下,白起會顯得比他的副將水平差很多。

白起是魏冉的心腹愛將,是楚系外戚的人,楚系外戚在秦國長期執政,沒有一個史官敢於得罪白起,讓白起臉上無光,名聲受損的事情,史官會選擇視而不見。

第一次攻大梁,秦軍也是狼狽敗退,但是,當時秦軍的對面是趙魏燕三國聯軍,一對三,只要損失不太慘重,算不上多丟面子,所以史官記載了下來。

和第一次比,第二次秦軍的損失大多了,白起被圍,差點沒能逃出來,這很沒有面子,對白起的名聲很不好,所以史官把它給抹殺了。


再來看另一個事例,和林下之圍一樣,這個例子當中,魏冉遇到的是老對手孟嘗君。

前303年,秦楚結盟之後大舉進攻韓魏,魏冉制定的計劃是,分南北兩路對韓魏展開鉗形攻勢。

鉗形攻勢的北路是秦軍,它攻佔了韓魏黃河沿線的眾多要點。

(魏襄王)十六年, 秦拔我蒲坂、晉陽、封陵。

(韓襄王)九年,秦取武遂。(史記*六國表)

鉗形攻勢的南路,秦軍出武關後和楚軍匯合,它們一同進攻韓國。

〔一二四〕《竹書紀年》曰:楚吾得帥師及秦伐鄭,圍綸氏。《水經.伊水注》

《竹書紀年》云:楚及秦伐鄭綸氏。《後漢書.黃瓊傳》注

韓魏顯然不是秦楚聯盟的對手,它們向齊國求援,孟嘗君立刻派出援軍,他下達的作戰命令是這樣的:北路的秦軍放任不管,齊韓魏三國的主力部隊都向著南線集中,這裡的韓國軍隊先邊打邊退,誘敵深入,等到齊國,魏國的主力趕到後,由齊將匡章擔任總指揮,對秦楚聯軍實施分進合擊的圍殲戰。

猝不及防的秦楚聯軍一下子掉進齊韓魏的包圍圈,被打的崩潰,屍橫遍野,慘不忍睹,沒有多少人逃出來,緊接著,齊韓魏聯軍不依不饒的反攻,長驅直入楚國境內。楚國緊急調派軍隊去阻擋,卻被齊韓魏一一消滅,逐漸地,楚國發現它損失大到已經無兵可派。它只能讓太子橫帶隊去秦國求援,如果秦國答應出兵,太子橫本人願意留在秦國做人質。

楚國都做到這份上了,秦國還能說什麼呢?它硬著頭皮派出援兵,齊韓魏已經長時間作戰,比較疲勞,它們決定暫時撤退。大戰結束,齊韓魏的下一波攻勢將在垂沙之戰掀起。

前303年的戰爭在史書中並不起眼,後世不怎麼注意它,其實它是秦齊爭霸過程中一場逆轉總體格局的重大戰役,從此齊國奪取了對於秦國的戰略優勢,秦國由攻轉守,齊國則反守為攻。

這場戰役中,先是南路的秦楚聯軍被包了餃子,幾乎全軍覆沒,接著楚國繼續遭到來自齊韓魏的一記記重擊,毫無還手之力,如果不是秦國最後關頭同意派出援軍,它當時就已經束手無策,非常危險了。戰役打完,楚國被打成弱國,從此永遠退出了強國名單。

開戰初期,走南路的那隻秦軍部隊傷亡慘重,所以,秦史中沒有關於它的任何記載,幸好竹書紀年留下了痕迹,否則我們還以為南路只有楚軍。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