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藺相如本身就有被《東周列國志》《成語故事》一類讀物過高評價的傾向。

各位先別急著噴哈,首先請各位思考一個問題:大家覺得外交人員的言論,行為是他們的個人言論和行為,還是表達的國家意志?

趙國之所以敢抽秦國臉,是因為就「完璧歸趙」這一事件發生的時間點而言,秦國要想達成自己的戰略目標必須要拉攏趙國。

「完璧歸趙」這一事件發生的時間點有一定爭議,一說發生在五國伐齊之前,一說發生在五國伐齊和魏冉圍大梁之間。

如果是前者的話,在魏燕趙三國的共同攪局之下,魏冉定下的五國滅趙的策略已經可以宣布胎死腹中了,偏偏南方的楚國還一直不直接表態,此時的秦國也只能啟動應急方案——加入魏燕趙對齊國的陰謀。

(五國伐齊事件實為魏燕趙三國共同策劃,並不是燕昭王和樂毅的個人行為,更不是秦國策劃的。)

在這種情況下,趙國需要通過做出一種強硬的外交姿態,來確保自身的安全並爭取提高自身在五國伐齊後的分贓比例,而受燕魏韓趙隱形聯盟的制約,秦國這個時候也確實拿趙國沒什麼辦法,所以也就只能捏著鼻子配合趙國的表演。

如果是後者的話,那個時候秦國的主要精力主要用在敲打拿下舊宋地之後志得意滿的魏國上,更別提旁邊還有一個已經苟了小二十年,隨時憋大新聞的真.第二強國楚國,也不大可能真有精力把趙國怎麼樣;而對於趙國而言,這個時候來一次「完璧歸趙」的表演確實具有很強的戰略意義;一是能提醒秦國不管你想干點啥,只要你不先跟我商量明白我可以隨時出手給你攪和黃它,一方面也是要對其他列國表現出「不懼秦」的強硬姿態,為日後謀求「縱長」之位做鋪墊。

如果是這種情況下,秦國顯然拿趙國更沒什麼辦法了。

關於「完璧歸趙」事件我個人傾向於是發生在五國伐齊後的時間,具體點我個人猜測應該是發生在燕趙聯軍在大梁城下把東方阿瑞斯安排明白之後,因為這個節點上解釋藺相如在秦廷的表演是最有說服力的,也能夠解釋後續的一系列歷史事件。

但,無論是那種情況,「完璧歸趙」以及之後的「澠池會」中藺相如的表現顯然並非他的個人決定,而是在表達以趙惠文王為首的趙廷的集體意志。

我個人覺得趙惠文王時期趙國的外交政策是最成功的,把自己擺在縱橫活動的風口浪尖,還總能佔到便宜,更是直接在楚國陷入沉默的情況下把趙國推到了表面上「第二強國」的寶座上。

說實話趙丹那個小兔崽子但凡把他爹的本事能學到四分之一,趙國都不會在長平出那麼大的洋相…

許多通俗歷史讀物把趙國強盛的原因全部歸功於作為工具人的藺相如,卻把幕後最高決策者趙惠文王描述成一個軟弱無能,被秦昭襄王花式欺負的小受,這顯然是本末倒置。


因為現在的公知群體認為外交部的強硬違背了他們的主子,搞得他們很沒面子。所以一些沒啥文化的就跳出來陰陽怪氣地嘲諷。稍微有點水平的,就開始對中國歷史下手了。

對於藺相如的質疑,無非就是說他激怒了秦國,給趙國招來了刀兵之禍。問題是你就是服軟了,他秦就不會攻你了嗎?你的實力和地理位置就是你的原罪,除非自廢武功做附庸,不然他秦昭王今天拿了玉璧,明天要你老婆,你還給嗎?想打你找個借口還不簡單。你就算做了狗腿子,他哪天不想要你了,一樣打你,比如韓國(戰國時代的那個)。


老實說趙國的外交決策是有些問題,但那不是藺相如的錯。完壁歸趙之前以他的地位參與不了決策。作為執行者他表現不錯了。


1、外交氣節。

據說,在樂毅伐齊後,由於齊國的衰落,趙國儼然成為了楚秦之外的第三強國,可並不具備挑戰強秦的能力。但是,如果趙國在外交上示弱,秦國必然得寸進尺,壓榨趙國。藺相如在外交上沒有示弱是符合趙國的基本利益的。至於秦伐楚時,趙國為什麼沒有救援楚國,致使秦國一家獨大,貌似不在這討論範圍內。

和氏璧: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美玉,又稱和氏之璧、荊玉、荊虹、荊璧、和璧、和璞。為天下奇寶。是雕刻印章的寶貴材料,備受王公貴族追捧。既然秦王肯用15座城池交換,就說明和氏璧是天下共知的一塊寶玉。當然,玉是其次,國家的面子才是關鍵,處理不當,失玉是小,淪為諸侯笑柄是大。如果趙國將玉偷偷摸摸的獻給秦國,則秦趙之間的國家關係應該是什麼呢?這也是藺相如要求「九賓之禮」的原因。

真正有問題的是藺相如戲耍秦昭襄王,失信於天下。信譽對一個國家很重要,特別是處於多事之秋的諸侯。「多一個朋友比多一個敵人要強」,可判斷朋友是否可靠,主要就看其信譽。雖然藺相如在外交上示強,讓天下知道趙不將秦放在眼裡,而秦又拿趙沒辦法;可失信於天下,實在得不償失。如果秦昭襄王小肚雞腸又好面子,必然引發秦趙之間的戰爭。因此,不排除藺相如有沽名釣譽的嫌疑。

澠池會顯然是完璧歸趙的後續,秦昭襄王想找回一些面子。澠池雖然毗鄰趙國邊境,但終究地處秦國,此行肯定凶多吉少,特別是藺相如剛戲耍秦王,令秦國顏面無存。如果秦王和藺相如一樣不講信譽,藉機劫持趙王,逼迫趙王簽署城下之盟。這樣看,趙王親赴澠池,確實弊大於利。

柯地會盟即將結束時,正當魯公與桓公即將達成屈辱協議之時,曹沫手執匕首衝上前去,劫持了齊桓公。桓公左右恐傷到主公,不敢動作。桓公問:「你想怎樣?」曹沫說:「齊強魯弱,您恃強凌弱太過分了。大王您認為該怎麼辦呢?」桓公被迫答應盡數歸還侵奪魯國的土地。得到承諾後,曹沫扔下匕首重新站在群臣之中,面不改色,辭令如故。桓公惱羞成怒,想毀約食言,被管仲勸止。於是,不費吹灰之力,曹沫三戰所失的土地又都被全數歸還。

可是,藺相如作為一名有氣節的外交官怎麼能示弱呢?因此,就有了趙王親赴澠池的故事。在宴會上,秦王有違常理讓趙王演奏擊缻就是要找回秦國的面子。一般來講,秦國作為地主,應盡地主之誼,首先獻醜,然後才到賓客表演。此時,秦王命令趙王,也可視為秦國命令趙國。這種時刻,藺相如怎麼可能不站出來制止。可是,如果秦王惱羞成怒,後果不堪設想。

氣節固然重要,可耍小聰明,讓對方顏面掃地,特別是敵強我弱之時,實屬下策。

2、將相和。

藺相如在處理廉頗的問題上,似乎採用了以退為進的溝通手段。藺相如一方面知道將相不和於國不利,一方面又不願意示弱於廉頗,放下身段,主動求和。因此,藺相如採取了消極規避的態度,避免矛盾進一步升級。宰相與武將不相往來,必然引起朝中眾人的質疑和猜忌。此時,藺相如拋出大義,必然站在道德制高點,迫使廉頗屈服。當然了,也不排除另一種可能,即藺相如主動求和,廉頗得寸進尺,更加不將藺相如放在眼裡,適得其反。歷史是不能假設的,誰也不清楚藺相如的真實想法。


因為有互聯網了呀。

不是質疑變多,只是質疑讓你看到了。

以前不是沒有爭議,我記得當年學習蘇教版《史記》選讀,《陳涉世家》,《廉頗藺相如列傳》……很多很多的文章,對於太史公以及老師想要傳達的「標準思想」私底下同學們都是有爭議的。

但是鑒於標準答案以及老師的自尊心——提出來就會被指責抬杠,大部分也就是和同桌,前後,偶爾說兩句。

比如關於逼乎的熱門問題,《琵琶行》的女主到底可不可憐,當時班裡一堆人嗤之以鼻,毫無共情,你這也配?

但大家依然規矩地在中心思想處記錄下標準的官方答案。

包括屈大夫,提到說屈夫子是楚國良才的時候,我當時的同桌就很不客氣小聲嘀咕,所以他的施政綱領呢?他到底要做什麼,想做什麼,楚國當時的形勢又是什麼?

他憑什麼認為自己是忠臣?又憑什麼認為其他人都是小人?

她未必覺得屈夫子不對,但只是覺得沒有說服力。

還有司馬遷,太史公認為宮刑屈辱,也會有人會想吧,所以太史公到底有沒有錯?如果有錯,那麼宮刑不是應該的嗎?如果沒有錯,那麼值得太史公念念不忘的應該是律法本身啊。

……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有些我至今都沒有辦法理解,有些是我長大後查閱了相應文獻才略微解開了心中的疑惑,而這些只不過是很小一部分。

我覺得這其實是好現象,

那些質疑本來就在,只是很多人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不在乎,或者忘掉了那些疑惑。

一個人,一個行為本來就應該能夠被質疑的,

說明能上網的孩子多了,說明現在的人們會思考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