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秦國擁有一套,在民眾覺醒之前最有效的動員機制。

這套動員機制,從制度上剝奪了內部一切反對的可能,而山東六國雖然民眾一樣沒有發言權,但有還大量的其他制制衡力量。比如貴族階層總是會截留一部分力量留給自己;比如商人總是會不停的打破國家的壟斷;比如士子總是在思想上尋求獨立;比如民眾總是有家族在對他進行保護。

但秦國徹底剝奪了貴族的治權;把商人當做蟲子一樣碾壓;把士子變成了冷酷的機器;把民眾變成了互相揭發的個體。這套軍國主義體系動員起來的力量,是遠超過山東六國的。

但這種完全拿民眾當工具人的體系,其實力量也是非常有限的。中國的統一戰爭,時間最長的就是秦國的統一戰爭。而後世,只要讓民眾在一定程度下參與進來,就可以在幾年之內完成全國的大一統。


因為人民想統一了!

戰國時代的兼并戰爭,主要是由各國國力的大小來決定的,而一國國力的大小則和他的政治經濟因素分不開。經過春秋末期各國的改革變法,到了戰國時代,各國軍隊的主要成分都是農民。由於士兵都是廣大的人民群眾,因此戰爭勝負不僅取決於各交戰國的國力,還取決於人民人心的向背。

如果一個政治上比較進步的國家同一個政治上比較腐敗,剝削比較厲害的國家作戰,很顯然,進步的國家一定會勝利的,因為進步的國家能得人心,從而取得勝利。

從政治進步來說,東方六國沒有一個能比得上秦國。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因為秦國能夠鞏固兼并成果。

戰國時代,能兼并他國的並不只是秦國一家,公元前413年,齊宣王趁燕國內亂,大舉攻燕,五十天就把燕國攻下,但齊國在攻佔燕國過程中,行動非常殘暴。在兼并燕國後,齊國仍然肆意殺害燕人,毀壞燕國宗廟,搶奪燕人財富,致使燕人紛紛拿起武器反抗,迫使齊國退軍,使得齊國未能達成兼并的目的。

而秦國則不同。

秦國在兼并戰爭中得到土地後,在兼并的土地上實行了符合當地人民的土地政策,從而使得秦國逐漸蠶食六國土地,最終完成統一大業。

每兼并一塊土地後,秦國都會赦免罪犯,將這些人遷到新土地上,以彌補新土地勞動力不足的問題。這些罪人被赦免為農民後,能夠積極開發當地荒田,發展當地小農經濟,安定當地生活。

除此之外,秦國沒當攻取大城之後,就會將城中舊貴族以及大商人驅逐出去,從而減少當地百姓都剝削,並削弱當地商業,這種措施,也更好的維護了小農經濟的發展。

秦國在兼并土地之後所做的一切,雖然破壞了一國宗廟,損害了大貴族的利益。但對一個農民來說,秦國的土地政策是比原來國家的土地政策要又好一些的。

秦的統一,正是因為秦國選擇了人民,從而人民也選擇了秦國,所以秦國才能在秦始皇手上橫掃六合,一統天下。


首先駁斥一下:人民嚮往統一這個回答。

幾個世紀的分裂,戰爭不斷,勞苦大眾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想要擺脫這樣的生活,這是沒問題的。但是普通人民大字不識一個,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哪裡又懂得什麼統一分裂之說呢?即便是高等知識分子,也極少能看到這個問題。當時關於統一的思想,寥寥無幾,例如,孟子有天下定於一的思想。

退一步說,人民因為生活困苦,都嚮往統一,那也只是要求統一而已。任何一國統一天下,也達到了人民的訴求,並沒有說要求秦來統一。何來人民嚮往統一是秦統一六國的原因一說?

關於秦統一天下的原因,古往意見眾多,眾說紛紜,最知名的當屬賈誼的《過秦論》。太長了,附在文末。

秦統一幾個原因

1、商鞅變法

商鞅變法解決了三個問題

一是經濟問題

土地實行私有化之後,農民得生產積極性增強,農業得到發展。

一個是法的問題

讓法成為治理國家的基礎,健全國家機制,提高了國家管理效力。

一個是人的問題

軍功制的建立,讓人能夠通過自己的功勞來獲得爵位,讓真正有能力之人走上前台。打擊了宗室,讓他們不能再長期佔有爵位。

2、人才

商鞅變法打擊了宗室,讓普通人也有了拜相封侯的機會,更多的人才湧向秦國,同時,秦國國內的眾多人才也得以嶄露頭角。張儀、范睢、李冰、呂不韋、李斯、白起、蒙驁、王翦鄧。這些人才,為秦國的強大和統一立下了不世之功。

3、正確的策略

秦開始也走了很多彎路,但最終都走上了正確的道路。

比如去佔領陶地和攻打齊國。在范睢遠交近攻的建議下才扭轉了策略。打破了齊楚聯盟,讓齊在五國伐齊之後的近六十年時間裡無所作為。

又比如在滅蜀的問題上也走過爭論,最終還是採取了正確的策略,滅掉了蜀,建立了穩定的大後方。

4、地形之利

秦的地形之利不用多說。在戰國戰爭如此頻繁的情況下,關中並未遭受大的破壞。山東六國雖然數次進入函谷關,但卻沒有一次抵達過咸陽。

秦的地形之利並非天生的,而是一步一步打出來的。先滅點東方的大荔,打通東出之路。接著不斷的攻伐義渠,確定兩國之間較量的最後勝利。同時,同南邊的巴蜀關於南鄭的爭奪,也取得了勝利,並成功滅蜀。同時,取得河西之地,擁有了崤函之固。至此,秦才完成地形之利。

5、重視農業

戰國三大水利工程,秦佔兩個。鄭國渠的陰謀被發現,秦卻依然堅持建設,可見秦對水利工程和農業的重視程度。秦在戰國中期的戰爭,大都是打一段時間,停一段年,然後又打。當都江堰和鄭國渠修築好,發揮功效之後,就可以發現,秦的對外戰爭可以連續進行。秦為何能夠十年滅六國,兩大水利工程功不可沒。

畫個簡單的圖

賈誼《過秦論》節選

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當是時也,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衡而斗諸侯。於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沒,惠文、武、昭襄蒙故業,因遺策,南取漢中,西舉巴、蜀,東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從締交,相與為一。當此之時,齊有孟嘗,趙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尊賢而重士,約從離衡,兼韓、魏、燕、楚、齊、趙、宋、衛、中山之眾。於是六國之士,有寧越、徐尚、蘇秦、杜赫之屬為之謀,齊明、周最、陳軫、召滑、樓緩、翟景、蘇厲、樂毅之徒通其意,吳起、孫臏、帶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頗、趙奢之倫制其兵。嘗以十倍之地,百萬之眾,叩關而攻秦。秦人開關延敵,九國之師,逡巡而不敢進。秦無亡矢遺鏃之費,而天下諸侯已困矣。於是從散約敗,爭割地而賂秦。秦有餘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屍百萬,流血漂櫓;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強國請服,弱國入朝。


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很值得玩味,肯定不是單純的秦強,若依此回答,那為什麼秦強呢?一系列追問下去,會發現還是說不清楚。

我認為回答這個問題需從兩部分來回答。首先、為什麼天下要歸一;其次、為什麼是秦一天下;

先回答「為什麼天下要歸一」

其實在當時的背景之下,天下歸一是我們民族意識上的一種必然。我們這個民族,炎黃伊始,就已經形成了尊一治天下的意識,只是不同階段制度不一樣,三皇五帝時期是禪讓方式確定尊誰治天下;夏商周時期是世襲方式確定尊誰治天下; 進入東周后,春秋時期的諸侯爭霸,也無非是爭尊誰為大(伯,伯通霸)來一匡天下,為什麼是匡天下呢,匡有匡扶的意思,就是老大不行,我輔助他號令天下,其意識上還是尊一號令天下。而進入戰國時期老大逐漸最終徹底的崩塌了,匡著匡著也就沒有匡扶的必要了,但大家意識上都知道最終還是要一天下的,具體誰能夠一天下,那就不得而知了。所以,天下最終歸一在當時也是深刻於天下之人的意識之中的。只是天下歸一在秦之前和秦之後的治理方式不一樣了。一為分封、一為郡縣,這之間的區別就不在此作論了。

其次回答為什麼是秦一天下

戰國初期,誰一天下,尚未可知,曾經魏文侯稱霸一時,吳子三萬魏武卒橫掃六合,當時看來,魏國也有可能;然後是齊秦並強,也難說秦就一定一天下;而後趙武橫空,一霎時,趙一天下也是一種可能,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到了昭襄王后期,基本上來講,秦一天下才逐漸成為了一種眾所看似的必然。而如何將一種可能促成一種必然,這中間的原因才是秦最終一天下的根本所在。個人認為,秦之所以能將其演變成一種必然,有以下幾點:1、國家戰略一以貫之,「強秦」是秦的終極目標,且這一目標的具體表現隨著階段不同有著不同的衡量;秦孝公時期,強國僅僅是為了不被鄰國相侵、不被諸侯所卑,這一階段就如同人的自立階段,求不自敗,不他辱。秦惠文王以及昭襄王早期,強國的表現是東出,一個人自立了,就必然要尋求社會存在感,秦在自強之後,加入社會大家庭獲得大家的認可就是必然,所以東出並非簡單的向東擴張,而是影響力的向東融合和認可。昭襄王后期,特別是長平之戰後,強國的表現就是一天下而成為天下唯一的主宰。

2、在強秦這一目標的支配之下,秦實現國家戰略的策略即國策一以貫之。

2.1 強秦的策略之一就是強民,強民就是強耕,耕可得爵,是需要對過去的機制動手術的,看似簡單,其實很顛覆。耕要有地,地從哪來,必須改變之前的土地所有方式,否則這一策略就很難貫徹到底。

2.2 強秦的策略之二就是強才,人才是鞏固耕戰策略的,如果只是改變了土地所有方式,還是族人管控,必然會逐漸回歸到過去,人才的引進中,大才是執牛耳者,中才小才是貫徹執行者,所以大量的引進和獎勵人才就成了必然。久而久之,人才儲備之強無出其右。

2.3 強秦策略之三就是強軍,使軍強,一是量、一是質,量需要基數大以及和意願強,基數大只是充分條件,楚國基數就很大,意願強就更加重要,那麼就是戰得爵。戰鬥意願強烈也是兵質量的一個方面,其次就是科技,這是人才引進的一個衍生品,這些策略相互支撐,成為了兵強的基礎。 2.4 強秦策略之四就是強治,在當時的背景之下就是要脫離人治,追求公平。事事依法(當然不同於當今的法制)其本質是公平公開,公平公開了,就更加值得信賴,信賴久了就會對法依賴。秦從商君之後,事事循法,賴法治事、治人就是其表現。 依據以上的強民、強才、強軍、強治,達成國強,而國強在不同階段的表現又有遞進,不卑、東出、一天下,就成為了一種必然。

同時我們看看在秦一以貫之的「國強」的過程中,山東諸國是怎麼變化的,魏國一時之強,天下震動,文侯之後,徒攀霸夢,卻不作治,其理想在後世諸王中也就成了鏡中花水中月;趙武靈王橫空出世,胡服騎射之下,其也希望國強,強軍強才而不強治不強民,結果在政權交接上出現了動亂,導致兵強餘威,而國治因人而異,終難免敗落;燕昭王為復仇一時圖治,後期竟然隨性而變,妄圖以仁得齊地,結果其薨而燕速弱;齊擁沿海之便,國力從來就不怵任何一國,然暈乎乎兮不知以何為終,在五國生存搏存之時,昏昏然坐觀其沒,兵臨城下而不知己終;楚國數王有圖霸之心卻無執策之行,終難免人去夢隕。 可以說,沒有一套持之以恆的國家戰略和目標,因人而強,強一時是六國之強的明顯的表徵,人去而理想擱置、人去而治理方式迥異、人去而目標與體系或擱置或悖逆,無法一以貫之,終趨於弱也就是必然。權引賈生之論,也勉強可說是: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

以此論,秦從孝公開始,這一國家機器在「強秦」的目標之下,在強民、強軍、強才、強治這系列策略的互相支撐之下,雖六世更替,而一以貫之的承襲,那麼伴隨六國之弱,於七世其強而一天下就成了必然。


謝邀,回答僅是個人觀點,不喜勿噴如果覺得好,可以點個關注,不強求。

秦國能統一六國,無非兩個原因:一則秦國太強,二則山東六國不爭氣,不得勁兒。

先來說一說秦國吧。秦國在秦獻公贏師隰之前,基本上就是一個蠻夷之國,山東六國都不想搭理他。魏國越過黃河,佔了秦國一大片土地,秦國也沒有辦法,在哪個時候窩囊到任人宰割的地步。直到秦獻公繼位,秦國才開始有所改觀,不過並沒有實質上的改變。真正意義上的變革,還是得說商君——商鞅。商鞅變法不僅僅對秦國而言是巨大的改變,對於歷史的進程更有著推動作用。在商鞅變法的影響下,秦國國君奮六世之餘烈,讓秦國從一個山東六國以夷狄待之的邊遠小國,變為了虎狼之國,不論是軍事實力,還是經濟實力,都達到了當時世界一流的水準,更別說六代的政治清明,這是其他六國永遠也比不上的,切不論名將賢相輩出秦國的底蘊已經大大的超出了山東六國,統一的實力擺在眼前。

山東六國明顯的不爭氣。齊國,自始至終都是一個實力強國但是卻沒有一強到底,反而是秦國這個小國後來居上。燕國,除了樂毅伐齊,荊軻刺秦之外,整個春秋戰國看不到燕國的閃光點。韓國,坐擁著鐵山,擁有七國之中最多的鐵礦,按理說,一個資源大國,不應該那麼孱弱,可惜,自申不害變法失敗之後,變一蹶不振,成為一顆牆頭草,風吹兩邊倒。且論魏國,魏國戰國早期第一霸,在魏文侯,魏武侯的英明領導之下,魏武卒所向披靡,勢不可擋。可惜,後面的君王昏庸 留不住人才,最終成為秦國的人才儲備基地,為大秦輸送了一大批曠世之才,堪稱戰國一個靚麗的風景線。楚國是一個有實力而不知使用的國家,方圓千里,縱橫江河的大國,被幾個家族掌控,變革變革不成,打仗打仗不成,戰國末期的項燕倒算一大閃光點,一定程度上延緩了秦國統一六國的步伐。趙國,最為惋惜的一個國家,胡服騎射,打的匈奴不敢還手,戰國後期,唯一一個敢和秦國銳士正面剛的國家。戰國四大名將,與秦國各占其二。名將輩出,只可惜君王昏庸,不然秦國統一絕不會那麼容易。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秦國和山東六國的實力差距,再加上六國本就孱弱,面對虎狼之國,還不知聯手對敵,最終免不了被秦國一一滅亡得局面。

秦國統一,在強,強在兵馬之強。大秦銳士,所向彼靡,強弓勁弩,無堅不摧;強在制度優勢,軍功授爵,將士無不奮勇殺敵,依法治國,強大的國際機器高速運轉;強在名相輩出,商鞅,呂不韋,李斯等人,那個不是曠世奇才,偏偏皆為秦國所用;強在六國不同心,秦國實力是無法和六國綜合國力所抗衡的,但是六國明知秦之強,而不聯手,反而在六國之間爾虞我詐,怎能不被一一擊破呢?強在人口眾多,在古代軍事戰爭中,人口是重要的決定性力量,到戰國後期,秦國一國的人口,可比三四國總和還要多,帶甲六十萬,除了趙國,楚國,齊國,誰也不能一下次拿出六十萬軍隊,而秦國,全民皆兵,人人皆可上戰場;強在明君輩出,秦孝公,秦昭襄王,秦始皇,放在那個朝代,都是一代聖君,結果都集聚在秦國六七代之間,那個國家能比?

如此之下,秦國不統一,誰統一?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