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如何做到的?怎么学习的?


打败了不记就可以了。

你看商鞅、张仪、樗里疾、司马错、甘茂、魏冉、向寿、五大夫贲谁明记了有败仗。

(经评论区提醒,商鞅造反那回明确记了打输了)

这么一比王龁、张唐委实苦逼。

打个岔,白起也就是在列传里没记,林中之败挺明白的了,不知道有些朋友反复维护「白起一生未败」这个历史发明是图个啥。

传说中的「白起一生未败」之说,具体出处不详,但多和「杀神」这类神奇的称号同时出现。

有时候也会伴随神奇的历史发明。

比如:

再比如:


《战国策-中山策-昭王既息民缮兵》:【 责之曰:「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君前率数万之众入楚,拔鄢郢,焚其庙,东至境陵,楚人震恐,东徙而不敢西向。韩、魏相率兴兵甚众,君所将之不能半之,而与战之于伊阙,大破二国之军,流血漂卤,斩首二十四万,韩、魏以故至今称东藩。此君之功,天下莫不闻。今赵卒之死于长平者已十七八,其国虚弱,是以寡人大发军,人数倍于赵国之众,愿使君将,必欲灭之矣。君尝以寡击众,取胜如神,况以强击弱,以众击寡乎?」

武安君曰:「是时楚王恃其国大,不恤其政,而群臣相妒以功,谄谀用事,良臣斥疏,百姓心离,城池不修,既无良臣,又无守备。故起所以得引兵深入,多倍城邑,发梁焚舟以专民以,掠于郊野以足军食。当此之时,秦中士卒以军中为家,将帅为父母,不约而亲,不谋而信,一心同功,死不旋踵。楚人自战其地。

咸顾其家,各有散心,莫有斗志,是以能有功也。伊阙之战,韩孤顾魏,不欲先用其众;魏恃韩之锐,欲推以为锋。二军争便之力不同,是臣得设疑兵以待韩阵,专军并锐,触魏之不意。魏军既败,韩军自溃,乘胜逐北,以是之故能立功。皆计利形势,自然之理,何神之有哉!今秦破赵军于长平,不遂以时乘其振惧而灭之,畏而释之,使得耕稼以益蓄积,养孤长幼以益其众,缮治兵甲以益其强,增城浚池以益其固;主折节以下其臣,臣推体以下死士。

至于平原君之属,皆令妻妾补缝于行伍之间。臣人一心,上下同力,犹勾践困于会稽之时也。以合伐之,赵必固守,挑其军战,必不肯出;围其国都,必不可克;攻其列城,必未可拔;掠其郊野,必无所得。兵出无功,诸侯生心,外救必至。臣见其害,未睹其利。又病,未能行。」】

这是一段文言文,先来解析一下内容是什么。首先背景是长平之战后,秦昭襄王派五大夫王陵为将进攻赵国。王陵作战失利,连军营都丢了。秦王想派武安君出战,武安君称病不出。秦王就派应侯去探望武安君,顺便责备他

秦王提出的意思就是,楚国土地方圆五千里,持戟的士卒上百万,白起从前率几万人的军队攻入楚国,攻克鄢、郢两地,焚毁楚王的宗庙,东面攻到竞陵,楚国人感到震惊恐慌,向东迁徒,不敢向西进犯。

韩、魏两国相继发兵,动用的军队很多,您所率领的军队,不到韩、魏两国军队的一半,而您却同它们在伊阙大战,大败了这两个国家的军队,死亡者的血能漂起作战的大盾,斩下敌人二十四万首级,韩、魏两国因为这个缘故至今自称是秦国东面的藩国。

现在赵国土卒在长平之战中死去的,已有十之七、八,他们的国家很虚弱,因此寡人大举发兵,人数超过赵国军队的一倍,希望您能为将,一定能够灭掉赵国。您曾以少击众,取得胜利像神兵一样,何况现在是以强击弱。

但是白起作为沙场老将,提出了反对的声音,他的大意就是:楚王依仗国家强大,不体察朝政,群臣因为争功互相嫉妒,阿谀奉迎者受到重用,好的大臣遭到排斥疏远,百姓离心离德,城墙和护城河不加修治,由于楚国已经没有好的大臣执掌朝政,又没有常备不懈的守军,所以能够领兵深入楚国,占领很多城邑,我又下令折断桥梁,焚毁木船使士卒专心作战,并在城邑的郊外掠得粮食补足军粮。

正在这个时候,秦军中的士卒以军队为家,把将帅当作父母,不用约束彼此就相互亲近,不用商量彼此就相互信任,一心想著同获战功,奋勇向前死不退避。楚国人在自己的土地上作战,都顾念自己的家室,各自都有不同的想法,毫无斗志,因此我能取得战功。

伊阙之战,韩国力单势孤,只考虑利用魏国,不想先使用自己的军队。魏国依赖韩军训练有素,想把韩国军队推到前面做先锋。两国军队争夺方便力量不均衡,因此臣下才能设下疑兵与韩军对阵,另派精锐军队,冲击魏军出其不意。魏军已经失败,韩军自然也就溃退了,乘胜追击败北的军队,臣下因为这个缘故才能立下战功。这都是因为考虑了地形是否有利、军队的形势如何,顺理成章,哪有什么神兵啊!

如今秦军在长平击败赵军,不赶快抓紧时机趁著赵国恐惧万分的时候灭亡赵国,看到赵国畏惧屈服就放弃灭赵,使赵国能够抓紧耕种增加储备,抚养遗孤,让幼儿长大以扩充军队,加高城墙,疏浚护城河使城邑更加坚固,国君委屈自己亲近大臣,大臣不惜生命亲近效死力的士兵。至于平原君那样的人,都让自己的妻妾到军队中为将士们缝缝补补。

臣民一心,上下共同努力,如同勾践被困在会稽出上的时候,趁现在去攻打赵国,赵国一定会固守城邑。向赵军挑战,赵军一定不肯出城。围困国都,一定不能攻克。攻打其它城邑,也一定不能攻下。在城邑的郊外抢掠,一定会一无所获。出兵不能获得战动,诸侯们产生异心,赵国的救兵必然会赶来。臣下只见到攻赵的害处,没看到好处。

但是秦王不高兴,又增派军队,另派王龁代替王陵进攻赵国,秦军围困邯郸八、九个月,死伤众多,却没有攻下邯郸。赵王派出轻锐的小股军队骚扰秦军后方,秦军出战多次不利。

然后白起在秦王再次要求出战的时候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放弃赵国,让百姓得到休养生息,以应付诸侯之间出现的变故,不要只想著在赵国得到心理上的满足,这一块内容,其实对白起的军事思想就描述得很好。

第一,考虑如何最大限度的利用战场上的地形。孙武讲过【夫地形者,兵之助也。】,关于地形孙武专门写了一章的内容。

第二,分析对手的弱点是什么,然后针对弱点进行打击。【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孙武就说得很明白了,取得胜利的机会是你的敌人给你的,要打胜仗就是从敌人的问题下手,怎么不被敌人打败,就得尽可能不犯错误。

第三,不打无准备之战,绝不随随便便的就参战,一定要到有机会,做足了准备工作,或者是说在打赢了以后有利可图的时候才会胆大包天,不符合这个条件的情况下就谨小慎微。正如孙武所说【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

还有一个上文没有提到的第四,绝不一次性投入全部兵力,虽然把兵力集中于一块战场,避免力量分散,但是绝不采取一拥而上的做法,留足战略预备队,这方面在长平之战玩得非常好,这个问题白起和孙膑在兵法里面说的堪称英雄所见略同。【用阵三分,诲阵有锋,诲锋有后,皆侍令而动。斗一,守二。以一侵敌,以二收。敌弱以乱,先其选卒以乘之。敌强以治,先其下卒以诱之。车骑与战者,分以为三,一在于右,一在于左,一在于后。】

每一个行业做到了顶端的人物,都不是一般人,学习的来源可能也没有太神奇,但是人家适合干这个,也愿意下苦功夫去琢磨。


本来我就是看看没想答,但是看到个别回答把我整笑了。

「白起从小兵做起」和「白起70余仗未尝一败」这些高论是从哪儿蹦出来的。。。

然后就是,为啥还有人赞他们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看回答左右互搏真有意思,网路人均史学家,两边都好好笑


01

不请自来。白起是打过败仗的,林下之围了解一下,白起都差点丧命。后来白起打死不去指挥邯郸之战,就是因为林下之围给他留下的心理阴影太重了。

两场战役很像。

林下之围,秦军进攻魏国都城大梁,赵国和燕国派兵反包围秦军。

邯郸之战,秦军进攻赵国都城邯郸,魏国和楚国派兵反包围秦军。

02

林下之围是杨宽的观点,不过,杨宽是个严谨的学者,他不会毫无根据的编造史实,林下之围是有历史根据的。

「秦欲攻魏重楚,则以南阳委于楚。曰:『寡人固与韩且绝矣。残均陵,塞𫑡戹,苟利于楚,寡人如自有之。』魏弃与国而合于秦,因以塞𫑡戹为楚罪。

「兵困于林中,重燕、赵,以胶东委于燕,以济西委于赵。已得讲于魏,至公子延,因犀首属行而攻赵。(史记*苏秦列传)

这个和战国策*燕策2 的内容是一致的。

「秦欲攻魏,重楚,则以南阳委于楚曰:『寡人固与韩且绝矣!残均陵,塞𫑡隘,苟利于楚,寡人如自有之。』魏弃与国而合于秦,因以塞𫑡隘为楚罪。

  「兵困于林中,重燕、赵,以胶东委于燕,以济西委于赵。赵得讲于魏,至公子延,因犀首属行而攻赵。兵伤于离石,遇败于马陵,而重魏,则以叶、蔡委于魏。已得讲于赵,则劫魏,魏不为割。

史记*周本纪,战国策*西周策中都有以下一段史料:

(周赧王)三十四年(前281年),苏厉谓周君曰:「秦破韩、魏,扑师武,北取赵蔺、离石者,皆白起也。是善用兵,又有天命。今又将兵出塞攻梁,梁破则周危矣。君何不令人说白起乎?曰:『楚有养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左右观者数千人,皆曰善射。有一夫立其旁,曰「善,可教射矣」。养由基怒,释弓搤剑,曰「客安能教我射乎」?客曰「非吾能教子支左诎右也。夫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不以善息,少焉气衰力倦,弓拨矢钩,一发不中者,百发尽息」。今破韩、魏,扑师武,北取赵蔺、离石者,公之功多矣。今又将兵出塞,过两周,倍韩,攻梁,一举不得,前功尽弃。公不如称病而无出』。」

这段史料中明确说明,白起在攻取赵国蔺、离石两城之后,接下来出函谷关进攻大梁。秦史中只记载了前半部分(白起攻蔺、离石),故意漏掉了后半部分(白起攻大梁),应该是因为攻大梁的时候白起战败。

战国策的记载当然不能完全当真,不过,其中不靠谱的部分多半是为了吹嘘游说之士有多厉害,凭空编造一次白起的败仗不能起到吹嘘作用,而且这段话描述的秦军行军路线完全符合事实,秦军的确是先经过周国和韩国,然后再去攻打大梁,扎实的史料提高了它的可信度。

还有,史记*魏世家有一封信陵君给魏王上书的记载,可做印证。

异日者,秦在河西晋,国去魏国三千里,有河山以阑之,有周韩以闲之。从林乡军以至于今,秦七攻魏,五入囿中,边城尽拔,文台堕,垂都焚,林木伐,麋鹿尽,而国继以围。又长驱梁北,东至陶卫之郊,北至平监。

这段话说,五国伐齐之后,秦军曾经五次围攻大梁(五入囿中)。必须把前281年林下之围这一次算上,才能凑齐五次进攻大梁的次数。(林下就在大梁附近,是秦军进攻大梁的驻军基地)

(秦军进攻大梁路线图)

(出函谷关后,白起指挥秦国大军先从周国领土经过,自从韩国倒向秦国,周国的四面八方都被秦国势力包围,它也不得不倒向秦国,秦军可以直接从它的领土过境。接下来,秦军继续往东,途经韩国的荥阳,成皋一带到达韩魏边界线(图中长城沿线),再往东进入魏国领土,不久就到达了林地。

到达林地后秦军转向东南方,很快就能望见大梁城。在大梁城的西北角有个梁囿,梁囿是供魏王和贵族们平时游玩,射猎的大型苑囿,秦军从西北方向来,它每次都要经过梁囿,把这里践踏的一片狼藉,然后才包围大梁城,所以信陵君说它是「五入囿中」。)

03

最后,把林下之围看做一块拼图,那段历史才能拼接起来,合乎逻辑。否则那段历史就是断裂的。

五国伐齐以后形成的新国际格局是这样的:韩国倒向秦国,赵魏燕三国结盟。魏冉制定了一个把六国各个击破,以统一天下为最终目标的战略计划,六国当中,他想灭掉的第一个国家是魏国,所以,此后秦军总共七次攻魏,五次围攻大梁。

魏冉的如意算盘是瞄准大梁,一举消灭魏国的中央政府,把魏国陷于瘫痪之中,再趁机灭掉魏国,

刚开始的时候,魏冉不知道三国结盟的事,三国当然不会好心的通知敌人,前283年,秦军第一次攻大梁,赵燕派兵救魏,魏冉这才惊觉过来。

听闻赵燕参战,秦军赶紧撤退,第一次攻大梁失败,魏冉从此知道了三国结盟的事,他也知道了,攻魏不能硬来,必须想办法先把三国联盟拆开。

经过一番仔细研讨,秦国领导层精心制定了一个新的作战计划。前282-281年,魏冉安排白起先攻赵,就是为了迷惑,误导三国联盟,给接下来攻破大梁争取时间和空间。

秦军按照新的计划开始攻击赵国,三国联盟中,秦国打不著燕国,它想先消灭赵国的主力部队,削弱援助魏国的力量,便于它下一步去进攻魏国。

前282年,秦军对赵国攻势取得的战果是,它占领了晋阳地区南边的兹氏和祁两个县城。到了下一年,前281年,秦军又占领了更西边一些的蔺和离石两个县城。

然而,赵军沉著应对,它的主力部队没有被秦军调动,它始终以我为主,耐心的守城,不和白起在野外交战,不给白起发挥他特长的机会。

攻城战消耗比较多,这样下去对攻打魏国没有多大帮助,秦军开始实施它的第二套行动方案。从它的作战地点可以看出,它在故意的把战线逐渐向西移动,抵达黄河岸边,这时,秦军开始增建营垒,多树旗帜,伪装出一副主力仍然在当地的假象。实际上,白起率领秦军主力西渡黄河,回到了本土,然后贴著黄河西岸向南到达函谷关,再向东沿著上一次的路线直扑大梁,一路上它都以最快速度行军。

魏冉的意图是,从上一年到现在,秦军在赵国领土作战长达一年,三国联盟习惯成自然,应该会认为这场战役秦军的攻击目标就是赵国,它们没想到秦军会突然间改变攻击目标。赵国主力没有被消灭,但是它被吸引到了偏远的西北方,离大梁之间还有太行山脉和黄河这些天险,等它搞明白秦军在攻魏,再回援魏国为时已晚。

(林下之围秦军主力,赵军主力行动路线图)

现在只有一个燕国来得及出兵,而且部分燕军还被残齐势力牵制著,援助魏国的风险提高了很多,它未必敢来,即使它来了秦军也能对付。

这一次,秦军没有分头出击,为了抓紧时间,它集中力量,不顾人员伤亡地开始猛攻大梁城。

对魏冉的心思,孟尝君是洞若观火,他没有懈怠,一直都在抓紧时间整军备战,预先做好了所有准备,秦军一头撞到铁板上,伤亡惨重也没能撼动大梁城。

赵燕联军的抵达速度也比魏冉的估计快许多,三国军队看准时机同时出击,秦军被打的大败,白起撤退途中被包围在林乡,差点就此丧命,幸亏林乡离韩国很近,魏冉专门派出一只军队从韩国出来把他救走。

第二次攻大梁战役就是传闻中的林下之围,白起非常惊险逃得一命,这场失败给他留下了浓重的心理阴影。

林下之围是秦军第二次攻大梁的时候发生的,秦军和赵魏燕三国联军交战,毫无疑问,这是一场重大战役。秦史却只记载了这场战役用来做准备的前半部分,把这场战役的决战阶段给漏掉了,这是不是很奇怪呢?

秦史向来讳言失败,对于一场重大战役,它越是想隐瞒,我们就越怀疑秦国的失败是比较惨重的。

楚怀王死在秦国后,楚国和秦国可谓仇深似海,楚国很想报仇,但是,它一直都没有采取行动,因为这段时间它非常衰弱,伊阙之战后,秦国对楚国发出一封恐吓信,楚国被吓得只好妥协,它和秦国恢复了友好邦交,甚至还继续通婚,好像两国之间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六年,秦使白起伐韩于伊阙,大胜,斩首二十四万。秦乃遗楚王书曰:「楚倍秦,秦且率诸侯伐楚,争一旦之命。愿王之饬士卒,得一乐战。」楚顷襄王患之,乃谋复与秦平。七年,楚迎妇于秦,秦楚复平。(史记*楚世家)

到了前281年,楚国突然不再忍让了,它的脾气突然发泄出来,高调的,公开的和秦国决裂,它还派使者去北方各国活动,声称要加入反秦的合纵联盟。如果不是前281年秦国遭遇重创,楚国认为秦国的当前形势很不利,未来的前景也不看好,它怎么会在这时候来一个180度的对外政策大转弯呢?

十八年,楚人有好以弱弓微缴加归鴈之上者,顷襄王闻,召而问之。对曰:「.........」于是顷襄王遣使于诸侯,复为从,欲以伐秦。秦闻之,发兵来伐楚。(史记*楚世家)

同样是在前281年之后,魏冉放弃了他的基本战略,他转过头,连续四年猛攻楚国(前280年-277年),直到前276年,他才回来攻魏。(当时赵魏燕联盟已经不复存在。)

如果不是由于前281年在大梁城下遭到重创,秦国认为原战略实施难度太高,实在看不到成功的希望,它不可能轻易改变它的既定战略方向,主攻目标和行动步骤。

林下之围对国际形势造成的冲击,对白起的个人心理造成的影响都清晰可见,一场小失败会造成这么大的冲击和影响吗?秦国可以在史书中把它的失败隐瞒下来,但它不能把各方面对于这场失败的反应也隐瞒下来。只有把林下之围的惨败作为一块拼图镶嵌进去,那段历史才能讲的通。


似乎说服力不够完整,我再举两个秦史讳言的事例来做比对吧。

五国伐齐之后,白起曾经五次攻大梁,前283年第一次,魏冉这个人性格比较谨慎小心,从来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风险过大之仗,赵燕的参战完全出乎他的预料,一听说消息他就赶紧下令撤军,所以这一次秦军的损失不是非常惨重。

前275年第三次,当时鄢郢之战结束不久,秦国占领楚国整个西部地区,韩国被楚国的遭遇吓坏,提高了对秦国的警惕和防备,它开始首鼠两端,两面下注,一方面,它遵守双方协议,仍然允许秦军通过韩国领土攻魏,另一方面,它又派出一只部队帮魏国防守。

韩国是魏冉战略计划的基石,如果它继续朝著魏国一方摇摆,会严重破坏魏冉的原有战略。所以,战后的魏冉开始考虑,必须用某种办法去挑拨离间韩魏关系,把韩魏分拆开。

前274年第四次,这一次,白起对大梁的进攻只是假动作,是佯攻,目的是吸引魏国注意力,秦军的主攻部队位于另一条战线,由白起副将胡阳指挥。

三十三年,客卿胡阳攻魏卷、蔡阳、长社,取之。(史记*秦本纪)

三年,秦拔我四城,斩首四万。(史记*魏世家)

然后呢?秦国说,新占领的这块魏国土地和秦国本土之间隔著韩国,秦国统治起来很不方便,我们愿意把它送给你韩国。

五国伐齐之后,为了抵御秦国的重点进攻,魏国开始在大梁西边修筑中原长城,这条长城的位置是紧靠著韩魏边界线的。

因此,从地理上看,韩国必须越过长城,才能接收秦国给它的四个魏国城池,这就意味著,到时候将有一截长城被韩国控制住,魏国的长城防线被撕开一个大口子。秦军可以通过这个口子进攻魏国,等于整条长城都白修了,没用了。

魏冉估摸著,这块地方是魏国的必争之地,如果韩国接手,魏国肯定不会对它善罢甘休。

贪小便宜的韩国按照魏冉的意愿做出决定,收下来这块地方。果然,魏国怒了,现在连韩国都敢欺负魏国?第二年,前273年,魏国拉拢赵国一起进攻韩国,逼迫韩国把这块土地吐出来,这就是华阳之战的起因。

韩国抵挡不住向秦国求援,秦国扭扭捏捏的,迟迟不肯答应。华阳之战实际上是秦国预谋挑起,韩魏敌对正中它下怀,它却装出一副和它无关的样子,撇清自己的干系。等到战争焦灼,韩魏矛盾已经很激化的时候,它才突然派遣白起出动,在华阳击败了赵魏联军,接著白起乘胜追击,进围大梁,这就是第五次攻大梁。

这一次的战局对秦军非常有利,但它还是不能把大梁顺利拿下来。战后,魏冉终于泄气,放弃了他的战略目标,他开始另外寻找途径打破僵局。

从前283年到前273年,满打满算11年,再刨去攻楚的四年,在秦国能够腾出手来的七年时间里,它五次攻大梁,平均1.4年一次,也就是说,不到一年半,大梁就会被秦军包围一次,可以想见秦军攻势之猛烈。

这么猛烈的攻势却最终无功而返,白起五攻大梁而不克,魏冉的战略遭到挫折,这件事还成了范雎大肆抨击他的借口。

两个原因造成了这个结果:一,魏国的防御工事修的很完善,即使没有盟友的帮助,它也能独自坚守相当长一段时间。

二,魏冉一直都在外交领域千方百计地孤立魏国,只有魏国被彻底孤立,才方便他攻破魏国,但是他一直都没能做到。第一次和第二次攻大梁,魏国有赵燕两个盟友,第三次,韩国偷偷地派人去援助魏国。第四,第五次,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分裂了韩魏,却又发现,魏国已经和赵国勾搭在一起。

五攻大梁,其中第一,三,五次秦史中有记载,第二,第四次没有记载,为什么第二和第四次它要区别对待,故意省略?

第四次攻大梁,白起毫无战绩可言,胡阳则占领四个城池,斩首四万。

这不是白起的问题,白起的任务本来就是给胡阳打掩护,但是史官不知道具体作战意图,秦国的作战会议,无论高层会议还是低层会议,都不会邀请一个史官参加。史官只负责记载战争的结果,假设他如实记载结果,那么,相比之下,白起会显得比他的副将水平差很多。

白起是魏冉的心腹爱将,是楚系外戚的人,楚系外戚在秦国长期执政,没有一个史官敢于得罪白起,让白起脸上无光,名声受损的事情,史官会选择视而不见。

第一次攻大梁,秦军也是狼狈败退,但是,当时秦军的对面是赵魏燕三国联军,一对三,只要损失不太惨重,算不上多丢面子,所以史官记载了下来。

和第一次比,第二次秦军的损失大多了,白起被围,差点没能逃出来,这很没有面子,对白起的名声很不好,所以史官把它给抹杀了。


再来看另一个事例,和林下之围一样,这个例子当中,魏冉遇到的是老对手孟尝君。

前303年,秦楚结盟之后大举进攻韩魏,魏冉制定的计划是,分南北两路对韩魏展开钳形攻势。

钳形攻势的北路是秦军,它攻占了韩魏黄河沿线的众多要点。

(魏襄王)十六年, 秦拔我蒲坂、晋阳、封陵。

(韩襄王)九年,秦取武遂。(史记*六国表)

钳形攻势的南路,秦军出武关后和楚军汇合,它们一同进攻韩国。

〔一二四〕《竹书纪年》曰:楚吾得帅师及秦伐郑,围纶氏。《水经.伊水注》

《竹书纪年》云:楚及秦伐郑纶氏。《后汉书.黄琼传》注

韩魏显然不是秦楚联盟的对手,它们向齐国求援,孟尝君立刻派出援军,他下达的作战命令是这样的:北路的秦军放任不管,齐韩魏三国的主力部队都向著南线集中,这里的韩国军队先边打边退,诱敌深入,等到齐国,魏国的主力赶到后,由齐将匡章担任总指挥,对秦楚联军实施分进合击的围歼战。

猝不及防的秦楚联军一下子掉进齐韩魏的包围圈,被打的崩溃,尸横遍野,惨不忍睹,没有多少人逃出来,紧接著,齐韩魏联军不依不饶的反攻,长驱直入楚国境内。楚国紧急调派军队去阻挡,却被齐韩魏一一消灭,逐渐地,楚国发现它损失大到已经无兵可派。它只能让太子横带队去秦国求援,如果秦国答应出兵,太子横本人愿意留在秦国做人质。

楚国都做到这份上了,秦国还能说什么呢?它硬著头皮派出援兵,齐韩魏已经长时间作战,比较疲劳,它们决定暂时撤退。大战结束,齐韩魏的下一波攻势将在垂沙之战掀起。

前303年的战争在史书中并不起眼,后世不怎么注意它,其实它是秦齐争霸过程中一场逆转总体格局的重大战役,从此齐国夺取了对于秦国的战略优势,秦国由攻转守,齐国则反守为攻。

这场战役中,先是南路的秦楚联军被包了饺子,几乎全军覆没,接著楚国继续遭到来自齐韩魏的一记记重击,毫无还手之力,如果不是秦国最后关头同意派出援军,它当时就已经束手无策,非常危险了。战役打完,楚国被打成弱国,从此永远退出了强国名单。

开战初期,走南路的那只秦军部队伤亡惨重,所以,秦史中没有关于它的任何记载,幸好竹书纪年留下了痕迹,否则我们还以为南路只有楚军。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