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终正寝」这种说法其实是说给活著的人听的,因为自然的「寿终正寝」是不存在的。医学的终极目标是让死亡成为一个选择;在那之前,是没有真正的「寿终正寝」的。

任何生物体的死亡,都是由于某种或者某些器官功能的衰竭。在古代,医学科技不够发达,无法断定人的死因,于是将安静的离去,看作「寿终正寝」,也使得活著的人心灵得到一丝慰藉。但随著现在医学科技进步,可以诊断出诸如某些心力衰竭之类的死因,让我们知道所谓「寿终正寝」也只是「病故」,并不是逝者自己的主动选择。

疾病的诊断同时也积极推进了疾病的治疗,延缓了人类的死亡。一个例子就是阿兹海默症。这在古代是非常罕见的疾病。因为那时的人类大多数都活不到获得阿兹海默症的年纪,就因为别的原因死去了。现在,阿兹海默症越来越多走入公众视野,恰恰反映了人类在克服死亡事业中的极大成功。

我相信,终有一天,随著医学的进步,疾病和死亡可以被避免;甚至说,人类的存在不再依赖生物性器官的存续。在那时,人类可以在充分体验过生命之花的绽放后,主动地选择凋谢,只有那时「寿终正寝」才成为对死者的尊重,而不仅仅是对活著的人一个心灵慰藉。


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人都能寿终正寝。首先你要正常生活就可以得到


论寿终,你得和阎王老爷论去,谁哪知道人什么时候死啊,论正寝,你还是得和阎王老爷问去,他老人家告诉你啥就是啥,不过嘛,阎王老爷谁也没见过,有人遇上他老人家,帮我和他说说,减我百年阳寿,谢谢。

所以这个话题毫无意义啊,兄弟,谁活够了死的?谁毫无遗憾得去的?你问谁啊,那不只有自己知道吗?自己做事先敬三者,扪心自问,能发家的缺德事干的少吗?那不都怕死,合著到下面,没脸。

自个给自个出题还想不出所以然,也是个人才,吃义大利面吗?


好悲观呢!但是我把会认为说是为什么很难呢!心里还是要觉得活著好啊!只要不暴尸荒野没有太多遗憾就算。


正寝还好,关键是自己怎么理解寿终,是无遗憾了吗,还是无牵挂,还是想多活(觉得世界更美好)

善始善终有一定难度,社会方方面面都是坑(婚姻、家庭、食品安全、工作996过劳死……),2020年开始是所有问题集中爆发的时期,看看每天恶性事件的新闻就能感受到了,而且只是开始而已!


应该比较难吧,虽然老一代的长辈大都是八十多九十多走的,但基本都是因病,以后医学进步说不定


《柳叶刀》杂志发表过一篇论文,分析了1990年到2017年中国34个省份(包括港澳台)居民的死亡原因。从282类致死原因中找出了2017年中国人的十大死亡原因,排名第一的,是中风。其余分别为:缺血性心脏病、呼吸系统(气管、支气管、肺)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病、肝癌、道路交通伤害、胃癌、阿尔兹海默症及其它痴呆症、新生儿疾病和高血压性心脏病。

2019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死亡人口998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4‰

以上是理性分析

感性的说,好像是挺难的。

反正我身边见过的,就只有我一个舅爷爷,活了90多,最后睡梦中走了。如果这叫做寿终正寝的话。

我奶奶也活了90,意外骨折,床上躺了1年多,一天突然就走了,不知道算不算你说的寿终正寝。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