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问问那些已经在传媒这一行多年的人,当初为什么选择这一行,是什么原因让你们想要当一名记者。

假如您回答了,这将对我帮助很大。感谢。


大学时只想当记者,自学成才进入媒体,工作八年,现回答如下:

一、你这个问题比较宽泛,记者大致可以分三类:

1、社会新闻类记者:采写社会上的各种突发事件,如打架、起火、垮桥、不雅视频等,总之社会上各种稀奇古怪的事,都可以写,而且往往能写出热点来。这类记者对专业领域的要求不高,只要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跑得足够勤快,就能胜任(新闻是用脚写出来的);

2、专业类记者:如时政、经济、法制、股票、体育等,这类记者对专业的要求相对较高,大多是某个领域的行家,熟悉该领域的各种事情;

3、经营类记者:如地产、餐饮、医疗、通讯、家电等,这类记者主要是配合广告经营,简单来说就是拉广告,除了需要熟悉行业,还需要一定的销售技巧和交际能力。

通常说的记者,是指前面两种,但由于第二种需要专业知识,同时要有时间来沉淀,所以对「想当记者」的人来说,主要是指第一种,也即社会新闻记者。就算你是财经、法制、金融类专业毕业,也需要先从简单的社会新闻做起,熟悉新闻的采写技巧。

二、为什么想当记者

1、理想:当时觉得记者头上有一顶光环,能够为民请命,惩恶扬善,所以大学期间根本不上课,一门心思自学新闻。

2、自由:这个行业很自由,不用打卡坐班,唯一的要求就是拿出好的稿件,平时你在哪里鬼混,根本没人管你,只需要完成当月的基本任务即可。

3、收入:前些年记者的收入非常高,我几个师兄,都很牛A,在当时全市基本工资只有1000块的时候,他们的月收入能达到2万多。

4、人脉:当记者能迅速积累起很多人脉。

三、当记者的好处和坏处

1、好处:入行之后发现,除了上述的四点之外,当记者的最大好处是,能培养一个人的思维习惯,所谓的「找准新闻点」,就是通过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各种思维方式,从无数个角度,去看同一个问题,然后找出最佳的那个点。

举个栗子,当年也有一个网友提问:假如一个叫胡小同的人,刚搬新家就遇到了蟑螂,这事怎么看?然后全国的记者给他拟了个几千个标题,我随便摘录几个:

人民日报:《蟑螂邪教害了胡小同一家》(当时闹邪教)

光明日报:《人蟑俱获,豪宅里小虫子牵出大贪官》

法制日报:《专家建议出台〈灭蟑法〉》

华夏时报:《蟑螂反击人类,恐怖主义弥漫全球》

环球时报:《蟑螂还活著!》(源于《拉登还活著》)

经济观察报:《二巨头同室操戈,价格战一触即发》

经济时报:《传统家族制灭蟑还能走多远?》

南方周末:《我们如何抗击非典:隔离蟑螂的启示》

中国青年报:《装修质量问题已严重到如此地步》

青年时讯:《蟑螂遭遇招生骗局》

华西都市报:《七旬老汉灭蟑血泪史》

南方体育:《点球决胜负:人死还是蟑亡?》

新周刊:《中国十大蟑螂排行榜》

重庆日报:《西部大开发,灭蟑要先行》

三峡都市报:《特殊移民:200只蟑螂搬进北京新家》

知音:《人们啊,未婚蟑螂为何被抛尸荒野?》

这虽然是搞笑,但你可以发现,任何一个事情,都可以从无数个角度去解读和理解,而不是简单的是非对错,一般当过记者的人,在看问题时,都能抓住实质和要害。

2、坏处:最大的坏处是自由过了头,如果缺乏自制力,时间长了之后,不少人都会变得比较懒散,以完成任务为主,没那么有激情和拼劲了。

四、怎么才能当记者

1、一般而言,现在当记者的途径是:新闻专业学习理论,然后去媒体平台实习,媒体会指定一个老记者带著你采访,教你怎么找角度、写稿子(此时全自费,没有工资,你写的稿子也算老师的);如果表现优异,而媒体刚好又需要进人,就会让你当见习记者(相当于考察期),此时独立采写,有基本工资和稿费;见习结束后,若能完成考核,则转为正式记者。

2、大部分想当记者的人,死在了第1条半路上,最后被淘汰,其原因是:无论你的理论功底学得多么扎实,实际上没鸟用。上文说过,当记者唯一的要求,是你能写出好的稿子,而你学了三年理论,再去媒体实习怎么采访、写作,太迟了。

3、这是我的经验之谈,绝对的干货。我大学刚进校,就立志当记者,于是晚上泡图书馆自学理论,白天骑著一辆破自行车,到处去逛,碰到一些事情,就厚著脸皮去了解,比如打架、起火、撞车之类,把方方面面了解清楚之后,晚上回到寝室,分析角度,找出最大的新闻点,再把它写成新闻,往各媒体平台投稿。这样两年之后,我去一个报社实习时,因为有了经验,一般的社会新闻,三下五除二就能搞定,而同批进来的其他实习生,停留在理论阶段,根本不知道怎么采访、写作,最后实习结束后,我这个半路出家的人,留下来当了记者,而其他科班专业的学生,统统被淘汰。

所以想当记者的唯一捷径,就是实践,在校期间的时间比较宽裕,遇到任何事情,无论大小,哪怕像刚才说的,寝室出现蟑螂,你都可以去学著采访、写作, 这样既锻炼胆量,又积累经验,很快就能上手。


记者跟其他职业一样,只是一个谋生的手段而已。这个年代有新闻理想和使命的记者不多,谨记共勉


我初中最羡慕的人是我的好朋友小吴。

她喜欢画画,即使没学过也能画有模有样。每次她画画,我都竖起大拇指夸她:「你这个就是天赋啊,天赋!」。

有一次她照著我初中校卡上的照片画了一幅画,我看之后啧啧称奇:「你艺术加工的技艺和美图秀秀的魔法不相上下了。」

单凭她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还能把它做好这点,就足以让我羡慕到眼红,因为我啥也不爱。

小的时候我爸妈就发现了这个问题,出于想要开发我的心理,把我送去学跳舞、学英语、学钢琴、学唱歌,把能想得到的都学了一遍。

暑假的时候,我和我哥还经常被我妈送去当语文老师的舅舅家里,让舅舅教我们练字。令人遗憾的是,我和我哥不管在舅舅家住了多少个暑假,写出来的字都像狗刨。

我哥狗刨得比我还厉害。

小学折腾了几年之后,我妈大概也看出了我在文艺方面实在是块朽木,便不再浪费钱送我去兴趣班,我乐得清静自在。

但我并没能自在多久。

上了初中,我发现似乎周围的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就算再怎么不济,爱打游戏也勉强能算一个兴趣爱好。

而我每次做自我介绍讲到兴趣爱好的时候,绞尽脑汁也只能蹦出个:我喜欢骑自行车。

我会这么说还是因为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我就骑自行车上学了。

我只好安慰自己:一件事做久了,也是可以变成爱好的。

高一那年,我有了质的飞跃:我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

我清楚得记得那是在夏天,我陪朋友去书店买辅导材料的时候,看到了当时畅销的《看见》。

我在鬼神差事之下买下了这本书,回到家里用周末两天的时间就把书看完了。

后来我去到学校对小吴说:「我以后想当记者。」

我当时的想法很简单:我被书中的人吸引,而柴静是记者,所以我也想成为记者,像她一样遇到更多的人。

那个时候我可能连记者具体要干嘛都搞不清楚。

我只是关心人而已。

老祖宗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而我也不出所料地在理想之路上走得不太顺畅,我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出在我妈身上。

我妈可不管我关心的是人还是鬼,她只觉得记者太辛苦了,常年跑来跑去不稳定不说,还不好嫁。

特别是在一次闲聊中,我随口说了句「战地记者可真酷啊」,惹得我妈心中警铃大作,更是铁了心反对我当记者,毅然举起反对的大旗。

比起我妈,我爸倒是显得先进。

我爸听说我的想法之后乐了,说:「你有想法你就去干!年轻人就是得敢做敢闯嘛。」

我妈听了这话,气得直踹我爸,硬生生把他从沙发上踹了下去。

我哥则在旁边无所谓地说:「想去就去呗。」

但我在大学的时候没有学新闻不是因为我妈。以我家的开明程度,我妈的反对在当时对我来说构不成威胁。

我没学是和高中的一个老师有点关系,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我自己。

高考前的两三天老师们都不上课了,让大家自习。我们自习的时候老师就搬个板凳坐在教室外面,喊我们如果有问题就出去问,要是没问题想谈心的话也成。

于是有一天自习的时候我响应号召,跑出去找老师谈心去了。

我问老师:「老师,我想当记者,您觉得靠谱吗?」

老师看著我,想了想说:「靠谱倒是没啥不靠谱的,但你是理科生,文字功底可能还是不够哦。」

我说:「那我志愿填新闻专业的话,您觉得靠谱吗?」

老师没有直接回答我的问题,反而有点自说自话:「我倒是很少听说理科生当记者的。」

可能是看我有点泄气,老师又安慰我:「但凡事都有可能嘛,你也可以尝试一下。」

我一边抠手指一边消化老师说的话,对老师说了句「我知道了,谢谢老师。」之后便垂头丧气地回去了。

最后我怂了,没有学新闻而是学了一个符合我理科生身份的理工科专业。 但就像小时候不喜欢吃葱却被我妈逼著吃葱一样,学自己不喜欢的东西让我痛苦不已。

每次期末复习考试的时候,我都对自己进行灵魂拷问:「我学的这个到底是啥?我为什么要学它?学了到底有什么用?」

这个时候有另一个声音从脑海里冒出来,幸灾乐祸地说:「自己选的专业,哭著都要学完哦。」

行吧,学就学吧。

道理都懂,但我一点都不快乐。

说来魔幻,我后来决定考新传的研究生是和爱情有关。

当时我对他抱怨:「我真的好不喜欢我的专业啊!一点兴趣都提不起来。」

他说:「那你喜欢什么?」

我不假思索地说:「我喜欢新闻,想当记者。」

他说:「那你就学新闻,就当记者呗。」

我下意识地说:「啊?但是我不敢。」

他一脸莫名其妙地说:「有什么不敢的?」

我一时之间竟不知如何作答,在心里问自己:对啊,有什么不敢的?

这个时候我才意识到,自己一直都小心翼翼地遵循著别人的判断。即使我真的喜欢一样东西,也常常会因为别人一句漫不经心的否定而迟疑,即使这句否定可能毫无道理。

但我的人生,是我在过啊,我不能按照别人的意愿过自己的人生。

那一刻我突然有了豁出去的想法。

我对他说:「那我就学新闻,就当记者吧。」

许多人都在说,你要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但往往容易忽略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大多数人即使知道自己喜欢的是什么,也不敢去做。

成年之后,我们试错的机会都越来越少了,任何一个行为背后都有后果等著我们承担,迟疑、害怕便成为了理所当然。

今天是记者节,写下这篇心路历程的目的,不光是为了庆幸自己能坚持下来并离记者这个职业越来越近了,更重要的是想给自己提个醒:

这是一条很长的路,而我只是刚刚来到起点而已。


跟你提个很厚道的建议:能不当记者,千万别当记者。

可以兼职记者,但一定不能全职。

想知道原因可以点个赞,我再告诉你为啥。


因为也不会干别的鸭.jpg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