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原著的时候,我非常欣赏艾米并且不认为她是电影中塑造的自私自利的人

艾米其实是非常有自己的才华和独立精神的女性,她热爱绘画,希望成为优秀的画家,她和乔一样也渴望自己的价值被社会认同

她和乔的想法出发点是一样的,渴望通过实现自己的价值而赚很多很多钱让家人,自己过得幸福

但她比乔更理智,很早就认清了这个时代对女性实现价值的局限性很大很艰难,正如姑妈一直强调,马奇最有希望的就是艾米了,什么最有希望,最有希望让马奇一家重新过上富裕的生活摆脱贫穷了,大姐嫁穷人了,二姐很有才华可也不知道能不能成,三姐是个居家小天使,唯一能指望的就是还有点姿色的艾米找个有钱老公了,在当时那个环境下,这的确是风险最低的成功率高且快速的脱贫方案了。

很多人觉得艾米很心机抢了乔的欧洲的名额,但其实这是艾米在很明确自己目标的前提下所争取来的,她为什么会表现得这么得体让姑妈这么满意,因为她尽管是作为最小的妹妹,但那个时候她已经很清楚自己要什么了

所以她才会去做所谓的事,而乔当时还处于自己人生价值的迷茫阶段,很迷茫,梦想,爱情,一切的想法都极其稚嫩,而她输的就是这种迷茫的状态,当然我觉得这种纯粹的成长的状态才是乔的充满吸引力的点。

艾米在原著中和劳里法国重遇的争吵中,台词是很精彩的,表达了她对绘画的喜爱,对自己才华和价值的客观认知,对社会和时代对女人的价值的否定的讨厌,对劳里性格和本质极其锐利的剖析,以及表达了自己的价值的绝对肯定。

但最可爱的是,理智的艾米终究还是保有马奇一家的灵魂精神,做出了不理智的决定,遵从自己的内心和对劳里的爱意,拒绝费的求婚,其实也正是这点不理智,说明艾米并不是她所追求的那种完美的样子的

原著中劳里还问艾米,如果他没有钱你是否就要离我而去了,但艾美真诚地否认了,有些人可能会理解为这是夫妻之间的场面话而已,但在我看来,艾米会说出这些话,会选择劳里,证明她自己也肯定了自己心中深藏的马奇一家的精神,遵从自己的内心爱自己才是核心的价值观,这也是马奇一家的教育的精粹之处,四姐妹每个人,不管在成长中多迷茫,做了多少蠢事,最终都会勇敢地前行,遵从内心的自由做出自己的选择。


看完电影,前半个小时不喜欢艾米,后面她一跃成为我最喜欢的角色

她没有梅格和乔的漂亮,没有乔的文学天赋和贝丝的音乐天赋,不被邀请舞会,不被邀请看戏,喜欢的高富帅喜欢乔

但是她的特点是理智,足够理智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以及该怎么得到它。我不认为去欧洲是她抢了乔的名额,从姑妈一句「整个家族唯一一个正常人来了」和后面的「马奇家族只能靠你」就能看出来姑妈对艾米是非常赏识的,赏识她的理智和清醒。梅格说自己要过上「大房子和女仆」的生活,却为了爱情嫁给教师,乔要追求理想,最后才发现自己对劳里的爱却为时已晚,贝丝戏份不多而且身患重病这个没办法。艾米一直很明确「老娘要嫁个有钱人」,还有「我要么做最好的画家,要么就不画了,我不要做个平凡的画家,我就学著做个漂亮的装饰品。」我觉得她对理想的追求一点都不比乔少,只是多了一份理智。乔相信自己可以靠才华突破时代局限,可能这是属于天才的自信,但是艾米只是普通人,她清楚认识到自己会被限制,也知道给自己留条后路(画不好就结婚)。艾米非常有血有肉,能从她身上看到每个普通人的影子,每一个没那么漂亮,没那么有天赋,没那么受宠爱的人的影子。

她嫁给劳里可以说是情感的迸发,但是这也是基于——劳里也很有钱和她非常爱劳里,在经济过关的基础上,艾米选了自己感情相对更爱的那个。

个人不认为艾米全是靠幸运,她的幸运是必然,她把一手烂牌打的很好


如果《小妇人》中的角色能像韩剧《W-两个世界》里的主人公一样,向作者抗击已被预设好的命运,我想,艾米一定会是最先振臂高呼的那一个。

搞事业的女人最美丽

或许读者们会觉得,路易莎给了她一个还算完满的结局,让她得以与爱人携手。然而,书中不够流畅甚至可以说是生硬的过渡,总让读者觉得她与劳里的结合过于突兀,也无法动摇青梅竹马的白月光之恋。

我曾费尽心力想要从书卷中挖掘艾米早就芳心暗许劳里的证据,但愈发深入探究,便愈觉徒劳。劳里的过去和乔早已密密匝匝地缠绕在一起——盛大舞会上于狭小房间相遇的寂寞心灵,剧院里无声望向她的温柔目光,冰面上蹁跹共舞的纵情时刻……

友友们,把般配打在公屏上!

而艾米,似乎永远都会是那个笨拙地穿上溜冰鞋,高喊著:「等等我!」却始终追不上这对璧人的小女孩,追逐无果后,甚至还不得不狼狈不堪地坠入数九寒天的冰水之中。

在原版书的第四十一章,路易莎是这么给艾米和劳里的爱情下定义的:Amy felt that no one could comfort and sustain her so well as Laurie, and Laurie decided that Amy was the only woman in the world who could fill Jo』s place and make him happy. (艾米觉得,没有人能比劳里更好地安慰自己,支持自己。劳里认定,艾米是世界上唯一能代替乔,让自己得到幸福的女人。)

读到此处,不由得掩卷叹息。不得不说,路易莎似乎并不太珍爱自己笔下的这两个角色。艾米,只是乔走后缝补心上窟窿的填充物罢了;而劳里被艾米所选择,也是因为对于一个在异国他乡独自生活多年的女人来说,他是最好的倚靠。即使路易莎给他们设定了湖畔定情的setting,我也无法从中窥探到太多爱情的形迹。他们像是被孤独遣散到一起的齿轮,无论嵌套得多么严丝合缝,都只是按部就班结合的机器……

路易莎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路易莎对于乔的态度。同为一名写作者,我能够感同身受路易莎对乔这个角色的钟爱——她本就是作者理想人格的投射。她有著少年意气,能反抗马奇姑妈关于嫁人的大道理;她才华横溢,那在昏黄灯光下笔耕不辍的身影甚至成了罗琳的偶像;她恣肆自由,拒绝看似最为完美的伴侣劳里时丝毫不拖泥带水。

「我绝不会屈从于任何人,将乔嫁给劳里。」路易莎是那样坚定地捍卫著乔这个角色,因为嫁给劳里便意味著她不得不屈从于世俗——那个以笔为马自由驰骋的灵魂,又怎能变成豪宅中的金丝雀呢?乔曾有千百个机会跨越过邻家的栏栅,成为她心向往之的巨大「书屋」的女主人,但她更愿意提著书箱奔走于New York的街道,风尘仆仆却面带微笑……这也正是让乔这个角色经久不衰的最大魔力。成为乔,曾是多少女性的梦想。就连她遭遇的所有困顿,也都具有跨越时代,让人感同身受的力量。

掌握著生杀予夺大权的作者,其实也在无形之中左右著一代代人对于每个角色的评价。艾米一定是作者最不想成为的那种女孩,在chapter1艾米初登场的那一刻,路易莎便指出她「毫无想像力」,爱用「大词」但总是出错。遣词造句以及运用想像的能力,都在写作生涯中不可或缺,当然也是写作者最为珍视的技能。而作者对艾米这种能力的剥夺,带了几分居高临下的傲慢,(当然有我过分揣测之嫌)仿佛在她「粗暴」的预设中艾米便是自己的反面——的确,艾米跻身上流社会,成为锦衣华服的贵妇人,这仿佛就是路易莎深深厌弃的那种人生。所以,在看到具有成熟风韵的画家艾米,或许有人会歆羡,但很少会有人觉得她可爱。

所幸,当Greta Gerwig拿起交接棒,以她的方式演绎《小妇人》的故事时,我们得以见证更丰满立体的艾米形象的诞生,以及她与劳里更水到渠成的情感轨迹。第一次见到送姐姐归家的劳里,咋咋呼呼的她第一次变得文静可爱,轻咬下唇道一声:「Hi, I am Amy.」有意思的是,在艾米第一次见到差点订了婚的弗雷德时,她的开场白是:「I am Amy March.」我相信这是Greta埋下的暗线,在真正喜欢的人面前,她想坦露的形象绝不是被礼节束囿的Amy March小姐,而只是炉火边晃动著脚丫的Amy。

喜欢一个人的眼神是不会骗人的

劳伦斯先生为家人送来早餐的那一刻,艾米望著一桌佳肴,开始对劳里的经历如数家珍。是的,乔懂劳里的孤独,那个总是在默默遥望劳里的艾米,又何尝不明白他的心呢。电影只记录了劳里痴痴仰望邻家窗扉的瞬间,而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艾米是不是也曾倚靠窗棂,用仰望充填无法逾越的距离?电影通过艾米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关心,引领著我们用自己的想像充填艾米的单恋故事。茨维塔耶娃的一首诗,倒也格外应景:

在这个小镇的旅店里——

古老时钟敲出的微弱响声像时间轻轻滴落。有时候,在黄昏,自顶楼某个房间传来笛声,吹笛者倚著窗牖,而窗口大朵郁金香。

此刻你若不爱我,我也不会在意。

我喜欢电影里的艾米,是因为她带著单恋少女的执拗和傻气。她得将自己裹进壳里,小心翼翼地把喜欢掩藏得严严实实。于是在乔提议劳里加入戏剧社时,她高举反对大旗,最后才不情不愿地「被迫」同意。皮尤(Florence Pugh)在这一场戏的眼神处理极其到位:在姐妹面前反其道而行之的对劳里的「讨厌」,在劳里瓮声瓮气的腔调里一秒破功。

当然,嫉妒也会偶尔潜入心灵的花园,放肆疯长成宿命般的心碎感。当乔不理自己的恳求,与劳里共赴剧院之约时,她像极了童话故事里跳著脚的邪恶小精灵(裙子后背上的双翅也有此种意味),点燃了乔视若珍宝的小说。火光中略显扭曲的脸,映照出艾米或许从未想过自己会变成的样子。这被不得不挤进犄角旮旯的喜欢,少了几分磊落,便把本应有的光芒也消耗殆尽了。可是,又是谁在规定哪段爱可以被剪裁进阳光里,哪段爱又必须不见踪迹?

还好,Greta并未让这段爱恋演化成令人反感的丑陋模样。她让艾米长成了一位充满智慧的艺术家,她能平视劳里,不卑不亢。

电影有众多暗流涌动的画面,都专属于艾米和劳里——

在艾米坦诚表达自己婚姻观后,劳里为艾米解开裙子上的结那一幕。「结」在此处应有象征意义,劳里第一次打开了它,也窥见了艾米纯粹的内心世界。两个人固有的心灵体系在这一刻相互侵占,彼此都有秘密被戳破的紧张感。艾米借套上马甲掩映慌张,而劳里也在嘴上忙不迭地应付:「You look beautiful.」我很喜欢此处台词的设定,劳里在说完第一遍「你看起来真美」后,又仔仔细细地打量了一番面前的姑娘(这应该是他第一次这么认真审视艾米),然后重复一遍:「You are beautiful.」郑重其事,亦若有所思。

还有艾米在草坪上为劳里作画的那一幕。当多年前她为他绘下的小像出现在他面前,他便恍然大悟。然而细细想来,亦在情理之中。

于是便有了下面这番对话。

「-你什么时候画的这个?

(你什么时候对我暗生情愫的?)」

「-那天在海滩上。

(就在你和乔在海滩上漫步的时候。劳里呐,的确,我仰望你已经很久了。)」

-在我第一次见到弗雷德那次。

(别忘了还有弗雷德的存在。我现在已经有未婚夫了。)

「-他现在在干什么?

(你应该能听出我话语里的火药味吧。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也对你如此在意了呢?)」

「-在伦敦出差。几周之后回来。

(到时候他就会向我求婚,你应该明白的。)」

「-别嫁给他。」

「-什么?」

「-别嫁给他。」

「-为什么?」

「-为什么?你明知故问。

(你还在喜欢我,不是吗。)」

「-不,不!

(我听懂了你话语中的意思,但你此刻的表达只会让我觉得屈辱。)」

「-是的。

(为什么不和我在一起呢?既然你喜欢我。)」

「-劳里,你太坏了。我一辈子在任何事情上都比不过乔,我不能成为你无法拥有他时的第二选择。这不可以。更何况我在用我这一辈子爱著你。」

【括弧里都是我个人的想法】

我想这就是全片中艾米的高光时刻:我可以用一辈子去爱你,但我绝不会成为乔的替代和附庸,成为你聊以自慰的药剂。她还是那个一以贯之的艾米,不是Jo的alternative,而仍是多年前那张在炉火边因激动而变得红扑扑的小脸: 「Hi, I am Amy.」

尽管之后关于两人确定关系的铺陈还是略显仓促,但瑕不掩瑜,Greta镜头下的Amy无疑比路易莎更有力量,更果敢、也更清醒。我也更能够接受这样的结局了:在男孩小屋门口高举受伤手掌的任性女孩,长成了能够对他循循善诱的知性夫人。童真善良的男孩还是抛掉了名为「泰迪」时鲜妍的喜欢,而选择和那位能称呼自己「My lord」的女子共度余生。

或许他们的生活会被乔、被我们最为鄙夷的上流社会的浮华所充填,但那又如何呢。有人愿意认领孤独,即使有刹那的摇摆,也要镇守自由的堡垒,而总会有人将自己塞进疲惫的生活夹缝,让耳膜里灌满婴孩的啼哭,而不再回首少年时赤足于海滩上奔跑的夏天。毕竟,每天都有人背离尘俗而去,但每天都会有人转过身走进它。

在整部影片中,我最喜欢贝丝靠在乔膝盖上时,乔念诵的那段来自艾略特《弗洛斯河上的磨坊》的那句话:「这片大地每年春天都开出一样的小花,我们就这样坐在草地上,用小手把它们摘下来。什么都是熟悉的,也正是因为熟悉的缘故,我们才爱上了它。」

大地自有其浓烈而包容的生命,因为熟悉的亲切,我们一遍遍地爱上它所经历的几度春秋。但是爱人,毕竟与爱脚下的土地不同。乔深谙其中的道理,她永远不会因为熟悉,因相似去爱人。我们当然会喜欢这样的乔,无论在哪个时代,她永远都在熠熠生辉,永远能收获一批批新的拥趸者。但我想,那最终能够拥抱所爱的艾米,也自有其光芒。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平台:欣航学姐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我个人其实很喜欢艾米。

原著中,艾米虽然小时候任性虚荣,但长大后的她确实值得被劳里爱。

很多人说她虚荣,但我认为她的虚荣是适度的,只是他们一家人都太过淡泊,因而显得她虚荣肤浅。她其实只是比家人们都更现实一些。

我最欣赏艾米的野心。她从小热爱艺术,在姑妈的支持下学习画画,并游历欧洲参观艺术奇迹。见到了罗马灿烂辉煌的艺术杰作后,艾米意识到自己永远不可能达到这样的水平,这意味著,她的艺术天赋不足以使身为女性的她养活自己、养活家庭。三个姐姐都没能嫁给有钱人,改善家庭经济条件的担子落在她身上。于是她放弃了画画这条路,决心嫁给一个有钱人,磨练自己的其他才能贡献社会。

「才华不是天才。再多的努力都弥补不了。我想要么扬名立万,要么一事无成。」

艾米从画架前转身,姿态干净利落。她的放弃不仅需要智慧,更需要勇气。

至于她与劳里之间的爱情,首先我认为乔始终是把劳里当做朋友的,她自己也明确说过,接受劳里的爱只是因为自己「想被人爱」。

艾米和劳里之间的爱情其实是水到渠成的。劳里帅气多金,艾米优雅漂亮有才华,这样的一男一女一起在欧洲四处旅行,日久生情再自然不过了。书中有很多关于他们相处时的景物描写,大片大片烂漫的花丛,当时读来让我感到身处如此美景的两个人没有理由不相爱。

何况艾米一直是清醒自持的。劳里放纵自己的那段时间,她也没有因为爱而任由他,而是以一种明知会毁坏他们两人之间的关系的方式来骂醒他,并且在劳里表白时也表明自己不愿做姐姐的替身。她嘴上说著看中财产,其实内心的天平还是悄悄倒向了爱情。

从世俗的角度看,贵公子劳里与淑女艺术家艾米的结合、德国教师与作家乔的结合也更为合理。而许多人的意难平,或许是出于心中对初恋的执著。年轻的读者,对初恋满怀希望,认为爱情就是心动,惊艳,如此便能一往无前。


我认为新版电影里出现的艾米,是有划时代意义的。

古早的作品里,女孩是男性角色的附庸,是作家推动剧情的工具人,性格无非是贤良淑德或活泼可爱,结局「结婚,或者死」。

后来,随著新思想新浪潮,女性角色(尤其是女主角)有了自我价值,也就有了生命力,套路就是摒弃传统故事中女孩为婚姻做的准备,而将精力用于追求事业(通常是文艺事业)、实现梦想,最好能挣点小钱养活自己和家人,有时会遇到一个能彼此match的精神伴侣。

她们富有对生活的热情、敏锐的感知能力,和富足的创造力,有点「不切实际」 、与社会格格不入的。他们总是在强调独立、自由、精神的充裕,而幸运的是,她们通常都会拥有某一方面的天赋,也能几番辗转后遇到伯乐。【《小妇人》里的乔,《傲慢与偏见》里的伊丽莎白,《简爱》和《(成为)简奥斯汀》】

于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我们开始默认,①追求自由会比拥抱婚姻更优越;我们赞同,②一个好女孩必然是有才华的、浪漫的(有时是理想化的)、不拘于外在的、有气质的,当然最好同时是美丽的。

这乍看没什么问题,但这个模式制造了一个对好女孩的定义比「贤良淑德活泼可爱」高的多的门槛。

这两项数百年来的心理暗示和其隐含的反向歧视将分别由故事里的梅格和艾米打破。(这里我只讲艾米。)

因此我说导演对角色艾米的改编有意义的,甚至在我心里是有 跨时代 意义的。(因为我见识短浅,还没在文艺作品里见过其他类似的角色。)

成年后的艾米。她有坦率而精明的性格,她有清醒的认知。

她敢于去向她仰视的男孩表达爱意、也敢于在他低谷时严厉地批评,不遵循女主角套路之「爱如春雨默默感化」。

她敢于承认自己资质一般。走出女子学校中没有对手的舒适圈,和都市的优越者比较,并且心服口服地认输。她明白,自己一点点小才华并不足以使之成为绝世奇才,甚至不一定能供给温饱。

我们大多数人从小也会收到一些表扬,这通常出于家长的偏爱,和周遭人善意的恭维。当人有了比较和见识,便会开始认识到自己的平庸,然而承认它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艾米告诉我们,一个女孩可以坦荡地承认,(甚至当著心上人的面)「我就是天赋平平,我需要钱改善生活」,这并不丢脸,因为世上的大多数都是这样面对显示的普通人。

甚至艾米的扮演者,也自信地用迷人的声线演绎著:「不是绝世美女,也没有傲人身材,相貌一半的女演员照样可以在美女如云的奥斯卡提名电影里扮演女二号。」

愿世界对普通女孩一视同仁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