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期就要快来了,大家如何评价第七期呢


搞个演技类竞赛节目,然后纵容评委和主持人践踏竞赛公正性,不尊重观众、演员和其他评委。而且主持人居然和最践踏节目水准的评委一起,抱团攻击专业点评人,基本上是人身攻击了。这个三观已经激起全网暴怒。为了让制片方能不再用low人做评委和主持、用低俗事故博眼球,呼吁观众用拒绝观看封杀这个综艺。我们不是资本,没办法直接影响节目,但可以保留自己的尊严,用脚投票。


我想说,陈凯歌和尔冬升,你们为什么选马苏,一开始就不在状态,连自己死的女儿和儿子都分不清。还看细节,台词都错了,还煞有介事似的说些无用的。很精彩的演出,还要鸡蛋挑骨头,凸现自己,太低级了。


肖战必糊!


烂俗


跟他妈傻逼一样,好的演员都被你们搞死了


本来觉得挺好看的,然后越看越看不下去了吧各种各样的尬!


这一段时间综艺《演员请就位》火了,好多人都在刷尔冬升导演批评陈宥唯的那句:「你要学会控制你的面部表情」

然后我看了陈宥维的表演片段,觉得他……其实表情管理比当时刚学戏的我还是要强一点点啦 此处捂脸jpg

啊……如果我不是曲友票友,可能我也会哈哈大笑,而不是想起自己糟糕的面部管理和对表演的毫无天分而尴尬地用jio抠地……

上个世纪末,其实有无数的演员出身戏曲行业,或者学过戏曲,他们将戏曲中所学到的都运用到了电影当中:何赛飞、程之、陶慧敏……

「好一件宝裟呀!哈哈哈哈!」可以发语音的程之老师。

昆曲有清曲和剧曲之分,但是很多曲友还是喜欢画上演。除去身段的学习,其实表情的管控一直都是很大的问题。初次学习表演,脸上是没有表情的……体会到情感是一回事,要呈现给观众看又是一回事。

我心里描绘的一个样儿,但是其实我脸上的是另一个样儿(多半是面无表情),比如演员请就位里的何昶希……

你心里以为的你在舞台上的表情:

你实际在舞台上的表情:

唉!这不就是我吗……面无表情就是我能贡献的最大表情……

最后李成儒老师批评说「一块死肉」:

可惜镜头拉得太远。但这里的摇头嗤笑冷笑苦笑的表情呼之欲出:

窦凤琴老师的身段、表情真的很有感染力……

在舞台上的表情不够如意,往往和「心思没法放在脸上」有关系。上台了,一颗心要掰成好几瓣呢:想著词、想著身段……没办法再顾及表情。更何况在日常生活中眼睛是最自由的,随心而动;可是对刚上台学表演的人来说,眼睛却要持续性地保持看向观众的方向(且避免和观众眼神直视);想看向天空吧,如果用在日常生活中的角度,一不留神就会留给观众大白眼子……在舞台上,简直是没有使用眼睛的「自由」的,因为演员日常的看东西和舞台上看东西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用眼睛尚且如此,更别提别的了……

光想著控制眼睛,我就来不及想如何控制我的嘴巴了……想一个表情,我先要想它在舞台上能不能这么做,根本没时间体会情节……

除此之外,《演员请就位》里的张铭恩也备受吐槽。他饰演的京剧名伶商细蕊毫无名伶风度:

唱戏的时候笑和哭都不是容易的事,因为要哭得有艺术感、笑得有艺术感。

张铭恩化上戏妆被很多人吐槽不好看,其实在戏曲界化妆也不是易事。如果一个演员五官过于立体,他(她)化上戏妆就不是很好看。

以前摄像技术还没有很发达,戏曲妆很浓,隔一段距离就很美,有点像漫画。为什么说像漫画呢,因为漫画也是把人的五官夸张化、简明化,但看上去还是很美。

五官的眉眼被突出,嘴巴被夸张化,但还是很好看。

戏妆将五官的某些特质夸张化之后,能弥补亚洲人面部偏扁平的不足,让五官更加立体。

摄影摄像技术发达了之后,舞台上演员的每一个细节都可以被无限放大,所以有越来越多的戏曲演员化淡妆了。在黄梅戏、越剧里很常见。

演员不再强调吊眉毛、眼边不打红了。这张剧照看上去传统戏曲的特征并不明显。

不过摄影技术的飞跃又带来了新的问题:摄像头要拍哪里?不是所有的戏妆都经得起细拍的。固然美如昆曲演员单雯,年轻又靓,镜头死戳著拍也ok:

可是如果演员年纪有点大了,眼睛都有眼袋了,镜头死怼著不放不是观感糟糕吗……张铭恩的抬头纹都被拍出来了……

一个戏曲演员往台上一站,台步很重要,子午相很重要,可是镜头拉得太近就看不见这些了。可是电视剧、电影拍摄的时候往往拉得很近,看得到演员的睫毛颤动,捕捉演员脸上的皱纹、斑点,可是戏剧呢?这样讲的话,张铭恩也有点惨哎,如果拉远镜头毛病就没有那么突出。也许拍摄的人也没有怎么接触戏曲表演,所以不知如何放镜头。

更何况这是戏中戏,又是戏曲,又是电视剧呢?

僵硬的手扎著,这样拿扇肯定是不对的。戏曲里拿扇,分团扇和折扇。一般地位高的小姐拿折扇,丫鬟或俏皮的女性拿团扇,显得活泼灵动。

团扇要把圆面子多亮亮,手指也该错落有致优雅如兰花:

有一副梅兰芳的手势图:

如果是学了戏曲的演员,身体的姿态经过「子午相」的考核,应该是不会出现这一幕的:

这个姿态就比较古怪,因为身子是死平的,但是脖子又是很夸张地扭过去的,又有点驼背。

符合子午相审美的戏曲亮相就不会有这个问题:


天啦,我等会挂第八期怎么评价?或者下一季怎么看待!



我就是来看辣目样子的,超喜欢她,喜欢她这个人。有些选秀出来的偶像,长得不行就算了,演技真是辣眼睛,不好意思,我直接快进了。当然,实力派还是实力派,比如温峥嵘,倪虹洁和马苏。胡杏儿我没觉得多惊艳,港普让人挑戏。


垃圾


越看这个综艺 越是对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衣有更深的理解 我觉得我们大陆这么多演员都最终败给了胡杏儿一个香港演员的根本原因就是 没人敢说实话 没人敢提出真挚诚恳不涉及个人只针对艺术和演技的观点 就算提出来也会被牵扯到得罪人,没面子等等的问题 每个人都在自顾自地操心维持关系 每个人都在虚伪。 适当的虚伪是必要的 过度的全民性的虚伪就有问题了 以至于我们大陆烂片横行 演技好的演员不火 艺术和真正的好作品更没有好发展的条件和平台,于是终于再也拍不出好的经典电影,烂片横行,观众审美标准也变低,恶性循环。


心里有个疑问,为什么参加了第一季的很多演员并没有在今后的演艺道路大放光彩,而且好多查无此人了?


一般般,如果脾气暴最好就不好看这个综艺,也许你会为gjm而暴怒


最开始觉得,演员请就位,是一个新人去展露头脚,老人去洗白或者再刷热度的节目。去的人都是目的满满,所以虽然对这个节目内容是喜欢的,但是对节目的内涵是没有感觉的。而直到,最后一期,两期,三期,我看到了它的光。

它在传递,爱,真,家。这三个从老一辈传递出来的辞汇,也让人备受感动,领悟真谛。演戏也是人生。

这个节目,从第一期到第十期。由喜欢到无感,再到喜欢,经历了情感的变化,我想看到了节目的闪光点。

说实话,最开始对这个节目持有怀疑态度,觉得无非是新演员和过气演员在提高自己知名度或者洗白的一个过程。但是看著看著我发现,并不是这么简单,每个在里面的演员都在努力提升自己,去学习,去进步。而每个导演都在尽他们全力去帮助演员们,给他们指导。我觉得他们在为这个演艺圈树立方向,教新人如何去负责任的做一个演员。不管导演实力如何,他们的目的是正向的,是积极的。

而到了第十期的大联欢,我深刻体会到这个节目的精髓,他已经从最开始的帮助节目中的演员去建立自信,信念这种个人层面,上升到直指整个演艺行业的问题以及大家要面对的态度。

有人问为什么请肖战去,看了我的回答,你该懂了,为什么第十期会请肖战去。

我用尔导在第十期的原话回答你。

第一句:「我们年轻一代,必须要团结,见到有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必须要伸出援手。」

第二句:「我觉得我们整个行业,我们影视圈里,必须要回归正途,我们要良性竞争,不能在这个圈子里面一直树敌,不能这样,因为我们影视圈其实就是一家人。」

再加一句张bb的话:「不管有没有寒冬,我们要记住四个字,抱团取暖。」

如果你看懂了,你该懂得这个节目的意义所在。关于串场,五个作品需要五个串场,以及前四个节目都是各自团队成员出的节目,而黑马作品陆川导演的串场选了肖战。为什么呢?自己思考下。

整个节目的基调,你可以看看包括其他串烧歌曲,少年,看看他们歌词是什么?「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时间只不过是考验,种在心中没有信念丝毫未减。眼前这个少年,还是最初那张脸,面对艰险不退却,像火一样永不熄灭。」

我想,这台晚会,如果你没有用心去看,请不要评论。如果你没看过演员请就位这个节目,也不要去评论。任何评论都是建立在你真正了解懂得的基础上的。

最后再提一句,我单看肖战唱那首歌的时候,觉得唱功比夜空有所提高,但是也就OK程度。但是他眼中表现出了一个词,就是坚定。这种坚定感令人动容。但我看了全场第十期,我觉得他的出场不够精彩,虽然歌选的跟晚会主题有一丝契合点,但是不够温暖,更自我了些。我最喜欢的还是那首少年!

最后加一句,不管你是觉得节目组在制造噱头也好,还是为肖战立flag也好,都不能否认,在经过各种噱头的洗刷过后,这个节目是个经得起沉淀的好节目,他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


宣传代孕,呵呵


肖站壁虎


恶心


吐了


口碑差到底,导演爱喜好而不是实力发评级卡,失望透顶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