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希特勒在进攻莫斯科的时候分兵去进攻斯大林格勒和列宁格勒的做法?因为分兵导致莫斯科没能及时拿下导致的冬季作战又如何评价?


第一个问题的回答:

至少从21号元首指令来看,元首的做法并没有什么问题。

而巴巴罗萨行动本身的企图即」歼灭苏联部署在西部的主力,阻止其有作战能力的部队撤至纵深地区。」然而,实际情况是除了中央集团军群完成了这一目标,其余两个集团军群都没能完成。

能取得这一成就自然离不开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博克的高超指挥。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央集团军群也是对苏作战的三个集团军群实力最为强大的,「305万士兵中的130万、第一批投入的117个师中的50.5个(大德意志团算半个师),17个装甲师中的9个(后来的第2,5装甲师也交给了博克)以及最强大的第二航空队」都隶属于中央集团军群而博克所要面对的西方面军实力也弱于西南方面军。

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博克元帅

北方,南方集团军群实力不足,没法完成任务自然只能从中央集团军群抽调兵力了。西南方面军确实也在威胁著中央集团军群的侧翼牵制了部分部队。

第二个问题的回答:

需要注意的是中央集团军群在斯摩棱斯克停滞不前不是元首的作战指令造成的,真实情况是:

1,博克的部队疲惫不堪,装甲部队损失巨大。古德里安和霍特为了400部新坦克引擎甚至还要请求元首。

2,后期部门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博克认为要恢复了对莫斯科的进攻每天需要30列火车实际上却只有18列,一直到「台风」行动时也只有29列。

3,苏军从7月下旬到9月初对中央集团军群发动了一连串猛烈的反击,苏军先投入了5个,随后总共投入7个新动员的集团军,发动了两场大规模反攻(详情请见格兰茨的《巴巴罗萨脱轨》)

元首不分兵就能攻下莫斯科吗?我认为不能。

1,苏军在10月份据守莫斯科方向的3个方面军实力远低于9月份

2,消灭了西南方面军后,古德里安向莫斯科发起的进攻时遭遇的抵抗更轻微

3,中央集团军群在8月中旬重创中央方面军,8月份打垮西方面军右翼,9月初击溃布良斯克方面军,使得不必顾及左右两翼的威胁。

或许,提前进攻的唯一好处就是没有冬季和泥泞的道路了吧

总结一下:元首分兵并没有什么问题,尽管苏联在开战前承受了巨大的损失相当于挨了一次核打击,但依然坚持了下来。事实证明,德国没有能力在41年战胜苏联,而获取乌克兰的资源是德国继续进行战争的条件。失败的原因很简单——自身实力不够

苏联在41年被歼灭或撤销的集团军

苏联在41年动员的集团军,12月又动员了第61、20、24集团军,突击第1、2集团军

中央集团军群在「台风」行动开始时的作战序列

首先这个问题就提的就有问题。

我们先看看「巴巴罗萨计划」的原始方案。

北方集团军群(由威廉·里特尔·冯·勒布元帅指挥)第16集团军(由恩斯特·布施指挥)第4装甲集团军(由艾里希·霍普纳指挥)第18集团军(由格奥尔格·冯·屈希勒指挥)第1航空舰队(由阿尔弗雷德·凯勒指挥)目标:在1000多架飞机的掩护下,由东普鲁士出发,经德文斯克、奥斯特洛夫,穿越苏联中西部(今白俄罗斯)地区占领或摧毁列宁格勒总兵力为29个师:

中央集团军群(由费多尔·冯·博克元帅指挥)第4集团军(由京特·冯·克鲁格指挥)第2装甲集团军(由海因茨·古德里安指挥)第3装甲集团军(由赫尔曼·霍特指挥)第9集团军(由阿道夫·斯特劳斯指挥)第2航空舰队(由阿尔贝特·凯塞林指挥)目标:在1600多架飞机的掩护下,由华沙以东出发,布列斯特明斯克斯摩棱斯克进攻莫斯科,总兵力为51个师:南方集团军群(由伦德施泰特元帅指挥)第17集团军(由卡尔-海因利希·冯·史图尔普纳格指挥)第1装甲集团军(由保罗·路德维希·埃瓦尔德·冯·克莱斯特指挥)第11集团军(由欧根·里特尔·冯·朔贝特指挥)第6集团军(由瓦尔特·冯·赖歇瑙指挥)第4航空舰队(由亚历山大·罗尔指挥)目标:在1400多架飞机的掩护下,攻往人口密集的农业心脏地带—乌克兰,在卢布林至多瑙河口地区展开攻下基辅,再向顿巴斯进攻,接著攻入南方的俄罗斯大草原直到伏尔加河以及石油丰富的高加索地区,总兵力为63个师:

看见了吧,「巴巴罗萨计划」从一开始就计划好了三个目标点,分别是列宁格勒,莫斯科和巴库油田,所以不存在说刻意分兵不进攻莫斯科。

再回到问题本身上,「分兵」的行为客观上是存在的,比如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集团军在1941年基辅战役时期就被临时划到南方集团军群那边,帮助围堵苏联红军的退路,最终创造了基辅围歼战这种骇人听闻的战绩。

在基辅战役时期有个小插曲,古德里安听说自己都部队要被拉去乌克兰歼灭苏联军队,急得整理了十几页还是几十页的报告,飞去狼堡见元首,希望说服元首让自己继续向莫斯科推进。

希特勒认真听取了古德里安的报告,随即大发雷霆:「我的将军根本不懂军事经济学!」

古德里安再执拗也拗不过元首的命令,乖乖的带部队去打歼灭战了,延缓了进攻莫斯科的最佳时机。

斯大林格勒是一个意外,在莫斯科战役结束后,德军调整了巴巴罗萨计划,南方集团军群一分为二(AB两个集团军群),一部分向高加索推进,另一部分进攻斯大林格勒(地理和政治双重意义)。

原来的第六集团军总司令赖歇瑙因病逝世,资深参谋官保卢斯上将接任。这人是个死脑筋,或者说是个胆小鬼(怕违背元首的命令),明明在1942年底时曼施坦因已经在尽全力试图在苏联红军的包围圈上打出一个缺口,只要保卢斯集结起部队朝著曼施坦因部队的方向突围一下,第六集团军就不会落得全灭的下场。

至于列宁格勒,没什么好说的,地形+苏联军民的拚死抵抗,加之北方集团军群的战斗力本身也一般,能包围住列宁格勒,但是就是无法攻克。


希特勒没有在进攻莫斯科的时候分兵进攻斯大林格勒和列宁格勒,它从南北抽调装甲部队集中在中路,希望一举拿下莫斯科的,中央集团军群兵力兵器远多余对面的苏军,具体数据没有查,兵力对比175对125,坦克1700对900?不记得了,飞机也是压倒优势。

中路没有完成突破没办法来年才进攻高加索和斯大林格勒。北路集团军群装甲部队驰援中路以后列宁格勒就转入战略守势了,说的不一定完全对,但是可以参考一下哈。


不要以为把兵力全给中央集团军就能推平莫斯科,关键是是后勤跟不上啊,你人多了装备多了后勤更加吃力,何况冬天连油料都不足,这些人在中路也是干耗著,不如去南方捡捡便宜。从后勤出发就是这个思路。


你乎AI提问水平就不能高点么……


毛奇特别推崇汉尼拔坎尼会战所用战术,称之为最具代表性的古代军事战术精华:集中主力对敌实施侧后打击,迂回包抄。

打击敌方侧后翼的同时防止己方侧翼被打击。所以不肃清侧翼德军是不会冒进的。如果单刀直入列宁格勒与基辅的苏军对德军侧翼形成威胁。斯大林格勒也是一样:AB两个集团军兵分两路,保卢斯所在的B集团军群攻北高加索的枢纽stalingrad目的也是掩护深入高加索的A集团军群侧后翼。

正如朱洪武北伐也否定了直取大都建议,而是先肃清山东元军,再封锁?关天险,保证了东西两翼安全后再进兵大都。


? ? ?

这又是从哪条世界线穿越来的?


列宁格勒一直不是苏德双方的战略重点,暂时忽略他。

纳粹德国对苏联的进攻是存著灭国的心思的,甚至是一波推平。

先不论能不能实现,这样的战略进攻态势,必然是要摧毁所有苏联的防御和集结中心的。

莫斯科南俄平原都是这样的地区,做个类比的话,基本相当于我国关中和中原地区。

从山西打过来的敌人可以直接进攻长安,但洛阳重兵就可以抄他后路。

同理,他也可以进攻洛阳,但只要长安的军队出动打山西,后路同样也面临危险。


嗯,41年小胡子进攻是分三个方向:列宁格勒/莫斯科/基辅,斯大林格勒战役是42年的事。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