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和日军打时,和日军战损比往往是五比一甚至是六比一,但是为什么到了抗美援朝时期中国军队和联合国军往往可以打出来一比一的战损比,和美军可以打出三比一甚至是更低,为什么差距这么大


我说一个原因吧。

仔细翻看国军抗战时的资料,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情况。

国军资料很多都提到一件事,遭遇到优势兵力日军攻击,抵抗不了,被迫撤退。

刚开始觉得没什么,后来突然想起来,抗战时期国军兵力是绝对优势!!三个国军打一个日军还有喊加油的。

为何会不断有报告说遭遇到优势兵力日军?理论上应该是国军虽然武器不如日军,但兵力应该比日军多。而事实上,很多国军被击溃大多是遭遇比自己兵力更多的日军。

于是不断翻资料,不断看书,看以前的地图。忽然发现一个问题,国军很多时候会报告遇到兵力优势的日军,是因为国军整个高层都不会打仗。

简单讲,整个国军高层几乎都是用线型防御日军点型进攻。而日军进攻往往伴随侧翼误会。也就是说,假如十个国军防御五个日军,国军十个人会被分配但十个阵地,基本是连成一条线。而日军会集中五个人一起针对某个阵地进攻,及发生战争时,局部战场兵力其实是日军五个人打国军一个人!

从37年打到45年,国军似乎一直搞不懂为何老是兵力不足。从46年到49年,国军更不明白为何老是自己明明人多却反被土鳖们包围。

我看国军的战报,很是捉急!忽然有点理解委座他老人家为何老是爱好微操。看著捉急啊!我也想忍不住指挥下!

另外,国军不会撤退。理论以及实际中,国军只会一窝蜂的去打那种认为手到擒来的仗。一旦受挫立马不知所措,而此时一旦被对方反攻或者接到撤退命令,国军会立马崩溃大乱。

典型去淞沪会战,一窝蜂的冲过去,最初想法就是仗著人多优势准备能死那一小撮日军,一个个气壮山河恨不得立马冲锋陷阵建功立业。可真来打起来,忽然发现不是那回事,于是不断増兵,恨不得把全国兵力集中到上海这一个地方,哪管摆开摆不开。直到淞沪会战结束,有的部队还在赶来的路上。最后发现根本吃不掉日军后,发布撤退命令时,军队不知道最基本的交替掩护。一窝蜂的撒丫子跑起来,后面修筑的防御工事,根本没有起到应用的价值。

以为会长记性,谁知道没多久又给你弄个兰封会战。

好容易日军投降了。

他们就敢上孟良崮!

娘希匹!!!我不微操肿么办!!!

看看那群土鳖打仗!几万人能包围我胡大将军十几万人!


我们发现:常凯申就没拿他的士兵当人,而他的司令、军长、师长、团长、营长到排长,也没拿他们的士兵当人,凯申的军队始终是一支被动作战的军队,撒出去,就完蛋了,只能抱团,无法主动攻击敌人,坐等敌人的攻击。在火力优势的敌人进攻下,战损比居高不下,才是正常的。

反观红军,一直都是主动进攻一方,即使是战略上的防御方,也不例外。而进攻强调的打击弱敌。这个淮海战役很好的诠释了这条原则,初期,黄伯韬较弱,被打了;中期,黄维较弱,被打了;后期,杜集团被削弱到孤立无援,也被打了。在朝鲜,仍然是打击李伪军为主,削弱米军到一定程度就会攻击米军。柿子要捡软的捏,什么时候都不过时。

回到本题,进攻能使自己避实击虚,当然战损比小了。如果进攻是以卵击石,则战损比一定不小,陈安宝反攻南昌而陨落,也是个例子啊。


谢邀。

可以总结以下几方面原因,未必全面。

1、共党领导下的军队,和抗战时期国军军制完全不同,共党军队从开始搞的就是现代化的募兵制,即志愿兵役制,而整个国军队伍中大量旧式军阀部队,基本还保留著旧式拉壮丁的方式。这个区别就在于,共党部队从将到兵,对自己为什么打仗,打的是什么仗,心里都是无比清楚的。而拉壮丁形成的旧式部队则不存在,这种区别直接就会影响到部队的战斗力。

2、国军内部派系林立,各派系都保持旧式游戏规则,对一个将来说,兵就是资本,兵没了自己就什么都不是了,这种情况内部极易滋生在任何情况下首先要明哲保身,死道友不死贫道的思维。国军要做到如臂指挥,那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是兵数量越多,这种情况会越严重。而共党走的是党指挥枪的路线,如此就力量很容易拧成一股绳,做到战场上如臂指挥,而且兵的数量越大,其爆发的威力会越大。例如朝鲜战争中,一野的司令指挥四野的兵,根本不存在任何障碍,而这种情况在国军就几乎不可能。

3、抗美援朝其实有一个今天大家都知道,但对其作用都忽视了一件事,就是毛岸英的牺牲。今天中国已经破除权威解放思想所以不觉得有什么,但在解放初的中国,这件事对全中国所有人思想的冲击那是巨大的,对于志愿军战士来说,主席的儿子都牺牲到战场上了,这要是吃了败仗回去,那真给全国人没法交代了,所以不如拼了,而战场墨菲定律,你对死亡越是恐惧,死亡会离你越近,而越是不惧怕死亡的时候,死亡会离你越远,所以这种思维支配下,结果恐惧的一方变成了「联合国军」,最后反倒会让战损比降低。如果抗战爆发的时候,蒋经国战死北平的话,我想也会有类似的效果,但这是老蒋做不到的。


我们不妨回顾一下抗日战争爆发后开始的第一场淞沪会战,卢沟桥事变那个就不说了没什么太大参照性。淞沪抗战的时候国军几乎在当时精锐尽出,他们首先面对的敌人是日本海军陆战队,从战术层面看国军无疑是非常糟糕的。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没有与现代化国家正规军作战的经验,比如重机枪可是团级单位的重要火力支撑点,他们摆放在那种宽大的路口,觉得这样火力控制面积大。这种方法对付国内的军阀,游击队比较有效果,毕竟缺少炮兵。可是遇到鬼子,人家一门战防炮两下给你敲了。于是就出现了重机枪单位损失的比步兵还快。并且进攻日本海军陆战队,少不了巷战。可是国军毫无巷战经验,随意翻墙被挨个点名。被人家给前后夹击堵在巷子里整连整排的牺牲也没少发生过。这还是在兵力绝对优势的基础上。后来日军增援部队登陆,在罗店地区拚命拉锯打的非常英勇。但是具当时参战的老兵回忆,那地方的阵地做的真不行,有的就是一个坑让你站在里面,缺少钢筋水泥,阵地被人家炮击轰炸伤亡非常大。顶到最后阻击的过程中伤亡近20万人,这里面还包括丢失阵地多次组织反击付出的伤亡,桂军6个师,3天伤亡3万。这是什么样的损失效率?一个劲的蛮冲,造成的伤亡。最后撤退大混乱,部队溃散最后伤亡被俘达30万,日军5万。南京8万守军也基本上全军覆没,其中一半是投降后被屠杀的。这就已经40万人了。因为兵败如山倒,慌不择路。南京这么大的城市3天就能丢了,那说明守军根本就抵抗不利,毫无组织可言。战术呆板,拼消耗正是日军最喜欢的打法。但是按照国军这样的组织程度,士兵素质根本没办法和日军打运动战。因为部队派系混杂,难以统一彻底的执行。于是到了徐州会战的时候,李宗仁把大部分的心思用在协调各个部队的关系上,作战指挥反而交给参谋长比较多。于是有了池峰城的拚死保护,王铭章牺牲于藤校,张庞死守临枣庄个临沂。因此这些地方派打的都很坚决,才有了后来的台儿庄大捷。但是即便是这样伤亡也5万人,日军1.6万。但是后面的中条山,豫湘桂的大溃退都是组织能力的弱势,一溃千里的表现,所以这才是所谓的高战损比的来源。

反过来看看抗美援朝,从一开始就是主动出击的运动包抄,这种打法的战损比除了长津湖的特殊情况,一般都不会差距太大,比较志愿军的组织能力比国军强太多,部队都能运动到位。美军吃了几次小亏,反而打的非常保守谨慎。而且志愿军对于很多战术细节把握的很严谨,一旦发现错误立刻总结改正。后期阵地战,用坑道极大的抵消了美军的火力杀伤效率。也极少的有那种被包围,全军陷入绝境的状况。铁原阻击战算是最大的一次危机,63军在那样的筋疲力尽,阵地也不是很坚固的情况下硬生生的挡住了美军两个星期,伤亡了一万多人给部队撤退争取了时间。所以哪怕是这种准备不充分的阻击战,美军都打的这么艰难。朝鲜地形那么狭小,美军想要正面突破志愿军精心准备的坑道防御阵线太难了。所以知道对方都不好惹之后也就不是那么拚命打了,所以后面打打停停,伤亡自然也少了。


战场上最先被摧垮的不是肉体或者装备,而是精神和士气,所以组织性和纪律性才是军队的基础,脱离组织方式和纪律水平谈战斗力是个很没意思的事情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