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是一开始就讨厌苏联

有的人是1921年开始讨厌苏联的

有的人是1929年后开始反对苏联的

有的人是1956年后开始反苏联的

有的人是1964年开始反苏联的

有的人是1989年开始反苏联的

还有的人是1991年后火线反苏联的,这批人里有人观望到1993年

现在2019年了,你是哪一批?


非马主义的自由意志社会主义者,尤其是无政府主义者中的无政府工团主义者和无政府共产主义者反对苏联,是因为他们认为不消灭国家机器,就无法争取工人的自由、平等和解放。

「反对布尔什维克的斗争只有在以社会革命的名义进行的时候才能具有革命性。与人民最大的敌人结盟 ,比如将军,只能是反革命和犯罪。」

——马赫诺

社会民主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者反对苏联,是因为他们认为布尔什维主义是不民主的,背叛了马主义的传统。

社会党国际原则声明:民主社会主义的目标和任务?

www.marxists.org

托洛茨基主义者、布哈林主义者,亦或是别的什么派系的反斯大林主义的列宁主义者反对苏联,是因为他们认为斯大林背叛了列宁的传统。

斯大林主义与布尔什维主义?

www.marxists.org

阿尔巴尼亚劳动党、波兰共产党(米雅尔派)等反对苏联,是因为他们认为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背叛了斯大林的传统。这方面我过去的回答也有过介绍了。

为什么知乎上苏联粉那么多??

www.zhihu.com图标

这些派系在中国的一部分,我想大部分知友都很熟悉他们在知乎上的代表人物了,不需要我为大家来作介绍。

至于知友们熟悉的另外一些人的动机是什么呢?我想通过比喻的办法来讲一讲。

在越南,最反华的那些人是谁呢?是南越的遗老遗少和越南共产党内部、越南民间的那些自由化的支持者们。

越南共和国歌曲Bài Hát Ch?ng Xam L?ng - Quan L?c Vi?t Nam C?ng Hòa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

www.bilibili.com图标

这首2011年,由如今逃亡各国的南越遗老遗少所创作和传唱的歌曲里那一口一个的「C?ng Tàu」讲的是谁,「党出卖南关,国家出卖西原」骂的又是谁,而这首歌的演唱者们的屁股坐在哪边,我不用多说了吧。

(PS:不过有一说一这曲子还挺好听,我循环了足足一小时了……)


因为苏联是共产主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象征

有人反对他是因为他做到了。

有人反对他是因为他没做到。


可以这么说吧,有不少人大多接受的是一种脸谱式历史观教育,即「好人一定办好事,坏人一定办坏事」的形式,这会导致对于历史的人物或者政权的看法有一种刻板印象。

但是好人也可能办坏事,坏人也可能办好事。

比如岳飞的本身是一个光辉的民族英雄形象,但是他也镇压过农民起义,却依旧不会有太多人去在这方面找他的黑点。

而秦氏之流即便有什么功绩(假设)也不能改变其遗臭万年的形象。

扯这么多无关紧要的有什么用么?其实就是想要让各位分清楚一种概念,用最简单的话来讲就是:

A是政权 B是该政权的所作所为

如果A政权的本身性质是一个非正义(至少在多少人眼中定义)的政权,那么它所做的一切事情都会是非正义的。在这种情况下B也不会是什么好事,如果B是好事,也会因为A的性质被有意无意的故意抹杀。 如果A政权的性质是正义的(即大多数人所认可的主流),那么它的所作所为都一定会被看作伟光正的。如果B在这个时候是一个黑材料,那么B也会被人选择性无视或者遗忘。

再举上一个例子:

「日本帝国曾经在巴黎和会上提出过废除种族歧视的要求。」

这大概是正义的B,但是无法改变非正义的A性质。

「苏联在反攻中发生的对德国民的部分罪行/苏联民族政策的问题等等。」

这些是非正义的B,但是因为A在大多数(注意是大多数)人的眼中是一个正义性质的A,所以非正义B的问题也总会有人来粉饰。


如果你有耐心看到这里,估计就会觉得我是在回答「为什么有人喜欢苏联」,而不是回答「为什么有人反对苏联」了。

然而我在上述中所提到的观点与看法,我只用了「大多数」或「部分」等词来修饰,说明剩下一部分持非此观点和看法的人,也许就是题主所说「反对苏联」之人。

如果按照「少数人」的逻辑与看法(包括我在内),苏联确实是异常惹人生厌的国家。

在继续说下去前,我想先声明一点,我对苏联这个国家的反感与厌恶其实并没有多大。

首先我对苏联的「A」看法,即对这个政权的看法,我不认为苏联是一个「正义的解放者」或「天生的毒瘤」,对其国家政权性质持中立态度。

而对苏联的「B」看法,就可以说非常复杂了。在「卫国战争」和「八月风暴」之类,我的指向很明确,这是称得上「正义」的;而古拉格、苏军军纪、布达佩斯和布拉格等等这些问题,我对于类似的行为予以仇视,这绝非「所谓正义」。

苏联本身的黑点可以说是非常多,和德日之流相比其实也不算最为毒恶, 如果苏联给自己的A性质定义了一个非正义,倒不会有「少数人」在这方面多么指指点点,反而因为其给自身打得大旗实在是太「伟光正太高大」了,到头来什么也兑现不了,就更显的苏联在我们这些「少数人」眼里令人生厌。

二战期间,世界各国(包括参战和中立)都是怎样对待日本侨民和日裔的??

www.zhihu.com图标

就以我之前的回答为例,虽然这方面的事情你们可能会归为「日德活该」,但是为什么自诩为解放者的苏维埃红军会甘心把自己和法西斯分子降到同一标准呢?

如果还要继续挖的话苏联的黑点也是无穷无尽(摊手)

其实这个问题确实可以问成「为什么会有人喜欢苏联」,最后只要一个代入思维,也可以理解我们这些「少数人」为什么会对苏联抱有敌意了。

喜欢苏联,是因为苏联政权的「天生正义性」(主流认可的),反之,我们反对苏联,就是因为不单纯以「政权正义性」来衡量苏联的「所作所为」即B。

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看,请问?不喜欢苏联还需要什么理由么?


有评论说这是70年代报纸文章不算数,实际上90年代初的高中语文课文仍在使用,有兴趣的可以去问问80 90年代初上过高中的长辈

==============

《人民日报》发布时间:1977-8-19

高中语文第一册 1979 年 2 月第 1 版

惊人相似的一幕

马克思有一句名言:「历史上常常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在捷克斯洛伐克不到半个世纪的历史中,这句话应验得多么准确,多么惊人的准确啊!

九年前的这个季节,一个夜间,数十万武装到牙齿的俄国佬,采用「闪电式的入侵」越过国 境,于一夜之间占领了布拉格。从此,苏修武装统治的漫漫长夜,降临到了捷克斯洛伐克这 个中欧小国的大地上。

捷克斯洛伐克人清楚地记得,自己祖国和民族经历的这种悲惨遭遇,在三十年前也发 生过。一九三九年春,二十四个师的希特勒军队,运用「闪电战术」,从四面八方侵入捷克 斯洛伐克,并于二十四小时之内完成了军事占领。从此,法西斯铁蹄踏遍了伏尔塔瓦河畔的 肥田沃土。

从一九三九年到一九六八年,在总共不到三十年的历史一瞬间,这个位于欧洲十字路口 的国家,两次遭到「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的异族武装入侵和军事占领。

动用的兵力差不多:希特勒是二十四个师,苏修是二十五万人。 选择的入侵时刻差不多:都是从深夜到凌晨这段万籁俱寂的月黑风高夜。 使用的战术差不多:出其不意的突然袭击。 完成军事占领的时间差不多:不到二十四个小时。

但是,「惊人的相似之处」还在于,为了完成捷克斯洛伐克独立和主权「寿终正寝」仪式 的最后一幕,希特勒和新沙皇都上演了一出最厚颜无耻的戏:用明晃晃的刺刀逼迫布拉格的 两任官方首领在自己国家的死刑判决书上签字、画押。

这是丑恶得连顽石也要长叹的表演。

一 九三九年三月十五日凌晨一点十五分,希特勒在柏林的总理府接见当时的捷克斯洛 伐克总统哈查和外交部长契瓦尔科夫斯基。这位大独裁者尖声咆哮:德军进驻捷克 斯洛伐 克的命令已经下达,现在离出兵不过只有几个小时了,「到六点钟,德国军队就要开进去了」, 为了「避免捷克斯洛伐克的毁灭」,你们最好在投降文件上签 字。说完,就把这两个捷克 斯洛伐克头面人物赶到隔壁房间,由戈林和里宾特洛甫这两个法西斯德国的部长「一次又一 次地把放在桌上要他们投降的文件扔到他们面 前,把笔塞到他们手里,不断地重复说,要 是他们继续拒绝的话,两小时之内,布拉格就有一半会被炸成废墟……成百架轰炸机正在等 待起飞的命令……」。当时, 那位龙钟老迈、心脏衰弱的总统「哈查昏过去了」。但是最 后,他还是在他自己国家的死刑判决书上签了字。时间是清晨三点十五分。在逼降书签字后 两个多小时, 即清晨六点钟,希特勒的军队长驱直入捷克斯洛伐克。独立的捷克斯洛伐克 不存在了。

可是,谁曾料到,一九六八年八月,克里姆林宫的头目们又重演了这「惊人的相似」 的一幕。

九年前的八月二十一日,在苏军占领布拉格的次日,当代的大独裁者勃列日涅夫公然把 捷克斯洛伐克当时的领导人,包括党的第一书记杜布切克,总理切尔尼克,国民议会主席斯 姆尔科夫斯基等,一古脑儿绑架到莫斯科。据报道,当时的经过是:「三辆苏联装甲车开到 布拉格党中央大厦外面」,苏联侵略军「叫那几个遭难者(指杜布切克等)挨著墙壁站了很 久,然后推进装甲车,直送(布拉格)鲁津飞机场」,接著就被赶上一架巨型的安东诺夫式 运输机,飞往莫斯科。这个杜布切克,同当年的哈查相仿,也「昏了过去」,把头撞破了。 在押到克里姆林宫后,勃列日涅夫学著当年希特勒的腔调,咆哮说:在捷克斯洛伐克,除了 苏军司令部和苏联军队以外,已经不存在任何合法的权威。说完,勒令杜布切克等在事先拟 就的同意苏军「留驻」捷克斯洛伐克的所谓会谈公报上签字。斯姆尔科夫斯基事后追述说: 「当我们拿到苏联最初的草案并要每个人来读它的俄文本时,我们一个个都气昏了。」最后, 刺刀下的签字仪式还是完成了,时间是一九六八年八月二十六日午夜,地点在 克里姆林宫。

但还应该指出,三十年前后的这两次刺刀下的丑剧,在细节上是各有特色的。一九三 九年,当哈查坐火车到柏林车站时,希特勒 还给了当时的这位总统以国家元首应享的礼遇: 仪仗队和一束鲜花。而一九六八年,克里姆林宫新沙皇给予布拉格当时的合法领导人的俄式 礼遇是:绑架、搜身和囚笼。这也许可以算作「惊人的相似」中的一点惊人的不相似吧!

希特勒之流,今天已经灰飞烟灭。但在三十八年前,当他逼使哈查就范之后, 发狂似 地高叫:「这是我平生最伟大的一天!我将以最伟大的德国人而名垂青史!」历史学家写道: 「他没有想到,捷克斯洛伐克的末日可能就是德国的末日的开始。」希特勒高兴得太早了。 他的下场是众所周知的。勃列日涅夫之流在侵捷得手之后,也把它吹成是「光辉的范例」, 显然也想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记录。但是, 德国的暴君和克里姆林宫的新霸王,都已经被 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任何人的祷告都不能使他们解脱,这也「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