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辑制作非常精良。

称得上业内顶级。


希望有人能从乐坛大环境,歌曲版权,付费意识等多方面解读。

提前打个预防针,那些觉得已经有现场音源还出专辑付费购买是在捞钱的人,沉默白嫖就好,开麦了大家就都知道你穷了,不太符合知乎er的气质。


我觉得他贼刚。

现场有了,免费音源也有了,还是歌手这种设备比较好的音综上的音源。

这不就是我把这东西免费送你了,你要是觉得这东西好,你要是愿意为它掏钱,你觉得它值得你花钱,你想要质量更好的录音室版音源,那你就买。你要是不喜欢,或是喜欢但不愿意花钱,或是觉得live的就能满足你,那也没关系,免费版本它就在那,想听随便听,不想听就不听。

掏钱的是被一层层的条件筛选出来的人,即便会影响到销量,即便会少挣钱,他都不在乎。他认可他自己的音乐,买它专辑的人也是认可他音乐的人,莫名觉得这个行为还有点热血?

歌手被他当试听会了可还行哈哈哈


我觉得这种模式挺好的。

一方面,歌手平台打歌(上星综艺啊,再怎么样也是顶级音综啊),这是很多人求都求不来的机会。好处是拓宽受众,扩大歌曲的影响力,使得《疯人院》《神树》《斗牛》等优秀作品不至于沦为歌迷们的自嗨。

华晨宇的歌,天生适合唱现场。舞台的灯光、人的表情和动作设计,都与这个舞台是一体的。所以他的现场的魅力值,相比纯听歌,是加倍的。

因此,如果听众们第一次听到他的歌,就是直接看的现场,那绝对是一件好事。

我看过本季歌手第二期的大众听审对《斗牛》的repo,都是清一色的震撼、牛逼、引发思考之类,这无疑证明华晨宇在舞台塑造、制造记忆点上都是极为成功的。而记忆点,不但能在舞台竞技上占优势,而且也能让观众直接记住这个歌手的名字,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的直接效果就是扩大路人盘和口碑。(节目的剪辑和播出效果暂且不论,单单评价这个现场,是极佳的。)

况且不要忘了,歌手的live在,几年后的观众依然可以回刷歌手,各大视频网站也会有纯享cut版的视频。有多少人是「刷B站时偶然刷到他的视频→一下子被震撼到→点开相关推荐→中毒+上头」这个路线而路转粉的?(站住,说的就是你)

所以不妨把目光放的长远一些。私认为,对现在人气和流量值已经如此强悍的华晨宇来说,把已经很好的口碑再打上一层楼,更为重要。

第二,已经有了live音源,相当于直接告诉你作品的样貌,看你愿不愿意为他买账。

华晨宇的歌有些是很怪的,因此从来不乏get不到的人,我身为歌迷对这种言论早就习以为常了,事实上华晨宇自己对这一点也很清醒,他说过「我特别理解他们不理解我」。他也说过,这个行业就跟媒介一样,是联结音乐人与观众之间的一个桥梁,如果观众喜欢你传递的东西,他们就会选择站在桥的对面、观望著你,同理,音乐人也只是桥的一端而已。

你看看,他的话,跟他发专辑的操作是不是一样的?我把live先给看官您看一遍,你喜欢了,你再买。

所以我说,华晨宇一直是一个言行合一的人。

接下来,反驳「捞钱」「割韭菜」的说法。

我实在不想人身攻击啊,但是这确定是一个买过专辑听过录音室版的人口中应该说出来的话么?如果不是那就说得通了,像是没见识的人说出来的话呢,宛若未见北海之大,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的河伯呢。

但凡你听过录音室版,都不至于讲出这样的话。

我为什么来答这个题?就是因为今天上午《疯人院》音频解锁了。哪怕是我这个看过无数遍live的人,听到如此清晰的人声和编曲的细节,也是止不住的欣喜若狂。如果说看live是综合的美感享受,那听录音室版就是让你慢慢去品这个音乐本身的魅力。

题外话,嘴一句,关于蜡烛的demo。就这个福利让多少人心痒了?前面的写真、早安铃声等相比之下瞬间黯然失色。所以啊,华晨宇最有魅力的永远都是他的音乐。喜欢的人就是会心甘情愿地为他买单。

最后,说说可能会流失掉的那部分潜在消费人群。我倒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

一首歌、一张专辑,只要明码标价地作为商品出售,就一定会有人觉得物超所值,也一定会有人觉得货次价高。

归结到底,买一张专辑。专辑的价格不重要,专辑的质量值不值这个价才重要。

华晨宇这波操作,至少保证了购买的人大部分都是觉得它是「值」的。精准定位目标听众,耶。

而一旦你买了,就会收获惊喜。就我今天听到的《疯人院》来说,哪怕这首歌直接单曲收费,一首50rmb,我也觉得值。

哈哈,一边听一边写,情不自禁地写嗨了。

如果有人出于好奇买了这张专辑,结果不能接受这个曲风,转而在评论区踩一脚,那才是我最讨厌的。好端端的评论区,互相交流想法和感受的地方,变成一个争论的地方、闹心的地方。

我神烦这种人,私心讲,就以这种发专方式把他们拒之门外,我高兴。

至于销量上的损失嘛,你们也看到了,这张专辑的销量拿下了多少榜单第一。

讨厌的人不差你一个,同样的,喜欢的人也从来都不少,相反的,他们的声势还更为壮大呢。

最后的最后,摘自网易云音乐《好想爱这个世界啊(live)》的评论区:「心疼花了三块钱的人。」

不,不需要你心疼,我可怜你不懂得棚板的美好。棚板的评论区是多少人的树洞你明白吗?你可以白嫖啊,我又不逼著你花钱。可我花钱享受到的美好与快乐,不是你一句贪小便宜的口嗨能矮化的了的。


不是业内人士,只是个普通歌迷,想从我觉得有意思的地方回答一下。

为什么华晨宇要一边发live一边发专辑?

  1. 专辑是早就有的计划,live才是计划外的。华晨宇在2019年11月的海口演唱会首唱专辑里的新歌《神树》《好想爱这个世界啊》《疯人院》《七重人格》,加上2018年鸟巢演唱会首唱的《降临》《斗牛》《新世界》以及在2019年10月发行的单曲《与火星的孩子对话》,这张专辑里的全部8首歌在2019年11月之前就已经制作得差不多了。《好想爱这个世界啊》在2019年12月发了单曲,所以接下来2020年的春天发行整张专辑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而发live音源是因为2020年1月3日华晨宇临时确定了要参加《歌手 当打之年》,个中缘由不想在这里赘述了,其结果就是由于节目里的歌都会发live音源,华晨宇在节目里唱了7首新专辑里的歌(如果歌王赛唱《七重人格》),就有7首live音源。
  2. 华晨宇为什么要在节目里唱新专辑里的歌?唱点别的不就不会撞车了吗?因为,这是他说服自己参加这个节目的理由。他在节目的花絮里说:「我今年来歌手这个舞台上,并不是说每一期要拿第一的,我不是带著这个目的来的,我是想要去让大家看到这两年来华晨宇的变化是什么,不想去说让大家觉得华晨宇是很能唱的、很能改编的这样一类歌手,我觉得真正成长的东西是得从你的创作作品中来体现出来,你的这两年来心境的变化、你的心态也好、你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也好,发生的改变只能通过作品来展现出来,所以我这次来就主要是想让大家知道华晨宇到底是在想什么,可以从作品来体现出来……我觉得这是我重返歌手舞台的目的。」这就是华晨宇,不管缘由是什么,一旦他决定去参加这个节目,他就不只是要应付完这份工作,他要赋予这个舞台「意义」,他要知道他究竟是在做什么,他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想明白以后他才能真正认真对待这个节目,所以他在节目里展现的状态才会那么的自洽和从容。
  3. 那为什么不错开发行时间呢?比如先发专辑后发live?这显然是节目组不允许的,出于节目收视的考虑。那先发live,隔一段时间之后再发专辑呢?但华晨宇说了「完全不会打乱我的节奏」,虽然他在节目里说这话不是在回答我上面的问题,但我觉得用在这里也是合适的。尽管「好事多磨」,该发的专辑就还是要在这个时候发,2020年4月8日,倒过来就是08042020,08042是华晨宇2013年参加快乐男声海选时候的编号,而那一天也恰好武汉「重启」,如此好日子,华晨宇掐指一算,这就注定是《新世界 NEW WORLD》预售的日子啊。

一边发live一边发专辑会带来什么影响?

  1. 已经有免费的live音源了,为什么还要花20元买数字专辑?对于华晨宇的歌迷来说,这都不是个问题,为偶像的歌付费还需要理由吗,至于买多少,就取决每一个歌迷自己的消费观和消费能力,咱不偷不抢,爱买多少买多少。而对于不是华晨宇的歌迷,有live听还去买数字专辑的,我随意猜测了一下动机:1) 对音质和版本有追求的,live和录音室版肯定是有不一样的,录音室的音质一般来说都会比live要好,听了live就还想听一下录音室版嘛;2) 有意识的音乐付费,音乐听著还不错,打个赏吧;3) 华晨宇是谁?新专辑是啥?(banner按进去)怎么那么多人买?20也不贵,买来听听吧;4) 女/男朋友是华晨宇歌迷,买个专辑再送给她/他,想逗她/他开心;5) 单纯喜欢收集数字专辑;6) 黑子要恰饭,不买不听怎么黑,等等等等。
  2. 数字专辑的销量会受影响吗?那是肯定的,少掉的「蛋糕」是那部分不是华晨宇歌迷,但也想听且要求不高,只要有得听就ok的听众。这部分听众有多少呢?我觉得是非华晨宇歌迷中的大部分听众。
  3. live版存在的好处。我个人对于live版的存在其实是持比较开放的心态的,因为这能让更多的人听到华晨宇第四张专辑的歌,本来就不会去买华晨宇专辑的人也有机会听到这么优秀的作品,甚至进一步去了解这么优秀的音乐人。既然live音源和数字专辑并行已经是既成事实了,那不如look at the bright side。

关于营销手段的其他问题

  1. 如下图的营销手段过分吗?值得吗?

  1. 请注意,这是「粉丝福利」,针对的是粉丝,不是「粉丝」的朋友可以无视这些内容的。那如果就是看不过眼怎么办?那我也可以跟你说说:活动一就不多说了吧,连歌迷都不太在意的部分,因为肯定会达到100万张以上的,就是这么自信。活动二也可以pass,反正我是没中。活动三可能是最有争议的部分,特别是最后买够12张解锁「蜡烛demo」,花240元听一首demo?demo不是都会制作成歌曲吗?这么急著听demo干嘛?你的脑袋是不是有无数问号,那我建议你先拐出去,打开B站,搜索「蜡烛demo」,找到播放量最多(31.5万)的那个视频,点开……这就是「240元的demo」了,一分钱不花就可以听到,惊不惊喜?而且华晨宇并不打算把它做成歌曲。那你可能就要开始质疑第2点了。
  2. 第1点中的营销手段有起到促销的效果吗?我可以诚实地回答你:基本没有。因为这都不能算是营销手段,正相反,我觉得这是华晨宇给歌迷设定的消费提醒。怎么提醒呢?像是4条简讯:1) 买3张解锁写真,这还比较正常,写真挺好的,虽然才3张;2) 买6张解锁「早安铃声」,问题来了,花花的语音实在太敷衍啦,绝对是拿到台词就直接念一次过的那种,中间还有卡顿(扶额.jpg)。我好像听到了华晨宇的潜台词:还在买啊?差不多就够啦;3) 买9张解锁视频通话,问题又来了,花花的视频,看衣服是录歌手常规赛最后一场的那天,正常逻辑下应该会出现的「宠溺温柔」一个都没有,还有点小别扭?没说几句就迅速地拜拜了(扶额.jpg)。我好像再次听到了华晨宇的潜台词:买够了吧?多听歌就行啦;4) 最后到了12张,估计华晨宇也看出歌迷要给他花钱的决心了,回馈一首蜡烛demo,他似乎在说:可以了,心意收到了,给一个小礼物,后面没有福利啦。那歌迷是不是就乖乖收手了呢?你猜?
  3. 为什么4月8日只是预售,放出来的新音频只有《新世界》一首歌,而剩下5首歌却要在4月以内才慢慢放出来?有不得已的原因,因为华晨宇在歌手这个节目还有新歌要唱,那两首歌自然不能提前放出来。还有就是宣传和营销的考虑,这就相当于整个4月华晨宇都有新歌在发布。歌迷可以几天循环同一首歌再期盼下一首;路人朋友如果这首不喜欢,没关系,过几天可以听下一首,再加上两大综艺节目和各大代言的曝光率和话题度。四月,真的是「静待花开」,梦里都会笑出声儿。

写了这么多,但实际上这些个发布过程、营销手段都不过是过眼云烟,是多方博弈出来的结果,看到华晨宇没有吃什么亏,还占据了主导权,作为歌迷就可以安心了。等这段时间过去以后,留下来的就是华晨宇第四张专辑《新世界 NEW WORLD》,这些独一无二的歌曲会一直一直流传下去。


自问自答下。

我觉得这操作还是挺骚的,据我所知没有别的歌手这么干,约等于一部新电影,先看过再让观众自行补票。

这种做法会让某些习惯了白嫖音乐的人心理不平衡。这阵子逛了下微博,发现持有「明明有音源了还要收费薅韭菜」等睿智言论的人竟然有不少,真是大开眼界。难道他们连录音室制作更精良的认知都没有的吗?收费很可耻吗?

我事先打破老壳也没想到会有这样的言论出现,就好像卖西瓜,我顶多能想到他们可能会从西瓜大小,汁水多少,甜度如何,等角度评价,万万没想到会有人批判西瓜不免费还长了皮!内心油然而生一种这言论实在太睿智,吐槽的自己也很没格调的感觉。

言归正传,显而易见,先听后付费的做法铁定会流失一部分付费听众,爱贪小便宜的人从来就不少。

或许有人会说,歌好,怎么做都行,都会有人付费,歌不好,怎么做都是死路一条,但这其实也是一种很理想化的想法。华语乐坛从来不缺销量不佳的好专辑,太久之前的不论,就谈最近几年出来的网路付费专辑,就有孙燕姿的《跳舞的梵谷》,林俊杰的《伟大的渺小》,二者口碑都不错,都是很有质量的专辑,但曲风也都偏离芭乐,销量也都不算理想。这两位的知名度不可谓不高,路人盘不可谓不大,但为之付费的人就是不多。所以我觉得,乐坛听众付费意识远未充分觉醒,艺术化专辑经常遇冷的现状更说明大众审美的平庸,这种环境下,先出live后出录音室的做法不可谓不大胆,等于放弃了付费意识不高的群体,尤其是在华晨宇的这张专辑风格独特偏离流行的情况下,但也很聪明,至少规避了一部分付费专辑的传播限制,俗话说有弊就有利,免费的音源加上「顶级音综」的曝光度,至少起到了最大限度扩充华晨宇的收听人群的效果,其中的愿意付费补票的人有多少,能否补得上付费意愿低的群体的流失,就有待数据考证了。

这种做法真的还蛮酷的,另辟蹊径,也许收益会不错,谁也不能否认这种做法兑现的前提是歌曲有足够好的质量,大前提是歌手和公司对其作品有充分自信,华晨宇确实是个酷boy。

ps:劳斯莱斯音响哥哥要加油呀。


在现在音乐市场敢这么做,有一个算一个,都是牛人。

会损失一部分销量,付费听歌的意识还没有培养起来,有免费的音乐提供,还有多少人还会花钱买?

居然看到有人批评,我勒个去,便宜你占就占了,还反口咬一口,说怎么还有付款款。素质就算不高也不能太低下吧。

现在音乐专辑多难做,一个歌手出歌多难!!!

这些风险摆在眼前,还敢这么做,佩服,希望销量好。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