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個例子,倒牛奶殺小豬;這很貼合實際——我國18年出欄近7億頭豬.


都說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效率高,能夠快速發展生產力,現在應該知道這就是個笑話了吧。

「過剩生產力」是相對過剩,也就是假過剩,是虛胖,不是真過剩。

假過剩的意思是,明明生產力很小,生產的東西很少,但是窮人買不起,造成產品賣不完,就顯得「多」了,「過剩」了。

舉個例子。古代的生產力很小,生產的豬肉當然很少,但是豬肉也「過剩」,賣豬肉的擔了一擔子豬肉到集市上賣,經常賣不完,晚上又擔回家。屠夫的豬肉賣不出去,能代表家家都有肉吃嗎?不能。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好多人家吃不起肉。豬肉就是相對過剩,假過剩,顯得很多,實際遠遠不夠。

相對過剩是由於不合理的經濟制度造成的,也就是由不合理的生產關係造成的。合理的經濟制度,合理的生產關係,不能出現相對過剩。

這種不合理的經濟制度就是私有制,這種不合理的生產關係就是私有制里的生產關係。

私有制里,生產資料屬於私人,產品也屬於私人。資本家的產品就是資本家的,不會白送給別人,別人必須拿東西換,或者拿錢買。但是很多人被剝削嚴重,成為窮人,買不起,而窮人買不起資本家不會白送給他們,情願倒河裡去,這就是相對過剩。

相對過剩,就要消滅過剩的生產力,減少生產,讓產品更少。

所以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嚴重阻礙和破壞生產力的發展。

所以資本主義、私有制的生產關係很不合理,需要改善。

為此,馬克思提出了生產資料公有制,以取代私有制。

生產資料公有制,就是生產資料為全體人共同所有,沒有地主資本家,每個人都是生產資料的主人。公有制不同於國有制。

因為全體人共同佔有生產資料,所以公有制里沒有商品交換,沒有商品了。

公有制里,實行社會分工,有搞科研的,有干農業的,有干工業的,有干管理的,有干保衛的等等。但是這些分工都不是固定的,而是隨時都可以調動,干工業的也可能去干農業,搞管理的也要參加勞動,也可能被選舉下去勞動。

這方面可以搞仿生學,看看螞蟻怎麼生活。一群螞蟻,生產資料就是公有的,有社會分工,有保衛的,有獵食的,有建築的,有保育的,有環衛的。唯一不同的是,螞蟻有鐵定的蟻后和公蟻,而人類沒有鐵定的領導。公有制里,生產資料屬於全體人公有,相當於一人一股,都是地位平等的主人,誰都沒有特殊的權利。

負責獵食的螞蟻,它們獵獲的食物,屬於全體螞蟻所有,要交到公共倉庫,分配給全體螞蟻食用。負責建築的螞蟻,它們建築的房屋,不屬於它們自己,要分配給全體螞蟻居住,不要錢。

同樣,人類的公有制社會,負責農業生產的工人,他們生產的糧食蔬菜水果,屬於全體人所有,要交到公共倉庫,分配給全體人吃。負責生產服裝的工人,生產的服裝要交到公共倉庫,分配給全體人穿。負責建築的工人,生產的住房要交給管理部門,分配給每個人住。負責科研的人員,研究成果屬於全體人,要交給各行業使用。

這樣就沒有過剩,沒有失業,沒有經濟危機,沒有貧困和富裕了。

但是公有制要消滅生產資料私有制,損害資產階級的利益,所以資產階級拚命污衊破壞公有制。他們說公有制違背人性,效率低,專制腐敗等等。


和高考一樣,數學考了140,還拚命做題想要150,咋不看看你50分的語文,30分的英語?隨便搞一搞,總分就起來了


要搞清這個問題,必須明白,在現代生活中,過剩生產力是用來養活誰的。

很明顯,我們的過剩生產力,一部分成為資本家的囊中之物,一部分作為國家稅收,最後使我們自身獲利。看這個問題,我們分成兩部分來看。

養活資本家的那一部分過剩生產力,我們自然是不願意要的。本來,假設一個人一天最多能夠工作12小時,結果其中4小時的成果用來養活資本家,我們自己就失去了4個小時的成果。但如果沒有資本家,我們工作十二個小時,就能獲得工作十二小時的報酬,是不是就能活的更好?沒準活的更好,就有更高的主觀能動性,一天最多可以工作十三個小時了,是不是很好?

那麼有人要問了,資本家就剝削那點東西,你每天多工作一點,不也能獲得更多的報酬嗎?

事實真是這樣嗎?在資本主義的生產模式中,只要是剩餘的生產力(這裡指工人用來提高生活質量而非滿足基本需求為目的的生產),就會被剝削走,工人維持生存就可以了,哪有什麼按勞分酬這一說呢?

所以,我們重點要消滅的是過剩所供養的那一部分,讓他們真正為創造它們的人服務,而不是消滅那部分生產力本身。

至於國家稅收的那一部分,能不收嗎?收了反而會獲得更好的生產環境。這也就不在我們的顧忌範圍之內了。


消滅的不是「生產力」,而是「過剩」


消滅的是過剩的不發達的生產力


私有制已經阻礙生產力的發展了


生產力不發達,許多想要的東西生產不出來,或者生產量不夠。

特定生產關係下,能調度的剩餘資源和勞動力,被內卷的資本,在個體利潤指揮下,繼續生產過剩的東西,進一步阻礙想要的東西被生產處理。


很少說要消滅「生產力」,干這種傻事的一般都叫「去工業化」。按題主的描述,是去「產能」。

「生產力」是指生產的能力,多多益善,比如漲幅超小的可樂。你生產了100瓶可樂卻沒人買,就是「產能過剩」。但是沒人會讓可樂公司撤了生產線改手工,只會讓它少生產,畢竟多了沒人要。


因為要消滅的「過剩生產力」和「尚且不夠發達的生產力」不是一個東西。

當下有什麼尚且不夠發達的生產力我一時想不到,就舉個科幻點的例子:

異蟲入侵地球,其無需補充能量,吃土即可增加數量。由於每天增加的異蟲比人類造的子彈數量都多,各國紛紛開始擴大生產軍火。這個生產力是絕對不會過剩的,無論生產多少出來都有人買單,正常人不會想要消滅這些工廠。

然而就是在這個時代,有一家vc製造工廠,工廠有365條生產線,每天生產的vc足夠全球所有人吃一年(然而它的保質期只有一個月)。假如你是個正常人,你是否支持關掉該工廠的至少364條生產線,把節省下來的人力物力投入到生產軍火中與異蟲戰鬥?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