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好诗词的首期冠军 @李四维 在长安诗社的文章里探讨过七绝的写法,专门总结了最常见的七绝写法,就是李白最常用的这种,完全符合起承转合的基本要求:

故人西辞黄鹤楼——平铺直叙,开门见山,毫无花巧,点明空间,地点与事件

烟花三月下扬州——承接上句,点出时间与去向(即使如此,用词仍然是高明,烟花三月,就这四个字,比起寻常诗客就高下立判了)

孤帆远影碧空尽——这一句高度凝练,用孤、远、帆、影、碧空这些辞汇营造出整个送别的气氛,一个尽字,透露出作者在江边伫立良久,痴痴遥望的状态。李白的七绝,大多都是在第三句发力,缺了这一句,前两句看起来很是普普通通,但有了这一句,前两句的价值就凸显出来,而第三句的高度也就又拔高了一度,但这也给作者抛出了一个问题——你只剩下七个字的空间了,你怎么把这么高的调给接住,让它平稳落地呢?

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的结句不仅能平稳接住高调,还能不止于此,把整个意境再铺散开来,达到有余不尽,绵绵若存的最高境界。

类似的结句比如「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都是把结句做成了这种有余不尽,辽阔开远的气象,不仅接住了第三句的高潮,还能铺开来,漫出去,让读者回味无穷。很多优秀的七绝结句都参照了这种写法,比如「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现在把四句诗连起来再读一遍,咱们就能意识到,李白的写法看起来真的很简单,先是不惜用一半的篇幅铺垫叙事营造氛围,然后七个字高度凝练,凸显主题,拔高旋律,最后七个字直接落地,气力不绝,贯穿全诗。对,说穿了还有点一文不值的错觉,可就是这么简单的写法,千百年来,大多数诗人们要么就是前两句铺不出水平,要么就是第三句拔不上去,要么就是结句落地太重,意尽而文不绝。

不过说到这,其实回答已经说完了,李白表现出来依依惜别之情的关键,就在于第三句凝练不发的描述,但光有这种凝练不发的感觉还不够,还得结合全诗,才能真正体会到他如何在28个字的篇幅里,把情绪从无到有,从有到空给挥发出来。

剑道与李白「本格派」七绝|诗词的表义节奏浅说?

mp.weixin.qq.com图标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以上是原诗。你的问题在最后两句能很好的看到答案:

「孤帆远影碧空尽」,船已经扬帆而去,而他还在江边目送远去的风帆。如果是你,什么场景下你会一直望著帆影,一直看到帆影逐渐模糊,消失在碧空的尽头?而且目送直到「碧空尽」,可见目送时间之长。帆影已经消逝了,后才注意到这一江水。再自我代入:如果是你自己这样物我两忘的送人,还不足以说明「惜别」二字吗?


先看前两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这两句交代事情,平铺直叙,假如只有这两句的话,我们只能得知李白的朋友要离开黄鹤楼去扬州了,知道后我们可能会「哦」一下,甚至会觉得有点莫名其妙,去就去吧有啥好说的。

因为对我们读者而言这是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情

重点在后两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通过前两句我们知道李白的朋友要离开黄鹤楼去扬州了,可是李白本人在哪里呢?前边并没有告诉我们,在这两句里我们知道了:李白在岸上,或者在黄鹤楼上,目送这位友人的离去。

当我们感受到这一点的时候,会发现,朋友离开这件事情,开始有了情节

情节在这里意味著两个分别的人有了互动,这个互动是从李白的视角展开的,他没有直接表达离情别绪,而且借一个画面表达,这个画面就是:一只小船逐渐消失在送别人的视野中,一去无踪,最终只留下江水奔流不息。这是从李白的角度描摹的,我们作为第三方,应该看到的不止这个画面,还要抽离出来看到李白本人,一人独立江边,盯著远去的小船,直到小船消失。这就是悠远的情谊。

假如题主是一个中学生的话,应该知道诗歌里的意象是十分重要的。后两句这个画面里涉及到的意象有:孤帆、远影、碧空、长江。

「孤」帆,当时江面上一定只有孟浩然一艘小船吗?不一定,这是意境的创设,船可能有不少,但李白的眼中只此一艘。

诗词中的「孤」一般会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比如「老病有孤舟」,然而这里一系列的意象「远影、碧空、长江」联系起来,这种孤独和凄凉感几乎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旷远、悠然的感觉,李白注视好友离开,当然有不舍,但他并不悲伤,因为好友去的是「烟花三月」的扬州,是至美之处。

诗词赏析要看到「人」,从字句中找出「人」的藏身之处,找到作品词句和现实可能有出入的地方,这里就是要著重分析的。前边有答主说起现在教育的套路,套路是存在,但有心的人会在套路中探究到真心。

最后来个总结,李白对朋友的情谊如同悠远绵长,永不止息。(李白好像比较少多愁善感,离人的断肠极少在他笔下出现。)


你见苏东坡会说自己很旷达吗,可你从他的诗词中也能看出来啊,其实这是一个诗词中很正常的现象,很多感情说出来就淡了,要融入自然,这样才能让境界得到提升,假设这首诗很直接的说出舍不得友人之类的,你会觉得这首诗很做作,如果苏东坡很直接的说自己旷达,你会觉得他很嚣张,换位思考一下就懂为什么要这么写,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写,再来想想这么写为什么会让人感受到那些情感,这才能够比较透彻的明白。

之所以这首诗没直接言明自己的惜别之情,但是从一些词语中我们可以窥见,而且这些词语都很具代表性,用西方的理论来说,这叫语码,然后它形成了一个谱系,让你读到这个词可以产生联想,,比如这个词所代表的感情,举个例子,娥眉一词,在古诗词中运用广泛,而且自屈原使用后,这个词就带有形容人的品质高洁的意义在里面了,所以,当人们读到这个词语,就会联想到这些意义。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再回到这首诗上,首句提到「三月」,三月乃柳条生长旺盛之时,想起柳条就会想起送别,尾句它说「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其中「孤帆」「远影」「唯见」三个词语,皆体现了孤独的情景,上述内容再配合上诗题,就很容易将惜别的感情体现出来,而且不俗气,同时会让人感触极深。


文辞者三。曰赋,曰比,曰兴。赋者,直叙也。比者,类寓也。兴者,传神也。「人贵直而文贵曲」,此之谓也。


以景寓情,比煽情更显深情


因为很有画面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 看著就很落寞


寓意在诗外


因为只要一个背影,就可以看清很多的不舍和无奈。同理可参考朱自清的《背影》


是组成诗的文字构造了惜别情境,意生于境,以至至今仍沿用以寄别离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