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偏好,我一直都偏向于选择读起来有趣,可以使自己放松的书。比如贾平凹、木心、东野圭吾、张爱玲和一些小众日本作家一类的。那天在家里趴在沙发上看龙应台的一本散文集,然后妈妈硬塞给我一本很生涩的跟苏东坡有关的史学类的书,我很不乐意读就丢在一边没看。妈妈每天唠叨著我让我看一些她觉得有用的东西(幼学琼林、世说新语、源氏物语)一类的我认为有些生涩的东西,并且天天教育我读书要读对自己有用的才有意义。我理解她,但是我觉得读书既然能成为一种爱好,是因为在读令我舒适的书时我可以感觉到放松。然而她所希望我读的书都是一些需要我集中精力看起来很累的书。

所以选择书的时候是应该选择阅读舒适圈以内的呢,还是该跳出舒适圈读一些生涩但有用的书呢?


善待你的天性,保持对阅读的喜欢。题主的问题似乎是涉及到休闲类的阅读,并非为了应试或者职业晋升。坦白说,我们的人生已经从小的小学教材作文大全/读者文摘,高考的各种名人名言,这些功利性的对你前程高考有用的书,慢慢的将你的热情喜好都抹杀。所以,到了大学很长一段时间才会重新找回兴趣,甚至一些人导致对书本的一种本能的抵触。

所以,开始的阅读还是应该都自己喜欢的。喜欢了才会有读下去的兴趣,哪怕从一些大众流行小说看起也行,韩寒啊/郭敬明/王小波/亦舒/三毛张爱玲,反正你自得其乐就行。但是随著时间的累积,你会慢慢发现都多了这些书籍之后似乎开始发现觉得有那么些不太满意,这些书籍不再满足你的胃口,所以你适当的开始读一些名著,古典的国外的,你读完《百年孤独》,你读《幻灭》《人性的枷锁》,会慢慢发现,这些名作家确实写的很棒啊,然后你有意识的去挑选一些适合自己的书籍去读,然后你也还是很喜欢。这时候你书籍的鉴赏力也有了一定提升。你一直都名著也觉得挺那个的,这时候你看一本名著看一本通俗的,哎会发现不同的乐趣。比如《窗边的小豆豆》《小王子》《草房子》,或者村上春树,这种比较的对调,你会意识道哪些确实是好的,然后哪些不怎么样。这时候你也或者也想去尝试《源氏物语》《菜根谭》。你已经有了阅历,当然年龄也增加了,但那时候还是趣味的阅读啊。都是在那个年龄段喜欢的而已。

你母亲挑选的在她有用,或者她自己也喜欢是她在年龄阅历/成长背景都不同的情况下,并不一定是你喜欢的。不过偶尔看基本家人推荐的也没什么嘛。抱著开放的心态,毕竟读完一本书需要几天呢?但是没必要勉强自己去读不太喜欢的书。毕竟我们现在的生活已经太难,已经太多被别人安排的了,学习专业/婚姻工作,就给自己保留那么一点自由,一方四角的天空。疲惫的生活里,也留一点英雄梦。 这是一种态度。

但是另外我的朋友,她是只要打开一本书,哪怕再糟糕也会坚持看完。这里面有种宿命的味道,觉得和一本书的命运,未必是迷信。一种偶然也是必然,所以就读下去。这是一种对于不确定性的磨练,磨练心性。这就涉及道价值选择,或者读书目的。这些都是很困惑的没人能给出答案。如果你想单纯的享受读书的乐趣,不妨抱著选自己爱读的。读完几百本之后,适当扩展一些。


依我看,可以分为两种性质:

目的性:如果读书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那一定要阅读一些有助于达成目标的书。无论是升学也好,编辑文案也罢,甚至是培养兴趣,都是为了达成某种目的。所以不妨在看书以前,先问自己要达到什么目的?背300首古诗?写二十篇散文?写五篇学术论文?还是做一套产品推广方案?基于此,再去读相对应的书籍,将有所广义。

功能性:基于目的性,如果已经清楚自己的目的了,那就相对应地调整自己的书单,最好从经典开始读。经典之所以传承百年乃至千年,一定是能经得起时间的推敲和社会的认可的。

至于是通俗易懂的书好读,还是费力伤身的书好读。我个人认为,后者会消磨你的积极性,让你越读越不想读下去,最终功亏一篑。读书尽量找自己感兴趣的,又能对自己有所启发的书,慢慢积累,终会达到融会贯通的地步。


^_^这个应该不是我们自己能选择得了的。

基于正如我们每个人对兴趣的了解一样,前者的那种阅读无疑对我们是主动的,幸福的,而后者的阅读就成了被动的,消极的了。打个比方,比如你在大学里面求学,虽说你也喜欢课外的一些东西,也有其他的兴趣,你也许喜欢文学,也许钟意哲学,或者音乐等等,扩大了说,在你的这些兴趣方面,不管是你读它们的书,还是做其他有关它们的事,比如逃课去听别人文学或者哲学专业的课,偷偷跑到录音棚体会唱歌的感觉等等,但是你本身选择的一条路你还得走,不管你愿不愿意。这么说也许有点偏,那就这么说,题主应该先要解决认识自己这个问题,认识自己才能知道自己的内在是偏向实用主义(你的母亲的出发点就是实用主义)还是偏向自己的口味。第二,认识世界,认识世界而后才懂得如何判断,才有一个关于所有外界世界事物的标准,对与错,好与坏,黑与白,如何取舍(从这个层面来讲,我就不单单是为回答这个问题而回答了,而是与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最后,仅凭我个人的阅读经历而言,我觉得读书有时候就像吃饭,有时候真的不能就吃自己爱吃的,不同的食物为我们提供不同的能量,有的是维生素,有的是蛋白质,有的是脂肪,只吃一类,很容易偏食。但聪明的人都知道,我们应该膳食平衡,否则很难保持身体的健康状态。再举一个例子,还记得小时候妈妈说每天早上一个鸡蛋一杯牛奶搭配的吃特别好特别健康可我们偏偏爱好速食面和辣条么?就是这个道理。按题主的描述,大致可以知道你的兴趣点所在,你喜欢那种悠闲自在,关于平淡生活,刻画从容安稳的内心的一些散文、随笔之类,这自然是无可厚非的,我甚至可以诚实地说我个人的口味也比较偏向这一方面。但是当我发现有时候我不能合理控制我的情绪,不能处理好自己和他人的感情时,这个时候我就不得不像一个病人寻医一样地偏向实用主义,因此也就去读了《理性情绪》和《亲密关系》这两本书。

综上所述,我说这些话的意思,简言之,不论我们将来是否会身不由己,还是一些新问题新情况的出现促使我们在阅读的事上做出改变,我们都无法保持安然自在的生活在自己的兴趣的伊甸园里,这是实然层面上的。在应然层面,读书犹如吃饭,尽可能保持杂一点的口味,不可偏食。

当然,最后的如何选择,还得看你


诚邀。

好久没有回答问题了,被题主所吸引,试著将自己的感受写一下。

之前也经常被此问题所困扰,特别是在求学的时期(初中、高中阶段),自己喜欢看的书和父母、师长所认可的书,大有区别,自己喜欢看看轻松的小说呀、文学呀、哲学呀,父母和老师大抵上都劝看看教科书、做做题库之类的。

上了大学,阅读的兴趣还在,能够借助大学的图书馆看到很多书,结果迷失了,最后也看了一些,现在非要说得失的话,那就是幸运的找到了兴趣点。

其实,两者都没有大的问题,只是在阶段上有所不同,在求学阶段,自我的把控相对弱一些,还是以课本书和其展开的习题为主吧,此阶段可以借助喜欢的书来进行减压和放松。

在初始进入职场的时候,同样建议以工作相关的书籍为主,毕竟掌握一门能够生存下去的技艺,确定未来发展的方向更加重要。这时候,自我把控的时间,也相对多一些,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读一些书籍。

随著在职场的浮沉,关于工作的知识,很多都是通过书籍之外的方式获得,这时候的闲暇时间会自我来安排,此时间段,更多的看自己感兴趣的。

退休之后,更加是以兴趣为主了。


其实我之前也在纠结,父母以前总是说多读书,因为家庭氛围也让我有了读书的习惯和爱好,但是,我妈总是让我读《红楼梦》,《史记》等,而我一直都在读一些,太宰治,东野圭吾,夏目漱石,毕淑敏等一些作家的小说。其实我认为都是书籍,都可以从中学到一些东西,并不是非要读那些,而且读不懂,就会很累。还是要从兴趣入手吧,现在如果网路上出现关于红楼梦等一些文章,我也会点开看看。其实父母他们那时候的书籍资料很匮乏,他们知道的书籍,尤其是国外的书籍知道的比较少,你可以告诉他们,我们看的书籍也很有名,很有意义。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