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同胞们日子越来越好了,精神生活也更加丰富,但是是否发展的太快,我们接受了太多外来的文化与思想,我们自己的文化,自己的根是否仍然深植在血液里,我看到一些人对传统文化嗤之以鼻,看不上、否认前辈和先人们做出的杰出贡献,这让我深感意外,更让我感到震惊的是,这些人中好一部分居然能够自洽,他们完全觉得自己完全正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我们该如何做出应对?


三观来自何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统称为三观。三观细分,择有政治观,宗教观,家庭观等,三观是人对精神世界观念的统称。 我们每个人出生,都是一无所知的一张白纸。最初的三观是由父母给的,所以有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的说法。上学学习知识,和同学老师交流,看书,看电视从各个渠道接触这个世界。我们接触的这些信息有些重叠,就像我们吃饭选则自己喜欢的,并过滤掉自己不喜欢的,随著时间信息的接收,消化这些信息最后会成为你三观固定的一部分。

三观成熟的过程 三观的成熟,是指身体发育完全,器官功能趋于稳定,精神上的成熟,是一个人的三观趋于完整,对世界的认知方式趋于稳定。 相对于成人,儿童的三观是灵活多变的,大人说什么是什么,随著年龄的增长,三观逐渐成熟,慢慢地稳定提高,思考变『』有力量『』到后来,三观稳定起来,越来越难骗了。成年之后,想变得更加强壮,就必须锻炼,撕裂肌纤维,增加肌肉,不断拉伸,保持肌肉稳定性。三观也是这样,我们需保持大量的知识充实自己,使自己更加丰富,接触不同的观念,可以是自己的三观被拉伸,保持思想的灵活。 可以使人独立的思考能力,有理性的认知世界能力,而不是人云亦云,在每一次独立思考后,形成自己独有的精神世界,这就是一个稳定的三观。


看一遍圣经,就当爽文看。(事实证明圣经的确是魔幻的祖宗)

然后思考问题:

圣经和一般爽文有什么区别?

为什么摩西要虚构上帝?

为什么天启三教有如此大的力量?

巴别塔是在指导"上帝"做什么?

韩非子,摩奴法典,沙里亚法,摩西法典有什么共同之处?


无论是怎样的三观,只要积极、负责、对他人无害,就是好的三观。


`说到底只有一观,即价值观(《价值论》、《非准理学价值论》),来到世界不害人害己(《误害与利害》、《人为与自然灾害》、《自欺如何定性》),对自己、他人(《文化解读报应论》)有贡献(《准理学判断》、《贡献论》)。


听党指挥,能打胜仗。


看问题描述,题主显然不是想要问自己该如何立住三观,而是想知道什么是最正确的价值观。

如果我告诉题主,没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价值观,只有一个适应我们社会体制的价值观,你能理解吗?

不得不认识的一点是,现代价值观走向了多途发展,20世纪是一个革命的时代,改革开放以后初期是一个文化复兴的时代,到了我们现在,价值观已经到了一个·多途发展的时代。虽然价值观无法达到完美的正确,但是我们确实可以找到一个适合我们这个时代的价值观。

这里首先要正名,说明价值观是什么:价值观是基于人的一定的思维感官之上而作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也就是人认定事物、辩定是非的一种思维或取向,从而体现出人、事、物一定的价值或作用;在阶级社会中,不同阶级有不同的价值观念。这是百度百科中的解释,这个解释是可以采纳的,所谓价值观,无非是判断的总和,我们可以理解为判断事物价值的原则。

其后就要根据题主所说的话,进行考察。

现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同胞们日子越来越好了,精神生活也更加丰富,但是是否发展的太快,我们接受了太多外来的文化与思想,我们自己的文化,自己的根是否仍然深植在血液里,我看到一些人对传统文化嗤之以鼻,看不上、否认前辈和先人们做出的杰出贡献,这让我深感意外,更让我感到震惊的是,这些人中好一部分居然能够自洽,他们完全觉得自己完全正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我们该如何做出应对?

这一段是题主的原话。这里我根据我先有的经验和哲学理解进行讨论。第一:是否我们接受了太多外来的思想与文化。这句话我就不能认可,什么叫外来的思想和文化,什么又叫中国的?复旦大学思想史学家葛兆光总结出这些中国文化的特点。

第一个是汉字的阅读、书写和通过汉字思维,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个特点,是「家、家族、家国以及在这一社会结构中产生的儒家学说」,这是非常有影响的。

第三个,汉族中国文化里面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三教合一」的信仰世界。

第四个特点,是中国最有趣的阴阳五行。

第五个,是中国天下观念,用我们现代的话来说,中国古代的世界观,跟其他国家和民族很不一样。

葛老师提出这个观点,首先就指出了许多人在考虑中国文化的时候对中国文化进行了窄化:窄化为汉族的文化,再窄化为儒家文化,再窄化为认为是正统的儒家文化。他还指出文化无非是一种现象,我们的文化不优越于其他的文化,文化无高低贵贱之分。这里我自己也有一点学历史的心得可以告诉题主,不仅仅是文化,许许多多你认为是传统的东西,实际上是后人发明或者舶来品,所谓纯粹又纯粹的文化是没有的,文化在交流中才能有新的生机和活力。所以,外来文化多这个问题,题主不用担心,外来文化我们能吸收就是我们的了。这里为了方便理解我举出一个例子:所谓的西方理性的传统,实际上并不是西方的理性的传统,西方的英法德美这些国家继承这种传统,不但没有人种上的依据,也没有严格意义上地理的依据,他们曾经只不过是蛮族(日耳曼人,凯尔特人等),吸收了人家的(希腊 ,罗马)文明成果罢了。

接下来说说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的根的问题,前辈和先人的问题。政治学家亨廷顿指出,当代各个民族赖以确定我们是谁,事实上更多指向对他者(其他民族)的仇恨。这个说法不是毫无根据,据我所知最早导致民族意识的诞生,是那场著名的英法百年战争。有点扯远了,还是说说我们自己的根,说这个问题不能犯窄化的错误,传统文化是什么?儒学算不算,诸子百家算不算?戏曲小说算不算,所以好像传统文化的界定,就是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曾经存在过的文化。

这里我还是要提醒一下题主,你所见到的传统文化,大部分都是好的而不是坏的,所谓传统,所谓根,价值没有一般人认识的那么重要。不妨讲一个小故事,曾经有一个辍学的小朋友,告诉我他要读《永乐大典》,以我现在的学识看,《永乐大典》是丛书,包涵了无数的古代典籍,不谈读懂有多难,即便读懂了又有什么价值呢?

我们现代人赖以生存的,绝不是传统,你如果不会读经书,对生活没有太大影响,但是如果你不会使用手机呢?对于生存,学会使用手机的价值是远高于读这些古代典籍的。那么对于科学技术的应用,这些古董又如何能比得上现代的教科书呢?如果题主坚持要问这些典籍对一个人的生活和修养会有多么大帮助,作为一个历史学专业的学生,我必须回答,没有多大的帮助,现代白话文的书更好读也更有益。

显而易见,我们的初级的历史教育和社会舆论容易让没有太多相关知识的人,对传统做出一种一种过高的估计,仿佛传统都是好的,又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种宣传,可能有益于我们民族的凝聚力,但是又容易导致一种虚幻的迷恋的产生。

我个人对至善的价值观的理解是:建立在对历史事实的正确理解和准确无误又高屋建瓴的哲学逻辑推理之上。

这种价值观,题主可以在哲学书里找一找,也可以在历史书里找一找,这种价值观更多是一种自我的追问,而不是社会的义务。

以上说的这些话,有泛泛而谈的倾向,有不正确的地方,敬请批评。


放眼未来,立足于眼前!


君孑之道


可能是书籍


教育,30多年来就越来越失败,两代人啊!


三观莫跟著主流媒体走

三观是你人生的灵魂基调

随著人生的阅历

你会越来越明白生活的真谛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