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说spacex是民营企业,快速迭代和试错,但是现在spacex万众瞩目并且多年没有失败了,有没有可能也不太能承受起失败呢?无论从员工信心还是众多狂热粉丝?


比失败更可怕的是不敢面对失败。SpaceX从来都不是那种一贯正确的老中医形象,甚至多年前官方还曾经发布过一个自嘲的视频「How Not to Land an Orbital Rocket Booster」(B站链接如下),混剪多次回收失败的片段并配上诙谐的台词字幕和BGM。

SpaceX火箭回收失败集锦(官方配乐自黑版-哔)?

www.bilibili.com

但随著火箭回收的日渐成熟,SpaceX的员工在公众宣传中也确实曾经暴露出试图逃避失败的苗头。2018年年底,猎鹰9号火箭执行国际空间站CRS-16货运任务,一级火箭降落时发生异常滚转,导播意识到火箭可能已经失控,将一级火箭的画面切换至正常执行任务的二级火箭。事后马斯克面对公众的质疑,承认导播切走直播画面是一个错误,并表示「不论好丑我们都要展示所有片段」。

然后亲自发布了箭上和岸上摄像机拍摄一级火箭失控坠海的录像。

作为真正的SpaceX粉丝,会以历史进程的维度看待问题,而不是被见风是雨的地摊自媒体带节奏。

从最初的猎鹰1号首发三连炸,到猎鹰9号首次执行大金主NASA的运输任务时炸了其中1台发动机(最终靠剩余8台发动机勉强将接力棒交给二级火箭),到CRS-7发射时突然解体,到做static fire测试时炸了小扎的通信卫星,到火箭回收复用从蚱蜢火箭到最近的猎鹰重型芯级,还有最近返回后的龙2飞船再点火发生爆炸。

上述例子中除了CRS-7和小扎的两次任务外,都不影响猎鹰9号和猎鹰重型的主要任务,两者目前任务成功率为97.2%和100%,都是非常亮眼的数据。而龙2飞船目前尚在测试阶段,可以尽早将问题暴露出来,尽早修复,不也挺好吗?还有屡败屡试的整流罩伞降回收,最近STP-2任务中竟然被接住了,很多粉丝都表示「出乎意料」。

所以,真正的SpaceX粉丝并不会因此丧失热情。而近年来SpaceX执行来自军方和情报机构的重要任务也越来越多,证明连最看重可靠性而且最不差钱的客户都越来越认可SpaceX,题主的担忧完全是杞人忧天吧。


以上次猎鹰重型发射直播为例,芯级回收失败的时候直播主持直接笑出来了。一点违和感都没有啊,看客们也毫无波澜。


马斯克不仅是spacex的老板,更是spacex的精神领袖,只要矽谷钢铁侠还活蹦乱跳的领导著这个公司,spacex的企业精神就不会变。


这一些这个可能性,但是总体不足为虑。那么那一点点的可能性在哪里呢?

1.SpaceX吸粉过快,当SpaceX遇到瓶颈或者失败,SpaceX的粉丝可能会比SpaceX本身更加失望、愤怒和焦虑

由于世界航天这几十年一直发展较为平稳缓慢,大多数的成熟航天器都是几十年前的技术,只有中国在空间站、日本在深空探测等国家和机构在小领域各自摸索。SpaceX的出现点燃了美国和地球上那些对天文、宇宙、航天有情怀感触兴趣的人的火苗。这些粉丝的狂热对每一次的发射都当做必看节目融入于生活,如果SpaceX遇到瓶颈或者失败或者不再有更大的目标安心营收业务,那么这个数字庞大的群体可能会粉转路人、路人转黑,在信息发达的当今有可能会对SpaceX和老马甚至是特斯拉等企业进行舆论攻击等。这会带来一点影响,但是这一点影响并不太会妨碍SpaceX的商业订单。

热爱SpaceX的人们

热爱SpaceX的人们

热爱SpaceX的人们

热爱SpaceX的人们

热爱SpaceX的人们

热爱SpaceX的人们

2.SpaceX成功率太高,常胜将军自己也会有心魔。

在很多运动比如足球中,有很多不败之师,但是这些不败之师有个特点是疯狂的三四十场连胜后被人终结后,很难再开启另一波三四十场连胜。换句话说,常胜将军一旦常胜,从自己的本我角度来说失败并不是那么容易接受,这可以说是自己的高要求,但是客观上这种自我高要求大多数时候能促进自己更好,个别概率会变成焦虑的累赘。

SpaceX的成功率太过于耀眼,这快四年的时间里,SpaceX仅失败了一次,55次成功1次失败,自从2016年9月静态点火爆炸后,SpaceX连续47次发射成功,重型猎鹰更是三射三成。

换句话说,SpaceX的员工和团队如果忘记了失败的感觉,这多少会增加一点点抗失败的抗力。

SpaceX耀眼的成功率

3.SpaceX科研工程速度极快,不排除出现重大挫折的那一点点可能性。

SpaceX的粉丝都知道,载人龙飞船在年初地面测试的时候发生了爆炸。可以说这个爆炸让所有SpaceX的员工经历几秒钟的难过后开始变得兴奋和庆幸,幸亏没在载人时候爆炸。事故原因迅速查明:

一个漏水的阀门导致这些推进器所需的推进剂进入另一个高压系统。当这种泄露发生时,高压将液体猛烈撞击,导致有价值的部件失效,最终导致飞船的损失。

SpaceX科技感十足的载人龙飞船

但是我们都明白,世间测试无万全,马斯克的战略强调高速推进,后面的龙飞船、BFR火箭、载人登月及最终的登陆火星遇到的挑战会很多,换句话说那一点点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当年美国登月,美国总统是提前备份好了一份首批阿波罗宇航员全员遇难的文稿的

4.竞争对手开始全面山寨和崛起,压力开始增加

众所周知,现在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SpaceX竞争者,并且甚至有不少有进展的企业。蓝色起源是另一家地球唯二掌握入轨级火箭回收技术的公司,也许是天佑SpaceX,蓝色起源研发的顶级发动机BE-4出现了涡轮泵问题,导致功率卡在80%返厂迭代去了,一旦迭代完成,那么新格伦火箭将会成为猎鹰火箭的最强竞争者。

蓝色起源新格伦火箭

SpaceX有一个极为重要的项目,即卫星互联网项目。这是一项几乎是对人类常规光纤网路通信的大升级,并且潜在市场规模极其可怕,41亿人次的航空旅行、3000万人次的海航旅行、8000万卫星用户、41亿居住在郊区的人类、大于4亿人次的户外旅行登山探险,这是一个天大的蛋糕,马斯克认定星链项目将会为SpaceX提供最大最重要的营收。

但是卫星互联网项目的竞争者开始行动,Facebook、波音、oneweb三家美国科技企业异军突起。在星链首批60星上天之前,OneWeb的小型组网卫星以及上天且近期运营成功

OneWeb卫星互联网测试网路数据

Live Test of OneWeb』s LEO Satellite Broadband Network Hits 400Mbps

尽管说了4点,但是这四点全加在一起,也是一个低概率。原因是SpaceX本身科研工程模式是非常科学有效的,即使出现了失败也无法改变业界对其的肯定,拿下军方和NASA两大金主就是最好的证明。还有一个原因是,想要粉丝 "叛变"也不是个容易的事情,由于SpaceX的成功,大量的航天迷已经先入为主的把SpaceX的对手潜意识安排为"反派",尤其是光头贝,粉丝对于SpaceX目前的。

能给SpaceX重大失败和挫折的,我唯一能想到的可能性就是马斯克本人的健康问题,希望这样的人可以健健康康的工作下去,一个能亲自下一线指导技术工作的BOSS真的是一股清流,难能可贵了。


假设一下

未来连续炸上5发,就直接在发射台上炸,连著发射台一起GG,卡角到处是烟花,然后马斯克没钱了,把特斯拉卖给马云,接著打5发,又都炸了,这下卡角都没发射台了,每次原因都不一样,就是点背,成功率99%每次都遇上那1%,好么,彻底破产了,然后咋办?

人家技术在啊,蓝色起源留著口水把spaceX底价收掉,雇马斯克当CEO....给你钱你继续炸,我就不信次次1%,摆脱了霉运光环自然而然就恢复生机了

影响,怕是没多大影响,赔的都是马老板的钱,马老板没钱了还有另一个马老板嘛,只要技术在,运气不好并没有什么关系

可能就关系到马老板自己吧


明明是一个技术企业,非得用参加综艺节目的心态去评判它。

LZ有调查过 spacex 为了防止失败做了多少功课么。


我反倒觉得SPACEX现在的作风最好不要成为常态。一个司机天天醉酒驾驶,因为没撞到人,所以每次被警察拦下都是教育一下就放走,你觉得最后的结果会是怎样?

SAPCEX初期连续失败,被NASA专家批判,被全世界同行嘲笑后,人家彻底看开了。

你们批评我不是为我好,你们就是妒忌。」

现在SPACEX还有一个门槛,就是死人。对国家级航天机构来说,死人是一票否决,太空梭两次死亡事故后,美国宁愿暂时失去载人航天能力也要强行下马太空梭,分量就有这么大。

有人说太空梭下马不是因为死人,拜托,这一个型号的死者就占了航天史死亡宇航员人数的一半以上!737MAX和DC10死人的比例连太空梭的一成都没有,公司已经快要破产了!

如果未来SPACEX出了死亡事故,仍然我行我素,那他们的就真的无敌了,光是这一个优势,就可以让全世界所有国家航天机构都无法与他们抗衡。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星空清理者》的原作漫画,里面有一个以冯布劳恩为原型的科学家,因为他的失误导致飞船爆炸,几百工作人员牺牲。然后接受质询的时候,他说了一句话:「下次我不会再犯这种错误。」

你想想现实中有人这么说话你怎么想。


钢铁侠最可怕竞争力之一就是这点,对失败的承受能力超过常规意义上的「国家队」。


别问,问就是nasa背书


民营?民营企业可以使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肯尼迪航天中心的发射架?配套的导航、监测等你知道是多大的耗费吗?

你有台几百万的豪车,可以借给别人练车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