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爾是這樣來設定他的世界的。

世界是絕對,這個絕對包含三部分,一個是絕對自己,一個是絕對自身,一個是絕對全體。

所以世界是三位一體。上帝也是三位一體,所以,上帝就是絕對。

於是絕對自己就是創世的那個上帝,是絕對自己,耶穌基督就是那個絕對自身,那個聖靈就是絕對的全體。

絕對自己對應的是自然,絕對自身,對應的是精神,那個絕對的全體構成世界自身。

也可以這樣來理解。邏輯學就是絕對自身,自然哲學是絕對自己,精神哲學是絕對全體。


這裡可以引用一下鄧曉芒採訪中的一段話。

考據不等於理解,而只是為理解奠定了一個比較紮實可信的基礎,以免出錯。句讀的作用主要是理解,而且做得好的話,是最貼近的零距離的理解。而在黑格爾哲學方面,最缺乏的不是考據,而是理解。黑格爾在世的時候曾說:只有一個人能夠理解我;但緊接著又說:就連他也不理解我。哲學史家文德爾班說,能夠理解黑格爾的那一代人現在(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已經死絕了。後來雖然還有過新黑格爾主義的短暫的復興,但馬上就衰落了,都沒來得及對黑格爾作深入的研究。

現在看來,真正能夠理解黑格爾的還是馬克思,但馬克思沒有能夠寫出自己計劃中的辯證法小冊子,他的觀點散見於各處。現在各個不同的哲學流派,像存在主義、現象學、後現代、政治哲學、新左派等等,都試圖從黑格爾哲學中獲得一點靈感,但都沒有心思去對黑格爾的整個體系作一種全面的再審視。所以在今天,把黑格爾著作中那些尚未被人們關注的思想寶藏從深處挖掘來就顯得特別重要了。當然,能夠做到這一點的前提是對整個西方文化都有比較全面系統的了解,並具備至少和黑格爾同樣層次的思辨能力和分析能力。我的句讀就是在這方面的一個從未有人做過的嘗試。

還有錢鍾書說過:「黑格爾的哲學就好像造了一座自己都沒住進去的大房子。」

因為早年在圖賓根神學院所受到的壓抑的教育,導致黑格爾故意把他的作品寫得晦澀難懂。

哲學界公認的「難」絕對不是吹的,就算把他之後所有的哲學家揪出來,也很難討論出一個讓所有人信服的答案。

我絕對不是為了掩飾我沒法回答一個讓大部分哲學愛好者認同的答案的真相哦~=_ =


這個簡單。

首先,黑格爾哲學嚴格來說,沒有上帝或神的範疇,它是一種「邏輯的泛神論」。黑格爾的「神」是精神,或者邏輯,但不是上帝。

其次,對《精神現象學》有一定理解的話,就知道從意識到最後的絕對精神的整個發展,統統都是「意識形態」(不是我們平常慣用的那個意思),即都是意識的形態,意識的一種發展形式。

所以,自然,世界,精神,它們的共同點是什麼呢?那就是它們本質上都是「精神」(這個是黑格爾的哲學實體)。

不同點呢?

那就是它們處於「精神」的不同發展階段。自然界是「冥頑的理智」,就是還沒有自覺的精神。人的精神就是能夠反思的精神,是「精神」較高的發展,最高的發展就是「哲學」——黑格爾明人不說暗話,就是老子的「絕對哲學」。

但黑格爾也不說自己有多了不起。眾所周知,他是客觀唯心主義,他說老子的哲學之所以牛X,那是因為老子的哲學是「精神」最尖端發展的產物,功不在我,我只是「精神」的靈媒。

以上。


世界是精神的原初狀態,

自然是世界的展開,

我對自然的認識,就是在逐漸的回到精神,同時,也是在造就上帝的過程。


那種未被人類踏足的,純粹的自在存在的自然稱之為「第一自然」。

經人類改造的稱「第二自然」,比如「城市」和「鄉村」就是「第二自然」。

所謂的「世界」這個詞,個人看法應該屬於「第二自然」,畢竟「世界」屬於人類文明的產物,在新航路還沒開闢,世界各地的格局還沒被打開時,是沒有「世界」這一觀念和事物的。

精神者是自然及客觀現實在人類意識中的反映,沒有純粹的「自然」,也沒有純粹的「精神」。「精神」反映的是局部的「自然」,是片面的,但「精神」能發揮其主觀能動性改造「自然」。


另外再說一個,我最近看一部書談到:第三自然,第三自然是景觀設計師、藝術家對自然的

改造的那種自然、甚至互聯網上的自然風景的設計也屬於第三自然。這個說法目前估計還存

在爭議,我只是偶爾看到。


對於非我世界而言,我是我們,我們是我


同學你恐怕和我一個選修班的。


1、人心事物---存在非有無;

2、自然精神---有為非存在;

3、世界--本原;

4、上帝--本體。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