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哲學第一句話:大腦是客觀事物的客觀反應


本源在形而上,物質是派生出來的,認識世界需要人意識的一個功能,但不能直接的理解形而上


主觀就是「我」,客觀就是「不是我」,因而你的主觀能動性對我來說就是客觀的。思考一下:「我的腳」是主觀還是客觀?


謝邀。在主客觀對立層面,二者並列。在世界本原層面,物質是本原。
姓牛的就一定是頭牛么?。。。


客觀的東西怎麼變成主觀的東西?

天空,樹木,是客觀存在的,人去看,有了天空和樹木的記憶和印象,這些是主觀的。

主觀的東西怎麼變成客觀的東西?

我腦海里想著雕一尊雕像,這是主觀的想法,我最終把雕像雕成了,它是客觀的。

所以主客觀的統一一點都不神秘。


所謂主觀、客觀,是認識論和意志論的概念,而認知與行為是人的精神意識與環境事物的相互作用。人是認知和行為的主體,人的認知和思想觀念意志就是人的主觀,但由於人是分立各異的,存在許多個體的人,差異極大的人,不存在「唯一」的絕對特殊的人和精神。某個人和他的精神意識對別人來說都是客觀的存在,某人自己的思想觀念意志一旦形成對他自己和別人來說也是客觀的存在,所以人才可以自我意識、自我反思反省自己的思想觀念意志和行為。所以,主觀本身也是客觀的存在,謂之「客在之主觀」,主觀是相對的和暫時的,客觀性是絕對的。

邏輯上,精神現象是一種高級物質現象,思維是一種高級物質運動形式,思想觀念意志是一種高級物質形態,感覺認知和行為實踐是一種高級相互作用形式。感覺、認知是對環境事物的「反映」,行為、實踐是對環境事物的反作用——「反應」,主觀能動性就是人的這種「反作用——反應」的性質。認知和行為不是絕對的特殊,其本質是事物間的相互作用形式,這才是人的「能知性」、物的「可知性」、認知的局限性及人的「能動性」的科學根源。

真實存在的精神意識只有人的精神意識,只能討論人的精神意識,不能在討論人的精神意識時卻顛倒錯亂地當成上帝的那種「絕對特殊」的純粹一體的精神意識,不能把人的精神意識抽提出人和人腦,當成絕對的特殊去與概括了萬事萬物的「物質」相提並論和對立。不存在非物質的存在和非物質的運動,不存在非物質的精神,精神現象只能是一種高級物質現象,是物質現象之一種。

不能把人的精神意識當成絕對的特殊,不能把認知和認識論當成絕對的特殊,不能把認識論凌駕於本體論(唯物論)之上。在本體論的意義上,人及人的精神意識都是客觀的物質性存在,感覺、認知、行為、實踐都是一種高級相互作用形式。認識論只是哲學的一個具體課題,是一種具體科學的研究內容,卻由於「認知科學」「心理學」「腦科學」「行為科學」等具體科學的晚產,認識論和「精神哲學」的地位不倫不類,在哲學的母體中興風作浪,甚至冒充哲學的主體,導致哲學體系及人們思維的顛倒錯亂。


主觀能動性是客觀存在的,是人類獨有的特性。人類對世界的認識是從主觀到客觀的,面對一個未知的事物,人起先的認識都是主觀和片面的,經過時間和經驗的積累就慢慢的趨向客觀。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