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个问题的回答来看,这样的学校确实有生存的土壤。但是,如果一个人真有问题:

1.去正规的精神病院,如果有精神疾病

2.青少年犯了法,去少管所,或者国家的工读学校

3.成年人犯了法,去监狱

如果在这些选择之外,还有一种,只要家长出钱,就可以把自己的未成年或者成年子女送到一个打著学校旗号的地方,限制人身自由,用打骂等暴力手段,这很可怕。

在这些所谓学校的小孩,确实有人因为各种原因父母无法管教,但是如果我们的社会存在这样的黑洞和死角,只会让问题更严重。对于未成年子女,即使父母有虐待行为,都是违法的,但是在这里可以堂而皇之的虐待。对于成年子女,这就是非法拘禁。

如果一个人有各种各样的问题,父母可以管教,但是不能违法。父母不可以,别人也不可以,除非是国家的公权力单位。

只是看不惯,作为年龄大了的热血青年,说一说这个问题。

看起来这些学校是在「矫正」小孩,实际上,可能是在真正的扭曲小孩,更不安全。


正规的精神障碍治疗,心理治疗缺位,自然会有大量的非正规 「矫正」机构来填补社会需求。

中国精神障碍,心理需要治疗的人有多少?

上亿人。

这是实实在在需要解决的社会需求。

与之相对应的精神医生,心理咨询师却大量缺乏。

群众自然求助于其他途径了。

放牛班的春天,其实讲的就是这样的故事。

儿童品行障碍,去矫正机构。

父母和子女亲子关系紧张,送去矫正机构。

孩子有性别认同危机,父母送去矫正机构。

因为他们找不到其他途径了。

除此之外呢?

快手的情感主播,也越来越多了。

家庭矛盾,夫妻关系,情侣问题,亲子关系问题,通通都被搬上的直播平台。

情感主播,可乐,2000万的关注量。

在快手也是绝对的头部了。

这么多的关注,证明了社会的情感需求,心理需求,是无比真实,庞杂的存在。

各种或真或假的故事,都是整个社会渴求心理治疗的呼声。


因为傲慢

一、傲慢导致缺乏同情心

不管学生做了什么事,家长总是有本事找到一个看似合情合理,其实不知道有多么风马牛不相及的原因。

远的不说,就看看这个问题下的回答吧。截止到我回答这个问题,排名第一的答主是「宁静」,号称精神科医生。

来看一看,这位对网瘾学校的受害者,有哪怕那么一丁半点的共情吗?没有。在这里,他不是把自己当成父母,也不是把自己当成一个「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的医生。

他把自己当成什么?

当成神灵!当成去审判世人的、全知全能的神灵!

有些人体会不到那些网瘾学校受害者的痛苦,是真的看不见。但是他不是,他都在回答里面引用了网瘾学校受害者的现身说法。他不是看不见。

他是傲慢。

回答第一句话,就是「抛开那些『悲惨』的经历」

这是一位怎么样的「医生」呢?上来第一句话,就把受害者所有的悲惨经历抛开了!

这就好像被强奸的女子反抗了,看客轻飘飘来上一句:「抛开那些悲惨的经历,你毕竟还是打伤了他」

就好像被同学霸凌的学生反抗了,看客轻飘飘来上一句:「抛开那些悲惨的经历,你毕竟还是把同学的书本撕破了」

就好像地震来了,一位员工迅速拿著一包重要文献下楼离开,地震结束之后,看客轻飘飘来上一句:「抛开那些悲惨的经历,你毕竟还是弄丢了一份文件」

多么大义凛然而又多么狭隘偏颇啊!所有的不甘、痛苦、挣扎和无奈,都在短短一句话的空间里被抛开了。

只有这位「宁静」答主是这样的吗?恐怕不会。他毕竟还能到知乎来回答问题。众所周知,知乎是一个年轻人的平台,学生的二三十岁。进入职场不算太久的人是主力。而那些真正把孩子送去网瘾学校的父母,他们只会比这个更荒谬、更恶劣、更丧心病狂。

他们不会去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他们不会去学习科学的教育方法。他们唯一会做的,就是让孩子孤苦无依、担惊受怕或者危如累卵的环境里成长,然后要求孩子成为人中龙凤。

一旦孩子没有做到,就轻则出口谩骂,重则拳打脚踢。如果有稍微具备同情之心和怜悯之心看客听闻,他们就大吼:「那你说怎么办!你说不送去接触网瘾的学校,那你倒是拿一个办法出来啊!」

这种父母,如果听说老师打孩子,不论是普通中小学,还是网瘾学校这样机构的老师打孩子,往往都不会痛苦,也不会阻止。

如果他们上了知乎,肯定是各种棍棒教育的忠实拥护者,虔诚程度可以和明星最不离不弃的粉丝相比。

倘若一个老师对他们的孩子有恶意,根本不需要畏首畏尾,只要祭出「这是为你孩子好」的法宝,就可以为所欲为!什么科学性、什么验证、什么守法违法,都不顾及了!就像运动员要参加奥运会,为了拿到金牌,可以无止境地使用兴奋剂一样。

不,兴奋剂没有这样大的威力。如果他们是奥运赛场上的运动员,为了拿到金牌,他们可以制造车祸让所有其他运动员都进不了赛场。

无所不用其极啊!我不知道是怎么样的反社会人格,才能够把孩子送到网瘾学校这样的人间炼狱里面去!我更不知道是如何虺蜴为心,豺狼成性,才能够在孩子已经写下来如泣如诉的血泪之后,仍然一句话忽略孩子在人世的种种苦难,专门盯著孩子的伤疤!

二、傲慢导致人胡乱归因

看看下面的截图

这位「宁静」倒行逆施的程度,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叹为观止!

说到谁应该为网瘾学校大行其道负责,居然能够甩锅摔到柴静头上,居然好意思说,是因为柴静曝光网瘾学校之后,没有给出解决方法,才导致了这种情况的发生!

柴静是谁?她只是一个记者、一个主持人而已。这么多非法拘禁的案例,不去问相关部门有没有尸位素餐,却去问一个记者的责任?记者的责任就是报道事实和真相。要一位记者承担教育部部长或者公安局局长的职能,可是太滑稽了。

不过,这种对职能的疯狂混淆,不就是那些打著为孩子好旗号的父母习以为常的策略吗?

他们有著教育孩子的职能,但是不肯,要送去网瘾学校教育。他们有著保护孩子的职能,但是不肯,要等待志愿者来保护。他们有著关心和同情孩子的职能,但是他们不肯,要等待社会伸出援手。

我想到了一篇古文,《为徐敬业讨武曌檄》。在这篇檄文里,骆宾王疯狂攻击武则天的黑历史,把她描述成一个「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的人。如果只看这篇檄文,会发现武则天简直从头到脚都是缺点、都是恶行,在教育问题上也是。

那么武则天做了什么呢?

君之爱子,幽之于别宫

——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即使在比现在更残酷更黑暗的封建时代,一篇恨不得把她碎尸万段的檄文,对于教育的攻击也是「君之爱子,幽之于别宫」而已!

嘿嘿,到了21世纪,人们折磨自己亲属的能力,还真是不同凡响!

接著观赏「宁静」的奇葩操作。

他在面对质问的时候,做了什么呢?他一个字也没有回复。只是发了一个表情包。

你看,人的意志是多么顽强,即使被揪出来错误,也丝毫不肯悔改。这种心理状态,和那些送孩子去网瘾学校的父母,何其相似!

三、傲慢导致人不尊重孩子

他们犯了什么罪?要被人这样无限上纲上线?

讨厌罪吗?

不讲究情节轻重,就去暗示网瘾学校的可怜人们,应该和抢劫犯、杀人犯、强奸犯享有相同或类似的待遇,真是野蛮人的典范。

如果要类比的话,是谁应该拿来和监狱里的囚犯类比呢?是网瘾学校那些涉嫌非法拘禁罪的家伙们!

我也来用一用《金牌女王》的台词好了!

很多网瘾学校的孩子啊

带著几近绝望的愤怒抗诉,要求给网瘾学校一众党羽更重的刑期。

要说为什么他们的愤怒会如此强烈,

那是因为这些恶棍中,很多人都不会为自己犯下的罪行感到悔恨,唯一悔恨的只是自己被逮住。

为了让审判对自己的有力,他们会演一些令人作呕的小把戏。

这样的小把戏,网瘾学校的受害者们一眼就能看穿!

他们说那些孩子是如何需要教育,说他们撒谎,说他们对父母不尊重,说他们逃学

说这些令人腻烦的狡辩和自欺欺人的废话。

我告诉你们!

即使是遇到同样的孩子,

不,即使是更加糟糕的孩子,更加令人头疼的孩子,很多人也绝对不会犯罪!

绝对不会冒充警察来控制孩子

绝对不会让孩子跑步到吐血还不肯罢休

绝对不会在孩子生病的时候不经调查、直接说孩子在伪装

绝对不会罚孩子一天做五百个蹲起

绝对不会用钢筋抽打孩子,还要求孩子「感恩」!

会那么轻易地剥夺他人尊严的人,他心琴的弦早就一根不剩了!一根不剩!

引用一段鲁迅的话:

战士战死了的时候,苍蝇们所首先发见的是他的缺点和伤痕,嘬著,营营地叫著,以为得意,以为比死了的战士更英雄。但是战士已经战死了,不再来挥去他们。于是乎苍蝇们即更其营营地叫,自以为倒是不朽的声音,因为它们的安全,远在战士之上。

的确的,谁也没有发见过苍蝇们的缺点和创伤。然而,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去罢,苍蝇们!虽然生著翅子,还能营营,总不会超过战士的。你们这些虫豸们!

——《战士和苍蝇》

千百年后,等我们都化作尘土,那些反抗网瘾学校的孩子们,是会和鉴湖女侠、和《五人墓碑记》的主人公一样被写在史书里的。那些帮助孩子们逃离网瘾学校的仁人志士,同样是该青史流芳的。

而那些站在网瘾学校阵营、助纣为虐的家伙们呢?

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

——【清】秦大士


问题在于,哪怕是他们真正犯罪了,也没有人管,网瘾学校的本质是骗钱黑机构,是个人都能去机构里当「老师」,而且打著「机构」的名号收取高额费用,获得暴利。

不要指望说从父母的观念那里断绝市场,本质上这就是一类骗术,和未成年人不听话完全没有半毛钱关系,只要父母肯付钱,不管什么未成年人都能送进去。这种和卖假货的是一类东西,骗老年人买保健品有市场完全不是因为老年人身体不健康,而是他们能骗,老年人会上当。网瘾学校的行骗对象本来就是中年父母,尤其是支配欲望强的父母,这类群体有不少也容易上当。

想要根本上解决这类问题,只能靠法律去严管,就像管那些卖假货的人一样,谁开这类学校马上处理,这样才绝对不会有网瘾学校大行其道。


实名反对@宁静 给戒网瘾学校洗地的回答

不明白你什么逻辑,你知道你自己在说什么吗?

宁静:如何评价 6 月 19 日起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游戏成瘾列入精神疾病?

呵呵,那我们梳理一下。

你的观点:杨永信用的电针不是ECT电休克治疗仪

我回复:杨永信曾经用过ECT电休克,被举报后改成了电针

你的观点:这个说法你没看到正式渠道的报道,叫我提供出处

我回复:我给你发了有2个方面的报道(其中《中国青年报》是支持杨永信的,柴静的《网瘾之戒》是反对杨永信的)这两方面的报道都能证实他在很长一段时间,对未经过心脏检查的未成年人使用过ECT电休克,而且还是已经禁止生产的非法仪器。

然后你不正面回答,说了一大堆东拉西扯的话,并把我屏蔽了,心虚吗?

好了,你既然自称是一个精神科医生,现在给我解释一下,杨永信把ECT电休克治疗仪,接在手上电手是什么治疗原理?哪本教材上写的这仪器这么用?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