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到健康飲食是當下的新需求,《消費者報道》向第三方檢測機構送檢了來自全國的13款低鈉鹽。

測試產品

(上海)海星牌未加碘精製低鈉鹽、(上海)海星牌加碘精製低鈉鹽、(四川)川晶牌低鈉鹽、(四川)首味牌低鈉鹽、(河北)海晶牌綠色加碘低鈉鹽、(雲南)白象牌綠色低鈉鹽、(浙江)藍海星牌低鈉鹽、(湖北)益鹽堂牌低鈉鹽、(江蘇)淮鹽牌低鈉鹽、(中鹽)精製低鈉鹽(加碘)、(遼寧)桔子樹牌低鈉海鹽、(天津)蘆花牌海水低鈉鹽、(江西)江鹽華康牌綠色低鈉鹽

測試指標

氯化鈉、氯化鉀


鈉含量大起底:江鹽華康牌綠色低鈉鹽名不副實,不推薦購買

鹽的主要成分就是氯化鈉,普通的精製鹽氯化鈉可以高達99%以上,還有一些微量的礦物質元素,如鉀、鈣、鎂等及少量水分。

不過,由於消費者的飲食越來越重口味,嗜鹽如同嗜辣一樣,鹽越多越喜歡,久而久之身體攝入的鈉太多,引發了高血壓、心血管疾病,所以低鈉鹽應運而生。

正如低鈉鹽宣傳的那樣,它的鈉含量比普通鹽更加少,可以減少鈉的攝入,特別適合作為中年人低鈉膳食的調味品。

測試氯化鈉這個指標,就能評價低鈉鹽含鈉量究竟有多少。一般情況下,氯化鈉含量越低的低鈉鹽,對消費者起到的「降鈉」效果就越好,即更有利於健康。

但是低鈉鹽產品有多種標準共存,因此不同產品的氯化鈉限量值也不相同,行標和綠色標準最嚴格,國標和企標則相對寬鬆。

測試結果顯示,13款產品中只有1款的氯化鈉超標,江鹽華康綠色低鈉鹽氯化鈉含量為82.4%,超過綠色標準限值(60~80%)。(如圖2)

實際上,這款綠色低鈉鹽超標量也僅有2.4%,對消費者來說不會引起什麼安全問題,但是減鈉效果就要打上一些「折扣」,就好比買10個蘋果,只給你8個,顯然貨不對板,對不起「綠色食品」這個標誌。

其餘12款低鈉鹽都符合相應的標準,氯化鈉含量為66%~81.5%,均可以放心購買。不過,選擇何種低鈉鹽能最大限度地減鈉呢?這裡面也有講究。

數據顯示,採用行標(QB 2019)或綠色標準(NY/T 1040)的7款產品氯化鈉含量在66.0%~77.53%之間,這個值要明顯低於5款採用了國標(GB 2721)或企標的產品(氯化鈉78.1%~81.5%)。

劃重點:正常情況下,應當首選外包裝標註有QB 2019-2005或者NYT 1040-2012這兩種生產標準的低鈉鹽產品,因為同等質量的鹽,攝入的鈉相對更少一點。

▲採用行標QB 2019的低鈉鹽

▲採用綠色食品標準NYT 1040的低鈉鹽

雖然低鈉鹽的鈉含量比普通鹽低20%~30%左右,但為了保證減鈉效果,即使食用低鈉鹽,消費者最好還是依照每日推薦量6g鹽來攝入,高血壓患者甚至可以限制到每日3g鹽。

低鈉鹽不「送命」,健康人群食用低鈉鹽無高血鉀症風險

雖然低鈉鹽確實能幫助減少鈉的攝入,但網路上也廣泛流傳著吃低鈉鹽會得高血鉀症的傳言,低鈉鹽就是「送命鹽」,嚇得讓人腿軟。

▲吃低鈉鹽身亡的新聞

▲關於低鈉鹽的傳言

其實,低鈉鹽是一種「混合物」,由普通的精製鹽和一定比例的氯化鉀混合攪拌,就能得到鈉含量比較少的低鈉鹽。

測試結果顯示,13款低鈉鹽的氯化鉀含量差異較大,由17.5g/100g至33.8g/100g不等,那這個水平的鉀含量足以讓你患高血鉀症嗎?(如圖3)

中國營養學會發布的《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13版)》,預防慢性病的鉀建議攝入量(PI)是3600mg,即人體每日攝入3600mg的鉀是有益的。

以氯化鉀含量(33.8g/100g)最高的川晶牌低鈉鹽為例,按照每日6g鹽的推薦量計算,那麼從這款低鈉鹽中攝取的鉀離子約為1048mg,不足預防慢性病所需量的三分一。

如果每日吃下10g低鈉鹽,那麼攝入的鉀離子則是1770mg左右,離3600mg的建議攝入量也還有一半的距離。

很明顯,正常人合理食用低鈉鹽所攝入的鉀是在中國營養學會推薦量範圍內,並不會有高血鉀症的風險,所以它也不是什麼送命鹽。

不過也有人會說自己每天吃20g鹽(特重口味啊),但即使這樣也僅能剛剛達到鉀的建議攝入量。

另外,鉀的安全攝入範圍是很大的,且人體排鉀能力很強,所以對於鉀並沒有設定一個最高攝入量去限制,只要你的腎是正常的,那麼食用低鈉鹽就如同普通鹽一樣安全到家。

低鈉鹽益處多,但部分人群需要避免

低鈉鹽其實有2大特點,一是鈉含量比要普通鹽低,吃同樣質量的鹽能夠輕鬆減少鈉的攝入。

二是含有一部分鉀元素,鉀是人體必需營養素,適當增加攝入鉀離子有助於降低血壓以及發生心血管疾病、中風和冠心病的風險。

且大多數消費者都是處於鈉攝入過量,鉀則相對較少的狀況,這對於健康實為不利,所以從中國人飲食結構來和減鈉補鉀(防範高血壓)的角度來說,低鈉鹽反而是最佳的選擇。

不過,有部分人群是不適宜食用低鈉鹽的,特別是腎功能不正常的消費者,吃入過多鉀無法正常排出,這種情況才會引起高血鉀症。(如圖4)

不吃低鈉鹽該如何補鉀

雖然低鈉鹽的好處的多,但是由於其鹹味要稍微低於普通鹽,再加之氯化鉀帶有一點苦味,所以許多消費者也未能習慣咸中帶點苦的低鈉鹽,這就損失了一個便宜經濟實惠的補鉀途徑。

不過,也無須擔心,因為平時的食物中也含有較為豐富的鉀,只要稍加選擇和合理食用,同樣能起到低鈉鹽那種補鉀的效果。

穀物、薯類、豆類、菌菇類及堅果等5大類食物的鉀較多,其中的小麥胚芽、蠶豆、冬菇、銀耳、紫菜、榛子的鉀含量都可以達到1000mg/100g以上,在膳食中搭配不同的食物也能滿足每日鉀需要量。(如圖5)

比如,每天只需適當多食用二兩(100g)小麥胚芽或黃豆,即可補充約1500mg的鉀,再加上飲食中的多吃點蔬菜、瓜果、菌菇和堅果等,則同樣能夠達到3600mg的攝入量。


一般人群建議優先選擇「低鈉鹽」,大量出汗、腎功能障礙、在服用降壓藥等對鉀敏感的人群除外。

除了甲亢患者之外,大部分人都可以吃「加碘鹽」。「海藻鹽」也是加碘鹽。

「無添加」的鹽沒必要,有抗結劑的鹽不易結塊、更方便掌握用量

湖鹽、海鹽、岩鹽、竹鹽沒有太大區別。

大顆粒的「玫瑰鹽」沒有特殊功效,不建議日常烹飪使用。


鹽是我們每天都要吃的東西。除了調味之外,人體的電解質平衡、神經傳導、肌肉收縮等等都離不開它。

現在市面上出現了打著各種各樣鹽,「低鈉鹽」、「低碘鹽」、「竹鹽」、「湖鹽」、「海藻鹽」……一旦帶上了這些標籤,本來幾塊錢的鹽就可能被哄抬到十幾甚至幾十塊錢一包。

鹽需要買貴的嗎?打著天然無添加旗號的就一定更好嗎?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鹽究竟要怎麼選。

什麼是鹽?

我們先了解一下什麼是鹽:鹽主要由氯化鈉組成,一般來說至少有97%以上的重量是氯化鈉。

所以在營養學的建議中,我們時而說限制鈉,時而說限制鹽,都是一回事。

當然具體的分子量上會有差別,比如我們一般說控制鹽在5克以內,換算成鈉的話,就是說每天應當限制在2000毫克以內。

「低鈉鹽」適合所有人嗎?

雖然說鈉在身體中不可或缺,但吃多了會導致血壓升高,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胃癌也和過多的鈉攝入相關

相比「鹽不過5」這個標準,我國人均食鹽用量大約是10.5克,超標了一倍有餘。

如果能減少食用鹽里鈉的含量,是不是會讓「控制鈉」變得容易一點呢?

於是就有了鈉含量在70%左右的低鈉鹽(QB 2019-2005)。從保護心血管的角度來說,我們是建議大家優先選擇低鈉鹽的。(同樣不能多吃,更建議清淡飲食)

但是它並不適合所有人

我國對食用鹽的國家標準(GB 2721-2015)中明確規定了,低鈉鹽的包裝上必須標示:「高溫作業者、重體力勞動強度工作者、腎功能障礙者及服用降壓藥物的高血壓患者等不適宜高鉀攝入的人群應慎用。」

這句話常常被標在包裝的背面,平時選購食用鹽的時候很難發現。

低鈉鹽中鉀的含量可以達到10%-35%(GB 2721-2015),也就是如果每天炒菜用了10g低鈉鹽,差不多就會攝入1g的鉀。

這個量對健康的人來講是沒問題的,但對如果是腎功能有問題,或者在服用一些會影響鉀離子排出的降壓藥,就可能有高鉀血症的風險,出現心律不齊、嘔吐、肌肉乏力、癱瘓等癥狀。[1]

哪些人要吃「無碘鹽」?

除了鈉之外,不少鹽上還會標出「添加碘」,或宣稱自己是「低碘鹽」、「無碘鹽」。

到底是有碘的鹽好還是無碘的鹽好呢?

碘是合成甲狀腺素的主要原料,碘缺乏會導致甲狀腺激素合成出現障礙,繼而出現甲狀腺功能的紊亂,對於兒童的智力、體能和生長發育都會有影響,因此適當的碘攝入還是很有必要的。

由於缺碘,我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大脖子病」(甲狀腺腫)和「呆小症」(克汀病)發病率最高的國家之一。為了糾正這一情況,從1994年起, 有了食鹽加碘的制度。甲狀腺腫的發病率也隨之得到了控制。

加碘鹽也並非我國獨有,其實世界上很多國家早在20世紀20年代就開始使用碘鹽,50年代就有大約70%以上的家庭在用碘鹽,如今更是有90%的美國人在使用碘鹽。[2]

根據最新的國家標準(GB 26878 -2011),食用鹽中的碘含量為20~30mg/kg,還是按每天吃10g鹽算,其中就包含0.2-0.3mg的碘。

考慮到儲存、烹飪過程中的損耗和最終碘的吸收利用率,食鹽中碘的添加量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是安全的。

除了少數飲用水源中碘含量就很高的地區(在這些地區不允許供應加碘鹽),我國包括沿海地區在內的大部分地區,缺碘的情況非常普遍,選擇含碘鹽有利於預防碘缺乏引起的一系列疾病。

但有一個例外,如果是甲狀腺結節合併甲亢,應該忌碘,要選擇無碘鹽。外出吃飯、點外賣的時候會比較難確認用的鹽裡面有沒有加碘,應該盡量自己備餐。

除此之外,單純的甲狀腺結節也仍然可以使用碘鹽,限制一次攝入太多海帶、紫菜等高碘食物即可。

另外市面上還經常見到「海藻鹽」的說法,海藻提取物就是一種碘的來源,把它看作「加碘鹽」就行,別的方面沒有什麼神奇的效果。

「無添加」的鹽更好嗎?

除了碘之外,食用鹽中還可能添加一些抗結劑,比如亞鐵氰化鉀、亞鐵氰化鈉、硅酸鈣等等,來預防食鹽結塊。

很多人對額外添加的東西都有疑慮,那不加」抗結劑「的鹽會更好嗎?

不是,至少我不建議

沒有添加」抗結劑「的鹽很容易受潮結塊,使用前常常需要先將結塊的鹽敲碎,如果鹽塊碾的較大的話,容易導致攝入過多。

再說了,目前食鹽中合規使用的抗結劑都性質穩定,且添加量極低,完全不會對人體造成什麼危害。

相關閱讀:

食鹽又雙叒叕出事了?亞鐵氰化鉀有危害?

湖鹽、海鹽、岩鹽有區別嗎?

沒有,經過日晒結晶、粉碎洗滌之後,它們就都是有鹹味的氯化鈉而已。

還有「竹鹽」的噱頭也比較大,它其實就是比別的鹽多了一步在竹筒中高溫燒制的工藝,可能最後各種礦物質含量會稍微多一點。

但每天吃鹽也就是幾克,這點礦物質的意義真的不大,不如直接去吃筍

除了鈉含量和碘含量的區別,鹽的來源的區別並不需要特別講究

「玫瑰鹽」好看又健康嗎?

在淘寶上搜「鹽」,排在前面的還有粉紅色的「喜馬拉雅鹽」,顏值非常高。類似粉紅色的鹽也被叫做「玫瑰鹽」。

據說這種鹽開採自巴基斯坦喜馬拉雅山附近,天然的粉紅色來自於其中的鐵元素,但基本上我不推薦大家去吃這種大顆粒的鹽,它比較適合用來燒烤或者腌制東西,平時炒菜用即容易放多,也難入味

並且由於大多數「玫瑰鹽」都是進口的,價格貴不說,其中各種成分的含量還難以保證。

倒是可以用於非飲食的用途,比如說用來當作浴鹽和裝飾品。

至於「喜馬拉雅鹽更健康」的說法,可能也就是代購的營銷說辭,相關的研究都非常少,沒有多大的意義,除了吃起來一樣有鹹味,沒有什麼特殊效果。

個人簡介:顧中一,北京營養師協會理事,全國首批科學傳播副高職稱,清華大學公共衛生碩士,八年三甲醫院營養師經驗。所著科普圖書已銷售十餘萬冊,入選福布斯中國50位意見領袖榜。歡迎在知乎和其他各個平台關注我~

參考資料:

[1]https://www.mayoclinic.org/symptoms/hyperkalemia/basics/definition/sym-20050776

[2]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509517/

鹽分很多種,不同種類的鹽鹹度和(回甘能力)不同,如果挑花了眼,就買「日晒的海鹽」,萬能鹽!


想要弄明白如何挑選食鹽,首先你得對食鹽有一定的了解。

按照食鹽品種大類,可分為海鹽、湖鹽、井鹽、礦鹽。

海鹽

以海水為原料曬制而成的鹽,主要分布在我國東部沿海一帶及台灣省、海南省等。約佔全國鹽產量的80%。

湖鹽

又稱「池鹽」、「青鹽」,是從鹽湖中直接采出的鹽和以鹽湖滷水為原料曬制而成的鹽,青海、內蒙古、新疆、西藏、甘肅、寧夏、陝西、山西以及吉林等省(區)都有大量的鹽湖。

井鹽

運用鑿井法汲取地表淺部或地下天然滷水加工製成的鹽,其中,自貢井鹽是代表性存在。

礦鹽

從鹽礦開採出來的鹽,與井鹽並稱為「井礦鹽」,由於礦鹽形成環境在地層深處,環境密閉,受污染少,因此其純度會比海鹽、湖鹽高。

如何挑選

這四種鹽各有所長,不同的食材、不同道的烹飪方式、不同的吃法,用不同的鹽,這裡範圍太廣,久大叔就不一一細說。但是有一點可以確定:井礦鹽純度高於湖鹽、海鹽。同時考慮到大眾家庭用鹽實況,所以,如果你是比較注重健康的家庭,建議選擇純度更高的井礦鹽。

不過,買過鹽的小夥伴可能會再次提問:超市、小賣部里的食鹽分類更細,有精製鹽、加碘鹽、無碘鹽、鈣鹽、低鈉鹽等等,這些我又該怎麼選擇呢?

其實啊,食用鹽的前身是原鹽。原鹽是沒有這麼多種類之分的,只不過考慮到消費者不同的生活需求,在對原鹽進行再加工之後,才有了我們在超市中所見的五花八門的食用鹽。

因此,具體應該如何挑選食用鹽,還得結合自身以及家人的實際情況。

加碘鹽

食鹽中為什麼要加碘呢?這主要是為了解決部分地區的缺碘現狀

碘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它是合成甲狀腺激素的必需成分。若攝入不足,就可能患上地方性甲狀腺腫(俗稱大脖子病)和克汀病;損害兒童智力發育;甚至造成孕婦流產、早產、死胎、畸形胎等。遺憾的是,人體無法自主合成碘元素,我們只能通過食用含碘的食物和碘鹽來攝取碘元素。

食鹽加碘是始於1996年的一項強制性政策,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改善我國因碘缺乏的自然環境所導致的甲狀腺腫大高患病率。

這一政策一直延續到了2012年,只不過由原本的強制性加碘變成了允許各省自行確定碘濃度。

由於這一政策,導致加碘鹽一直都是食鹽市場上的主打產品,也是絕大多數家庭廚房中必備的食鹽品類。

無碘鹽、低碘鹽

到了2012年,國家允許各省自行確定碘濃度,因此才出現了無碘鹽和低碘鹽。

之所以會出現低碘和無碘鹽,正是由於物產豐富後的飲食結構改變,海產品更頻繁地出現在內陸餐桌。

同時,我們在地理上存在著高水碘和低水碘的區域劃分。

除此之外,甲狀腺疾病患病人群也逐漸增多,例如甲亢、甲狀腺結節、甲狀腺炎、甲狀腺癌等等。

雖然目前沒有依據可以證明碘鹽是造成這些病症的主要原因,但對於這些甲狀腺病患來說,控制碘攝入量是很有必要的。

低鈉鹽

低鈉鹽指的是以精製鹽為原料,科學添加一定比例的氯化鉀,以調整產品中的鉀鈉比例。使用低鈉鹽,只要是通過減少食鹽用量來減少鈉元素的攝入。關於減少鈉攝入量對高血壓患者有益這一點,目前已經得到了眾多研究支持。

海藻碘鹽

食鹽中所加的碘未碘酸鉀、碘化鉀,這些都屬於化學碘。而海藻碘鹽中所添加的,是通過海藻提取的植物碘,與化學碘相比,會更加天然。

加鈣鹽

加鈣鹽中的鈣,指的是原鹵中本身就含有鈣元素,但鈣鹽中的鈣含量非常少,不適合用來作為補鈣的主要途徑。

總結

  • 加碘鹽屬於主體鹽類品種,如果你並沒有處在高水碘地區,同時也並沒有患上除了大脖子病之外的甲狀腺疾病,那麼在選擇食鹽時還是需要以加碘鹽為主。
  • 如果你處於沿海地區,同時三餐中會經常性地吃到海產品,那麼建議選擇低碘鹽,因為據調查顯示,沿海地區的碘攝入來源中,仍然有84.2%來源於碘鹽。
  • 如果你處於高水碘地區,或者是患有除了大脖子病以外的甲狀腺疾病,那麼建議選擇無碘鹽。不過,並非所有的甲狀腺疾病患者都需要食用無碘鹽,還必須遵守醫囑來進行選擇。
  • 如果你患有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那麼建議選擇低鈉鹽。不過低鈉鹽並不適用於所有人。

大多數低鈉鹽的外包裝上都有這樣一條溫馨提示:高溫作業者、重體力勞動者、腎功能障礙者、以及服用降壓藥物的高血壓患者等不適宜高鉀攝入的人群慎用

高溫作業者和重體力勞動者在工作過程中,排汗量大,氯化鈉是汗液的成分之一。大量排汗就意味著鈉離子大量流失,需要適量補充鈉離子。因此低鈉鹽並不適用於此類人群。

腎功能障礙者排鉀能力弱,過量補充鉀元素會造成鉀離子在體內蓄積,從而引發高血鉀症。

除此之外,一些降壓藥也會影響鉀離子排出,引發高血鉀症,例如保鉀利尿劑、沙坦類、利普類降壓藥物

  • 至於加鈣鹽以及其他含有微量元素和礦物質的鹽,有需要者可以選擇,但不能將其作為某種微量元素和礦物質的主要補充源


謝邀。

因為您沒有寫具體的情況,所以我只能說(在不打廣告的前提下):

平時吃什麼鹽,現在就吃什麼鹽;如有情況,遵照醫囑。


現在有一款代鹽新品叫:味元極多肽調味料

中國膳?指南建議,成年?每天攝??鹽(氯化鈉)要?於6g。?根據2012年中國居?營養與健康狀況監測結果顯示,我國每?每天平均?鹽的攝?量為 10.5g,接近建議攝?量的2倍!

??鹽(氯化鈉)是維持?體?理機能不可缺少的物質成分,然?,?鹽的??宜精不宜多。過量攝??鹽,是引發??壓、冠?病、中?等疾病的重要因素之 ?。

但由於烹飪及飲?習慣,?們很難在短期內改變飲?習慣。味元極通過?創?主 研發技術研發了更符合國?的飲?習慣的多肽調味料,減少鈉攝?,同時加?保 健功效。

味元極多肽調味料是?款針對中國?飲?習慣開發的功能性調味料。味元極多肽 調味料加?多種活性肽,具有補充營養、增強免疫等保健功能。同時,在保證咸 度和鮮美度的前提下,鈉含量?普通?鹽減少近50%,符合我國營養指南作出的 低鈉營養建議。適合烹炒、涼拌、燉、蒸、燜以及各式創意吃法,??、孩?、 孕婦等群體均可安???。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