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题:如何评价《乘风破浪的姐姐》第九期新裤子与姐姐们合作的三个舞台?

《乘风破浪的姐姐》第九期有哪些值得深扒的细节?


这期中杨澜的一句话道出了整个节目的「题眼」,也让我终于弄清楚了近几期浪姐的疲势来自何处。

很多人都在说浪姐「高开低走」,我虽觉得不至于,但也觉得这档节目的确没达到人们对它的预期。

新鲜感的褪去当然是原因之一,但个人觉得最主要的原因,大约是节目价值定位的逐渐偏离和迷失。

早在节目开播之前,除了谁来参加外,大家讨论最多的,就是「30+」的女团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同时背后还有一个衍生问题:展现这样的女团成团过程的节目应该是什么样的。

首期节目,很好地交出了它的第一份答卷。

「仅代表杜华女士个人女团标准。」

——每当出现女团「应该」如何如何的刻板标准时,这句话就被打在屏幕上。它一再提醒观众:我们拒绝关于女团的刻板印象,拒绝定义女团。

我们要做「不一样」的女团。

而片头文案更是成为一时的美谈。

有了节目组处处高举旗帜,大声宣扬自己的价值标准,即使评委的打分造成了很多争议,整期节目依然获得了极好的口碑。

近几年一边是女性意识的苏醒和女性对话语权的诉求,一边是比普通人有更多话语权的娱乐圈中女性却承受著更多的父权凝视与年龄歧视。

这种割裂正是浪姐诞生的土壤。

而在大众舆论方面,则体现出两方面的需求:

一方面是女性开始要求拒绝「白瘦幼」——更重要的是拒绝单一审美统治。

一方面是社交网路的用户结构使得公众话语更多地集中在「30-」的年轻人身上——我们能听到很多孩子对父母的指控,却很少能听到父母的声音;我们能看到无数媳妇对婆婆的指责,却很少能听到婆婆的声音。

这种对「多元化」、对「被掩盖的声音」的期待正是浪姐未播先红的根源。

简而言之,对于浪姐,我们期待的是不一样,是多元,是「不是女团的女团」。

节目组满足我们的期待了吗?

也许每个人的答案会不一样。就我个人而言,开始是满意的,可是随著节目价值向大众评审的审美妥协,我越来越不满意了。

先说舞台部分。

《兰花草》是浪姐的一个公演舞台,这个舞台目前对我来说依然是本季最佳,它在大众审美与姐姐团的独特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

更不必提重新填的歌词。

「我朝山中去,带著兰花草。山间风雨大,悬崖亦开花。不愿居暖房,迎风晒月光。我慕天地广,花语亦铿锵。

我朝山中去,带著兰花草。风雪点过妆,岁月方留香。无需谁在旁,裙裳亦飘扬。我慕天地广,花语亦铿锵。」

从呈现方式到精神内核与节目的价值设定高度统一。

可是随著节目的进程,随著一次次淘汰,节目内外所有人都知道了大众评审的喜好——很遗憾,还是传统女团那一套。

我不打算批评大众评审,浪姐的一个问题在于录制和播放时间隔得太久,所以观众没有和节目同步成长。电视观众已经花了几周时间接受节目组想要树立的「多元」价值取向,可是并没经过同样价值输入的现场观众只知道自己要选一个「女团」。

于是,当这样的「女团」标准可以决定姐姐们的去留时,姐姐为了不被淘汰,也就只能选择向这样的标准妥协。

而节目组对此缺乏调试能力,导致了节目从开始的乘风破浪,变成了向普通女团的随波逐流。

(如果节目组选曲时不要每次弄几个「占便宜」的「标准女团」舞台,再塞一个「吃亏」的慢歌;而是每次公演一个主题,比如一次全是慢歌,一次全是标准女团舞,一次全是乐队;这样也许可以更好地保持节目组的价值取向。)

再说舞台之外。

我们对于30+的姐姐们,期待的是听到不一样的声音,看到不一样的视角;是对于如今年轻主流话语的丰富和补充。

我们听到了吗?

开始的确听到了。

我印象最深的是白冰说起她「不后悔」。

我们太少能听到这样的声音了——我们听到的总是你要结婚要生孩子要考公务员要「为了孩子」要……不然「你就会后悔的」。

我们听到的总是离婚的女人好可怜,单亲妈妈好悲催,仿佛人生已然被注定了悲剧。

三十岁前我们的人生是关于开始、前进、得到;我们听到的关于暂停、后退、失去的论述太少了、太负面了。我们只认可拥有的价值,却很难欣赏「经历过」的意义。

因而这句「不后悔」显得格外珍贵。

可是这样的发言太少太少了,近几期浪姐,舞台之外只剩下了「舞蹈好难」,「我好努力」,「她多不容易」——和青你或创造营似乎也没了什么不同。

并不是说一个娱乐节目一定要有怎样的深度,只是以浪姐这样雄心壮志的开场,如今却从舞台上到舞台外全面向普通的女团选秀节目趋同,实在让人遗憾。

当节目组的价值设定全面迷失后,浪姐呈现给我们的还剩下什么呢?

每个姐姐都在说「我就是要让女性观众朋友们知道,到了我这个年龄还可以像我这样。」

可是没有一个姐姐能说出「像我这样」是什么样。

是通过各种保养和医美让五十岁看起来还和二十岁一样吗?是在舞台上蹦蹦跳跳唱歌跳舞吗?是「少女感」十足吗?——似乎一切默默都在向「白瘦幼」的价值取向靠拢。

昨天的节目中更有一位观礼嘉宾直接用「太少女了」来「夸奖」这些姐姐们。

作为一个期待著多元化,期待著用「成熟」来丰富和补充「少女」审美取向的观众,怎么能不失望?

到底,到底浪姐的价值应该在哪里?

本期中杨澜的一句话给出了答案:「学习和创造的能力」。

?!

!!!

对!所谓「到了我这个年龄还能像我这样」,不是保持外在的白瘦幼,不是唱歌跳舞,不是「少女感」,而是「学习和创造的能力」。

这才是姐姐们学舞、努力、做全新的尝试,一切背后的逻辑!

如果节目组能一以贯之地以此为核心进行选材、剪辑,加上对每场公演的选曲风格进行统一,也许观众的失望和疲劳不会来得这么快。

可惜,如今已积重难返。

现在看浪姐几乎只是看看喜欢的姐姐有没有亮点,讨厌的姐姐有没有作妖。

至于多元,至于不一样,已然不是浪姐的标签了。

话说回来,女性追求多元审美、发出不同声音的路本也不是一档娱乐节目能影响多少的。

无论如何,有过这样一个开头,总是好的。


本集最佳呼应:

二公出淘汰名单,袁咏琳拿到的是阿朵的,结果是淘汰,她和阿朵对视一眼,眼神哀愁,阿朵马上明白了,她说:「恭喜你,亲爱的。你要相信,你是可以的。我猜到了(这个结果)。」

此外钟丽缇也是拿到淘汰卡,袁咏琳哭到失声,钟丽缇说你不是说不要哭吗,袁咏琳说「如果我离开我不会哭,可是我不要你们离开。」

阿朵说:

太好了,我好高兴。我真的很高兴你留下来。我真的想如果我们俩其中有一个人走,就一定是我,你一定要留下来。因为我曾经体会过,我感受过。你要去经历,你要去感受,不要为我们担心。不管怎么样,我们还是不会放弃。

这次四公,袁咏琳和乐队的第二场是全队最闪耀的,却被淘汰了。袁咏琳说:

「我很开心。是我也不是你们(淘汰),宁可是我也不要是你们,好吗。」

这也算是爱和胸襟的传承吧。


本集最深情:

袁咏琳淘汰后,李斯丹妮忽然说,我要跟你说一句话好吗,此时要是按下不表让观众猜,百分之百猜不出来她要说啥。

她说的是:「把鞋换了,我要让你美美地走出去。我帮你拿拖鞋。」

编剧都难写出这种又A又深情,又反映人物个性又提升氛围的闲笔啊。


本集最高情商:

李斯丹妮。

被选为对长前,并没有什么企图心(我其实不认为有企图心不好,客观描述她的状态);

被「拱」上去后,短暂震惊,马上进入状态。

可以用赵梦的话概括:不争不抢,不骄不躁。

再加个不卑不亢。

因为只有两个团了,所以是直接和宁静对抗,但气势、布局的能力、心理素质、临场反应完全不输,又自带喜剧效果,也没有压迫感。

而且这个情商是家传的。之前她爹的拉票发言,也是大方得体,逻辑清晰,把万茜团的其他几位夸得清清楚楚,报菜名的时候又把自己女儿放最后,也是不争不抢,不骄不躁,不卑不亢。

芒果tv芒果TV,天生青春!湖南广电旗下互联网视频平台,快乐独家送达。

4.8分

已失效 

本集最人间真实

宁静和李斯丹妮抢王霏霏的对决太好看了。

比赛比到这时候,大家终于都不说场面话了。两队最想抢的,就是王霏霏。

那就是说宁静和李斯丹妮不论,其余二十八人里面王霏霏最强喽。

虽然王霏霏是女团出身,且四次公演都十分精彩,且她自己也说自己实力是A。

但是节目组用规则把和她同样强的孟佳淘汰,再加这么多场捧人气高的,再加场内选手也一直抱团人气高的,我还以为参赛的人和节目组都觉得王霏霏不强呢。

这会突然又人间真实了?工具人实锤了。

成年人的世界,太多值得细品的「随意」了。

回首金庸小说中的江湖儿女:武侠童话与人生寓言作者 聂飞琼会员专享¥ 29.99去查看?


最后选人的时候李斯丹妮和宁静对话这里

短短的十几秒,几句话,表面风平浪静,实则剑拔弩张

宁静:你刚刚不在的时候,我说了你坏话(我想让王霏霏来我这)

李斯丹妮:没关系,您说吧,只要您开心就好(王霏霏会选谁还不一定呢)

宁静:你知道有很多人想选你吗(王霏霏会不会来我这其实我很没信心)

李斯丹妮:我觉得这东西都是最好的安排,没事的(无论她去哪里都可以,都是她的决定,我肯定尊重她,反正我没了她也不一定会输)

宁静:有事的(王霏霏去了你那,我肯定会输)

李斯丹妮:那就看著事儿办吧(如果她选择了我,那我也没办法,对不起了静姐)

天知道这一段我来回看了几遍,太有张力了有没有!!这一来一往,暗中较劲又不失面子,简直像电视剧里的场景好吗

突然就很佩服李斯丹妮,她在当天是绝对想不到会当队长的,包括她被选上那一刻,她都很震惊,宁静作为队长胸有成竹且经验丰富,她就是突然被提上来的初生牛犊

但是就像李斯丹妮自己说的那样,她瞬间接受了这个事实,也立刻开始分析局势招揽自己的队友,另外,面对宁静的几句话她也很巧妙地化解了,没有失了静姐的面子但是也自信满满,虽然最后霏霏还是去了静姐那儿哈哈哈

说实话,其他人对静姐的态度多多少少都是带点尊敬和小心翼翼的的,毕竟静姐又是前辈气场又强,这一段是我看这么多期来,除了阿朵那次以外,唯一一次有姐姐能和静姐势均力敌的场景

看看这画面,甚至觉得李斯还要更强势一点(长得高的好处)

更加期待五公了!


00子她不香么!!

为什么都这么多期了,选择队友的组长都明白她的实力,00子也从来不愁会去落选补位。但是现场的小浪花们怎么就是看不到她的强力vocal看不到她的表情管理她的舞蹈动作呢!

次次票数倒二倒三。

好不容易追个综艺,还是喜欢的明星,票数怎么上都上不去我太难了55555

喜欢我们yellow zero的各位可以去b站关注一下我们的百万up浴室歌姬!绝美solo!超级可爱!


说真的,我都没想到,第九期最让我感慨的是伊能静。

12位姐姐需要和两位队长(宁静、李斯丹妮)互选,组队。

50+的伊能静,一脸疲惫地出现在镜头里,主动放弃了选择机会。

在这一刻,伊能静50年风雨所带来的魅力和瑕疵,都被抹平了。

只剩不够年轻,体力不行的「弱点」,无比清晰。

能把50+充满故事的姐姐逼到,只能靠放弃选择权来避免伤害这份上,真挺令人唏嘘的。

尤其是,伊能静自己,其实具备无论何时,果决做选择、避免更多伤害的能力。(因为比起没人选,她自己放弃会不那么难看。)

但她没有自由。

这种无奈和无趣,其实就是我认为浪姐「高开低走」的原因。

大家终于从对光芒万丈的姐姐们的短暂沉迷中醒来。

开始正视到了问题:

姐姐乘风破浪的地方,并不像节目组宣传的那样,是拥有无尽可能的大海。

而只是片人工湖。

静静子初期采访一语成谶

《浪姐》开始变得无趣,是从第三期开始的。

这种无趣背后,就是姐姐们全盘接纳游戏规则后,愈加明显的疲惫劲儿和枯燥感。

这期郁可唯说——

什么规则?

「赢」的规则。

当意识到慢歌不讨喜,节奏和舞蹈越炸,越容易高分出线,每次选曲都说想安静唱歌的宁静,还是每次都选了最炸最嗨的歌。

发觉女团舞台上的vocal和dance比起来,无关紧要,初舞台,还是即便喘气、跑调明显,也坚持不修音的姐姐舞台,三公开始,普遍假唱。

第一期的全开麦live像个笑话

在浪姐里,再也不见,不同性格的姐姐,最初轮番表现「不会轻易随你玩」的反骨。

而是变成了,刺头姐姐们为了赢,主动拔掉了刺,变得越来越「妹妹」。

但我认为,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并不是姐姐。

选择了参与游戏的选手,其实有权利不服输。尤其是当节目组,从头至尾,没有让姐姐们看到一丝一毫,选择其它方式,也可能「赢」的希望。

最明显的牺牲品,就是阿朵和孟佳。

阿朵可以说是姐姐里的全能型选手:唱跳实力俱佳;对表演有点子,对同伴有情谊。

如果一定要说弱项,就是多年未露面,人气略差。

一公她和宁静、袁咏琳组队,成就了我认为至今最能代表姐姐的舞台,《兰花草》。

二公,宁静和袁咏琳都挑战做队长,阿朵主动选择了,更需要她的袁咏琳。

没人气的袁咏琳,带著人气一般的阿朵和钟丽缇。没想那么多的阿朵,跟著心中意愿走了,但换来的是二公被淘汰。

孟佳和王霏霏同样女团出身,属于实力强劲,国民度略差的型。

二公组队时,两人分别做队长选组员。王霏霏选了姐姐里人气第一的万茜,因而有了优先选曲权。孟佳组却因为整组人气方面没竞争力,只能挑被剩下的慢歌。

好不容易把慢歌也跳出第二的水平,逃过淘汰的命运。

三公却再次因为人气比不过其它队长,在挑队员和选取上,处于无选择权的被动状态。

最后孟佳组(被迫)选了舞台剧风格的《花样年华》。

坦白说,歌本身虽不属于传统女团的炸,没有整齐帅气的动作,也没有年轻、流行元素的说唱互动。但很有创意与格调,明明是姐姐型女团,可以尝试的风格。

结果却是,《花样年华》得分倒数,组员们再次失去了下场公演的选择权。

没人气的孟佳,这次直接被淘汰了。

简直是一场看不到头的恶性循环。

以多次目睹残忍为代价,「身陷其中」的姐姐,充分了解到,输掉一场,不只是输了。

可能代表著没被看见,被淘汰;或者,侥幸留下的,在下一场的「武器」选择上,只剩被动等选的份儿。

在游戏里,想有选择权,姐姐只能「赢」。

所以当孟佳组拿到《花样年华》时,姐姐们升起已经预见到结果的沮丧,刺激到了音乐总监赵兆。

向来少言寡语的他,第一次犀利起来——

说得真好,一针见血。

只是,这话该对姐姐说吗?

姐姐们想赢,并没什么错。

但,节目怎样定义「赢」,却决定了《浪姐》真正的审美与价值高度。

当节目组把「谁赢」完全交给了只看了几分钟现场的大众。

其实就是默认了,决定姐姐能否拥有选择权的,是女星在观众心里的知名度,是舞台符不符合「小女孩舞台」的单一燃炸标准。

说白了,定下这类简单粗暴的游戏规则,是以迎合观众审美,而非引导观众审美,为出发点。

对比之下,是不是稍微能理解隔壁《乐夏》为什么分三类乐迷

当这样的理念,被深烙入节目基因,《浪姐》本质就是在用「媚青」审美,去框真正的熟女。

30+女星,在岁月中淬炼出更丰富的阅历、更清晰的自我,决定了她们对待更多事,更有底气反抗,不会轻易听从。

你以为《浪姐》愿意给足舞台,让这群人的魅力,被看见。

却原来它在宣扬一份自以为是的「励志」——

别看姐姐们面貌不再年轻、体力大不如前,她们仍然很「拼」、很「飒」。

倔强青铜,终成长为荣耀王者。30+女性,也能做不逊色于妹妹的女团。

但关键在于,她们为什么一定要去做妹妹样的女团呢?

当女性因为年纪带来的变化,不被尊重还原,只是被回避。

那在此基础上,所有魅力的展现,不过都是对年轻美的顶礼膜拜。本质是一种虚伪而空洞的女性关怀

至于节目组那些漂亮的文案,更都成了笑话。

「一切过往,皆是序章」。

当在具体游戏里,人气等于血量,血越充足,死得越慢。那么一切过往,又怎么会只是序章?

「三十而骊」,终究还是「骊」在了,社会既定的单一审美标准里。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